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開天辟地”旁的攪局(上)
夜已漸深,首都體育館里卻仿佛忘了時間。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持續(xù)了很久,直到夏林握著話筒走到舞臺上向人們示意安靜,才漸漸淡去。
“謝謝大家,”夏林似乎在臨時客串主持,“剛才這首《牽手》,是由畢文謙創(chuàng)作并提議,申城唱片公司牽頭,嗯,八一制片廠拍攝的電影。今天,畢文謙……同學也作為觀眾來到了現(xiàn)場。現(xiàn)在,大家請他上來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他對這次演唱會的感想和心得!”
人群中嗡嗡作響,再起了一輪掌聲。
王振也鼓著掌,片頭笑來:“畢文謙,好好,大膽!”
畢文謙聞言,只是朝他笑笑,轉(zhuǎn)向了黎華,和她耳語道:“梨花初帶雨,清水洗芙蓉。”
或許是故意,梨花二字的發(fā)音,隱隱更像是黎華——這使得黎華愣了一下,臉微微紅了一分,旋即她輕聲笑罵道:“你取笑我!行了,快上去吧!”
由于坐的第一排,畢文謙頭,就徑直走上了舞臺,從夏林的手中接過了話筒。
“歌唱得不錯!”聲稱贊了一句夏林,畢文謙先朝觀眾們鞠了一躬,然后對著話筒咳嗽兩聲,清清嗓子,“大家好!我是畢文謙。先一句,夏林今天唱的《女孩的心思你別猜》,其實是我和她唱著玩兒的,她想要登臺唱,結(jié)果,效果挺不錯的。”
畢文謙朝著夏林笑,夏林似乎有些害羞,沒有接腔,只瞄了他一眼。倒是觀眾里又鼓起掌來,不少人吹口哨,也有女孩子尖叫——也不知是因為畢文謙,還是因為他今天穿的這一身造型。
過了一會兒,畢文謙繼續(xù)道:“如果是收看了前段時間的青歌賽的朋友,大約會知道,我在談?wù)撘魳返臅r候,既抱有格外高的希望,也喜歡用比較嚴格的標準,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而今天嘛,既然叫我談對這次演唱會的看法,那我也不矯情,索性來一個拋磚引玉了。我得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各位朋友能夠因此多思考思考。”
停頓了一下,畢文謙掃視著一圈觀眾席。
“先從最開始的主題曲起吧……如果我沒聽錯的話,主題曲并非現(xiàn)場真唱,而是在對口型吧?我不知道這次演唱會籌備了多少時間,但我理解,上百個歌手現(xiàn)場同唱一首歌,而且保證不出差錯,這其中的難度……肯定比絕大多數(shù)人想像中的更難。不過,就以我們國家目前的錄音器材和技術(shù)來看,在現(xiàn)場放錄音帶的效果,肯定是不如真唱的。而到場看演唱會的觀眾,多數(shù)是掏錢買了票的。從原則上來,但凡是需要觀眾花錢的演唱會,要么事先就給觀眾明白,這是對口型,要么,就貫徹真唱。不然,既對不起觀眾,也對不起自己的臺下十年功。畢竟,這種演唱會,和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那種場合相比,初衷和標準,都有很大的不同。”
到這里,他朝舞臺左右邊沿看看了:“如果各位參與演出的朋友覺得我重了,請看在我年紀的份兒上,不要往心里去。”
“這是一。至于演唱會其他的表演,絕大多數(shù)我都覺得沒有一一細的必要。唯獨有一首歌,我想和大家聊聊。這首歌,就是《一無所有》。”
“我來的時候,看到了觀眾席上有不少爺爺輩兒的老同志。他們很可能對這種風格的音樂比較陌生,這里我先——《一無所有》,是一首搖滾風格的流行音樂。搖滾,貌似起源于6年代,這個名詞,是英文里的‘rk’,算是兼顧音譯和意譯的翻譯了,雖然,還談不上信達雅。作為一種才誕生了二十多年的新事物,無論是國內(nèi),還是國外,搖滾的定義都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定論。就我個人的理解,所謂搖滾,指的是一種音樂上的創(chuàng)作思路,或者創(chuàng)作精神——一種直抒胸臆的精神,它貫穿在一首歌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舉一兒例子,在宋朝的時候,蘇東坡有一天問他擅長唱歌的幕僚:‘我的詞,和柳永比,如何?’那幕僚回答:‘柳永的詞,只好十七八女子,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的詞,須關(guān)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很顯然,早在宋朝,從事音樂的人就已經(jīng)注意到了,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需要不同的演唱風格和樂器伴奏,才能獲得最合適的效果。而搖滾風格音樂,正是如此。它不像傳統(tǒng)的民歌那樣,整體的效果著重取決于歌手的演唱水平。一首搖滾歌曲,即使歌手的唱功不怎么好,只要所有環(huán)節(jié)內(nèi)里的精神是一致協(xié)調(diào)的,只要其他環(huán)節(jié)的質(zhì)量很不錯,聽起來也會讓人喜歡。”
“而具體到這一首《一無所有》,雖然唱歌的人選擇的唱法很正確,但鑒于他那把嗓子的確有不的遺憾,我就不從演唱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先來談?wù)劸幥蛘撸淦鳎偻ㄋ滓粌旱兀褪前樽唷4蠹叶伎吹搅说模枋衷谖枧_上一邊玩兒樂器,一邊來兒類似舞蹈的動作,這貌似在我們中國,還是頭一回出現(xiàn)?反正我是真沒見過。這種現(xiàn)場表演的視覺效果,也是可以帶動觀眾們的情緒的,就像不少晚會里歌手唱歌的同時,舞臺上會有人伴舞一樣——只不過,以前不止一個人干的事兒,被一個人給干了。從廣義上來,這些屬于視覺效果的編排,或者即興表演,也屬于編曲的范疇。”
“以前,我們中國多數(shù)人買不起電視機,流行音樂的傳播往往只能以單純的聲音的形式。而現(xiàn)在,改革開放了,城市里有電視機的家庭來多,將來,無論城市還是農(nóng)村,家家戶戶有電視機的時候也不會太過遙遠,我們欣賞流行音樂的方式,也不會始終局限于單純的聲音。今天,這位歌手玩兒吉他的動作,各位觀眾喜歡,或者不喜歡,不過是針對具體表演的個人看法,喜歡可以贊,不喜歡可以罵。不過,這種在中國屬于創(chuàng)新的表演方式,是順應(yīng)時代發(fā)展的,一聲先驅(qū),也不為過,很值得鼓勵。”
“另一方面,《一無所有》的編曲的音樂部分。很顯然,它對編曲的重視程度,比我們中國以前的流行音樂高得多,甚至,在間奏的時候,有長段時間的純樂器演奏部分。這也是為什么,我剛才搖滾風格的音樂的重和傳統(tǒng)民歌有所不同的。這在我們中國,同樣是很值得鼓勵的創(chuàng)新。”
“接下來,我們聊聊歌詞。《一無所有》的歌詞簡單直白,卻又頗含余韻。它和《牽手》有一個相似之處——在歌詞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不同解讀,可以演繹出不同的涵義來。”
“和《牽手》一樣,粗粗看去,《一無所有》是一首情歌。人追求人時的內(nèi)心自語,很簡單。不過,如果眼光不局限于男女之間,思維寬廣一兒,我們能夠看到的,就完不同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