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這個東西,其實就是我們的票行,也就是銀莊、錢莊。
要不是我們?nèi)A國的資萌芽被屢次打斷,這世界上實力最雄厚的銀行,應(yīng)該就是我們的。
然而,就算是在這樣艱巨的情況之下,華國的游子們漂泊到海外之后,仍舊是建立了許多赫赫有名的華資銀行。
盤古銀行就是其中的一個,也是最著名的一個,更是最有口碑的一個。
盤古銀行的創(chuàng)始人叫做陳必成,是一個出生在泰國的普通華人子弟,中途回國學(xué)習(xí)過一段時間的他,回到泰國白手起家,通過一系列的努力和機遇,終于在6年代就讓盤古銀行成為了泰國第一的銀行。
再過了1年,盤古銀行儼然已經(jīng)是亞洲最大的銀行之一。
雖然它在球范圍內(nèi),比不上匯豐銀行這么資金雄厚,人脈深厚,也比不過渣打銀行,更別花旗、瑞士信貸這樣的銀行了,但在亞洲,在華人圈子里,盤古銀行卻是第一銀行。
東南亞各國,包括港臺地區(qū),凡是身家巨富的富豪們,在起家之初得到過盤古銀行支持的,超過了6%,各地區(qū)各國的首富,基上都是和盤古銀行有商業(yè)往來,并且在一系列的商業(yè)活動之中,都依靠著盤古銀行來實現(xiàn)現(xiàn)金流的周轉(zhuǎn)。
然后等到他們富強了之后,又把自己的資金業(yè)務(wù)交給盤古銀行來打理,由此也算是一種回饋。
海納百川之后,盤古銀行就不斷的強大起來,在陳必成過世之前,它就是華人之中的一塊招牌,就是一個保障。
而大家通過盤古銀行的關(guān)系,互通有無,互相的幫助和支持,一起去跟外面的資廝殺,逐漸的就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華商聯(lián)盟。
這也是為什么在七八十年代開始,東南亞各國各地區(qū)的首富,都基上變成了華人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如此的聯(lián)盟,隨著日后的各種分歧,以及各國政策等因素的限制,還有失去了精神領(lǐng)袖的緣故,在陳必成過世之后,就漸漸的瓦解了,讓后人都不大能知道盤古銀行的威名。
不過殷俊卻是知道的。
他不但知道陳必成的威風(fēng)史,還知道其實盤古銀行的分支——香江商業(yè)銀行,其實就在香江也在繼續(xù)著盤古銀行的宗旨。
盤古銀行的宗旨,就是盡力的幫助華人商人,讓他們能有更好的發(fā)展。
香江商業(yè)銀行5年代就成立了,期間有不少的華人商人都受到了他們的恩惠,不過因為香江的金融機構(gòu)太多了,潮汕人和凌波幫又善于抱團,所以這個來自于泰國的商業(yè)銀行,也沒有得到太多施展手腳的地方。
即使是現(xiàn)在執(zhí)掌香江商業(yè)銀行的董事會主席——陳友慶,是陳必成的長子,但他卻不是陳必成的理想接任者,也沒有得到盤古銀行太多的支持。
陳必成最后把自己的產(chǎn)業(yè),也就是盤古銀行,交給了二兒子陳友漢,因為陳友漢擁有更強的能力,著能者為上的思想,陳必成自然就把最好的產(chǎn)業(yè)留給最好的兒子。
陳友慶其實也不是愚笨,但他為人比較憨厚和老實,經(jīng)商的手腕不夠,陳必成就為他準(zhǔn)備了香江商業(yè)銀行,讓他在香江這個國際金融區(qū)安穩(wěn)的生活——反正背靠著內(nèi)地那么大的市場,香江的金融行業(yè)怎么都能吃得起飯,不會讓大兒子生活拮據(jù)。
事實證明,陳必成的安排是很正確的,陳友慶很勤奮,也是勤勤懇懇的做事兒,到了回歸的時候,他名下的財產(chǎn)高達8億港幣,排名在香江富豪前五十的行列。
后世大家對陳友慶的評價也是很高,和他做生意都非常的讓人放心,不會讓你的投資有分享,也不會再你窘迫的時候逼迫你賣東西還債,始終保持著他父親陳必成的對華人友善幫扶的心態(tài)。
這也是為什么香江有三百多家銀行以及金融分支機構(gòu),這個不怎么知名的香江商業(yè)銀行卻能穩(wěn)扎穩(wěn)打,一直活得很好的原因。
殷俊想要尋求的資金支持,就是打主意到了香江商業(yè)銀行頭上。
兩天之前,他就請梁書怡給香江商業(yè)銀行打了個電話,預(yù)約了陳友慶的商談時間。
佳視的結(jié)算銀行并不是香江商業(yè)銀行,不過因為梁書怡的人脈非常寬廣,和陳友慶也有點交情,所以這個預(yù)約非常的順利。
聽了現(xiàn)在非常紅火的“香江第一編劇”殷俊想要和自己商量事情,陳友慶也是非常的感興趣,特意給他留了個時的時間。
早上8點5分,殷俊比預(yù)約的時間早了1分鐘進入香江商業(yè)銀行在中環(huán)的總部。
由于有著陳必成的資金支持,香江商業(yè)銀行從一開始就在中環(huán)買了一塊地,5年代就修好了高達1層的總部大樓,部由自己使用。
陳友慶的辦公室在頂層,秘書在核實了殷俊的身份之后,就帶著他坐電梯到了陳友慶的辦公室。
陳友慶正在辦公室的陽臺那邊喂自己的鳥兒,聽殷俊到了,就叫秘書趕緊把他帶進來。
進了辦公室,殷俊看到的不是一個西裝筆挺的商業(yè)精英,而是一個四十多歲,穿著簡單的紅黑色唐裝的中年人,氣閑神定之間,又透露著一絲絲的精明。
“殷生,真是英雄出少年啊!”陳友慶笑著過來,和殷俊握手之后,分坐在沙發(fā)的對面,“我在你這么大的時候,還在香江念中學(xué)呢,光是花家里的錢了,哪里有你這么的驚才絕艷?”
“陳董你謬贊了。”殷俊和聲的道:“生而知之的人根就沒有,我也是機緣好運氣好,才有了現(xiàn)在的成功。這樣的成功,和陳董一步一步的走過來,穩(wěn)扎穩(wěn)打的成功相比,那也是不值一提的。”
陳友慶一笑,“就憑著這段話,我就不覺得你是靠的運氣,殷生。只不過我不知道,我有什么可以幫到你的。”
“有!”
殷俊從自己的背包里取出了兩疊的文件,一疊只有幾張紙厚,另外一疊卻是至少有上千張的樣子。
“第一份是我和佳視簽署的《武林外傳》的合約。第二份是我在最近半年寫的另外十個電視劇的劇。”殷俊放在了他的跟前,“如果我,這十個劇沒有一個比《包青天》或者《武林外傳》差,不知道陳董能相信嗎?”
陳友慶先看了看殷俊和佳視的合約,他知道殷俊有兩個意思,一是證明自己的身份,二來這也是接下來談判生意的一個依據(jù),或者是參考。
然后,陳友慶才看起了殷俊的十個劇。
第一個劇的名字,叫做《新白娘子傳奇》。
陳友慶卻沒有看,而是翻到了中間,找了一個叫做《妙手仁心》的劇看了起來。
《妙手仁心》的劇并不多,只有八十多頁,陳友慶看了幾頁,就放了下來,喝了一口茶之后,再慢慢的看了一遍。
這么一遍就是4多分鐘。
看完放下之后,陳友慶閉上眼睛,沉吟了一陣子,才點了點頭,睜開了眼睛。
“這個故事不錯。”陳友慶笑了起來,“雖然我對醫(yī)生行業(yè)不熟悉,但如果帶入進入了劇里面,我卻有很多的探索之心,想要看看到底醫(yī)生和病患之間,會發(fā)生什么奇妙的經(jīng)歷和故事。”
頓了頓,陳友慶又道:“我不敢肯定它能不能比得上《包青天》和《武林外傳》,就跟我只喜歡看《包青天》,卻怎么都想不明白我的兒女們,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等著《武林外傳》開播一樣。電視劇方面,你是權(quán)威,我不是。”
殷俊頜首道:“十個劇,我需要3萬的資金。利息我能接受高一點,不知道陳董能不能做下這單生意。”
按照殷俊和佳視簽訂的合同,他一個劇就價值8萬。
現(xiàn)在香江都知道了,殷俊寫劇就是在開動印鈔機,賺錢得很。
“既然你的劇這么受歡迎,為什么不直接賣掉?”陳友慶好奇的問道:“無線、麗的和佳視,三家電視臺吃下1部劇,應(yīng)該也不是什么難事兒吧?”
“好作品如果這么快就揮霍的話,未免太對不起它們了。”殷俊道,“在我看來,這里面的劇,一年有一兩部面世,就足以讓觀眾們看得津津有味的。”
陳友慶不覺啞然失笑。
他還第一次看到像殷俊這么充滿自信和驕傲的編劇。
但殷俊這絕對不是夸夸之談,就憑借著《包青天》和《武林外傳》的先后成功,他就有這個資這個話。
現(xiàn)在的香江電視界,殷俊他寫劇是第二,那沒有人敢自己第一。
兩部超人氣電視劇,6%—8%之間的超高收視率,早已證明了他的編劇地位。
陳友慶不知道,其實殷俊手里還有數(shù)百個劇。
甚至于就在這兩三個月準(zhǔn)備賣出去的好劇,都有好幾個。
比如《楚留香》、比如《上海灘》。
好不夸張的,這兩部電視劇根就不比《包青天》和《武林外傳》差,甚至在真正的意義上面,《楚留香》和《上海灘》比起前面的這兩部還要強悍一些。
《楚留香》開啟了神一樣的香帥時代,《上海灘》也開啟了幫派廝殺、恩怨情仇的時代,它們都有著重大的意義。
只不過呢,在前世的歷史上,明年《楚留香》就要制作播出了,《上海灘》后年也要制作播出了,殷俊做這個投資,不可能一兩年就結(jié)束,所以他也不可能拿馬上就要賣出去的劇來抵押。
否則到時候你劇還在這兒抵押呢,結(jié)果轉(zhuǎn)手你就賣出去了,一部劇兩處收錢,這合適嗎?
所以殷俊拿出來的,大部分都是9年代的經(jīng)典劇集,還有一些年以后的電視劇,這樣就能保證三五年之內(nèi),自己用不上這些劇,也好穩(wěn)當(dāng)?shù)牡盅骸?br />
至于為什么不賣給三家電視臺來湊錢的真正原因,還是因為殷俊不愿意讓無線繼續(xù)強大,而麗的和佳視兩家電視臺,一時半刻根吃不下價值5萬的劇,而殷俊現(xiàn)在恰好缺的就是時間,所以只有抵押貸款的一條路可以走。
否則依照殷俊的習(xí)慣,他是不喜歡和銀行打交道的。
“香江商業(yè)銀行是一家股份制的公司,我們陳家是最大的股東。”陳友慶平聲的道,“想來殷生你也知道,我們陳家一向樂于幫助剛剛起步階段的華商。雖然之前從來沒有人用劇來抵押貸款過,但我覺得,這也是一種新的模式,我們可以這么試著合作一下。”
殷俊心中一喜。
陳友慶果然是如同傳中那樣的厚道。
“剛才殷生,你想要貸款3萬是吧?”陳友慶抬頭問殷俊道。
“是。”
“3萬夠嗎?”
“呃!?”
殷俊懷疑自己聽錯了。
他原以為,陳友慶是要砍一些下來,畢竟3萬的貸款,可也不是事兒,不能你劇價值8萬,我就能給你3萬的。
一般抵押貸款的規(guī)矩就是估值7%的基礎(chǔ)上,再打一個七折。
比如你這塊地價值1億,拿到銀行去抵押貸款,那他們只會給你估值7萬,而在這估值的基礎(chǔ)上,銀行只會按照7%的份額來貸款給你,也就是最終1億的土地拿出去,你最多只能拿到49萬。
這還是客氣一點的銀行,不然3萬能貸款給你,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殷俊正是按照這個比例,拿了1個劇,最后僅僅是貸款3萬的。
結(jié)果沒想到,陳友慶居然問的是夠不夠!?
“如果殷生缺錢的話,不一定只是貸款3萬的。”陳友慶笑了笑,“如果你有需要,香江商業(yè)銀行可以再多貸款一些給你。”
聞言之下,殷俊的手心就有些發(fā)麻。
他第一次見到這么豪爽的人。
要不是陳家有著最好的信用,而以后幾十年的發(fā)展情況也告訴殷俊,陳友漢不是那種奸詐的商人,殷俊都會覺得肯定陳友漢有什么陰謀詭計了。
沉吟了片刻,殷俊點了點頭:“如果陳董方便的話,不知道5萬行不行?”
“好!”
陳友漢考慮了一下,轉(zhuǎn)而就點了點頭。
看他的樣子,借5萬出去,就相當(dāng)于借5塊錢一樣。
殷俊可真是佩服了陳友漢的氣度,以及陳必成的教育。
也只有這樣的家族出來的人,才能得到華商們成功之后的回報啊!
雖然有可能他們貸款出去的錢,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收不回來,但由于他們貸款幫助的對象是華人,是從來以“信義第一”為理念的華人,所以大部分的投資,還是得到了豐厚的回報,由此才發(fā)展壯大起來的。
如果這錢是借給東南亞的這群土人,別是抵押不夠,就是抵押足夠了,恐怕也大部分都是血無歸的。
華人不一樣,在古代的時候,我們的商人做生意的時候,根就沒有什么借貸款協(xié)議,都是憑著一張嘴巴,然后就拼了命也要完成承諾,不可能是直接吞沒了別人的東西,那可是會讓自己子子孫孫都抬不起頭來的事情,做不得!
古代華國人的教養(yǎng),可是相當(dāng)嚴(yán)格的,大家對于從接受的教育,是時刻銘刻到了心里,不會來個什么學(xué)了就忘,反正沒什么用之類的想法。
晉西一窮二白,為什么晉商從明朝就橫行天下?
還不是因為一個信字嗎?
他們可以坑蒙拐騙,可以巧取豪奪,可以栽贓陷害,但只要是他們承諾的事情,那就算是傾家蕩產(chǎn)也要做。
華國的商人們,不是在盛世的時候如此做,就連在動蕩不安的清朝也是如此。
在清朝快要崩塌之前,大家在上海灘大肆炒作橡膠,導(dǎo)致了國家財政垮塌,以及民間數(shù)十家大大的銀號倒閉。
其中就有一家銀號,倒閉了之后,變賣了自己在老家所有的財產(chǎn),在津衛(wèi)和華京兩個地方租了一個鋪面,專門回收那些自己銀號發(fā)出去的銀票,一直到民國時期都還在做這個事兒。
人家這是憑什么啊?
不就是因為心中的信義使得自己過不去這一關(guān),所以傾家蕩產(chǎn)都要做得有始有終嗎?
這要換到今日,別是華國人,就是向來標(biāo)榜自己“遵紀(jì)守法”的美國人,那也是倒閉了之后我管你是誰的。
要誰做這樣的事情,社會的風(fēng)氣第一反應(yīng)絕對不是“這個人好仗義好有古人風(fēng)范”,而肯定會“看吧,不知道他騙了多少錢,現(xiàn)在才來贖罪了”——把人愿意往惡的方面想,而不是往善的方面想,這是一個很然人無奈的社會現(xiàn)實。
再比如,《喬家大院》里面票匯天下的喬家,那么的興旺發(fā)達,最后怎么倒閉的?
不就是因為他們堅決不做閻錫山的“新票換舊票”、“新新票再換舊票”的生意,當(dāng)初發(fā)行是多少,最后也咬緊牙關(guān)跟老百姓兌付,而不是按照新的匯率來做,這么財產(chǎn)千百倍的縮水之下,從而被迫衰落到默默無聞了么?
陳家和那些華商們做生意,就有點古代做生意的味道,一切憑心做事兒,互相信任是最大的橋梁。
在殷俊的思索之中,陳友漢又道:“5萬貸款,暫借3年,到期可以協(xié)商續(xù)期,年利息5%,殷生沒有意見吧?”
“謝謝陳董!”
殷俊還有什么好的?
今年香江的平均優(yōu)惠貸款利率是668%,陳友漢的這個利息,已經(jīng)是業(yè)界非常低的水準(zhǔn)了,貸款期限又非常的理想,再不滿意就是貪心不足之輩了。
“今天辦好手續(xù),明天款項就會到你的賬戶上面。”陳友漢站了起來,伸出手道:“殷生,那就預(yù)祝我們合作愉快,祝你大展宏圖了!”
“謝謝!”
握手之際,殷俊真心實意的道。
遇到這樣的及時雨,以后你發(fā)達了之后,想要不幫一下陳家,你都對不起自己的良心!(未完待續(xù)。)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