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專業組第一輪
畢文謙回到招待所,卻見黎華守在他的房間里,正靠坐著床頭,在臺燈下看書。
“……徒弟。”
黎華看了看表,目光繼續落在書上:“他倒勉強守時。他和你聊了什么?”
畢文謙想了想。
“他他的朋友,覺得中國落后。有一些,想建設她;有一些,想離開她。”
“他和你這個?”黎華合上書,手指輕輕在封面上,“那你和他聊了什么?”
“我給他講了一個笑話。”畢文謙把那個無能與無奈的段子復述了一遍。
黎華沉默了一會兒,忽然噗嗤笑了出來:“還真是一個笑話。然后呢?”
“然后……他就走了,我要是有什么困難,可以和他聊。”畢文謙給自己倒了一杯水,咕咕喝了起來,“我真有事情,也是和你。”
“我?”黎華抬起頭,將書拍在雙手之間,笑顏晏晏,“為什么呢?”
“你是我大徒弟嘛!”畢文謙喝完水,抹抹嘴角,“一個門派,這些事情,不都是大師兄或者大師姐在操心嗎?”
“怎么?你指望著收幾個徒弟?”
“多多益善,但那得看你會把‘門派’發揚光大到什么程度了。”
這話把黎華逗笑了。笑過了,把書放在床頭柜上,站起身,也給自己倒了一杯水,捧在手里,眼觀鼻,鼻觀心:“那么,你知道了他什么?”
“我知道他叫萬鵬,知道他是你的學長。對我,對他來,就足夠了。”畢文謙似乎發現了黎華眼里出現了光彩,忍不住弱弱地問,“不過……他好像有些怕你?”
“他敢不怕我?”黎華大笑,愜意地哼哼道。
畢文謙頭:“也是……潘驢鄧閑,總得一個字。”
“你……”黎華只愣了一瞬間,立馬竄過來掐住了他的后脖子,“混蛋!不學好!年紀記些什么破東西!”
脖子吃了痛,畢文謙第一時間囫圇著認錯,也不敢去提黎華為什么會如此門兒清。
欺負,或者教育了畢文謙一陣之后,黎華似乎有些累了,順手把他往床上一推,來了一個平沙落雁。
“……不過,也的確不能讓他這么閑下去,鬧得煩心……得找兒事兒給他。”
畢文謙翻身看去,黎華已經正在關門了。
“黎華……”
“你安心睡覺吧!青歌賽期間,這些都是瑣事。”
無論畢文謙怎么想,黎華給關于萬鵬的事情定了性。
接下來的幾天,畢文謙被黎華放在招待所,繼續練習著——順便,她還和招待所溝通了一下,弄了一臺黑白電視機放在出入口的過道,每天晚上直播著青歌賽。出于直觀了解這個時代的青年歌手水平的想法,畢文謙天天吃了晚飯后,按時和入住招待所的陌生人擠在一起,默默看著。
美聲唱法專業組之后,是民族唱法專業組。被畢文謙期待著的,自然是他的彭姐姐了。然而,那一天的“劇”,卻在他的意料之外。
彭姐姐唱的是《沒有強大的祖國哪有幸福的家》,一首在畢文謙的時代屬于已經有些冷門的歌。是民族唱法,其實約莫更接近于戲曲的風格——沒錯,從整首歌的格局來,更像是一出戲曲,的確很體現彭姐姐對于一首歌的演唱方式的構造和演繹水平。
話回來,戲曲,不就是包含在民族之內的嗎?
也許是巧合,在她之后不久,另一位參賽選手,同樣已經聲名鵲起的閻偉文,也演唱了這首歌。這給了評委和觀眾們直觀對比的機會——無論是電視里評委給的分數,還是坐在身旁的喜歡發表評論的“觀友”們,都傾向于彭姐姐技高一籌的意見。
然而,雖然他們有著強與更強的劇情,這一晚的主角卻不是他們——更后面登場的董文化唱起了讓她國聞名的《十五的月亮》,只唱到了第三句,現場的觀眾們便忍不住鼓起掌來。
觀眾鼓掌,似乎是歌手登臺唱歌時很常見的情況。但這一屆青歌賽里,節目組研究的流程里,為了避免影響歌手發揮狀態的可能,明確要求過,現場觀眾是不許在演唱中途鼓掌的!
于是,當董文化唱完之后,節目組在直播中重申了禁止鼓掌的要求。
坐在電視機前的畢文謙有些感嘆:這么做,不是讓董文化享受了一次“空前絕后”的待遇么?即使專業評委給的分數和彭姐姐,以及閻偉文幾乎不分伯仲,但群眾顯然更會津津樂道于那打破禁忌的掌聲。
不過,導致這個情況產生的主要原因,倒不在于演唱水平,更多的,應該是董文化唱的歌更加深入人心。當歌手們自身的水平差距不太大的時候,他們各自唱的歌的質量就會拉開差距。專業的評委也許會少于受歌曲身的影響,但普通的群眾卻不會,也不必計較其中的區別。
恰如畢文謙身邊的一位草根評論家,他正在為董文化竟然不是最高分而憤憤不平。
這讓畢文謙悄悄莞爾,也讓他舒心了不少——他很自信,論歌曲身的質量,自己將要演唱的《熱血頌》,在這一屆青歌賽里,不數一數二,起碼也是名列前茅的。
再之后,就是通俗唱法專業組的比賽了。這些歌手里,值得畢文謙在乎的,大約是已經認識過的蘇虹,以及張菊霞,王紅,還有在將來霸氣側漏的毛大姐。
可是,不僅“劇”再一次出乎畢文謙的意料之外,作為“歷史”上這一屆的前4名,她們的表現也并非都如畢文謙心中明了的水平。
蘇虹真的唱了《我多想唱》。簡陋的舞臺上,她唱得很活潑,歌聲幾乎與畢文謙記憶之中的經典重合。
王紅唱了一首《別為我送行》,那爆炸頭的發型在一一出場的歌手中頗為與眾不同,在畢文謙看來,有一些風塵……或者頹廢式的迷離感,介于慵懶與自傲之間氣質。也許在作為穿者的畢文謙眼里有些土里土氣,但在這個時代的人,特別是年輕人眼里……大約會很時髦?甚至走在時髦的前列?可是,真要計較起她的演唱水平,畢文謙卻給不了多高的評價——也許,倒不是王紅唱得不好,有很大程度上,卻是這首歌的質量過于平庸,限制了發揮的上限——到目前為止,青歌賽上多數被唱過的歌,畢文謙都覺得挺平庸的。
經過多經歷了幾十年發展的流行音樂的洗禮的畢文謙,眼界和品位要求自然與8年代的人不同。
而“曾經”讓畢文謙一度膜拜過的毛大姐,唱了一首《追尋》——一首名字看起來眼熟,實際上畢文謙以前壓根兒就沒聽過的……流行歌。不僅如此,毛大姐現在的水平……畢文謙在罵一句“坑爹”和吐槽一句“黑歷史”之間糾結了很久。到最后,畢文謙卻又釋懷了——毛大姐的水平來就是在85到87年這個時期如火箭升空般上竄的。就像她的相貌,雖然細細看去,的確是她,但那一頭卷發下一臉青澀笑容的五官和神情,和將來的她完似兩個人。而且,平心而論,毛大姐唱得比專業組的多數歌手更好,真正讓畢文謙格外失望的原因,其實是……和她將來的巔峰水平差距太大了。
至于張菊霞,直到最后一位歌手出場前,畢文謙都沒等到她。
這……不科學……難道是蝴蝶效應?
作為一個不明真相的觀眾,畢文謙頗是忐忑了一陣——最后一個出場的,自然不是張菊霞,而是畢文謙的媽。
孫云。
就第一輪所有歌手的表現而言,畢文謙相信,綜合考慮歌曲質量,歌手演唱,臺風氣質等等因素,蘇虹獲得冠軍將是明至實歸的。不過,現在,多了一個“歷史”之外的孫云,多了一首不屬于這個年份的《來生緣》,結果,會不會一樣呢?
懷著坐等的期待,擠在人堆里的畢文謙悄悄緊了緊拳頭。
(ps:貌似沒多少人看呢……雖然斷過更可能是主要原因,但還是……不開心。我是該找編輯求個推薦,還是等寫完一個**再這么干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