每逢三六九大朝,百官齊聚錦陽宮,各部各吏將已經處理的,尚未處理的和將要處理或實施政策一一奏報天子。rg親王作為皇室宗脈,需以身作則,因此,每逢大朝,安隆王總是先人一步入朝。\n\n\n\n今日早朝也不例外,王乘駕輦已在門外等候,虞成國梳洗已畢,剛踏出房門,就見侍衛統領戰狼跪在門外。\n\n\n\n“戰狼,你這是作甚?”虞成國頗感意外。\n\n\n\n“王爺,戰狼做了蠢事,請王爺責罰!”著一頭扣地。\n\n\n\n虞成國一皺眉:“起來話!”\n\n\n\n戰狼并未起身,仍然跪趴在地,虞成國隱隱有種不好的預感,戰狼跟隨自己十多年,處事素來嚴謹,不知道這次他究竟做了什么,竟會跪趴請罪。\n\n\n\n“究竟何事?”言語不再那么平和。\n\n\n\n“卑職昨夜一時沖動,率人去往尚書府刺殺錦陽公子,誰料那錦陽公子并不在府中,卑職撲了個空!”戰狼如實稟報,不敢有任何隱瞞。\n\n\n\n“然后呢!”虞成國聲音冰冷,強壓怒火。\n\n\n\n“卑職一時慌亂,留下留下馬腳……”\n\n\n\n“糊涂!”虞成國爆喝一聲,戰狼一陣栗抖,一動不敢動。“可曾被人發現?”\n\n\n\n“沒……沒人發現,只是卑職入室之時,以為那劣子熟睡在床,可是卑職連扎幾刀后,才發現床上無人,臨……臨走時,侍衛又不心蹬下一片瓦。事后,卑職追悔莫及,不得已,只能稟報王爺……”\n\n\n\n虞成國一字一句的聽著,臉都綠了,一腳把戰狼蹬出去老遠,后者又規規矩矩的跪爬過來。\n\n\n\n“糊涂!蠢貨!你……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如果能殺了那孩子還用得著你!現在的形勢你不清楚?秦明堂,苗闊還有安平王都瞪著眼睛盯著我呢,這個時候你竟然做出此等蠢事,在我身邊這么多年,見到的,學到的都讓你就飯吃了嗎!”\n\n\n\n虞成國真是氣急了,他對戰狼一直恩寵有加,從不曾責罰,如今不僅斥其愚蠢,更是一腳蹬出,足見胸中氣惱。\n\n\n\n另外,朝中之人誰都看得出來,現在是敏感期,就算是幾位親王也不敢提及此事,皇帝更是與臣子心照不宣,只等調查結果出來再做打算。\n\n\n\n可就在這么緊張的時期,突然有人行刺錦陽公子,這不是頂風上,戳皇帝的脊梁骨嗎!\n\n\n\n換句話,即便最后的結果證明靳軒不是皇室宗親,那么皇帝也不可能白白的讓他走,最起碼這個錦陽公子的名號會追隨一生的。\n\n\n\n虞成國不顧跪在地上的戰狼,甩袍袖上了車輦,直奔皇宮大殿……\n\n\n\n……\n\n\n\n“下官等見過安隆王!王爺還是一如往常的早啊!”相國秦明堂跟尚書苗闊,結伴到虞成國駕前。\n\n\n\n虞成國正尋思應對之策,雖并不能證明是他所為,但是做賊心虛,還是想周了為好。恰好遇見秦明堂和苗闊,以為他二人是來興師問罪的,仔細看看,又不像,難道苗闊還沒發現嗎。\n\n\n\n“哦……呵呵……二位大人也不晚啊,我承國能有兩位擎天玉柱,實乃承國子民之幸事啊!”著話,偷眼瞄著二人臉色。\n\n\n\n“王爺羞煞我等,卑職等人才疏學淺,蒙皇上信任,能為我承國江山盡一份綿薄之力,實在是臣等的福分!”秦明堂話的樣子很認真,虞成國在其面上什么也看不出來。苗闊也附和著,這種官場吹鼓自謙的戲碼由來已久,誰也不會信,但都這么,好似一種不成文的規定。\n\n\n\n虞成國心里虛的厲害,根就不知道他口中的這二位擎天玉柱到底怎么想的,別看現在的好聽,指不定待會就會在皇上面前參一,打自己一個措手不及。\n\n\n\n若在平時,虞成國定然不會如此緊張,今日則不然,心里跟明鏡似的。但是這二位就像沒事人似的,是這樣,虞成國心里是不安。\n\n\n\n反觀秦明堂和苗闊二人,他們根就不知道或者不確定就是安隆王做的,正因為如此,他們就更不能表現出來,以免打草驚蛇,至于為什么虞成國會那么緊張,完是因為他做賊心虛。\n\n\n\n朝鐘敲鳴九響,錦陽殿門徐徐拉開,*肅穆,群臣整理衣冠,準備早朝,三公九卿位于前排,其余朝臣位于兩側,文東武西,依次排列。\n\n\n\n皇帝端坐金安寶殿,看起來今日心情格外舒爽,笑意盈盈。群臣行過覲拜之禮,早朝正式開始。\n\n\n\n首先,六部掌持對各部的近期主要內容一一陳述,然后,相國秦明堂做以總結,這便是每次早朝的慣例。\n\n\n\n別看只是簡單的陳述和總結,其中也有大學問,每次秦明堂的總結都會刻意留下的容易察覺的紕漏,然后由皇帝親自糾正,以顯示皇帝英武聰睿,慧眼識珠。\n\n\n\n若有突發事,緊急事,臣子會加以奏章上報,由皇帝審明,令群臣商議,大部分都是臣子獻計,皇帝御筆親批,昭告天下。而后皇帝英名遠揚,但這其中,皇帝只是個決策者,并不是謀策者。\n\n\n\n可能有人會覺得這樣的皇帝無能,恰恰相反,帝王之術從來不推崇親力親為。識人善任,從諫如流這就足以稱為明君,只是這么簡單的方式,試問今古帝王又有幾人真正做到呢。\n\n\n\n各部官吏行而有效的推動著承國發展前進,虞明基看在眼里,喜上眉梢:“朕蒙受先帝信任,受之基業,承其江山。自認才學淺薄,恐愧對先祖,食不得味,夜不能寐,幸得上蒼恩賜,有如列位般肱骨之臣,實乃朕之幸事,承國子民之幸事!”\n\n\n\n“陛下英明神武,臣等亦能為陛下效犬馬之勞,實乃臣之幸事!”群臣跪拜,其聲同道。\n\n\n\n皇帝心情大好,早朝完畢,也想跟臣子們聊聊,畢竟君臣多多溝通,對承國基業也是有幫助的。\n\n\n\n目光掃向虞成國,皇帝心中稍有疑竇,這位大皇子,承國第一親王,每次大朝總會言而不絕,為何今日如此沉寂,莫非有什么心事!\n\n\n\n皇帝當然不了解這其中的奧秘,想著什么,也就了什么:“成國,朕見你今日沉寂不少,心不在焉,有何心事,亦或是身體不爽?”\n\n\n\n“哦……謝父皇關心,兒臣今日偶感風寒,身體確有不適,不礙事。”\n\n\n\n虞成國表面這么,心里卻叫苦不迭,點明自己心不在焉,這不是把我當成活靶子了嗎,若是讓秦明堂和苗闊察覺,豈不是多加猜忌,若是讓他們知曉昨夜之事乃戰狼所為,豈能善罷甘休。\n\n\n\n其實他不用這般憂慮,無憑無據的,就算是皇帝也拿他沒辦法。無奈,做賊的就是心虛。\n\n\n\n正因為這樣,秦明堂和苗闊反倒注意上他,只不過,二人誰都沒表露出來。\n\n\n\n當然了,再高貴之人痛苦疾病也是在所難免的,因此,皇帝并未覺得有何不可,隨后又與眾臣攀談幾句,早朝也就接近尾聲。\n\n\n\n秦明堂有意的抬起頭,沖著皇帝微微一笑,張了張嘴又閉上,而后便低頭不語,皇帝一目了然,多年的君臣早已養成默契,想必秦明堂定有不能堂議之言。\n\n\n\n散去群臣,皇帝隨便找了個理由將秦明堂和苗闊留下,之所以把苗闊一同留下是因為知道秦明堂所言必定與錦陽公子有關,所以苗闊自然要留下。\n\n\n\n這下可苦了虞成國,迫切的想知道皇帝詔他二人究竟卻為何事,但又不能言詢,雖無憑無據,但讓父皇對自己生疑也是不好的。為今之計,只有想好萬之策,以備不時之需。想到這,虞成國沖著禮部掌持陳文厚使了個眼色,后者心領神會。\n\n\n\n與此同時,后宮養心殿,虞明基剛褪去朝服,秦苗二人便已進殿。還未等話,苗闊便撲通一聲,長跪不起。\n\n\n\n虞明基一愣,苗闊素來禮謙仁厚,無端的怎會如此慌張:“苗愛卿,你這是作甚?”\n\n\n\n“陛下,臣犯了死罪,還請陛下責罰!”\n\n\n\n要別人犯了死罪,虞明基可相信,可是這個苗闊行事嚴謹,從不犯科界,何來的死罪。\n\n\n\n“苗愛卿,站起來回話!”\n\n\n\n苗闊顫晃的站起身,虞明基愈發不解,幾日不見,苗闊看上去感覺蒼老了許多。“苗闊,到底出了什么事?”\n\n\n\n“陛下,事情發生在昨夜,錦陽公子失蹤了……”\n\n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