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染干來,這一回被其伯父沙缽略調來隨軍南征,可算是倒霉透了。rg先是在并州城外被楊廣親自指揮隋軍打得大敗而歸,丟掉了近一萬兵馬,繼而又在跟隨窟合真卷土重來之時,臨危受命,受窟合真之命充任率軍與并州東路隋軍作戰的軍主將,不得不硬著頭皮率領大軍與隋軍死拚,哪曾想只過了短短十幾天,他使出渾身解數,勉強和隋軍打了個平手,卻突然得到窟合真自定州的軍令:國內事急,大可汗傳命火撤軍,他已率定州守軍先行撤回關外,要染干設法北上,與西路軍雍虞閭所部會合,從雁門關奪關撤回關外。
手捧著窟合真下達的這道軍令,染干不知不覺間汗水已浸透了他的后背,雙手也身不由已地顫抖起來:窟合真不辭而別,單將他一人和七萬多兵馬拋在了并州城外,這不是送到隋軍嘴邊的一塊肥肉嗎?自己稍有閃失,就會招致軍覆沒的命運。
隨之而來的頭一個閃現在染干頭腦中的念頭便是:如何才能確保這七萬多兵馬安然撤出關外,使自己父子免受伯父的猜疑。
無疑,窟合真臨行前指示給他的率軍北上,與西路軍雍虞閭所部會合,從雁門關奪關撤回關外是一條最穩妥的保軍的撤軍選擇,然而,問題是,窟合真既能替自己設計出這么一條撤軍路徑,對方就猜料不到嗎?
從十幾天前的初次交手過程中,染干憑借著他曾率軍屢屢與隋軍交鋒的經驗靈敏地察覺出,對方的統軍將領決非碌碌之人,即便不能與兩年前在周盤遇到的那位大隋名將達奚長儒相提并論,若論起臨陣決斷,克敵制勝的事,二者之間相差也不甚多,否則決計做不出在并州兩面受敵的情況下,還果斷地轉守為攻,殺得自己大敗的事來。
既然對方主將也能猜料到自己會從并州北上,與西路軍會合,那么就難保隋軍不會提前在半道設伏,前后夾攻,將自己率領的這七萬人馬殲于并州郊外。
同兩年前充當軍南征先鋒,惜敗于達奚長儒那會兒多有不同,他染干如今已經失去了伯父沙缽略的信任,某種程度上,可以是戴罪立功來的,倘若把一支七萬人的人馬丟失在隋朝境內,那他父子二人只怕從此以后再無翻身出頭之日了。
染干接到窟合真從關內撤軍的軍令后,獨自在中軍大帳中對著輿圖冥思苦想了大半日,終于被他想出了個不是辦法的撤軍之法:分兵。
在此次率軍南征前,染干對駐守于并州附近的隋軍軍力有所了解,從最近這些時日與并州東線隋軍交手之中,他也命軍中斥候大致探明了據守并州城東的隋軍總計約五萬人馬,比起自己所率七萬人尚少兩萬。除了東線五萬人馬外,隋軍還要分兵據守并州城池,抵擋雍虞閭所部從北路對并州的進逼,所余的機動兵力實在極為有限。在這種形勢下,隋軍主將多半是會選擇集中優勢兵力,孤注一擲,在一條路上設伏阻擋自己撤軍的,而自己則可以采取分路撤軍的方法,最大可能地避免軍覆沒于關內的命運。
再者,他染干這回可是做為受窟合真節制的東路軍先鋒主將率軍南征的,選擇分兵從砂城原路退回關外,縱使出了閃失,事后也可歸咎于東路軍主將窟合真,而不必由自己一人承擔喪師的責任,又何樂而不為呢?
計議已定,染干當即于大帳擂鼓聚將,傳命由隨營副將帶領兩萬人馬提前一步拔營動身,走城東道北上,與西路大軍會合,選擇從雁門關破關而出,撤回關外,而他自己則親統五萬大軍,在頭一路北上人馬引開對壘敵軍的注意力后,方偃旗息鼓,撤往定州方向,從西邊繞過定州城,選擇從砂城撤出關去。
染干經過冥思苦想想出的這一條分路撤軍的計策,給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好運:他率領的五萬大軍雖然在砂城附近遭到了來自東線隋軍股部隊的阻攔,但卻不足以阻擋住五萬大軍撤回關外的勢頭,在僅僅付出了幾百人的代價后,染干就成功地帶領五萬突厥大軍安然撤回了關外。
與他這一路相比,從并州徑直北上與西路軍會合的先頭兩萬人馬卻沒那么幸運了。杜彥接到楊廣要他率軍從后掩殺突厥軍隊的命令的當日,正趕上突厥頭一路兩萬人馬動身北上,杜彥當即親率大部人馬從后緊追不舍,將兩萬突厥軍隊一口氣趕進了楊廣、周搖率軍為對方設好的埋伏圈兒。
楊廣一見突厥人果然從并州北上,欲從雁門關奪關而出撤回關外,登時大喜,急命周搖率領兩萬隋軍從道旁殺出,堵住了對方的去路。雙方于半道交手不久,杜彥也率領追兵從后殺到,兩路隋軍共五萬人馬死死地將突厥兩萬人馬包圍在當中,實施了一場漂亮的殲滅戰。
及至雍虞閭得報后兵來救時,這一路突厥軍隊只剩下不到三千人馬,狼狽不堪地逃出了隋軍的包圍,與西路軍實現了會合。
雙方激戰過后,直至清理戰場之時,楊廣才陡然察覺出被幾乎殲于半道上的這路突厥軍隊似乎遠不足七萬人馬,經訊問俘獲敵方軍士才獲知:染干采用了分路從關內撤軍的計策,他人已率領大部人馬從東線撤軍了。
楊廣聞訊,追悔不迭,無奈木已成舟,再要兵阻攔染干已然為時過晚,只得匆匆率領兩路隋軍,加入了北線戰事。
雍虞閭在得知雁門關得而復失的消息后,起初還真沒打算就此撤軍住手,停止圍攻并州城,因為,雍虞閭在率軍南征前,已與其父沙缽略議定了此次南征的作戰大略,情知沙缽略親率十萬大軍駐守白道州,隨時準備接應東西兩路,以備不測。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有股的隋軍使詐攻陷了雁門關,自會有父汗在關外幫自己料理后路,而他這一路大軍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盡快拿下并州,將楊廣驅逐出并州。
所以,雍虞閭聞知出關退路被隋軍切斷后,不僅沒下令返攻雁門關,反倒傳令三軍,加強了對并州的進攻,直至關外傳來其父沙缽略嚴命攻隋兩路大軍從撤軍的命令,雍虞閭才不得不召集人馬,返回身猛攻雁門關。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