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我要做門閥 正文 第四十五章 教育(3)

作者/要離刺荊軻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孫兒是聽那張子重起的這些事情……”劉進輕聲答道:“據其所言,國朝在祖父即位以前,匈奴無年不寇,士民死傷者,以百萬計……”

    “汝不信?”天子奇了:“即使谷梁的君子們不與汝這些事情,衛家和石家的人,也沒有跟汝過嗎?”

    劉進搖頭。

    從來沒有人與他過這些事情。

    在他身邊,每一個人都告訴他——戰爭是殘酷的,是錯誤的。

    天下的問題,來源于戰爭。

    只要結束戰爭,天下的問題就得到解決了。

    倘若不行,那就烹了桑弘羊!

    那么,什么問題都將終結,世界將變得美好起來。

    人民安居樂業,邊境和睦。

    但在現在……

    這個曾經美麗的夢幻理想,卻出現了裂痕。

    劉進發現,那個同齡人沒有錯。

    和平?

    只是一廂情愿的事情。

    漢室愿意言和,匈奴人會答應嗎?敢答應嗎?

    “也對,石家、衛家和公孫氏的人,不會與進兒這些事情的……”蒼老的天子,卻是忽然坐了下來,神色寂寥:“朕早該知道,他們不會與汝,也不會與太子這些事情……”

    “為什么?”劉進無法理解,也不能理解!

    石家,是漢家名臣,世代忠良。

    衛家,是他的舅祖父的家族,皇祖母的外戚。

    公孫氏,同樣如此。

    都是他家最親最親的親人。

    就像老師們形容的那樣,是骨肉之親,手足之盟。

    但……

    他們為什么要這么做,這么做有什么好處?

    “還不是因為……彼輩皆五蠹之蠢貨!”天子冷笑著把玩著自己手里的書簡,殺機四溢:“太子太傅石德和他的父親石慶,皆是昏聵無能之人……”

    “這個家族,從高帝開始,就不是靠才能做官的……”

    石家,大漢朝堂上的不倒翁。

    歷經高帝、呂后、太宗、孝景及至如今,百年不倒,發顯赫。

    上一代的石氏家主石慶,甚至官拜丞相,封牧丘候!

    但是……

    你隨便找一個人去問問看,從石奮到石慶乃至于現在的太子太傅石德。

    這一百年來,他們做過哪怕任何一件可以稱道的事情嗎?

    沒有!

    這個家族的人當官,靠的就是清名。

    靠的就是守規矩。

    靠的就是與皇室的親密關系。

    至于才能和政績?那是什么?好吃嗎?

    想當初,石慶擔任太仆的時候,某次,自己曾經問他:朕的攆車有幾匹馬啊?

    對方聞言,鄭重的拿起馬鞭,將攆車前面的馬數了好幾次,然后才恭敬的回答:六匹……

    好嘛,自古天子攆車,不是一直都是六馬嗎?

    其人誠樸至此,讓劉徹自己都甚為驚嘆。

    于是,等到后來趙周獲罪下獄后,便讓他當了丞相。

    其實壓根就沒指望石慶能做什么事情,當個擺設,做個泥塑的傀儡就好了。

    假如石奮、石慶、石建這兩代人,還可以是君子,幾乎不摻和政治紛爭,堅守分,甚至只要有官當就好了。

    但到了石德這一代,卻是將父祖的精華丟得干干凈凈,只余下糟糠。

    當初,竇太后稱贊石奮家族:萬石君不言而躬行。

    但石德卻是上跳下躥,積極的參與政治。

    但此人眼高手低,才能低下,更無任何實際治國之才。

    劉徹曾經嘗試讓他擔任太子家令,讓其負責管理劃撥給太子的幾個個食邑縣,結果,被他搞得烏煙瘴氣……

    他也從此知道了自己的能力,恐怕沒辦法做什么治世能臣了。

    那怎么辦呢?

    嘴炮吧!嘴炮最好!

    于是到處宣揚對匈奴作戰的危害,主張恢復和親。

    又跟谷梁學派的人混到了一起,天天在太子耳邊慫恿太子。

    這些年來更是到處結黨營私,以圖一家之利。

    劉徹很早就想罷免對方,但奈何太子一直維護著他。

    “至于衛氏……”劉徹深深嘆息了一聲:“可憐朕的長平烈候啊,虎父犬子啊!”

    當代長平侯衛伉,太初元年,曾經被派去五原屯兵。

    結果……

    這位長平侯到了五原郡沒有半年,就嚷嚷著要回長安了。

    他根就吃不得軍旅之苦!

    回來后,就跟著石德、公孫氏還有其他人一起唱起了‘和平’的歌。

    至于公孫氏家族?

    現在的丞相葛繹候公孫賀,哪怕是在他壯年的時候,也只是衛青的跟班而已。

    他有過任何軍功嗎?

    沒有!

    衛青曾經三次提攜他,讓他單獨領軍一路,結果卻是……每一次都‘沒有’遭遇匈奴人……

    最夸張的是,元鼎五年的時候,朝廷的細作探知了匈奴右賢王的主力游牧在浮且井地區。

    衛青聽了以后,將這個任務從趙破奴手里搶來,硬塞給這個連襟。

    親自幫他制定了進軍路線和作戰計劃。

    調撥了國家最精銳的一萬五千野戰騎兵給他,讓他去立功。

    結果……

    他磨磨蹭蹭,用了兩個月才走到浮且井……

    那時,匈奴右賢王早就逃之夭夭了。

    從那之后,劉徹就明白了。

    什么叫做朽木不可雕也。

    衛青去世后,這位國家的大將,便再也不提什么出征的事情了。

    劉徹明白,公孫賀自己也知道,他不是那塊料。

    他也打不了什么仗。

    讓公孫賀來做這個丞相,其實出發點和石慶是一樣的。

    當個擺設就行了。

    并不指望他能做出什么成績。

    經濟有桑弘羊,內政有霍光、張安世,軍事有李廣利。

    所以,也不需要他出什么力。

    只是……

    劉徹萬萬沒有想到,公孫氏當了丞相后,就變得驕奢狂妄,貪婪無度。

    公孫賀的兒子太仆公孫敬聲,居然還勾搭了他好幾個女兒……

    直指繡衣使者江充多次報告了公孫敬聲的荒淫之舉。

    國家的太子,社稷的儲君的身邊,就是這樣的一些人。

    就是這樣的一些家族。

    這讓他如何放心?

    錯非念著大將軍長平烈候臨終的交托。

    要不是念在太子是他的冠軍侯在世之時,一力扶保的。

    他早就想廢掉他了!

    想到這里,再看著在自己面前的皇長孫。

    劉徹忽然有種感覺。

    “或許,朕只能將希望寄托于進兒了……”他在心里暗想。

    這個孫子與他的父親,雖然性格類似,但,卻要聰明的多。

    而且,他還年輕,還有救。

    不像太子,中毒太深了……

    于是,劉徹看著劉進,問道:“進兒知道,為什么朕討厭谷梁嗎?”

    “是因為狄山嗎?”劉進心翼翼的答道。

    這是他的老師們告訴他的。

    天子之所以惡谷梁,只是因為谷梁學派的博士狄山,曾經直言勸諫。

    “狄山?”劉徹聽到這個名字,頓時就冷笑起來:“一個腐儒而已,憑什么值得朕去記掛?”

    “朕告訴你……”

    “朕惡谷梁,是因為……若谷梁坐大,則江山社稷,必壞于彼輩之手!”

    “谷梁學派,講的是什么?進兒應該知道吧?”

    “尊尊親親……禮法和綱常……”劉進俯首而拜。

    這也是谷梁吸引他的地方。

    尊尊親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

    家族內部相親相愛。

    國家以禮法綱常來治理天下。

    這樣,犯罪就將被扼殺在家族內部,在君子們的引領下,國家將迎來美好未來。

    “可是……吾漢家自高帝以來,就以刑無等級治天下!”天子冷然著:“雖不能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但列侯犯法與庶民同刑卻是肯定的!”

    自高帝至今,犯法的列侯萬萬千,但被發現犯法后逃脫法律懲罰的是零。

    連他的老師魏其候竇嬰,他的舅舅武安侯田蚡、蓋候王信,也不能逃脫這個鐵律。

    “且,自高帝以來,吾家便廣遷天下豪強于陵邑,斷地方豪族之根……”

    “谷梁若坐大,列侯犯法,必定無法與庶民同刑!就連陵邑之制,恐怕也要被廢黜……”

    這是肯定的,谷梁學派,主張和推崇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

    更極為推崇大家族,四世同堂是他們最推崇的社會制度。

    “自高帝以來,吾漢家,便是以‘一夫狹五口而治百田’以治天下!”劉徹看著自己的孫子,沉聲道:“進兒,你要記住:無論什么時候,這一點都決不能改變,此乃國,社稷之根也!此制若變,則國亡矣,社稷動蕩,宗廟傾覆……”

    …………………………

    劉進走出玉堂的殿門時,整個人都是渾渾噩噩的。

    連怎么走下玉堂的都不知道。

    他的腦子里,無數個聲音此起彼伏。

    老師們的謙謙君子形象和諄諄教導,不絕于耳。

    “殿下……自古兵者兇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兵兇戰危,苦的只是天下黎庶,得利的不過十余將官,和親則利天下……”

    “桑弘羊用鹽鐵之事,收天下之利,與民爭利,上蒼震怒已久,如烹弘羊,則天必嘉以祥瑞!”

    但更多的卻是他的祖父的話。

    “自高帝以來,吾漢家,便是以‘一夫狹五口而治百田’以治天下,臨元元……”

    “谷梁若坐大,列侯犯法,必定無法與庶民同刑……”

    那個同齡人過的話,也在腦海里亂竄。

    “王兄以為,匈奴靠仁義道德可以感化乎?”

    “自高帝至先帝,凡六十年,匈奴入寇大百余次……”

    “什么叫士?數始于一,終于十,推十合一者謂之士……”

    “士以事事為要……”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處廟堂之中,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國……”

    漸漸的,腦海中,就只余那個同齡人的聲音。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站在壁門之前,劉進忽然大聲喊道:“吾今立誓,以此為志,人神共鑒之!”

    周圍衛士、侍從卻都被嚇了一跳。

    聽著皇長孫的誓言,無數文官侍從,紛紛恭身敬拜:“殿下志向高遠,臣等謹為天下賀……”

    更有武官聞之,大贊,道:“皇長孫殿下,果然天授之啊……”

    不久,便有人將此事稟告天子。

    彼時,天子劉徹正捧著那卷竹簡,細細閱讀。

    聽聞此事,滿臉的不可思議與震驚。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他把玩良久,臉上終于露出一個欣慰和贊賞的笑容:“真吾孫也,有此大志,朕百年后或可托宗廟之重……”

    周圍群臣,聽了以后,紛紛面面相覷。

    天子要托宗廟于長孫?

    那太子咋辦?

    要知道,在漢室,宗廟重于一切,甚至重于天子!

    歷代天子即位后,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謁廟,去見高廟、太廟、惠廟、文廟、景廟。

    沒有見過這些歷代先帝的天子,只是一個準天子。

    沒有號令天下,執掌乾坤的大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南县| 庄浪县| 恩平市| 定兴县| 汉阴县| 东海县| 靖州| 五常市| 乌兰县| 潮州市| 屯留县| 普定县| 双鸭山市| 安庆市| 万源市| 平山县| 兰溪市| 监利县| 昌宁县| 曲麻莱县| 汕头市| 双柏县| 调兵山市| 清新县| 罗甸县| 于田县| 白河县| 墨脱县| 祥云县| 平潭县| 察雅县| 武胜县| 淮滨县| 萍乡市| 闽侯县| 三亚市| 神农架林区| 天全县| 长乐市| 教育| 北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