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接到召命,急忙入宮趕到武德殿時,只見殿內父皇楊堅面色嚴峻地居中而坐,太子楊勇、尚書右仆射蘇威、內史令李德林、左衛大將軍廣平王楊雄等幾位都在,除此之外,在楊雄下的位置,還依次站著兩位楊廣從未見過的陌生大臣。rg
“長孫晟奉旨出使契丹、貘合諸部,雖進展還算順利,高句麗在受到朕的嚴辭警告后,也有所退縮,但據衛王楊爽報稱,突厥五可汗近日已在都斤山攝圖牙帳締結盟約,意圖聯合興兵南下,大舉進攻我幽并等地。突厥此番來勢洶洶,決不可等閑視之。今日急召汝等入宮,就是為了會商此事。”楊堅抬手示意楊廣進殿不必施禮,站到太子楊勇下,向與會的幾位臣下簡單明了地明了此次御前會議的主要議題。
尚書左仆射高穎領軍在外,殿內諸臣以右仆射蘇威居,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他的身上,想聽聽他有何良策,用以破解來自北境的威脅。
“衛王以六百里驛傳回的軍報,臣已仔細看過。”蘇威不緊不慢地開了腔兒,“衛王在軍報中稱,突厥五位可汗結盟,統共調集了四十萬兵馬,意圖大舉來犯。而拒臣所知,幽并等地統歸衛王節制的各路官軍加起來,總數不過十萬有余,單以兵力相較,敵數倍于我,形勢于我極其不利。于今之計,依臣之見,陛下可雙管齊下,加以應對:其一,立即抽調攻陳大軍北上,尋機與突厥一戰;其二,即行建立河北道行臺,統一指揮對突厥作戰等事宜。”
內史令李德林立即提出反駁道:“臣贊同蘇仆射關于建立河北道行臺,統一調度、指揮北境征戰事宜的建言,然對其關于抽調攻陳大軍北上的建言持反對意見。陛下試想,如若我數十萬精銳之師揮師北上,萬一南陳乘隙對我起反攻,又該如何應對?依臣淺見,攻陳大軍不可輕動,北境所缺兵員,可通過就地招募等辦法加以補充,在南線戰事結束之前,北線但取守勢,能將突厥鐵騎攔擋于長城以外即可。”
從兩位朝廷重臣截然不同的兩種建言中,楊廣意識到了當前局面的嚴重性:剛剛創立不久的大隋王朝即將陷入南北兩線作戰的困局,面臨腹背受敵的窘境。這使得他不得不暫時將徹查了殘死因的事拋于腦后,聚精會神地投入到如何應對突厥四十萬鐵騎大舉進犯的議題當中。
“子相,朕想聽聽,你對此,持何見解啊?”楊堅把目光投向兩位陌生大臣當中年紀稍長的一位,語氣溫和地問道。
“稟陛下,臣自靈州任上才返回長安,對幽并等地的態勢不甚了了,不敢在陛下面前妄言國事。然臣久在靈夏等州為官,有一事需提請陛下留意:突厥自沙缽略為大可汗之后,已漸有東、西分化之勢。在西北則有阿波、達頭兩可汗領地,阿波領地偏北,少與我大隋接壤,而達頭領地與我接壤處長達近千里地,達頭其人老奸巨滑,且兇悍殘暴,陛下不可不防。如今突厥五可汗既已結盟,領有西北地之阿波、達頭兩可汗麾下兵力僅次于沙缽略,長安以西之防務也絲毫不能松懈。”
“文運,你呢?”楊堅了頭,又向另一位陌生大臣問道。
“陛下,臣以為,蘇仆射、李內史所皆有道理,南北戰事孰攻孰守,唯在圣心獨斷,臣下不便置喙。”被喚做文運的這人圓臉圓身,起話來一團和氣,不似方才那位棱角分明,語氣間自多大流露出一份威嚴。
“阿縱,你還不認得這兩位吧。來,朕為你們做個引見。”楊堅轉向楊廣,先指著圓臉圓身的那位介紹道,“這位是張威張文運,現任相州刺史。”
張威滿面堆笑,邁步向前,沖著楊廣拱手道:“下官張威見過晉王殿下,今后還望殿下多多關照。”
楊堅見張威對楊廣一副諂媚、討好的神情,不由得皺了皺眉頭,隨即指著年紀稍長的那位介紹道:“這位是王韶王子相,現任靈州刺史。”
王韶立在原地未動,只矜持地向著楊廣拱了拱手,算是和他見過了。
楊廣不明白父皇為何要引見兩位外州刺史給自己認識,一面向兩位刺史抱拳回禮,一面思忖道:近些天多看輿圖,依稀記得相州似在中原、河北一帶,而靈州據王韶方才所,分明應在長安之西北方向,兩地相距甚遠,為何父皇要單單召這兩位刺史對與今日的御前會議呢?
“子相方才提及突厥達頭可汗玷厥不可深信,朕深有同感。”楊堅聽幾位大臣都表達出了自己的意見,用冷峻的目光掃視著殿內諸人,道,“前些時,玷厥領受了朕賜予的狼頭纛,又差使節來長安向朕貢獻方物,其使節才離長安,他便與沙缽略締結盟約,欲兵南侵,殊為可惡。”
李德林見楊堅如此嫌惡達頭可汗玷厥,不由得面有憂色地提醒楊堅道:“皇上,如果西北也需調集重兵布防的話,臣只恐……”
楊堅一抬手,攔住了李德林的話頭,態度堅決地道:“不要三面開戰,就是四面八方同時有敵來犯,朕貴為華夏天子,煌煌大漢之血胤,也斷無退縮妥協之理。關于調兵北上之事,朕還需聽聽獨孤的意見,爾后再做定奪。見地伐。”
太子楊勇忙躬身道:“兒臣在。”
“即命六百里驛傳趕赴江陵,將突厥即將大舉入侵之事告知高穎,問問他能抽調出多少兵力北上?三日之內朕必須接到回報。”“是。”楊勇答應一聲,立即出殿安排去了。
“三日之后,朕將在臨光殿舉行朝會,當眾宣布應對突厥南犯諸項舉措。與會諸位今日告退后,如能想出更佳的御敵之策,隨時可入宮晉見,不必有所顧慮。好了,阿縱暫且留一留,其他人等可以告退了。”
皇帝既然表明了對突厥作戰的堅定態度,李德林也不便再多什么,只得隨眾人一并向楊堅告退,離開了武德殿。
“阿縱,朕意,是想待攻陳之役獲勝后,再遣你離京就藩,如今為形勢所迫,只好提前要你北上了。”待殿內只剩下了他們父子二人,楊堅面容慈祥地望著楊廣,道。
楊廣只覺一股熱血直貫頂梁,立馬跨前兩步,抱拳正色答道:“兒臣早有為父皇為憂,為國建功之心,就請父皇下詔吧,兒臣明日即可離京趕赴并州,誓將突厥胡寇卻于國境之外。”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