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主從屋子里出來和趙紅利打招呼,是個四十來歲的男人,個子不高,笑吟吟的樣子給趙云飛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細想卻又想不起來到底在哪見過。
整個工程不算大,南面的圍墻因為下雨造成沉降,墻體傾斜開裂,因此這一家打算把舊圍墻部拆掉,在原來的基礎上重新壘,加高五層磚,大門口再壘個門樓,也就是兩三天的活兒。
幾分鐘的時間就卸完了車,趙紅利命令道:“先把圍墻拆了!”
大家聞言,看了看圍墻的傾斜和開裂程度,議論了幾句,一齊動手,先把那截傾斜最嚴重的危墻推倒,然后拆除門垛子,最后將圍墻分段都推倒,推墻的時候趙紅利大聲指揮提醒,防止墻體搖晃反彈倒向有人的這一邊。
推倒了墻,趙紅利和兩個大工拿平锨清理基礎,工就把拆下來的磚刮干凈,一堆一堆的碼放在基礎一側,壘墻的時候還要用這些磚。
按拆墻這種活兒來屬于工活兒,不過在農村的工程隊沒有那么嚴格的劃分,當沒有大工活兒的時候,大工也不能閑著,頂工使,當然了,工錢還是大工的工錢。
事主托出一個大茶盤來放在院子里的一張木桌上,茶盤里是一大壺茶水、幾個茶杯和兩盒白沙牌香煙,招呼大家抽煙喝茶,這在農村來已經算是非常大方的了,有許多事主只負責提供開水,是不提供茶葉和香煙的。
早晨干活的效率高,大家七手八腳,一個多時就拆完了墻,因為是在老基礎上壘墻,所以不用砸地基,事主要求打一層墊層,已是將打墊層的料都備好了。
用石子、水泥、沙子按照比例攪拌均勻鋪在基礎上,專業術語叫打墊層,在墊層上壘墻,墻體就不容易發生沉降和傾斜。
趙云飛雖是頭一次干工,不過對這些活兒倒不陌生,以前幫街坊鄰居干過,在農村生活就是這樣,只有沒享過的福,沒有沒干過的活。
打完墊層之后是測水平、放線,然后大工開壘,工供應砂漿和磚頭,趙紅利作為包工頭主要的工作是調配人手、檢查施工質量和督促施工進度,但由于是工程,包工頭的工作就顯得可有可無了,所以趙紅利也拿起大鏟來,充當一個大工壘墻。
拆墻的時候舊磚已經碼放到位,這樣就省去了運磚的工序,工的工作相對來講就輕松許多,主要就是供應砂漿,趙紅利見了道:“工用不開、窩工,云飛到我工具兜子里拿把大鏟,跟著老王壘墻。”又對姓王的那位老瓦匠道:“老王你帶帶他,回頭讓他給你買兩盒煙抽。”
王瓦匠明白趙紅利的意思是想讓趙云飛當瓦匠,他也知道趙紅利和趙云飛之間沾親帶故,是遠房的叔伯兄弟,要是按照老輩子的規矩,學瓦匠拜師是大事,是要正式擺酒、磕頭的,年節還要給師傅買酒喝,然而如今時代不同了,瓦匠行當日趨沒落,那些老規矩更是可有可無,既然包工頭開了口,這個面子必須給,于是就笑著道:“什么買煙不買煙的,帶一帶也不費事。”
趙云飛聽見趙紅利,忙轉身去三馬車上找趙紅利的工具兜,拿了一把大鏟走回來對王瓦匠道:“王師傅給您添麻煩了!”
聽到“王師傅”這個稱呼,王瓦匠的心里還有一點的不是滋味,“師傅”前面多了一個姓氏的稱呼,顯得疏遠多了,見趙云飛這伙子干凈利落,他倒有意收趙云飛為徒,就半開玩笑的道:“不麻煩,咱們趙頭讓我帶你,名義上我就是你師傅,有什么不懂的你就問。”
“哎!”趙云飛答應了一聲,然后站在王瓦匠身旁看著。
另外一個姓馬的瓦匠一副居高臨下的樣子,道:“這孩子不懂事,老王都答應收你為徒了,你現在就應該跪下磕頭。”
王瓦匠道:“別整這老一套了,不磕頭這些年輕都不愿意學瓦匠,磕頭就更沒人愿意學了。”
趙云飛笑了一下,沒什么,站在王瓦匠身旁看他給做示范。
馬瓦匠一邊壘墻嘴里一邊道:“有錢和有門路的人家肯定不會讓孩子學瓦匠,別讓他給你磕頭,就算你給他磕頭他也不學,人家有更好的路子,誰吃這個苦啊,沒錢又沒門路的人家,不干這個能干什么?想學,你就讓他磕頭,讓他磕他就得磕,磕了頭還得讓他擺酒。”完,馬瓦匠扭頭看了一眼趙云飛,話里的意思很明顯。
趙云飛眼睛掃了一下馬瓦匠,仍是沒話,這種情況他也不好什么,既不能不學,也不能不擺酒,要擺酒的話,又拿不出錢來,所以只能是默不作聲,臉色有些發窘。
趙紅利在旁邊一句話就給趙云飛解了圍,道:“破瓦匠活兒,有什么可學的?就是一個熟練工種,不呆不傻的,干幾回就會,等完了這個工程,我擺一桌酒,到時候云飛給王師傅多敬兩杯酒就是了。”
“哎。”趙云飛趕忙答應道。
馬瓦匠聽趙紅利這樣,也不好再什么。
王瓦匠已是給趙云飛做了兩遍示范,然后分給他一段墻讓他去壘,等于是王瓦匠和趙紅利兩人將趙云飛夾在中間,這樣的話就算趙云飛壘得慢一些也不會影響工程進度,他們倆能接他一把。
就這樣,趙云飛開始干起了瓦匠!
瓦匠活兒雖然也算是個技術活,但還遠遠談不上高深,就如趙紅利所,就是一個熟練工種,干多了自然就熟能生巧,趙云飛在家修修補補的事情也沒少干,只是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正式干過,一開始心里還沒底,干著干著就來順手,他來就很聰明,手腳又麻利,模仿老瓦匠的動作很快就像模像樣了。
中午十二點下工,有一個時的吃飯時間,事主家是不管飯的,要是開三馬車回家吃飯,費油費事,還不如在街上攤吃油條老豆腐合算呢,兩塊錢六根油條,一塊五毛錢一碗老豆腐,這樣一共花三塊五毛錢就能吃得飽飽的,大家吃飯都是各付各的賬,也算是AA制吧。
三塊五毛錢雖然不多,可是趙云飛現在是身無分文,就連買一根油條的錢都沒有,他那個性格肯定是不會開口跟人借錢,就對趙紅利自己去學校一趟,在路上吃飯,其實他既沒有去學校,也沒有吃飯,只是在街上逛了一圈就回來了。
下午一點鐘接著干活,趙云飛早上吃的那碗炒餅早就被這些體力活給消耗掉了,到下午四點多時他餓得很厲害,無奈之下,就在喝茶水時將杯子里的茶葉吞幾口下肚,倒也能將饑餓感緩解一下。
太陽快要下山時墻已經壘了將近一人高,用三腳架、鐵管和木板搭起腳手,大工們爬到腳手上繼續壘,估摸著再壘三層就可以收工了。
話這些干活的人,那兩個工是兩口子,男的大名叫二狗,二十七八歲的年紀,世代貧農,一天學都沒上過,由于家里貧困,從營養不良,所以身材特別矮,單薄得好像一陣風就能把他吹走,長期在外面風吹日曬的干活,臉曬得跟非洲人差不多。
二狗性子隨和,從來都是工友們取笑的對象,別看他家庭條件不咋樣,卻交上了桃花運,取了個不錯的媳婦,這媳婦不但性格好、長相好,更難得的是還不嫌棄二狗,一心一意的和二狗過日子,因此上,村里的男人對二狗那叫一個羨慕嫉妒恨,羨慕二狗的媳婦比自己的媳婦溫和善良;嫉妒二狗的媳婦比自己的媳婦年輕、好看、屁股大;恨二狗怎么就能找到那么好的媳婦,二狗的媳婦怎么就看上了二狗,真是一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上,這牛糞還是一頭有痔瘡的牛拉出來的糞。
這不,稍微年輕一些的馬瓦匠這一下午嘴巴就沒閑著,一直在取笑二狗兩口子。
二狗是被人欺負習慣了的,完不以為意,有時候還搭兩句腔,就跟相聲的捧哏一樣,他的口頭禪就是:“兩句能把你怎么地?”一副志得意滿、美滋滋的樣子,也是,二狗能天天摟著這樣的媳婦睡覺,心里能不美嗎!
起二狗媳婦的長相,在農村來講絕對算得上是上上之姿,這也怨不得村里的那些男人羨慕二狗,尤其是那些還打著光棍兒的男人,更是羨慕得雙眼冒綠光。
俗話:剩女在城市,剩男在農村。在偏遠的農村,男多女少,男女比例失衡嚴重,許多男人能娶上媳婦就已經很知足了,哪還敢挑媳婦長相啊,那些光棍兒們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有的摸,有的睡,讓當縣長也不去;有的睡,有的摸,腰纏萬貫也嫌多!
二狗能娶上這樣一個漂亮媳婦,真是祖墳冒了青煙。
二狗媳婦的脾氣秉性倒和趙云飛差不多,都屬于沉默寡言型的,這一天無論別人怎么取笑,她一句話都不回,只是悶頭干活。
有道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逗媳婦一直是包工隊里的大老爺們們最大的趣事,這馬瓦匠一直想逗二狗媳婦開口話,無奈這媳婦很有操守,就是不搭理他。
不愛話的女人會顯得神秘,不愛話的漂亮女人就顯得更神秘,也更能激發男人獵奇獵艷的**,這不,隨著今天的工作接近尾聲,馬瓦匠更來了勁兒,嘴也來葷。
“哎,二狗,實話,你入洞房那天晚上總共和你媳婦來了幾次?”馬瓦匠一臉淫dang的笑容對二狗,眼睛卻瞟著二狗媳婦。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