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飛起的節奏
接著,畢文謙為長者彈奏著鋼琴,試唱了兩遍。
長者默默不語地聆聽著,眼神停留在畢文謙的手上,目光似熠熠,又似迷離,仿佛在腦補著什么。
良久,他突然出聲疑問道:“文謙,你這手鋼琴有些奇怪。”
“啊?”畢文謙一愣,倒沒立即注意到長者的稱呼變親近了。
“你應該是有不短的時間練習,但你的手看起來……好像有些稚嫩。”
這可嚇了畢文謙一跳。他想了想,才理所當然的:“您眼睛倒毒,我該上初中的三年里,一直是植物人,才蘇醒了半年多。”
長者盯著畢文謙看了一會兒,微笑著伸手摸摸他的后腦勺,寬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
“必先苦其心志。”見此,畢文謙暗松了一口氣,轉而開起玩笑來,“我還以為您要命途多舛呢!”
“哦?你讀過《滕王閣序》?”
畢文謙給了一個模棱兩可的回答:“我讀過的書也許不算多,但我覺得好的,都會記下來。”
“……是啊,學以致用。”長者頭,“咱們聊了有一陣了,也該出去了,把大家晾在外面太久總不好。”
“……嗯。”
來,畢文謙還想趁著孩子的年齡,找借口一對一帶帶節奏,但既然人家都這么了,再胡攪蠻纏就適得其反了。
于是,嘴上不在乎長者是誰的畢文謙,還是知道了他的身份——申城市委書記。
長者原定是來唱片公司錄制今年新年的對臺講話錄音,繼而視察唱片公司的。但似乎是孫經理在錄音完成之后,順帶的提起了畢文謙,引起了長者的興趣,便陰差陽錯地打了畢文謙一個突然襲擊。
聽著長者對畢文謙喜愛的態度,孫經理一邊心有戚戚著,一邊再一次深深地看著畢文謙。
這眼神,和昨晚飯桌上一模一樣——一瞬間,畢文謙約莫明白了昨天他沒聽明白的話。
——“明天你先繼續在錄音室聽歌,你剛才的這些,自己也再想想,想完善一些。理由充分了,才能讓大家信服嘛!”
很顯然,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但事情發展的方向,大約和孫經理想像中的不盡相同了。
只是,孫經理又是因為什么而這么做呢?
心里蹊蹺著,畢文謙向孫經理投去了感激的眼神。
“我,立功啊!你這次可真的又立了一功。”長者開著孫經理名字的玩笑,又指著畢文謙,“文謙朋友今天創作了一首歌,我覺得很有意義。但是,單靠我們以前錄制唱片的形式,并不能夠表達出這首歌所有的想法,所以他和我商量了一下,想以這首歌為核心,創作一部短片。這件事情,需要電影制片廠那邊協作,立功啊,你來牽個頭如何?”
這話讓孫經理錯愕了一下,但他很快便興奮著應承下來。
之后,長者便繼續了自己原定的安排,視察唱片公司的其他部門去了,而畢文謙則回到了錄音室,溫習起了尹喜蘭給的高中課。
直到……晚上飯兒時孫經理的漂亮女秘書敲響錄音室的門,帶著畢文謙一起去吃飯——據,長者和孫經理已經等著了。
“一個人在錄音室那么久,那么安靜,果然不是普通孩子。”
這貌似是這個女秘書第一次主動和畢文謙話,口吻里有絲淡淡的欽佩。
畢文謙只是笑笑:“別人也許覺得寂寞,我倒覺得看書的時候,時間過得很快。”
似乎,孫經理請人吃飯的地方總是那一個,卻也讓畢文謙有了兒輕車熟路的錯覺。一進門,只見長者正對著門口,也看到了畢文謙,立即招著手:“文謙,來,坐這邊。”
那是長者身邊的位置,另一頭靠著孫經理。
迎著長者和孫經理和藹的目光,略微掃視了一圈圍坐的陪同人員,以及旁邊另一個席桌上聚焦過來的目光,畢文謙仿佛壓力山大。
見他稍顯木訥地落坐之后,長者卻沒有立即開席,反而和畢文謙拉起了話——好吧,畢文謙也不知道這到底算是席呢,還是便飯?
“文謙啊,今天我在看唱片公司的生產車間時,立功和我聊起了你關于引進外國流行音樂的想法。你能再和我們談談嗎?”
畢文謙眨巴著眼睛,看向了孫經理,卻見他投來鼓勵的目光。
可是……畢文謙稍微糾結了一下,決定帶一波節奏。
“我的想法,昨天都已經和孫經理過了啊!要不,我復述一遍?”著,畢文謙還真的大致復述了一遍昨天過的話,而在完之后,補充道,“其實呢,換一個角度去想,我覺得也可以是這么回事兒……孫經理,如果我沒錯的話,您也是領導吧?”
孫經理謙虛地笑笑:“都是為人民服務的嘛!”
“沒錯!”畢文謙著頭,“我學習過我的政治書的課,其中講述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概念,而這個生產力,是能夠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的滴滴中體現的吧?所以我就在想,您作為領導,是帶領我們發展的人,是不是應該始終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那么,什么是先進生產力呢?中央領導提過,要摸著石頭過河,沒有嘗試,沒有摸索,怎么能夠知道什么是先進的呢?畢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嘛!所以我覺得,孫經理您作為唱片公司的經理,系統的引進外國唱片業的作品,是符合我們中國改革開放的方向的。”
稍微頓了一下,畢文謙繼續帶著節奏道:“這是第一。第二,就像孫經理您昨天的,唱片公司,質上也屬于藝術創作的范疇。而藝術是什么?我年紀,不好藝術的具體定義,但我覺得,藝術作品一定是文化的一種載體。那么,無論是我懷著中國流行音樂發展的希冀,還是孫經理肩負的唱片公司的責任,我們不僅需要滿足中國的人民群眾對音樂方面、對文化方面的需求,更應該始終代表著我們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如果我們做到了,那是厚臉皮的自夸,但以這個方向為目標的話,我覺得是義不容辭的。”
“至于第三……”畢文謙停下話,讓長者,讓孫經理,以及在場的陪同人員稍微消化一下自己話里的內容,“就如我剛才復述的昨天的話,我們中國實行了改革開放,所謂開放,是要和外國交流的。我們中國以前是借鑒蘇聯的發展模式的,現在,我們將要借鑒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發展模式,他們的發展模式,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哪些是適合中國的,哪些是不適合中國的,我們現在并不知道。如果像孫經理這樣的相關領導不主導這樣的事情,遲早會有非官方的人做這樣的學習和傳播的,要么他們把西方模式里的不適合中國的東西,甚至糟粕引了進來,這不是坑了人民群眾嗎?畢竟,作為帶領人民發展建設的領導,始終是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利益的啊!所以我覺得,這是孫經理身為唱片公司的經理,當仁不讓的事情。”
一波,或者三波節奏帶完,畢文謙仿佛覺得背脊上有微微的冷汗。但他還是睜大了眼睛,怔怔望向身邊的長者。
整個包間里鴉雀無聲。
過了很久,長者才伸出手,摸著畢文謙的后腦勺,輕輕地:“條理清晰,觀精煉,但邏輯需要加強。你啊,著著,就跑偏了。”沒等畢文謙反應,他又笑著繼續道,“不過,你提出的三,很有代表意義。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最廣大人民的根利益,這些可不僅僅是立功應該代表的,不僅是他,也包括我,包括在場的所有黨員,都應該代表著這三啊!”
有了長者定下的基調,在場的人紛紛踴躍發言起來,表達著自己對畢文謙這番話的見解和贊同——這很快讓畢文謙不習慣起來。
于是,他巴巴望著長者,聲撒起嬌來:“長者,我們不是來吃飯的嗎?我餓了。”
“呵呵,好,好,大家吃飯,吃飯!”長者呵呵地笑。
和長者吃的一頓飯,和前兩次在這里吃的,也沒有什么特別的不同。一邊吃,長者還一邊和畢文謙拉起了家常,詢問著他的家庭情況,問著他在申城過得如何,真如一個長者在關懷后輩。
飯后,分別時,長者起身,拉著畢文謙的手。
“文謙啊,你在申城,雖然是住在唱片公司,但作為一個學生的學業,你可不能落下啊!”
“孫經理安排了一個姐姐照顧我生活的。”
“哦?你覺得滿意嗎?”
“……她很喜歡豫劇,不少事都做得井井有條,還因為我的建議而努力矯正口音呢!”
當夜,畢文謙帶著大開腦洞并且大帶節奏之后的疲倦感,愜意地睡著了。
第二天,在唱片公司里的生活似乎照舊,但到了下午,尹喜蘭卻帶著一個漂亮女孩子進了錄音室。
“文謙,來,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彭黎華,她將接替我來照顧你。”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