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塵,這段時間你要加強防守,血匪的船只損毀大半,接下來必會設法補充船只,神秀宮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可惜咱們人手不足,很可能成為血匪的首要目標。”
秋晚幽幽一嘆,接著道:“希望紫府國的大軍能盡快攻襲從義島,血匪根搖動,這些匪寇便成了無源之水,無之木,早晚殄滅以盡。”
菩無塵點頭道:“我再和無心、無憂聯系一下。看看能不能召集人手回來支援,或者購買一批兵械,血匪沒有空行車,只要云路暢通,守住神秀宮應該沒有問題。”
秋晚輕哼道:“血匪有魔道中人幫手,咱們會過的就有幻見派、貪狼派的人,神秀宮被圍,紫府宮居然讓咱們甘當誘鉺,仙道門派也不來增援,真是道消魔長,實在可恨。”
神秀宮盛時直欲和鳳閣、鸞臺一較長短,秋焉如更和兩派傳人角逐宰相之位,秋焉如走火入魔,伏匿不出之后,秋晚獨力支撐大局,遭到兩派的壓制侵削,勢頭大不如前。
秋晚性情簡傲,不如乃姐足智多謀,勉力支撐頗有捉襟見肘之感,好在菩、云、絕三女都屬一時之選,秋晚退位讓賢,前往紫府宮任職,將神秀宮交給三女操持。
菩無塵淡笑道:“仙道中人多是些趨炎附勢之徒,如今丹鳳派當國,他們自然不會奉承咱們神秀宮。”
秋晚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仙道門派和道術世家能傳承數百年,聲望不墜,必然是長袖善舞,擅于左右逢源,像墨子那樣摩頂放踵、急人之難,并不多見。墨家數傳之后,便也流于鏢師、俠客、看家護院之流,萎靡不振了。
孟子強調義利之辨,孔子,‘君子喻于義,人喻于利’。是以‘君子固窮,人窮斯濫矣’。一個人居仁由義,惟義所在,難免處處碰壁,安能不窮困潦倒?孔子,‘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富貴,即是利。富貴有義有不義,孔子只反對不義而得富貴,他也承認富與貴,是人人都想要的,但不合乎道義而得富貴,便不肯接受。
李嚴勸諸葛亮加九錫,諸葛亮現在沒有討平漢賊,報答先帝知己之德,妄自尊大,不合乎道義。如若北伐成功,興復漢室,就算十錫也可以領受。
可見義利來不是根對立的,但是很多人惟利是圖,并不管它合不合乎道義。陽貨‘為富不仁,為仁不富’,富即利,仁兼義,不擇手段謀取富貴的多了,世道一天天變壞,堅守道義的就只能像顏回、原憲那樣,貧賤自守。
義和利便在事實上對立起來。‘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強梁世界,好人辛勤勞作,起早貪黑,‘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而官商勾結,刻剝百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為富不仁,為仁不富’,富貴皆不義,于是便有了孟子大聲疾唿,‘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是以義利之辨并非公利、私利,長利、短利的區別,公利、長利并不見得都合乎道義,私利、短利也未必即不正當。
而且義是一種很高的道德標準,不義即是不道德,不道德并不等于違法犯罪,不義也并非有罪,人的道德高低不同,孔孟把不義作為不為的標準,自然遠高于一般人,所以稱為圣賢,事事皆準于仁義,是很難企及的。很多人是非不分,善惡不明,不知仁義為何物,是沒有才識,沒有才識而談德行,亦是庸德。尾生、伯姬之流,誠所謂無才便是德也。
話間有童兒奉上熱茶,菩無塵端起茶碗啜了一口,“對了,師叔,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一下。”
“什么事呀?”
秋晚怔了一怔,笑著問道。
菩無塵斟酌著道:“我琢磨著咱們神秀宮是不是可以招收一些男弟子,先前師傅和丹鳳、青鸞兩派角逐宰相之位,國中便頗有微詞,咱們女子立派,將來要組建女子內閣,做女兒國嗎?神秀宮畢竟根基尚淺,多虧師傅才高志大、足智多謀,才有現在的局面。無塵才識淺薄,繼任宮主以來,雖然尚可維持,和丹鳳、青鸞兩派的差距只怕是來大,長此下去,實在有負師傅、師叔所托。”
十洲三島昌行仙道,底蘊豐厚的仙道門派往往能把持國政,當初紫府王被叛軍所殺,王后在仙道門派的扶助下平定叛亂,恢復紫府國的王統。
這兩大門派執掌鳳閣、鸞臺,輪流秉政,連國主也要讓之三分。秋生香是國主的侍女,神秀宮的創建也是國主暗中支持,希望可以戰勝丹鳳、青鸞兩派,將權力收回到自己手中。
神秀宮仿照紫府宮的規制,宮中多是女子。作為一個修行門派并無不妥,但是要充內閣,執國政就有些困難了。
神秀宮若想和丹鳳、青鸞兩派角逐,便不能限于現有的格局,‘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
…………
第844章
“無塵,這段時間你要加強防守,血匪的船只損毀大半,接下來必會設法補充船只,神秀宮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可惜咱們人手不足,很可能成為血匪的首要目標。”
秋晚幽幽一嘆,接著道:“希望紫府國的大軍能盡快攻襲從義島,血匪根搖動,這些匪寇便成了無源之水,無之木,早晚殄滅以盡。”
菩無塵點頭道:“我再和無心、無憂聯系一下。看看能不能召集人手回來支援,或者購買一批兵械,血匪沒有空行車,只要云路暢通,守住神秀宮應該沒有問題。”
秋晚輕哼道:“血匪有魔道中人幫手,咱們會過的就有幻見派、貪狼派的人,神秀宮被圍,紫府宮居然讓咱們甘當誘鉺,仙道門派也不來增援,真是道消魔長,實在可恨。”
神秀宮盛時直欲和鳳閣、鸞臺一較長短,秋焉如更和兩派傳人角逐宰相之位,秋焉如走火入魔,伏匿不出之后,秋晚獨力支撐大局,遭到兩派的壓制侵削,勢頭大不如前。
秋晚性情簡傲,不如乃姐足智多謀,勉力支撐頗有捉襟見肘之感,好在菩、云、絕三女都屬一時之選,秋晚退位讓賢,前往紫府宮任職,將神秀宮交給三女操持。
菩無塵淡笑道:“仙道中人多是些趨炎附勢之徒,如今丹鳳派當國,他們自然不會奉承咱們神秀宮。”
秋晚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仙道門派和道術世家能傳承數百年,聲望不墜,必然是長袖善舞,擅于左右逢源,像墨子那樣摩頂放踵、急人之難,并不多見。墨家數傳之后,便也流于鏢師、俠客、看家護院之流,萎靡不振了。
孟子強調義利之辨,孔子,‘君子喻于義,人喻于利’。是以‘君子固窮,人窮斯濫矣’。一個人居仁由義,惟義所在,難免處處碰壁,安能不窮困潦倒?孔子,‘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富貴,即是利。富貴有義有不義,孔子只反對不義而得富貴,他也承認富與貴,是人人都想要的,但不合乎道義而得富貴,便不肯接受。
李嚴勸諸葛亮加九錫,諸葛亮現在沒有討平漢賊,報答先帝知己之德,妄自尊大,不合乎道義。如若北伐成功,興復漢室,就算十錫也可以領受。
可見義利來不是根對立的,但是很多人惟利是圖,并不管它合不合乎道義。陽貨‘為富不仁,為仁不富’,富即利,仁兼義,不擇手段謀取富貴的多了,世道一天天變壞,堅守道義的就只能像顏回、原憲那樣,貧賤自守。
義和利便在事實上對立起來。‘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強梁世界,好人辛勤勞作,起早貪黑,‘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而官商勾結,刻剝百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為富不仁,為仁不富’,富貴皆不義,于是便有了孟子大聲疾唿,‘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是以義利之辨并非公利、私利,長利、短利的區別,公利、長利并不見得都合乎道義,私利、短利也未必即不正當。
而且義是一種很高的道德標準,不義即是不道德,不道德并不等于違法犯罪,不義也并非有罪,人的道德高低不同,孔孟把不義作為不為的標準,自然遠高于一般人,所以稱為圣賢,事事皆準于仁義,是很難企及的。很多人是非不分,善惡不明,不知仁義為何物,是沒有才識,沒有才識而談德行,亦是庸德。尾生、伯姬之流,誠所謂無才便是德也。
話間有童兒奉上熱茶,菩無塵端起茶碗啜了一口,“對了,師叔,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一下。”
“什么事呀?”
秋晚怔了一怔,笑著問道。
菩無塵斟酌著道:“我琢磨著咱們神秀宮是不是可以招收一些男弟子,先前師傅和丹鳳、青鸞兩派角逐宰相之位,國中便頗有微詞,咱們女子立派,將來要組建女子內閣,做女兒國嗎?神秀宮畢竟根基尚淺,多虧師傅才高志大、足智多謀,才有現在的局面。無塵才識淺薄,繼任宮主以來,雖然尚可維持,和丹鳳、青鸞兩派的差距只怕是來大,長此下去,實在有負師傅、師叔所托。”
十洲三島昌行仙道,底蘊豐厚的仙道門派往往能把持國政,當初紫府王被叛軍所殺,王后在仙道門派的扶助下平定叛亂,恢復紫府國的王統。
這兩大門派執掌鳳閣、鸞臺,輪流秉政,連國主也要讓之三分。秋生香是國主的侍女,神秀宮的創建也是國主暗中支持,希望可以戰勝丹鳳、青鸞兩派,將權力收回到自己手中。
神秀宮仿照紫府宮的規制,宮中多是女子。作為一個修行門派并無不妥,但是要充內閣,執國政就有些困難了。
神秀宮若想和丹鳳、青鸞兩派角逐,便不能限于現有的格局,‘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
而且義是一種很高的道德標準,不義即是不道德,不道德并不等于違法犯罪,不義也并非有罪,人的道德高低不同,孔孟把不義作為不為的標準,自然遠高于一般人,所以稱為圣賢,事事皆準于仁義,是很難企及的。很多人是非不分,善惡不明,不知仁義為何物,是沒有才識,沒有才識而談德行,亦是庸德。尾生、伯姬之流,誠所謂無才便是德也。
話間有童兒奉上熱茶,菩無塵端起茶碗啜了一口,“對了,師叔,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一下。”
秋晚怔了一怔,笑著問道。
菩無塵斟酌著道:“我琢磨著咱們神秀宮是不是可以招收一些男弟子,先前師傅和丹鳳、青鸞兩派角逐宰相之位,國中便頗有微詞,咱們女子立派,將來要組建女子內閣,做女兒國嗎?神秀宮畢竟根基尚淺,多虧師傅才高志大、足智多謀,才有現在的局面。無塵才識淺薄,繼任宮主以來,雖然尚可維持,和丹鳳、青鸞兩派的差距只怕是來大,長此下去,實在有負師傅、師叔所托。”
十洲三島昌行仙道,底蘊豐厚的仙道門派往往能把持國政,當初紫府王被叛軍所殺,王后在仙道門派的扶助下平定叛亂,恢復紫府國的王統。
這兩大門派執掌鳳閣、鸞臺,輪流秉政,連國主也要讓之三分。秋生香是國主的侍女,神秀宮的創建也是國主暗中支持,希望可以戰勝丹鳳、青鸞兩派,將權力收回到自己手中。
神秀宮仿照紫府宮的規制,宮中多是女子。作為一個修行門派并無不妥,但是要充內閣,執國政就有些困難了。(未完待續。。)u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