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釋之則是漢初的另一個牛逼人物,他嚴于法紀,剛正不阿,是漢朝名臣。
張釋之一開始是在漢宮廷秘書處當秘書。
后來有一次,漢文帝去上林苑動物園看老虎。漢文帝看的興致勃勃,就把上林苑的園長叫來,拿著禽獸的名錄問了十余個問題,結果上林苑的上林尉左顧右盼抓耳撓腮,落得個這也不知,那也不知。
這時候旁邊的一個吏代替上林尉的回答了漢文帝的問題,條理清晰,內(nèi)容詳實。
漢文帝對他十分贊許,覺得當官的就得這樣,像那尸位素餐,不合格的上林尉有什么叼用?
于是漢文帝想要下圣旨,把這個干練的吏晉升為上林令。
前來寫圣旨的就是這位張秘書。
張釋之一聽就搖頭了,極力反對道,“**絲就是**絲,不能因為他們有能力就提拔他們。這些有能耐的,八成心眼不好,秦朝就是這么亡的。要是他們因此有了盼頭,都勤勤懇懇,精于業(yè)務。那天下不就亂了嗎?”
漢文帝聽了,笑了笑,道,“好。”
于是,沒有提拔那個頗有能力的吏。
——文帝曰:“善。”乃止。
但要知道,漢文帝一直以來,都是個很有內(nèi)涵的人。
他做的事,要仔細咂摸。
比如他為了呼應廢掉肉刑的民間呼聲,將罪人打成肉泥的事情……
他的性格極為復雜難測,司馬遷在《儒林列傳》中“孝文帝好刑名之言”,在《禮書》中又稱“孝文好道家之學”,實際上,儒學的復興也是漢文帝時期打下的底子。
深讀歷史我們就會現(xiàn),漢文帝并不像史書上美化的那么傻白甜,而是有著很成熟的思考,堪稱雄主。
張釋之就顯然把這些事情都想的太單純了。
出了上林苑,漢文帝駕車回宮,讓張釋之陪乘。路上,漢文帝問張釋之秦朝執(zhí)政的失敗之處,張釋之把自己想法掏了掏心窩子。
漢文帝對張釋之非常滿意,張釋之也很高興,兩人君臣相得,其樂融融。
等下車的時候,文帝對張釋之勉勵道,“你既然這么會治國,那你就去替我看大門吧。”
“啥?”
張釋之當場就傻眼了。
hatthe****?!
坦白,漢文帝給的職務并不低,公車令,秩六百石,正兒八經(jīng)的正縣級干部。
但、但特么的張釋之以前是謁者仆射啊!
秩比一千石,好歹那是可是個副廳級干部啊!
雖職位清閑,但是作為秘書處的秘書,能經(jīng)常在皇帝左右冒頭,也能表政治觀點,這是個很有潛力的崗位。
那公車令呢?這是負責看守皇宮最外面司馬門的官員。
雖威風凜凜,——負責巡夜。
又有實權,——收快遞。
但我好像進獻的是治國之道啊,陛下你弄啥呢?
我能治國!我能治國啊。
……
隨后張釋之老哥木然的搬了個馬扎,每天在司馬門外守著,時不時個牢騷,“我能治國。”
過了不久,等大朝會的時候,張釋之看到官員們在司馬門來往,也會擦一擦被吹的風塵仆仆的臉蛋,嘟囔一句,“我能治國。”
到了郊祭的時候,皇帝帶著文武百官出司馬門,張釋之茫然地看著,嘴唇囁嚅著,遠遠的瞅。
一直到了年關,那些秩祿低下,沒資格進宮的官們紛紛把自己的拜表,交給把守司馬門的張釋之。
官們都笑嘻嘻的問,“公車令,你當真會治國嗎?”
張釋之看著問他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
他們便接著問道,“那陛下怎么安排你來看大門呢?”
張釋之立刻顯出頹唐不安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嘴里些話。這回可是是之乎者也之類,一些不懂了。
在這時候,眾人也都哄笑起來,司馬門內(nèi)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
但如果就這么認為張釋之從此撲街,一蹶不振,那就太看了人性的偉大力量。
你總有一些優(yōu)點,是在逆境下才能綻放光芒的。
秋去冬來,花木枯榮。
就連文帝的兩個愛子也漸漸長大。
有一天,太子劉啟和梁王劉揖乘一輛車入朝,到了皇宮外的司馬門沒有下車,違反了規(guī)章制度。
皇宮這種大機關,那是標準的門難進,臉難看。
張釋之一見,當場就了彪,老子治不了國,難道還治不了一個的司馬門!
于是張釋之撒腿就追了上去,拉住太子就往車下拽。
之后的情節(jié)大致如下。
張釋之:過司馬門不下車就是對皇帝不敬,你給我出去!
太子劉啟:我爸是皇帝!
張釋之:你們給我起開,不能對皇帝不敬!
梁王劉揖:我爸是皇帝!
張釋之:尼瑪啊!
……
張釋之隨后上書,激烈的彈劾了漢文帝最心愛的兩個兒子,這件事立刻傳到了當朝太后耳朵眼里。
太后薄姬是個仁善而有修養(yǎng)的女人。
于是,漢文帝大慚,脫掉頭上的冠向薄太后請罪。
——“教兒子不謹。”
隨后薄太后用她的特旨,這才把兩位皇子放進宮來。
見識了張釋之對律法條文的執(zhí)著,和內(nèi)心對公平正義的堅守。
漢文帝笑了笑,“原來他是這樣一個人。”
張釋之雖然頭腦頑固,但這不正好可以用來堅守正道嗎?
于是,傳達室老張開始了一路浩浩蕩蕩的升遷之旅,最后當上了堂堂九卿之一的廷尉!
這就相當于從中南海看大門的,最后干上了國家的政法委書記。
張釋之這一路走來也最終恍然大悟,知道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從此秉持著心中對公平正義的堅持,成為了一代名臣。
要是故事到這里就完結了,那真是一碗勵志的好雞湯。
然而……
太子繼位了。
劉家的太子愛報恩,更愛復仇!
漢景帝是個好皇帝,也很有做為。他在位期間,推行“削藩策”,削諸侯封地,平定七國之亂,鞏固中央集權,勤儉治國,繼續(xù)奉行“與民休息”政策,展生產(chǎn)、減輕賦稅。
但他同樣也是一個刻薄寡恩,有仇必報的角色!
(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