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北雄 正文 第1214章勸諫(二)

作者/河邊草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得此贊語,封德彝喜不自勝,頓時鼓起唇舌一陣馬屁奉上。

    李破已經(jīng)習慣了臣下們程序似的恭維,擺了擺手道:“明年的事情很多,要跟突厥人會盟,還要開科取士,再有唐典也要在明年訂立完成,唉,真是閑不下來啊。

    那此事就交由你來主持準備吧,讓太常,少府輔之,對了,之前君王祭天是在哪里舉行?”

    封德彝回道:“祭天之禮,必望南而拜,所以歷代又稱祭南郊,當初至尊登基之時,在太極宮前祭祀天地祖宗乃權宜之計,不與古法相同。”

    李破點了點頭道:“好,那就明春在南郊祭天,朕的意思是不求有多盛大,只求心誠而已。”

    最后他還是露出了些小氣吧啦的模樣,讓封德彝有些苦笑不得,心說至尊對這些事還真就不很上心,自己此次進言擔的風險有些大了。

    不敬天地鬼神的帝王,之后會不會有伐山破廟之舉呢?

    他想的有點遠,可卻并非無的放矢。

    前隋時正值佛道盛時,豪族子弟多數(shù)崇佛信道,家中也都建有寺廟,南方的貴族則更無節(jié)制,即便百姓受苦也不見他們有絲毫憐憫之心,卻愿意拿出大把的錢財來建造廟宇。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便隱隱約約的描述了當時的佛道之禍。

    其中尤以佛徒最為猖獗,他們不事生產(chǎn),專門讓人供奉,官府,貴族,富戶給予了他們大片的土地,讓很多百姓淪為他們的雇農(nóng)。

    南陳亡時,這種情況已來到巔峰,有那大廟良田萬頃,和尚們一個個富的流油,結(jié)交權貴,妖言惑眾,實為當時南方一大禍害,不然的話,從小信佛的楊堅也不會想要拆除寺廟,趕走和尚。

    當時的背景其實就是楊堅想要開科取士,而尊崇儒術則是先就要做的事情,而佛徒們信的是西天佛祖,哪管什么圣人,這與楊堅的大策產(chǎn)生了很直接的沖突,遂有開皇初年伐山破廟之事。

    李破對光頭們也不感冒,即便他的啟蒙讀物是一本佛經(jīng),可如果光頭們礙了他的事,定然比文皇帝楊堅做的還要過分。

    只是隋末戰(zhàn)亂重創(chuàng)了佛教勢力,尤其是在北方,很多廟宇都已空無一人,就算是位于洛陽左近,當年香火極盛的那些廟宇,如今皆都廢棄,長滿了荒草。

    據(jù)說當初王仁則還曾入山一把火燒了嵩山少林寺,也不知是真是假,或者是后來人編的故事。

    反正隋末群雄,除了李淵和蕭銑很是克制之外,其他人皆乃天降煞星,不敬天地,不畏鬼神,誰他娘的在乎和尚們的死活?

    “我記得好像古人說過,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此為封禪也,始皇帝,漢武皇帝都曾做過,是也不是?”李破一邊飲酒一邊隨意的道著。

    封德彝冷不丁聽到這么一句,當時心就停跳了幾拍,剛還說不想勞師動眾,靡費國庫,現(xiàn)在是什么,竟然想要去泰山封禪了嗎?

    封德彝心下不由大恐,皇帝要是動了這等心思,傳出去了大家還不得以為是他封德彝進的讒言?

    隨即他就冷靜了下來,觀察了一下皇帝的神色,也沒急著勸皇帝打消這個念頭,因為時機并不合適做出此等舉動。

    他稍稍琢磨了一下,便順著皇帝的話頭道:“此乃秦漢古禮,亦為祭祀天地之舉也,封者祭天,禪者鏟地。

    古時齊魯眾儒生以為泰山之高,近于天,泰山之深,根于地,是為五岳之首,天下群山皆為臣下,是有賢君出,必封泰山之議。

    后始皇帝為天下一人,遂召魯儒相議,封于泰山,以示天下太平,再無六國之亂。

    至漢,漢武皇帝欲除舊弊,借封禪之舉以固其基,因其時未得功績,所以封禪之時為之頗多,在山腳之下廣造宮宇,年號也為元封,此為心虛也。

    漢光武帝中興漢室,夜讀河昌會符圖,見有赤劉之九,會命宗岱之句有感,因其為漢高祖九世孫,漢室又得火德而興,以為天命,遂起意封禪,昭示天地,其光復漢室,再現(xiàn)太平之功績。

    除此之外其余人等去往泰山者”

    封德彝搖頭一笑道:“古之諸侯,五年一狩,望泰山而拜者比比皆是,可能得天下之仰慕者,只此三位帝王,皆乃世之雄主,即便不封于泰山,也無人能掩其功德。

    想那楊廣也屢有封禪之意,臣記得裴矩等人勸他,如將高句麗君臣牽來洛陽再行此舉不遲,然后”

    說到這里,封德彝又是搖頭失笑,滿臉的譏諷之色,余音不言自明,就差說上一句不自量力了。

    李破其實也就那么一說,之前被激起了些火氣,便想逗一逗他,看他如何應對,不想?yún)s得了這么一番大論。

    心中不高興的道了一句,你不想咱去泰山就直說嘛,搜腸刮肚的弄這么一篇文章出來,還真是挺不容易的。

    看來勸諫君王確實是個頗為兇險的技術活,好在咱現(xiàn)在是皇帝了,不然也得這么小心翼翼的說話,還不得被累死?

    封德彝表現(xiàn)還成,他沒有慫恿君王跑去泰山瞧瞧,而是委婉的進行勸諫,而且他知道皇帝不喜楊廣,還把楊廣又拖出來一頓鞭尸。

    讓李破有些羨慕的是臣下們的歷史功底,他們中任拿出一人來,比后來的史學家都要強上不少,歷史上的事件,只要有所涉及,他們都能拿出來侃侃而談,此所謂引經(jīng)據(jù)典者也,甚至融入了他們的日常生活,是當世文人們的基礎修養(yǎng)之一。

    此時他妝模作樣的嘆息一聲,道:“看來封禪之舉乃天命所歸,朕還差了一些,所以更要勵精圖治,希望有朝一日朕也能效仿他們,去泰山之巔看看風景。”

    封德彝狠狠的松了口氣,覺著嘴巴有些干,“正是如此,臣將來若能陪至尊登臨泰山而封之,雖死無憾矣。”

    這話倒是真心實意,不管對于君王,還是臣下來說,封禪泰山都是無上的榮耀,非大功績不能得之。

    李破一統(tǒng)天下,其實已經(jīng)初步的具有了這樣的資格,只不過功績略顯單薄而已,若此時大張旗鼓的去泰山,相當于旅游,沒太大的意義。

    玩笑幾句,又邀封德彝飲了兩杯,算是給這位滑頭的老臣壓壓驚,這才回到正題。

    “卿說其行有二,祭祀天下不過其一而已,另外又該如何?”

    封德彝差點把這事都給忘了,思忖一番才道:“臣記得至尊起兵之初,曾大肆祭奠陣亡將士,并設墓園安葬遺體。

    前些時李鴉,黃友等人入京,臣與他們交談過,如今無論是云內(nèi),還是馬邑城外的墓園當中,每到年節(jié),祭祀英靈者絡繹不絕。

    邊塞百姓都道其功,幾乎盡人皆知,那里的人們說起至尊的功績來,也是津津樂道,不知所云者便要為人所輕視譏諷。

    收納民心一至于斯,歷代先賢也不過如此啊

    此利國利民之盛舉,臣以為不如續(xù)行于京師,設下墓園,碑刻,祭奠亡于戰(zhàn)事的有功將士,其與賞功無異,卻又重于開國之功,讓后來者敬而慕之。”

    李破沉吟良久,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凌煙閣。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凌煙閣在后來鼎鼎大名,李世民將開國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列于凌煙閣上,供人敬奉瞻仰,幾乎可以說是古之君王對臣下的最高獎賞。

    這顯示出了李世民的胸懷,無論是前面的君王,還是后來的皇帝都不曾如此,因為他們對功臣們防范還來不及,又如何愿意用如此的方式來提高眾人的地位和功勛?

    李世民就有這樣的氣魄,功臣們多得善終,也都各有功績?yōu)槿怂懹洠@在古代帝王中是很少見的。

    凌煙閣則是李世民眼見開國功臣陸續(xù)歿去,感懷之下而起意建造。

    初衷看上去和封德彝所言差不多,都是為了表彰功臣,將開國之功與后來者的功績做出了區(qū)分。

    封德彝的意思其實要更進一步,他覺得開國之時有人升遷太速,想要借此進行制約,讓后來人慢下來,漸漸杜絕因功受賞之人越級升遷的問題。

    隱藏的就是解決賞功太濫,致使很多人德不配位的局面。

    當然了,這肯定不是封德彝一個人的意思,而是三省六部的高官們大多都持有的看法。

    換句話說,大家都認為此次年末賞功將是最后一次大規(guī)模的進行封賞,然后用祭祀天地,建造墓園,碑刻等慶祝活動,來給開國之事做個了結(jié)。

    李破深以為然,大唐的爵位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值錢了,現(xiàn)在犒賞有功之臣最重要的不是封爵,而是賞官,外加封地。

    大唐人口銳減之下,有大片的土地荒蕪,封給有功的臣子們就很便宜,大將軍們有些要晉上柱國,但頂層的官職就那么多,像上柱國之類的虛銜還要增設一些,以做賞功之用。

    總的來說,是到了該到控制一下的時候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顺县| 衡南县| 大厂| 武汉市| 民权县| 三门县| 贡嘎县| 花垣县| 盐山县| 遂宁市| 鸡西市| 钟祥市| 黄陵县| 合江县| 西盟| 兰考县| 广汉市| 峨边| 长岭县| 永平县| 堆龙德庆县| 柳州市| 司法| 化德县| 池州市| 都昌县| 牡丹江市| 平谷区| 保山市| 潞城市| 洪泽县| 宜兴市| 莱芜市| 芜湖市| 屯门区| 资兴市| 全州县| 梅河口市| 房山区| 宣威市| 吉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