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副標題:什么是大師流?老子這本破書才是真正的大師球……那個流!
…………………………………………………………
19年4月25日星期一傍晚。
夕陽西斜,這一場“組織生活會”也已經曲終人散,陽臺之上只剩下了袁燕倏和黃宗詒兩位中國人。
我們的袁大師走到了陽臺邊上伸了一個大大的懶腰,瞇著眼睛欣賞了一下天邊的落日,便轉頭看向了如今顯得畢恭畢敬的外甥,口中說道:“授之啊,不好意思,讓你在這里耽擱了一個下午。”
黃公子自然搖頭否認道:“姨父,您這么說就見外了。何況外侄這一下午可真是受益匪淺,更是領略了姨父您的風采……”
他露出佩服的表情道:“外侄此前還以為關于姨父的傳聞還有些夸大,現在看來那些傳聞還是有所保留呢!”
“哈哈哈……”袁燕倏笑著問道,“授之啊,你在倫敦也聽過我的事情?”
“當然,我可是從家姐和少川姐夫的口中聽說過您不少事跡。家姐對您可是贊不絕口,說明珠小姨乃是慧眼識人,你們兩人更是郎才……”
黃宗詒瞅了一眼既有郎才又有郞貌的姨父,覺得“郎才女貌”這句成語有點不太合適。
別說是女性了,就連黃公子這樣的男性都不得不得承認,一個男人要是長成袁燕倏這樣,就算沒有這份才華,那都能名正言順地吃軟飯啊。
怪不得那位唐女士為他進了法蘭西的修道院呢。
他只好咽了一口唾沫道:“那個實在是佳偶天成!少川姐夫他說您是才高氣……嗯,他也很欽佩你的才華。”
袁大師輕笑一聲,悠悠地道:“呵呵,才高氣傲……顧公使倒是一位謙謙君子,厚道紳士呢。”
他當時為了和亞歷山大中校決斗一事和顧維鈞、施肇基這兩位公使鬧得不太開森,所以現任駐英公使說他是“才高氣傲”真的還算是客氣的呢。
比起顧少川,老成一點的施植之更加看不慣顯露出真正本性的袁大穿越者,認為小袁實在太過張揚跋扈,不是為人處事之道,更別說當外交官了。所以,兩人同處華盛頓卻一直沒有見過面。
“說到我們中國君子么……”袁燕倏話鋒一轉道,“授之啊,等會還要來三位君子,有興趣陪我和他們吃個飯嗎?”
“外侄恭敬不如從命!
“嗯,那好。姨父我先去換套衣服,你也換一套吧。隨意點就行了,我們不是洋人沒必要穿著晚禮服吃飯。”
我們的袁大師么,其實是佯狂的裝逼犯,不是真瘋的狂狷客。這次他要請的是素未謀面的陌生人,自然不能再穿著睡衣,總得換套見客的衣服。
所以等到黃公子再次見到他姨父的時候,發現人家又換了一個Style。
我們的袁大師方才走的是吟嘯竹林、捫虱清談的魏晉名士路線,如今搖身一變儼然成了上馬殺印第安,下馬泡貴婦人的西洋紳士范兒。
只見他穿著一身剪裁合體的咖啡色粗花呢格子紋西服,不那么正式卻透著一股子學究氣,脖子上沒帶領帶或者領結,而是扎著一條同色系的格子絲巾,頓時就讓有些沉悶的著裝變得活潑了起來。
所以日后袁燕倏的文章不但是《大西洋月刊》和《紐約客》上的?,他的照片還隔三差五地登上了老牌時尚雜志《時尚Vogue》(早在1892年就創刊,被稱為最重要的時尚雜志品牌)和《名利場Vanity Fair)》(1913年創刊,專門報導上流社會和時尚先鋒的畫報)。
而他這樣的日常性耍帥不但引領了這條時間線上的男士時尚潮流,也真的改變了某些美國人對于賽里斯人的刻板印象。
“姨父,您今晚的客人是……”黃宗詒看見偏廳中那桌唐人街送來的中式酒席,不由得好奇地問道。
袁燕倏微微一笑道:“授之,今天來的都是我們中國人……”
就在此時,三位賽里斯君子就在傭人的引領之下走了進來。作為主人的姨父和外甥自然起身迎了上去。
袁大師一指這三位君子很是熟絡地道:“授之,這三位是姨父我的知交好友。津門駱普祥,滬上楊經邦,香江陸衍。”
沒錯啊,駱駝祥子、小楊生煎,六指琴魔加上他袁大總統,正好是梅蘭竹菊四大君子。
接下來他向自己的牌搭子們介紹道:“這位便是來自南洋黃家的公子,大號宗詒!
這三位紈绔君子一聽“南洋黃家”這四個字,不由得肅然起敬。所以他們立馬露出了諂媚的笑容,隨口和袁燕倏打了一個招呼,呼啦啦地就把黃公子圍在了中間。
“黃公子,家叔正是駐紐約領事,您在這里有什么事情招呼小弟一聲即可!
“黃公子,阿拉屋里廂(家里)也是建源公司的老客戶了。能在各的(這里)見面實在是太pleasure了!
袁燕倏見狀眉頭一皺,一把拉住陸衍道:“的三位同學呢?”
實際上,他這么鄭重其事才不是為了招待自己三個牌搭子呢,而是為了招待六指琴魔的三位同學。
別看陸衍混的是洪門,他讀的可是哈佛大學,現在都已經是六年級了……反正哈佛大學是一家交錢就能上的私立大學,他家里更是不差錢,所以想讀幾年就讀幾年。
勤奮的六指琴魔不但在哈佛大學苦讀了六年本科,而且還轉過好幾個科系,可稱之為百科全書式的大學生,不過人家缺了一只角,他多了一根指頭。
他這種治學精神不但是讓自己學問廣博,還有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讓他認識了不少在哈佛中國留學生。其中有人通過他想見袁大師一面,于是就有了今晚的這頓酒席。
陸衍這才想起正事道:“老袁,你說他們啊……”
就聽外面一陣腳步聲,布魯克斯女士家的一位管家領著三位年紀和袁燕倏他們差不到大的賽里斯君子走了進來。
六指琴魔笑著說道:“你看,他們不是來了嗎!”
“老……那個鴻漸,我來為你介紹一下!
只見陸衍拉著袁大師迎了上去,他容顏一整就充當起了雙方之間的介紹人。
“這位便是隴南湯用彤,字錫予!
六指琴魔好歹也是個文化人,要稱呼人家家鄉也得用古稱啊,其實這位湯先生來自甘肅省渭源縣。
我們的袁大師立馬伸出手去熱情地道:“錫予兄,幸會啊幸會!
他心里面心說,這可真是幸會。±献雍髞頌榱嗽诰W上裝逼還硬著頭皮讀了一遍你的《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那時候真沒想到還能見到活蹦亂跳的你啊。
以他現在的聲望還能如此客氣,人家也挺感動地握住他的手道:“鴻漸先生……”
“錫予兄,先生什么的,兄弟我可不愛聽。
“那好那好,今日我等叨擾鴻漸兄了。”
“哪里哪里!
兩人寒暄完畢,袁大師就看向了第二位君子,只聽陸衍介紹道:“鴻漸,這位是咸陽吳……”
說到咸陽那必定就是一位陜西人啦,民國時期陜西姓吳的哈佛學生,袁燕倏不用六指琴魔介紹,甚至不用大師球百度都知道是哪一位了。
他直接開口問道:“敢問閣下可是涇陽吳雨僧?”
長得還有點小帥的小吳聞言一愣,立馬點頭道:“在下正是吳宓。鴻漸兄知道我嗎?”
這里要說一下,吳宓的宓有三個發音,一則通“伏”,伏羲的伏古代也寫作“宓”。
一則念第四聲的,這是現代漢語的讀音,意思是安靜。
三則,吳宓的學生,比如錢鐘書季羨林等人都念做第四聲bi。所以他念自己的名字的時候,應該是發“幣”這個音。
這沒有什么好奇怪的地方,這年頭沒有漢語拼音也沒有漢字標準化方案,一個字有幾種讀音十分正常。
而吳宓這個名字也是民國大師們的一件軼事。
他本名吳玉衡,從小體弱多病,因此他的祖母決定為他改一個名字,于是請了他的姑丈,晚清著名詩人陳伯瀾另取新名。陳大詩人當時喝醉了,隨手在一張破紙片上寫出“陀曼“二字,吳玉衡也就變成了吳陀曼。
1911年他進了上海圣約翰大學,一些小洋奴的子弟同學趁吳陀曼課間外出,便在黑板上寫下諧音的“糊涂n“,等他進了教室便哄堂大笑。這讓他決定以后在發表言論的場合,用自己取的“吳宓“,而不用“吳陀曼“。
袁燕倏又要心說了,廢話,我太認識你了!
那些“民國范兒”的愛好者,前面那個不定……基本上是不知道的,但是怎么會不認識你呢?
當然啦,那些不學無術的家伙們其實也不知道你在學術上有什么成就,只曉得你跟徐志摩齊名,是民國兩大渣男就是了。
哎呀呀,說到這件事情,其實現在這個時間點還來得及,你確實是可以挽救一下的……就看老子等會子心情如何了啊。
他莞爾一笑,曼聲吟道:“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吳宓聽到這一句出自南宋詞人蔣捷《虞美人-聽雨》的名句,不由得大大地吃了一驚。因為這就是他表字“雨僧“的出處,可是他沒有告訴過其他人……好吧,這是后世的推測。
在他眼中,我們的袁大師不由得高深莫測了起來。
袁大高人笑著伸出手道:“當然知道。涇陽吳家的公子,前清“護國夫人”的堂侄,兄弟我怎么會不知道呢?”
沒錯啦,吳宓還有一個身份便是陜西女首富,就是《那年花開正月圓》里面孫儷演的女主角周瑩的堂侄。
1900年庚子事變,慈禧太后逃到西安,周瑩獻上了十萬兩白銀,因此被老佛爺收為義女。所以周瑩真的一位很有傳奇性質的女子。
吳宓又驚又敬地道:“鴻漸兄竟然博聞強記至此,雨僧佩服!”
等他見過小湯和小吳之后,陸衍便又一次地開口介紹道:“這位是修水……”
修水在后世可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將軍市,不過如今么……
“小陸,你不用介紹了。”
我們的袁大師擺了擺手,似笑非笑地看向第三位君子,用帶著一點揶揄的語氣說道:“陳世兄,何來之晚也?老兄你要見小弟我還需要別人介紹嗎?”
年約三旬的陳世兄老臉一紅,有些尷尬地道:“鴻漸兄,你這是取笑我還是埋怨我呢?”
“哈哈哈,我哪里敢呢?”袁燕倏不為己甚,自己轉移話題道,“鶴壽兄,原翁一向可好?”
鶴壽兄松了一口氣道:“家父甚是康健,不過……”
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一時沒忍住露出了啼笑皆非的表情說道:“不過當然是比不了令尊的咯。鴻漸你也不因此寫了那篇《妻妾成群》嗎?”
袁大師聞聽此言,臉上笑容頓時就是一僵,心里面真的好氣啊。老子的老子納妾都傳到這家人的耳里了,老子的老子還真是給老子長臉啊!
一看氣氛有點詭異,旁邊的陸衍立馬打了個圓場道:“哈哈哈,想不到鴻漸和鶴壽還是世交呢……”
等一下哈,著名蘇區的江西修水人怎么就和著名“甜”區的江蘇無錫人成了世兄世弟了呢?
這是因為他們兩人的父親是文友兼故人。
1900年陳老先生移居南京,未幾喪父,讓他更加無心于仕途。因此于金陵青溪畔構屋十楹,號“散原精舍“。常與友人以詩、古文辭相遣,自謂“憑欄一片風云氣,來做神州袖手人!。
對了,陳老先生是何許人也啊?
他名叫陳三立,字伯嚴,號散原。
他是晚清維新派名臣陳寶箴長子;與譚延闿、譚嗣同并稱“湖湘三公子“;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并稱“維新四公子“;同光詩派的重要人物,還有“中國最后一位傳統詩人“之譽。
那么,袁老爺子是何許人也?
他是一心要為我大清盡忠,卻始終科場不利的官迷……那個傳統文人。
這種傳統文人看到著名詩人和風云人物的陳三立來到家鄉左近,那還不立馬上前巴結……那個結交啊。在袁老爺子的傾力結交之下,他倒是也成了“神州袖手人”之一。
于是乎,他們老袁家就和老陳家成了世交!
而陳三立那位來到哈佛留學的公子自然就是和湯用彤、吳宓并稱為“哈佛三杰”的……
陳寅。
…………………………………………
還得說一下,陳寅恪的恪字在這年頭不讀第四聲ke(克),而是讀第四聲que(卻),理由和吳宓一樣。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