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不瞞王爺,娘娘前些日子和公主就因唐公婚事鬧了些擱氣,加之近來皇上舊事重提,欲逼公主接受大隋樂平公主之封號,托娘娘勸公主回心轉意,結果,公主當場大怒,在咱家離京北上之前,正鬧著要挪出宮去住呢。rg”何柱兒嘆了口氣,道,“娘娘命咱家傳話給王爺,念及平日里公主與王爺最是要好,要王爺寫封信交與咱家帶回長安,好好勸一勸公主不要挪出宮去住,疏遠了母子親情。”
楊廣素知長姐楊麗華執意不肯接受大隋樂平公主的封號,多半是以此表示對父皇楊堅受禪登極以來,大肆屠戮前朝宗室,鴆殺前朝末帝宇文闡的強烈不滿,但因此一事便鬧著要挪出宮去住,這不太像是長姐一貫的行事風格啊。
他皺眉想了想,問何柱兒道:“我方才聽公公到唐公婚事,究竟是怎么回事?母公和長姐怎會因表兄的婚事鬧起擱氣來了?”
“提起此事,娘娘原也是出于好意。王爺還記得您離京之前從石屋院解救出的那位前朝皇后司馬珞嗎?”
“當然記得。該不會,母后要把司馬珞許配給表兄為妻吧?”楊廣瞪大了眼睛,問道。
“正是。司馬珞的父親司馬消難雖于數年前投靠了南陳,被封隨國公,但娘娘念及司馬珞當時年紀尚,多半未參與其父叛亂,加之憐憫她幼年嫁入宮中,如今正值妙齡便要替死去的宇文闡守寡,便向公主提,欲將司馬珞嫁與唐公為妻,誰知,公主一聽此事就先惱了,冷著臉對娘娘不理不睬。沒過兩天,那司馬珞也不知從哪里聽了此事,竟尋死覓活地要為宇文闡殉節,如此一來,一樁喜事反倒鬧得像是娘娘強逼司馬珞改嫁似的。王爺,你,娘娘憋屈不憋屈。”
表兄唐國公李淵向來為母后獨孤伽羅所賞識、信賴,母后怎么會突然想起要將一位守寡的前朝皇后許配與李淵為妻呢?這其中必定另有緣故。
“王記得,表兄好像比我年長三歲吧,既然長姐不同意司馬珞改嫁,母后可曾為表兄另尋下一門親事?”楊廣情知自己直接探問其中的緣故,何柱兒多半不會,于是,便拐彎抹角地問道。
“王爺也知唐公乃娘娘身邊極為得用之人,娘娘自然會操心他的婚事嘍。”何柱兒嘿嘿笑著答道,“起來,唐公也是和這位竇家姐有緣份,娘娘欲將司馬珞許配與唐公不成,便相中了當朝太傅竇熾的侄女,哪知這位竇氏姐也是位心高氣傲之人,即便皇后親自出面和,她仍出了一道難題給向她求婚之人:于她家正廳內懸掛了一枚新鑄的‘開皇五株’銅錢,凡能在十步開外一箭將懸掛銅錢的絲線射斷者,方才答應嫁與此人為妻。王爺,你,此事奇也不奇。”
“那表兄可要脫穎而出,箭壓群雄了,是吧?”楊廣想到李淵曾與自己一道跟隨長孫晟學習箭法,呵呵笑著問道。
“王爺英明,確是如此,那日趕往竇府求婚的各家公子不下百十人,可卻沒有一人能一箭射斷絲線,將那枚銅錢射落,唐公最后一個出場,瞄都沒瞄上一眼,隨手一箭就射中了絲線,銅錢應聲而落。竇氏姐見此場景,再無話可,只得順從娘娘的意愿,嫁給了唐公。”
竇氏姐?當朝太傅的侄女,此女莫不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親娘竇氏太后吧?楊廣陡地一驚,心中更是疑竇叢生:竇家也稱得上是前朝的勛戚重臣,倘若自己沒記錯的話,竇家還與前朝皇室沾親帶故,母后為何偏要為表兄挑選些前朝的皇后、勛戚來與之成婚呢?
“竇家就這么著把女兒嫁給了表兄?”
“那哪能呢?王爺有所不知,近來京中紛紛傳言:前朝靜帝宇文闡并沒被妖孽害死在弘圣宮中,而是被天上的神將攝往了北方一座神山駐蹕,從天庭討得十萬天兵,正謀劃著帶兵殺回長安,復辟前朝哪。為此,包括竇家在內的前朝舊臣們又蠢蠢欲動,不知打的什么盤算呢。來,竇家見是唐公一箭射落了銅錢,還想借故推掉這門親事,卻沒想到這位竇家姐卻是位極重然諾之人,不顧家中長輩的阻撓,偏偏要嫁給唐公為妻。就這樣,陰差陽錯地成就了他二人的一樁婚事。”
這回楊廣可算是聽明白了:原來,宇文般若將宇文閱擄至突厥境內后,已放出風去,以宇文閱作為已故前朝靜帝宇文闡的化身,開始著手實施她的復辟計劃了,母后定是聽到了這一傳言,才欲借助張羅表兄李淵與前朝皇室、勛戚成親,來幫助父皇穩定朝局,收攏人心的。同時,既然是宇文般若散布前朝末帝未死,欲興兵復辟的謠言來鼓惑朝中那些舊臣,身為前朝太后的長姐楊麗華如能在此時接受大隋公主的封號,無疑會對以宇文般若為的復辟勢力一個沉重的打擊,怪不得母后要命何柱兒帶話給自己,要自己出面勸長姐回心轉意,不要執意挪出宮去住呢?
一旦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探聽明白了,楊廣心下也就釋然了,無論從幫助父皇母后穩定朝局的角度出,還是為長姐母女二人的將來考慮,楊廣都認為,長姐楊麗華即便不愿接受大隋公主的封號,也決然不宜在此時挪出宮去住,所以,他慨然應允了寫封親筆信,托何柱兒帶回長安,力勸長姐仍留在宮中居住。
然而,就在何柱兒到達并州,向楊廣、蕭厄等人傳達皇帝皇后詔旨的第二天,一件更加離奇的事情生了。
這一天早晨,楊廣剛剛來到晉陽宮正殿,就得到稟報:宮門外有突厥王子雍虞閭差人來給他送一份厚禮。
楊廣心中暗暗納悶兒:這不節不過年的,好端端的,雍虞閭怎會想起給自己送禮來了,而且還口口聲聲稱是一份厚禮?
“傳他進來吧。”
過不多時,兩名突厥將佐前后相跟著步入了正殿,走在前面的那位向楊廣躬身施禮道:“我家王子奉大可汗之命,命我等送這份厚禮與晉王殿下,略表大可汗與隋朝交好之誠意。”畢,轉身向身后那人示意,走在后面的那人雙手捧著一只錦匣來到楊廣近膠,將那只錦匣舉過頭頂,進獻給楊廣。
“打開來瞧瞧,你家大可汗送了怎樣一份厚禮于王呀。”楊廣揮手沖侍立在旁的鮮于羅示意道。
為以防萬一,鮮于羅將突厥來使拉至距楊廣稍遠的地方,方才伸手打開了錦匣,不料一看之下,驚呼出聲道:“王爺,是一顆人頭!”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