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痞極大明 第273章 無可預料

作者/殘陽倒影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算了,你不知道就算了。”在得知陸準什么都沒干,馮謙也就不好再多說什么,拿過邸報放在一邊,才想起來問他一句,“你……冷不冷?要不要換身衣服?”

    “你說呢?”陸準白了他一眼,沒好氣地反問道。

    任是誰被兜頭倒了大半盆涼水在身上,也不可能沒有半點兒火氣。更何況,陸準的性格本來就是暴躁沖動,吃不得虧的。但奈何這么干的人偏偏是馮謙,這就讓他只能把火氣忍下,徒呼奈何了。

    陸準嘆口氣,叫了親兵進來,隨意換了身衣服,又叫人將被澆得半濕的床褥更換掉。折騰了一大圈之后,陸準的酒也就醒的差不多了。索性也不需要睡了,和馮謙一塊兒去了內書房,商量這番變動之后接下來的事情。

    ※※※

    在內書房坐下來,陸準反而是心中有些不安了,“說實在的,我還真沒想到這個案子會牽連到他。”

    他這話說得倒是真的。

    蕭贊固然有的時候是自己胡鬧的厲害,但那畢竟是老指揮使蕭崇德唯一的兒子。蕭崇德臨死之前求陸準答應下來,無論蕭贊做出什么事情,都會給他留一線。雖然陸準和蕭贊年紀相仿,但這樣的請求也就無異于是有‘托孤’之意了。

    陸準受蕭崇德的知遇之恩,未及報答。本來對于他的兒子,幾次都是在痛下殺手之前又想起這一份感情來,才急剎車似的住手放了他過。就算是上一次,蕭贊膽大包天的把享殿炸了,意圖通過這種拙劣的方式去嫁禍陸準,但最終卻是‘偷雞不得蝕把米’,還是馮謙將禍水東引,這才免除了他的罪過。

    如果可以,像現在這種互相之間平安無事的狀態,陸準是想就這么一直保持下去的。但誰知道,‘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邸報傳到這里,怕是蕭府也早就知道了事情,還不知道蕭贊心中會如何做想呢!

    “說起來,也可以算他是咎由自取的。”馮謙如是解釋道,試圖給陸準寬心,“你想想,自隆慶改元以來,蕭贊他惹了多少事情?你又替他擔待了多少事情?現在朝廷是以孝陵衛頻發事端的事情見責于他,也不算是冤枉了他。我反倒是覺得,他在指揮使的位子上,非但不會有什么建樹,反倒是以后再一時興起還不知道要鬧出什么樣的事端來,這樣也好,這才算是真的消停了。”

    “可是……”陸準還是覺得不太好,“人家的指揮使世職也是祖上傳來的,就因為這個,突然就斷在他的手里了,這日后……都沒法跟祖宗交代。”

    “又沒讓你交代!”馮謙哧道,“你還是管管好自己吧!他要是找上門來,你不妨發發善心。他要是遠遠地避開你,你也不算是對不起老爺子的交代。畢竟,老爺子最后的那些時日里,祖上的榮光早就不再是什么要緊的事情了,所慮所思的無非就是蕭贊那個不肯消停的性格,怕他日后出什么大事情。這回不會出事情了,不是正好遂了他的意嗎?”

    “嗯,你說的倒是也有道理。”在馮謙的開解之下,陸準點點頭,算是將這事情暫時的放下了,但邸報上所說的要接替蕭家掌管孝陵衛的那位名叫梅鳳五的老頭兒倒是讓他大感頭疼,“你說,朝廷怎么想起了他啊?”

    怎么想起來的?道理倒是很簡單。

    孝陵衛兩個世襲指揮使最為歷史悠久的家族,一個是蕭贊所代表的蕭家,如今算是玩兒完了;另一個就是梅鳳五的梅家,這回倒是隱隱有了崛起之勢。

    和蕭家一樣,梅家的歷史最早也是可以追溯到太祖洪武年間,而且同樣也是勛貴國戚之后。始祖名叫梅思祖,是大明開國功臣,爵封汝南侯。

    這個人實際上是個墻頭草,先后叛投劉福通、張士誠,直到至正二十六年四月才投靠了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時候,朱元璋認為有七個人是在天下形勢未明的時候,沒有采取觀望態度,而是主動歸附,就將他們統統封為了侯爵,這七個人里頭,就有梅思祖一個。

    若是說梅思祖本人,壽命不算長,但卻是開國功臣之中難得的得了善終的一位。不過如果因此而說他運氣好,那也不是。活著的時候雖然沒有受到什么大獄的牽連,但那是因為他死的早,洪武十五年就死在了征伐云南的路上。

    直到洪武二十三年,震驚明廷的胡惟庸案爆發,太祖皇帝因此借機廢丞相,全分六部,順便牽連了一大群人。被牽連的人里頭,就有梅思祖一個。而梅思祖這個時候已經死去將近十年了,但兒子梅義還活著,家眷也還活著,于是追究責任,全家被殺。其中唯一幸存的,就是梅鳳五這一脈的祖宗,名叫梅殷。

    他之所以能活著,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他是皇親國戚。娶了太祖皇帝的女兒寧國公主,作為女婿,相當成功,算是太祖皇帝比較喜歡的那一種。

    不過這人運氣也不好,或者也可以說是不會站隊。成祖永樂皇帝率兵清君側,奪侄兒的皇位的時候,梅殷作為大將奉命在淮河防守。永樂皇帝派人借道,結果遭到了拒絕,無奈之下,永樂大軍只能繞路而行。直到南都城破之后,這位盡忠職守的駙馬爺依舊在淮河苦苦駐守,希望聽到朝廷大勝的消息。

    只可惜,歷史大勢從來都是由強者推動的,久經戰火、平生善戰的永樂皇帝,將乳臭未干的侄子建文帝打敗,建文帝就此不知所蹤。永樂登基之后讓妹妹寫血書,召回駙馬。梅殷是痛哭一場,才回到京城,卻還是狠狠地將永樂皇帝諷刺了一番。出于性格使然,永樂皇帝記了仇,卻沒有急于處置。

    直到永樂三年,有這么一天早上天降大雨,上朝的時候天挺黑的,在過金水橋的時候,梅殷被前軍都督僉事譚深、錦衣衛指揮趙曦等人從橋上擠得掉入水中,河水湍急,駙馬爺當場就淹死了。

    駙馬爺死了不要緊,寧國公主可是不干了,找到永樂皇帝一通大鬧。永樂皇帝沒辦法,只得把兩只替罪羊扔出去,結果這兩個人害怕極了,就大聲嚷嚷著說自己是受了新君指使。瓜田李下,別說永樂皇帝嫌疑很大,就算嫌疑不大,那也是‘黃泥掉進褲襠里,不是屎也是屎’,沒法子,他只得將兩人斬首,為了安撫寧國公主,還封了梅殷的長子梅順昌為中府都督同知,封次子梅永貞為孝陵衛指揮使。

    自此,梅家有了世襲孝陵衛指揮使的權力。

    數代之中,梅家、蕭家,輪流做指揮使,也是朝廷制衡的辦法。只不過,梅家人實在是比不得蕭家人才輩出,幾乎代代都是跟蕭贊一樣的不知所謂的家伙。因為,大權逐漸被蕭家握穩,指揮使的大位更是沒他家的份兒了。

    這回也是因為蕭贊實在是扶不上墻的爛泥,孝陵衛出事情出的太多,這才給了梅家又一次出頭的機會。但是陸準真是很想笑,因為說起惹禍生事,梅鳳五這個老頭兒,還不如蕭贊老實呢!

    “朝廷倒是沒有什么,倒是你要頭疼了。”馮謙也知道陸準到底在愁什么,要說梅家,真是比大明皇室還愛出奇葩,梅鳳五就是其中的典范。如果說性格,他甚至跟沖動好惹事的陸準有一拼,但兩個人也有不一樣的地方,“梅大人跟你一樣,是自幼就不喜歡詩書禮義,他們家已經有兩三代沒人掌過指揮使的大印了吧?倒是像個江湖俠客一般,全無軍戶的樣子嘍。”

    “軍戶什么樣子?俠客什么樣子?”陸準好笑的看了馮謙一眼,搖頭道,“我倒是覺得,梅大人是個真性情的!旁的不說,就他那副豪俠氣我就欣賞!左右事情也已經定下來了,我們是想接受得接受,不想接受也得接受。梅大人固然是喜歡惹禍生事,但他惹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不過是多費點兒精神盯一盯罷了,他這個人沒什么野心,也不喜歡攬權,這就難能可貴,起碼不會像蕭贊那樣,我就算是打盹兒也得留一只眼睛盯著他,不敢絲毫放松。只不過……”

    “只不過什么?”馮謙問道。

    “只不過什么你不知道嗎?”陸準說著,仰起頭來,手撫在額頭上,重重的嘆了一口氣,“只不過,只要這老爺子坐著這指揮使的位子,我怕是一點兒機會都沒有嘍!”

    陸準說的這才是最值得擔心的地方。

    梅鳳五這么大的年紀,可以說,是‘人老精,馬老滑’,小錯固然不斷,不講究什么小節,但大節上絕無差錯,大錯幾乎是不會犯的。而他不犯大錯,指揮使的位子就可以一直做到死。陸準就算年輕,又有幾十年可以耗費下去?而且,人家的兒子也比陸準年歲稍大些。等到人家年華老去,就又有兒子接上流兒,那陸準才時一點兒機會都沒有了。

    “這事情你愁也沒有用啊!”馮謙如是說道,“我之所以這么急吼吼的來找你,還不是為了想到了這一點?但事已至此,我也想了,愁也沒什么大的用處,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其實,那個指揮使的位子你……你不用急,而且,暫時而言,有沒有對你都沒有什么影響。你現在最要緊的事情,就是給太子殿下留一個好印象,日后可以有升遷的機會!”

    陸準點點頭問道:“太子殿下的儀駕也快到了吧?到時候安排各種禮儀,非累散嘍不可,這幾天還是好好瀟灑瀟灑,可以放縱的日子不多嘍!”

    “這話沒錯。”馮謙贊同了一句后,提議道,“孝陵衛的新規也已經施行了不短的時日了,趁著儀駕未到,你是不是再去抽查抽查?現在不論發現什么樣的疏漏,都還有機會彌補。但如果要是到時候出了紕漏,你可就真的不用再盯著那指揮使的位子了,你這輩子怕是也沒這個機會了。另外,你提到的那個白蓮教的事情,我倒是覺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既然人家把手都伸到咱們這孝陵里面了,不重視起來總是不行的。尤其是大災之后,總是人心思亂,那就更容易出些不妙的事情。要知道,國初永樂朝的唐賽兒,就是個例子啊!”

    唐賽兒起義,這是永樂年間算是很大的一次農民起義,發生在山東即墨一帶。民間流傳的故事版本有很多,甚至還有人偷偷的給這位女俠立了生祠供奉。當時這個起義是僅僅爆發了沒多久就被朝廷剿滅,但其影響卻是相當大的。

    “你別說,你這么一說,我這心里頭也沒底了。”陸準皺起眉頭,心中有些不太好的感覺,“太子南下是舉朝皆知的事情,難免有些對我大明心存不滿的人會借機煽動。太子雖然不是當朝陛下的獨子,但卻是如今的長子,下面也僅有一個剛剛出生的弟弟。不是我敢于妄議天家如何啊,陛下的前兩個皇子都沒能長大,這小皇子是否能夠如人意的成長尚且還是未知之數啊!如果太子一旦出了什么問題,當年代宗的故事可還在眼前啊!”

    代宗即朱祁鈺,明代有名的兄弟鬩于墻之中的弟。可以說,當年的代宗為了廢掉英宗留下的太子,而換上自己的兒子,在朝堂上是費勁了唇舌。當然,最終是得以如愿,可是偏偏兒子朱見濟不爭氣,被立為太子沒多久就夭折了。這么一來,代宗沒了子嗣,給了英宗復辟以契機。

    陸準舉出這個例子,固然有不太恰當的地方,卻未嘗不是不可能的。一旦太子在南都出了事情,別說孝陵衛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置,怕是朝廷到時候都會慌了陣腳以至于沒時間搭理這樣的小貨色了。

    “總要慎之又慎吧!”馮謙能說的也僅僅是如此,其他的怕都不是可以隨意預料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寿县| 理塘县| 舒城县| 镇雄县| 东方市| 宁乡县| 砀山县| 岳普湖县| 新晃| 阳东县| 无棣县| 湟源县| 峨边| 兴城市| 锦屏县| 永康市| 盐城市| 灵宝市| 绥江县| 康乐县| 佳木斯市| 苍梧县| 建阳市| 贵港市| 汉源县| 利津县| 繁昌县| 黔东| 信宜市| 阳东县| 南安市| 大关县| 东乌珠穆沁旗| 高唐县| 临潭县| 三明市| 巴中市| 赤城县| 临城县| 武冈市| 商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