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的戰(zhàn)爭,短暫的開啟之后,就結束了,沒辦法,一次出征,就攻克了一個土著的營地,一下子俘虜了上萬人,卻只能夠帶回來四五千人,剩下明顯的勞動力,卻白白的丟在山寨之中。
這等于說是一種浪費,在周重知道了之后,就主動要求孫吉停下來,不然的話,大量的俘虜,也會引發(fā)不穩(wěn)定的因素。
孫吉當然不是魯莽之輩,他能夠在武將之中脫穎而出,成為跟周重差不多的,或許前瞻性差一點,可是周重都已經(jīng)提出來的東西,卻還要一意孤行的話,也不合適。
左右現(xiàn)在已經(jīng)安全了,他就駐守在定居點的周邊,偶爾上戰(zhàn)船,對周圍的水文和地理進行探查,為以后擴大開發(fā)奠定基礎,大部分,都待在軍營之中。
有了孫吉的支持,周重可以安心的在基地之中建設的,5000人力的支持,哪怕是土著這些,不懂語言的,卻也可以使用了。
收拾和命令,這是最簡單的,周重甚至派遣專人,學習一些土著的語言,對于一些對于語言有敏感性的人來說,土著的簡單語言,根本不是什么問題,加上手勢和土里,最終,這些土著們都被安排到了合適的場所。
大興土木,最重要勞力就是挖掘和砍樹的,然后在建筑的時候,搬運一些東西,這些都是最簡單的,別說是有沒有文化,只要稍稍有些靈智,都可以工作的,在高壓政策之下,土著們不敢反抗。
畢竟,之前的戰(zhàn)爭場面,可是血粼粼的,無論是攻擊定居點的,還是他們攻擊山寨的,所有意圖反抗的,都被一一的干掉,血粼粼的傷口還在,這如同一把刀,懸在所有人的頭上。
如繼續(xù)欺壓這些土著,把他們真正當奴隸來使用,那肯定會把這種仇恨和不滿,繼續(xù)的累計起來,最終爆發(fā)出來。
可是無論是定海軍的傳統(tǒng),還是周重的性格,都不可能這么做的。
或許之前,周重會認為,普通人和農民,他們有什么用處,可是到了定海軍之后,見識到了經(jīng)過了簡單的培訓,規(guī)定了一些規(guī)章制度之后,這些之前大字都不識的農民,變成了工人,變成了每天可以創(chuàng)造出巨大利潤的工人,他才算明白了,之前自己全錯了。
治理郡縣,整個北宋都錯了,應該叫做經(jīng)營城市,只有把城市集中發(fā)展了,大規(guī)模的發(fā)展制造業(yè)和商業(yè),才是真正賺錢和發(fā)展的辦法。
土著們水平不行,不識字,語言不通,這沒什么,只要他們身體健康,同時服從命令和聽從命令,這就可以了,定海軍的建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這些是正好的。
欺壓是有,定海軍把他們俘虜過來,不是養(yǎng)大爺?shù)模墒且膊粫^于欺負。
勞動力都定量,絕對不會少,偷奸耍滑的,絕對過不去,但是也不會多到產生巨大的影響的,在伙食上,只要定海軍的資源可以支撐的前提下,也都不會少的。
這些俘虜,到了之后,幾乎以為是陷入到了凄慘的日子了,誰知道,還算不錯,辛苦是肯定的,誰也沒有想過,過來是享福的,一天的勞動,讓一些壯漢都有些承受不了。
可是另外一方面卻不錯,除了勞動之中,犯錯誤,沒有無辜的辱罵鞭打的,伙食也不錯,每天都有肉吃,還好幾個菜,管飽。
土著們不知道,給他們的肉,就是午餐肉,是動物性脂肪,加上一些其他的材料,混合了碳水化合物弄成的。
味道還可以,熱量和營養(yǎng)也算夠,可是口味上,吃多了,真的不怎么想吃。
在定海軍穩(wěn)定,并且擴大規(guī)模之后,捕撈海魚還有打獵結合,替代了這些食物,這些都給了這些俘虜。
可是對于俘虜來說,高山族的日子,也不是過的很好的,或許寨子里面的高層,他們過的是很不錯的日子,對于底層的,一點葷腥的,也算是過年一樣的待遇,現(xiàn)在能夠天天吃到,還可以吃得飽,哪怕勞累一點又有什么
在周重安頓之下,在定海軍的各種精確的準備之下,又增加了5000的勞動力,立刻平穩(wěn)的開展的,特別是吃肉這種待遇實行之后,土著們出奇的聽話,也就解決了很多方面的問題,大生產由此開啟。
在琉球這邊,正在積極建設,甚至先遣部隊正在爭分奪秒的工作,為將來大規(guī)模的開發(fā)琉球奠定基礎的時候,在定海軍,卻平穩(wěn)的發(fā)展。
從孫吉他們出發(fā),已經(jīng)有了半個月了,按理說,半個月的時間,航程上面,是足夠抵達的,可惜這個時代,別的什么都好,唯獨這一點不行。
只要相隔足夠遠,就沒辦法便捷的通訊,信鴿系統(tǒng)是布置了,可是在馴養(yǎng),在保證精準度,在很長時間,只是作為一個補充,在海上,特別是琉球這樣新建立的領土,那就只能夠等待。
就算是未來,建設一批全部用動力輔助和風帆的船只,可以快速的在中間聯(lián)絡,也要受到臺風,還有一些惡劣天氣的影響,至于無線電,暫時還真的不行,連電都不存在,電磁理論,這些就是一個無根之木,就算是有理論了,生產也困難。
穿越兩年了,趙信已經(jīng)熟悉了這種信息不暢的生活,可以盡可能的解決,真的解決不了,也無所謂,在戰(zhàn)爭之前,把所有的步驟都給考慮到,派出去足以解決問題的軍隊就可以了。
在趙信看來土著的戰(zhàn)斗力,從來都不在趙信的考慮范圍,這一點不但是對定海軍的實力的相信,還有就是歷史發(fā)展的結果。
歷史上,在三國,唐朝前期,一些土著和蠻族,對于王朝的影響力巨大,他們的一些大動作,甚至可以影響到王朝的更迭。
三國時期,三個主要國家,幾乎都受到了一些的影響,比如說蜀國的南蠻,魏國的北方游牧部族的,吳國的山越,這些居住在大山深處的蠻族,對于王朝的壓力巨大,必須要長期的派遣部隊進行守衛(wèi),比如吳國,在后期的實力,已經(jīng)漸漸強橫,卻因為山越牽制的兵力,一直都沒有辦法派出大軍。
三國是這樣,后來的魏晉也是這樣,南北朝是異族動蕩的時期,這個記載不多,到了統(tǒng)一的唐朝,就發(fā)生了變化,在唐朝后期,再宋朝,或許在北方,游牧民族還依然強大,可是在王國的內部,一些蠻族要么被肅清,不在有任何的作用,要么,就被趕到了更加偏遠的地帶,比如說云貴地區(qū)的山脈,類似山越這樣的,早就被清理干凈。
原因很簡單,秉承著的野蠻成長的土著們,他們更加接近自然,個體的戰(zhàn)斗力強大,一旦數(shù)量集中到了一定程度,對于農耕民族的傷害就會非常大。
這也是早期的國家,必須要重視的根本原因,可是到了唐后期和宋之后,伴隨著裝備的技術水準的不斷提升,北宋巔峰時刻的禁軍,可以說是攻防一體的軍隊,或許,對上北方游牧民族的重騎兵,那不是對手,可是對于這些土著,還不是手到擒來。
裝備變化,已經(jīng)大幅度的提升了部隊的戰(zhàn)斗力,一些拿著原始武器的土著,會被這些軍隊,還有軍隊所保護的民眾的,不停的擠占身存空間。
這幾百年,正是江南發(fā)展最劇烈的時代,原來適合山越們居住的山區(qū),成為了片片良田,成為了王國的糧倉。
臥榻之側,其容他人酣睡,在不停的清理之中,這些土著當然是漸漸的消失了。
琉球目前,也正好是這樣,他們甚至連大陸的土著都不如,沒有足夠的金屬加工能力,更不會有什么戰(zhàn)術,只要孫吉小心一點,不貿然的進入到密林深處,應該就不會有問題,在堂堂正正的野戰(zhàn)之中,裝備精良的定海軍,最少可以一個打10個。
訓練有素的軍陣,在裝備的加持之下,在單位時間之中的投射能力的不對等性,這也是唐朝之后,位于境內的土著沒有什么用處的根本,只要跳出來,就一定會被正規(guī)軍給打掉。
更別說,定海軍的軍隊,相對于北宋來說,變化了許多的,大量精鐵的利用,讓防護能力大大的提升,相對應的,單位士兵負重的要求卻在下降,步人甲的戰(zhàn)斗力也在提升。
望遠鏡,長弓,更加出色的偵查手段,還有整齊劃一的軍陣,這一系列,就是趙信放松的根源。
別說琉璃島上,也就是幾十萬的土著,十抽一,也不過是幾萬人,最多也就是定海軍的20倍,只要對方不全部的集中在一起,只要定海軍,不貿然的被吸引到陷阱之中,就不可能出現(xiàn)問題。
趙信從穿越之后,一直以來的理念就是,深挖洞,廣積糧,緩稱王。
這個成就了朱元璋的理論,或許在初期,有些問題,甚至會受到打擊,可是在現(xiàn)代軍隊理念之下,這完全沒有問題。
定海軍已經(jīng)初步建立了工業(yè)體系,從鋼鐵廠,水泥廠,再到各種的輕工產業(yè),未來一旦棉花大規(guī)模的種植以后,棉紡織業(yè)成為了輕工業(yè)的支柱產業(yè)之后,定海軍根本就不可能缺錢。
長弓,重甲,未來的火藥武器,這些又是最適合走經(jīng)濟壓制路線的,就如同這一次跟土著的戰(zhàn)斗一樣,土著在絕對的劣勢之下,居然不后退,而是強行的對戰(zhàn),雖然造成了一定的麻煩,卻產生了更大的效果。
一方用于量產,用于投射的武器,卻是另外一方的寶物,這是一種悲哀,哪怕某一種武器再怎么的昂貴,卻跟生命作為對比的時候,沒有可比性。
歷史無數(shù)次的證明了這一點,從二戰(zhàn)開始,自動火器和火炮控制了戰(zhàn)場的前提下,要干掉一個敵人,所付出的代價,顯著的增加,可能原來,一刀就可以解決問題的,現(xiàn)在用子彈,從一枚到的十幾二十,再到幾百上千。
技術的領先,讓定海軍在軍事領域的制造上面,占據(jù)了巨大的先機,精鐵所制作的箭頭,性能出眾,無論是殺傷力,還是穿透力,都比傳統(tǒng)的高的多,甚至面對著步人甲,都可能穿透。
這樣的武器,可以無視定海軍之外的一切軍隊,就算是北宋的禁軍,面對著這樣的武器,也能夠被穿成篩子,這樣的武器,為什么不裝備。
關鍵在于,成本比起的鐵質的,還要下降不少。
鋼比鐵要貴,卻貴的有限,因為高爐生產的鋼,只是在鐵基礎上,多了一步工序而已,在目前的成本控制下,只是比鐵的價格高出了50左右。
這是目前成本控制不足,再加上鋼鐵的生產還沒有到達極致的,后世的時候,鋼的價格跟鐵的價格相比起來,差不多,也就是30,甚至是不到,只有更高端的鋼,價格才會顯著的提升,比如說一些特種鋼。
要知道,使用了先進的冶煉和工業(yè)化的控制之后,鐵的價格已經(jīng)極大的降低了,現(xiàn)在煉鋼爐所產生的鐵的綜合成本,已經(jīng)降低到了3文錢左右,鋼的成本在4.5到5文之間。
為了鐵和鋼選擇,為了節(jié)約0.5文,而放棄鋼帶來的性能提升,這可能么,再加上固定的模具之下,鋼水可以直接注入到各種模具之中,經(jīng)過了簡單的處理淬火之后,就可以投入使用,這一點,是以前北宋所無法達到。
長弓是范圍投射性武器,攻擊力強大,在短時間,就可以向范圍之中,大規(guī)模的投射足夠的殺傷力,可是有一個缺點,耗費太大,并且命中率不高,綜合命中率,從來都沒有超過5過,大部分都是在23之間。
這樣的命中率,并不能夠讓傳統(tǒng)的軍人滿意,卻讓趙信很滿意,趙信很清楚,就算未來,定海軍吸納了足夠的人員,獲得了巨大的發(fā)展之后,定海軍人口可能會突破千萬。
可是這些人口之中,絕大部分是工人,在趙信的理念之中,他可以用9個人去生產,支持1個人去戰(zhàn)斗,把這個人打造成為可怕的精銳,都比用3個人去生產,用7個人去戰(zhàn)斗來的好。
軍隊,永遠不是越多越好的,沒有精良的軍備,沒有訓練有素的士兵,空有龐大數(shù)量的軍隊,往往只是一個數(shù)量,一旦出現(xiàn)問題,就會崩潰。
趙信從一開始就知道,更別說,有了后世的經(jīng)歷,他可是很清楚,武器的變革,在軍隊的歷史上,會出現(xiàn)怎么的影響,那是天上地下的區(qū)別。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