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副標題:代表上帝懲罰你們!
既然遇上了這位電影大師,那袁燕倏豈能輕易放過這樣的機會。rg
他眼珠一轉就打定了主意,“我叫Ne-Yuan,我可是格里菲斯先生,嗯,還有吉許姐你們的粉絲啊。我實在太喜歡你們的電影了。”
碰了一個硬釘子的格里菲斯先生心情不佳,所以他有些敷衍地道:“原來是袁先生,謝謝你的喜愛。不過我們真的還有事……”
“等等,我來介紹一下。”袁燕倏裝作沒聽到,而是一把拉過福爾摩斯給道,“這位是我的‘好’朋友,路易斯-貝克先生。對了,他就是剛才那位貝克先生的孫子。”
拉著虎皮做大旗果然有效,這對古埃及男女臉上總算多了一點笑容,和貝克相互行禮致意。
我們的袁大師看了看四周,十分熟稔對自己同學道:“路易,去拿幾杯‘飲料’過來。我們要和這兩位藝術界的Masters好好地聊一聊。”
福爾摩斯的家教和脾氣還是不錯的,一點沒有富N代的架子。既然自己朋友這么要求了,他理所當然地點了點頭,走出去拿酒了。
格里菲斯先生和吉許姐偷偷地對視一眼,都暗暗地點了點頭。他們看到這個中國人剛才還和老貝克先生談笑風生,現在竟然這么隨意地指使美國第三號富翁的孫子,而后者也是理所當然的態度,這就讓他的身份莫測高深了起來。
這么一看,這位Ne-Yuan和貝克家族關系似乎不錯。別一個中國人了,就是一個美國人能和貝克家族拉上關系,他人肯定也是非富即貴的出身……嗯,這個年輕人不定是某位神秘的東方大人物的后代,比如魔都某個“金融帝國”的大王子殿下。
反正實際上他們也沒事,既然和喬治-貝克先生搭不上話,那么能和他的孫子……嗯,還有這個熱情的中國人套套近乎也是好的。
他們三位找了一個角落坐了下來,袁燕倏打眼一瞧,這兩位“藝術界的Masters”似乎因為喬治-貝克先生的拒絕,所以注意力還是不夠集中,依然沒把自己當回事啊。看來我要給他們一個狠的。
我們的袁大師一臉嚴肅地問道:“大衛-沃克-格里菲斯先生,你認為……你自己是誰?”
他這個問題實在太古怪了,格里菲斯一愣,有些猶疑地回道:“袁先生,我自然就是大衛-沃克-格里菲斯咯,一個好萊塢的導演……”
“是的,你是格里菲斯先生,你是好萊塢的導演,不過你自己難道沒有意識到……”袁燕倏雙眼灼灼地道,“你就是美利堅電影行業的彌撒亞嗎?”
“彌、彌、彌撒亞?!那個袁先生,你不是在開玩笑吧?”雖然作為一位成功的藝術工作者,大衛-格里菲斯對自己的藝術水平很是有點自信,但是把自己提到拿撒勒木匠兒子的高度,他還是真的感到有點受寵若驚。
“我當然不是在玩笑!”袁燕倏擺了擺手,十分認真地道,“如果你這樣的電影大師現在不站出來。那么好萊塢這座電影藝術圣殿最終就會落到那幫鉆進錢眼里面的包皮……嗯,猶太佬手里!”
“那些無恥、貪婪、鄙俗、骯臟的猶太佬毫無藝術細胞,只會把電影這個‘第七藝術’當做服裝、皮貨和珠寶這樣的生意。他們最擅長的就是壓榨你們兩位這樣的藝術工作者,從而把好萊塢變成賺取金錢的褻瀆邪居!”
為什么好萊塢這一百多年的歷史中猶太人勢力那么大呢?因為美國電影業打從根子上就長歪了。
筆者注:以下內容真的不是百度,是慕容從圖書館借的電影史,然后一個字一個字打出來的。
實際上,美國電影業發端于他們現在所處的紐約。不過我大新鄉一年到頭就沒幾個大晴天,陰冷潮濕的環境非常不適合拍電影,而且這個一線城市的地價還非常昂貴,所以電影人紛紛南下。
1913年,正在亞利桑那州準備拍攝《弱男(注釋1)》的制片人給紐約總部發了一個著名的電報:“我們正在前往加州,希望公司以每月75美元的代價租下一個名叫好萊塢的曬谷場。”。
1915年,卡爾-洛美爾率先在好萊塢建立了環球影城,確立了好萊塢制片廠觀念,緊接著米高梅、華納兄弟、世紀福克斯、派拉蒙、雷電華、哥倫比亞和聯藝也來到這里。這八大制片廠在其后的四十余年間主宰了美國電影,并極大地影響了球電影的發展方向。從此之后,這個曬谷場就成了球矚目的影業中心。
其中值得一提是聯藝(UNITED-ARTISTS也翻做聯美),這家制片廠是由當時四位著名導演和演員出資創建的,其中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別林,還有一位正是在座的大衛-格里菲斯。
除了聯藝之外,其他七大制片廠的老板幾乎都是東歐和沙俄猶太裔移民和移民后代。我們的袁大師并沒有胡八道,他們在涉足電影之前,大多數人真的是從事服裝、皮貨和珠寶這樣的生意。對這些大老板來,電影就是獲取利潤的商品。
要是一百年后,袁燕倏這么當著好萊塢電影人面前痛斥猶太佬,對方要么拂袖而去,要么和我們袁大師好好地撕一場逼,否則如果被透露出去的話,那么他們一輩子別想吃電影這碗飯了。在后世梅爾-吉布森因為發表過反猶言論,堂堂奧斯卡最佳導演(1996年第六十八屆《勇敢的心》)最后淪落到只能拍拍獨立制片電影了。
不過現在不是19年嗎,大導演和女演員的臉上都露出了深得我心的贊同表情。
看到他們二人的神情,我們的袁大師忽然心中一動,似乎……不是似乎,而是自己真的發現了一個十分關鍵的pint!
拜那紅極一時的《貨幣戰爭》之賜,袁燕倏當年倒是也研究過所謂的“猶太財團”。所以他知道事實上在美國,猶太人并不像有些人宣揚的那么牛逼,什么都占統治地位。他們的實力和勢力也經常被夸大。
還有很多人把所有富人大亨都看成猶太人。甚至象洛克菲勒、摩根、巴菲特和蓋茨等首富都被誤認為是猶太人。事實上洛克菲勒祖上是從法國逃到德國的胡格諾教徒(法國新教的一個派別)。摩根、巴菲特和蓋茨屬于美國真正的“藍血貴族”——WASP(White-、新教徒)。
眼下19年代,以摩根家族為首的WASP財團和以洛克菲勒家族為首的德裔財團正和“咱們一伙”(注釋)的猶太財團斗得不可開交。起因就是在威爾遜大統領任期之內的1913年,民主黨人聯合“咱們一伙”成功地廢掉了JP摩根和他的女婿約翰-洛克菲勒把持的中央銀行,以曾任羅斯柴爾德銀行高管的保羅-沃伯格(Paul-Warburg)主持之下建立了大名鼎鼎的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這場爭斗并不局限于金融界,后來還會又擴展到整個美國社會。在大蕭條之后,WASP、德裔和愛爾蘭裔美國人成立了很多納粹組織,比如德美聯盟和“銀衫黨”,而他們最大的對手居然不是美共這樣的左翼組織,而是禁酒令時期形成的猶太黑幫!世紀3年代,這些黑幫在政府的默許下,對紐約等地的納粹組織進行了血腥鎮壓。
好吧,的直白一點。到了三十年代,美國的猶太人就會有美聯儲錢袋子,黑-社會槍桿子和好萊塢筆桿子,當然還有FDR大統領和民主黨高層的背后支持,于是他們在二戰之后就成為了一支主導美國的政治力量。實際上,羅斯福家族、民主黨和猶太人之間非常可能存在著骯臟的PY交易。
這些巴比倫之囚能辦到的,憑什么我們賽里斯人辦不到?!
眼下的猶太人可以是四面皆敵,那么自己不就有個機會……
“大師球,我現在的想法你明白嗎?”
“宿主,系統明白。”
“那么你快點評估S值啊!”
“宿主,你的想法和你的行動還有很大一段距離啊。不過……系統可以告訴你,至少你這一階段的行動并不會超過S值的警戒閾值。”
有這句話就成了!
袁燕倏繼續了下去:“就像我剛才的,電影這種偉大發明來應該成為人類的‘第七藝術’,可是現在……電影卻成了迎合下等人低級趣味的愚蠢滑稽戲。”
他一臉惋惜地搖了搖頭,然后直視大導演道:“我原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直到我看到格里菲斯先生的《一個國家的誕生》,這才明白原來電影還可以這樣拍的。你不是電影藝術的彌撒亞,那么還有什么人能擔當這個頭銜呢?”
“不,你不是彌撒亞。容我一句褻瀆的話,你這樣的導演才是電影藝術的耶和華!”
…………………………
注釋1:大家別笑,真的是這個名字。英文名字是《The-Squa-Man》。
注釋:咱們一伙Our-rd就是指猶太金融絡,也被稱作“這一百”(the-ne-hundred)。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