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萬歲從意外被擒的排戟軍頭領(lǐng)徐子建口中得知所謂的大菩薩高青蓮就在身后的這支追兵之中的消息后,欲擒賊擒王,再去偷營劫寨,無奈接連兩夜親自潛至敵方軍營外,窺見敵軍營中已加強了戒備,無機可乘,只得無功而返。
叛軍這方面,因史萬歲劫走了徐子建,一連幾日主動部人馬在叢林之中搜索,尋找隋軍交戰(zhàn),都被史萬歲提前察知,率軍及時撤往它處,避免了與排戟軍的正面交鋒。
敵我兩軍就在莽莽的叢林中你進我退,打起了相持戰(zhàn),一連半個多月過去了,也未分出輸嬴勝負。
同排戟軍大多由南方士卒組成有所區(qū)別,史萬歲率領(lǐng)的這支隋軍俱都是北方軍士出身,習(xí)慣了在平原地帶與敵作戰(zhàn),目下被困于這又濕又熱的深山密林之中與敵相持,時間一長,不少軍士都不堪忍受叢林中濕熱的氣候和蚊蟲叮咬之苦,加之多日未進熟食,但以在林間采摘之野果充饑度日,行伍中傷病者來多,史萬歲瞧在眼里,急在心頭,卻也無技可施。
直至有一天,史萬歲率部在叢林間穿插往還,規(guī)避與戰(zhàn)力強大的排戟軍正面交鋒的過程中,邂逅了一對入山采藥的藥農(nóng)父子,從他們嘴里獲知了楊素已率水軍攻占了南路叛軍的據(jù)點會稽的消息,史萬歲才決定送信出山,向楊素求援。
可是無論他百般勸,那對藥農(nóng)父子都不肯冒風(fēng)險替他帶信出山去,后來被他再三逼問不過,老藥農(nóng)才勉強傳授了一個當(dāng)?shù)厮庌r(nóng)進山采藥迷路時常用來向山外求救的辦法給史萬歲——找到一條流向山外的河流,用漂流瓶來向山外求救。
于是,史萬歲便依照老藥農(nóng)傳授的這一辦法,找到了富春江的上流,在江水中一口氣放進了十多個內(nèi)藏有求救內(nèi)容絹帛的竹筒,任憑這些漂流瓶順流而下,希望山外的人撿到漂流瓶后,有人能報信給楊素,以使他派兵進山來解救自己所部,順勢殲這一支排戟軍。
史萬歲使用漂流瓶向山外求援的同時,他的對手高青蓮也獲知了隋軍已自海上發(fā)起進攻,殲?zāi)下放衍姷挠嵪ⅰT诿髦髣菀讶サ那闆r下,高青蓮唯有寄希望于借助大嶂山茂密叢林的掩護,占山為王這一條求生之路了。
屢尋隋軍交手不得之后,高青蓮不惜采用了放火燒林,強逼史萬歲所部從藏身之處現(xiàn)身,與其交戰(zhàn)的方法,意圖從速殲隋軍。
孰料,深山叢林間熊熊燃起的大火固然令史萬歲所部無處藏身,被迫現(xiàn)身與排戟軍決死一戰(zhàn),同時卻也引來了奉楊素之命,進山尋找史萬歲所部下落的隋軍大批人馬。
于是,四千排戟軍對敵隋軍不下數(shù)萬人馬,在大嶂山的叢林中展開了一場殊死大戰(zhàn)。
排戟軍盡管單兵作戰(zhàn)能力超強,卻也招架不住山里山外兩路隋軍的夾攻,兩軍交戰(zhàn)一個晝夜下來,四千排戟軍已死傷大半,僅存的一千多軍士拚死護從著高青蓮意欲鉆入?yún)擦稚钐帲惚芩遘姷淖窔ⅰ?br />
史萬歲所部既得山外援軍的增援,登時士氣大振。史萬歲因事前已獲知叛軍大頭領(lǐng)高青蓮人就在這支排戟軍中,因此率領(lǐng)麾下數(shù)千將士死死咬住竄向叢林深處的叛軍殘部不放,打定主意非將高青蓮捉住或斬殺不可。
高青蓮被史萬歲率部在叢林間追得走投無路,只得命手下一千多名排戟軍化整為零,分散逃命,妄圖以此躲過隋軍追殺,僥幸保自家性命,事有不湊巧的是,他遣散手下殘部,只身躲進一處山洞藏身,想等到天黑以后,再設(shè)法獨自逃往別處之時,卻不幸地受到這處山洞里盤著的一條巨蟒驚嚇,不得不過早地從山洞里跑了出來,成了隋軍的一名俘虜。
有和他同樣被隋軍俘獲有排戟軍軍士立馬指認出了他就是大菩薩高青蓮。俘獲他的隋軍將士聞訊大喜過望,立即押解他去面見史萬歲。
“先帝爺,青蓮無力回天,只得隨您一同去了!”高青蓮自知大限將至,仰面發(fā)出一聲撕心裂肺的長嘆,趁押解他的隋軍將士一個不留神,縱身躍下了百尺山崖。
史萬歲接到大菩薩高青蓮被捉后跳崖自盡的稟報后,猶覺放心不下,遂命麾下軍士趕到高青蓮自盡的山崖之下找到了高青蓮的遺體,命人抬著到會稽城中來見楊素。
楊素既知朝廷緝拿多年的“雁巢”大頭領(lǐng)關(guān)自在死于大嶂山叢林之中,遂親自到停尸房驗明了高青蓮的正身,也不敢擅加處置,便帶上高青蓮的遺體北上廣陵面見楊廣報喜。
至此,國公楊素奉旨前往江南平叛,僅用了前后不到百日,就平定了江南各地不下數(shù)十路叛亂,高奏凱歌,得勝而還。
在楊素率軍自浙東班師返回廣陵面見楊廣的一路上,還發(fā)生了一個的插曲。
在吳州城外歸降朝廷的那位奇人麥鐵杖不知從何處得知了楊素準備上呈給朝廷的敘功奏折上沒將自己的姓名列入,遂每天默不做聲地跟在楊素的馬前馬后,一時也不肯離開。
楊素返回廣陵面見楊廣心切,有時會帶領(lǐng)十幾名親兵縱馬狂奔,一天之間走上幾百里的路程,這麥鐵杖也能腳步如飛地不被落下一時一刻。楊素生性狂放不羈,起初發(fā)覺麥鐵杖為替自己爭功,如此不合規(guī)矩地擅自行事,尚有些存心試探他腳力的意思,待一連十幾天無論自己百般刁難,都沒辦法將他落下半步,方真心嘆服麥鐵杖腳力過人,親口允諾將他的姓名補入請功奏折之中。
麥鐵杖得了楊素的親口許諾,才肯返回李徹營中隨軍而行,卻不想他這一路上與楊素比拚腳力的前后經(jīng)過已被張衡瞧在了眼中,遂起了舉薦他到楊廣身邊當(dāng)差的念頭,待隨楊素一抵達廣陵,便向楊廣提起楊素軍中有這么一位奇人的事來,楊廣自從虞孝仁、李渾調(diào)入東宮六率任職以來,常覺晉王驃騎營缺乏得力的戰(zhàn)將,今聽張衡起楊素在江南收降了這么一位奇人,當(dāng)即向楊素提出,將麥鐵杖調(diào)入晉王驃騎營中,授以都督之職。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