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現(xiàn)在有一羽族遺留的無上道術(shù),準(zhǔn)此修行可以化身鯤鵬之力,上接青天,須臾萬里。拿給凡夫修煉,窮年皓首都未必成功。為何?天生沒有羽翼。使雛雞效鷹搏之術(shù),結(jié)果定然是化虎不成反類犬,這是很簡明易知的事情。
興周大將雷震子,相傳是文王義子,將星下凡。云中子傳他領(lǐng),讓他到深山尋找兵器,結(jié)果誤食兩枚仙杏,須臾化身風(fēng)雷雙翼,生成妖魔之象。看官細(xì)想一下,便知道仙杏斷然沒有變化異相的功效,事實上不過是激發(fā)了他的血脈神通罷了。
閻浮世界萬事萬物都準(zhǔn)于太極化生的原理,有側(cè)重而無偏至,單以血脈氣力來講,四靈堪稱是界內(nèi)登峰造極的物種,遠(yuǎn)非人類所能望其項背,直到在智能一端極力發(fā)煌創(chuàng)設(shè)出器物之學(xué)才徹底掩過四靈。
社會上許多概念常在演變之中,諸如君子、人、流*氓,原是社會上一種階層,久而久之,固定的階層消失,反而成為一個道德意義上的介定。妖怪這個概念也如出一轍,單從外觀上是難以介定的,天界許多仙家從外觀上完符合妖怪的范疇,甚至也曾經(jīng)當(dāng)過妖怪,一旦被仙佛收編亦可理直氣壯的向同類喊殺喊打,若從倫理上考較起來,這種行徑大約就不算奇怪了。
只是這一層關(guān)系仙家并沒有律法可依,所以靈感大王雖然被收編了,但是妖身還在,若是龜縮在仙佛庇蔭之下還好一些,如今直接被燉出原形,就算觀音菩薩親自問罪,也難以如殺人論處。
地涌夫人聽如意真仙的有板有眼,不由犯起嘀咕,大凡妖怪都喜歡叫一些大王、大仙的綽號,即是稱佛呼圣也多有悍不畏死的敢于為之,準(zhǔn)此而論,如意真仙倒是沒有多少妖氣。
她眼珠子一轉(zhuǎn),笑吟吟的道:“如意老兒,你殘害了難以計數(shù)的無辜嬰孩,依律早該下焰摩地獄,只是大魔國這一輩主事的缺德鬼未赴陰曹,權(quán)且讓你茍且殘喘一時。我待今日烹殺了你,讓你死個便宜。叵耐你或者真是個人身,這樣吧,我且讓眾鬼在你身上收些報償,若是你忍不得疼,現(xiàn)出原形來,可就怪不得我了。”
“你想怎么著?”如意真仙琢磨著她話里的意思,忍不住打個寒噤。
地涌夫人陰陰一笑,拂袖道:“你去吧。”著懾起一陣怪風(fēng),將如意真仙投入萬鬼叢中。那些孤魂也是餓的狠了,個個眼冒綠光,立時蜂擁而上,揪住如意真仙爭相啃食起來。
在人們的印象中,鬼魅往往都是披發(fā)墨面,陰森可怖,也不是無道理。皆因鬼魅依賴香火為生,香火之途又被仙佛壟斷,若是沒有后人祭祀,境遇便和乞丐無二,面貌自然也就相若了。
明欽冷眼旁觀,心頭禁不住一陣惡寒,深恐被這女魔頭盯住了,不好脫身。
“錦毛,我看這魚怪也煮的差不多了,撒上些鹽巴,做一鍋功德湯,人(鬼)人(鬼)施上一碗,也算一場陰德。”
地涌夫人志得意滿,淡淡的吩咐道。
殷汝成答應(yīng)一聲,指揮著一眾妖撤下柴禾,蓄滿沸水,再放了些鹽巴、野菜,滿滿的熬了一鍋,喚過眾鬼排起長隊,挨個盛上一碗,回到墳頭吸食。
世間凡夫多吃谷物肉菜,很少以食氣為生的,有之,便是為人詬病的煙鬼,浸淫一深則面目黧黑,骨瘦如柴,亦見人們對鬼物的生活并不是不了然。
地涌夫人和李貞英也盛了一碗,站在一旁悠然吸啜。殷汝成笑呵呵的招呼明、譚兩人,是要喝上一,暖暖身子。要這靈感大王是觀音菩薩渡化,靈性遠(yuǎn)非泛泛魚類可比。眾所周知,唐僧是佛陀弟子,吃他一臠肉便可以長生不老,靈感大王的善根固然不能和唐僧相比,至少亦不亞于凡間的珍饈美味。
明欽干笑著謝絕了殷汝成的好意,中夏之地受周孔禮教陶染千年,對一切有靈之物皆存有惻隱之心,早被視作文明當(dāng)然之義,若不是親眼所見,或許還能將靈感大王當(dāng)作妖物看待。這一番景狀看在眼里,只好敬謝不敏了。
吃人肉這事,若非絕望到不可想象的地步,就是麻木不仁到極,兇殘酷毒到極。相反的,有人為了文明的希望,寧愿絕食而死。人格之相別何啻淵壤。
譚凝紫看著遞到面前的一碗腥湯,里面飄著幾片浮肉和魚翅,腳下一軟退開兩步,慌忙別過臉去,光潔的額角有些蒼白。
明欽走近譚凝紫身邊,聲道:“你沒事吧,不過是條魚精而已,……或還對修為有所裨益。”
“別了。”譚凝紫對他怒目而視,“你也不許喝,聽到?jīng)]。惡心死了。得趕快離開這鬼地方。”
明欽笑了笑,心道:古人,‘君子遠(yuǎn)庖廚’。又‘眼不見為凈’,真是半不假。
從來三界中弱肉相食,不但妖怪吃人,人也吃妖怪,真是不清楚的。觀西游一記,想吃唐僧的不乏逍遙法外,像玉華洲的九靈元圣,從沒動過吃唐僧的念頭,幾個干孫兒事敗被殺,反倒被剝皮拆骨,放血煮肉。無怪百姓感憤的,‘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bǔ)路無尸骸。’‘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當(dāng)一些消極墮落的觀念一次一次被現(xiàn)實驗證,浸淫于俗情,為善無利益,為惡得恣睢,久而久之,社會的惡力便會壓倒善力,群道崩潰,秩序紊亂,古所謂禮崩樂壞,史不絕書,結(jié)局必然釀成人道慘劇,率獸食人,經(jīng)歷一番慘痛,人們才會痛定思痛,制禮作樂,這即是治亂相循,屢試不爽的一般心理。
人西人注意于事物真相,中夏致力于道德教化,不過是淺見膚識。
中夏歷史已有五六千年之久,致力于道德教化所謂周孔禮教的發(fā)生實不過二三千年,想此前三四千年必然對歷史變革有一番反復(fù)查驗,方才找出禮樂教化這么一個顛撲不破的法門。
世間從來沒有無之木,無源之水,只是商周以前文獻(xiàn)缺失,后人徒然驚詫于春秋戰(zhàn)國諸子百家之學(xué)奇麗璨燦,不悟此前若無相當(dāng)?shù)姆e累沉淀,哪能遽爾有此影響后世二千余年的深博學(xué)問呢?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