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曉琳的將來
“什么神仙不神仙的?有你這么的嗎?”
曉琳笑著掩了掩嘴,先走到了門外,待畢文謙也跟了出來,才轉回身子點點頭:“這一次的兩個人,都是接近一米七的身高,原則上是應征你原屬意于那個木條佑希的角色,當然,如果你覺得她們適合別的角色也沒問題。經理,你不是抱怨面試的人爭取的角色都扎堆了嗎?”
“可是,就剛才草草一看,她們兩個好像都談不上英氣吧?”
“那就是經理你負責判斷的了。”曉琳微妙地看著畢文謙,“她們,一個,叫翁紅,還沒滿歲,父母原在清華園里工作,但前些年去了香港。她雖然是在香港生長,但1歲的時候,來到京城學跳舞。后來,她和同學一起開了一家編舞的廣告公司。劉三劍去了香港,她把自己的公司掛靠到劍華公司的下屬。人的長相,你剛才也打了照面,跳舞是人家的業。劉三劍就把她推薦來了。”
原來,是翁紅嗎?雖然畢文謙其實并不熟悉,但至少,這的確是上輩子聽聞過的名字。
而更重要的是——
“這么,能歌善舞人漂亮,你們終于選出一個善于跳舞的了?”
“這個啊,創作組的考量是,相比與長相和唱歌,跳舞的水平,后天培養起來相對容易一點兒,而且,動畫電影的創作,即使跳舞差了一些,只要局部都能完成,畫師就可能進行藝術加工和銜接了。再回來,大家都相信你的音樂水平,但是……”曉琳停頓了一下,心翼翼地問,“經理,你對跳舞也有研究嗎?公司現在有很多設施了,但從來沒有舞房。”
面對這樣的問題,畢文謙簡直無言以對。
“原來……如此。那么,另一個呢?也是舞蹈演員?”
“倒不是。”曉琳搖搖頭,又笑了笑,“另一個是貴黔人,叫寧鏡,今年才16歲,是申城美術電影廠新招的實習生。經理啊,自從《荀灌中原》上映以來,申城美術電影廠原業務日漸萎縮的局面,就發改善了。以前他們的領導是為了人才流失心急如焚,現在,倒是沒人想走了,但缺人的形勢反而更嚴重了。所以,前段時間,他們在國范圍招了一批實習生,考慮的是邊培養邊使用的辦法。這個寧鏡,就是從貴黔的美專報名進去的。再后來,《櫻花大戰》立項,面向整個東亞的海選逐漸展開了。申城美術電影廠的人不僅為了自己參與的職環節摩拳擦掌,同時覺得也可以讓自己人試試當演員,這不,他們就從適齡的員工里挑選了這個寧鏡過來。”
曉琳不緊不慢地得條理分明,畢文謙卻露了囧樣。
沒錯,聽到寧鏡這個名字,他就已經想起那是誰了。但他萬萬沒料到,她不是以演員的身份,而是以動畫廠的實習生的身份……
這到底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還是近水樓臺先得月?誰是田,誰又是月?
“好吧,我大概了解了。那你先忙吧!我自己進去叫她們……”忽然,畢文謙想到了什么,“等等,曉琳,你剛才,申城美術電影廠現在,已經缺人到連16歲的實習生也招了?”
或許,他又一次下意識地把8年代的大學普及率給忽略了。
但曉琳倒沒有在意這些,她點了點頭,像王京云時常那樣笑著:“是啊!經理,原那些用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工資挖人的南方的中外合資動畫公司,現在不得不換了辦法,各顯神通地聯系申城美術電影廠的領導班子,搞項目合作。不僅那些人,RB不少動畫工作室也已經提出了交流學習合作創作的意向,RB的東映公司也已經提了不少合作的提案。只不過,這些都和我們公司沒有直接關系,我們也就沒有和你提了。合作的機會多了,意味著工作量也就多了,別人出的價又不低,申城美術電影廠那邊大概還沒有習慣于拒絕外國友人,自然人手急缺了。”
這話里的意思,似乎形勢不是好,是大好,但畢文謙不禁有些擔憂:“驟然擴編,他們能保證質量嗎?”
“所以,他們內部也有不同的聲音,不該搞大躍進,但更多的人覺得應該抓住發展的機遇,以老帶新,發揮傳幫帶的傳統,聚精會神打個攻堅戰。申城美術電影廠改制之后,我們公司雖然持有不少股份,但原則上我們是不適合在這時候對他們的發展規劃指手劃腳的。”曉琳深吸了一口氣,“經理,這是也很多人希望《櫻花大戰》取得不遜色于《荀灌中原》的成功的原因之一。我們國家的動畫片行業的水平,以及盈利的前景,大家都看到了。接下來的路怎么走,很多人都關注著《櫻花大戰》的創作。希望它成的,希望它敗的,都藏在花團錦簇的勉勵之下。而現在,經理你得沒錯,這次海選,可以作為一次國內社會動員能力的考察,但目前這張考卷,看起來并不漂亮。陸副主席不止一次感嘆自己丟臉丟大發了,但其實并沒有誰去指責他。這畢竟不是軍事行動,很多鞭長莫及的地方,也不適合軍管。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相似的情況難免遇到,只多不少。這次海選,雖然肯定要超出預計的時間很多,但也能總結出很多寶貴的經驗教訓。”
胡同里,一陣沉默。
“出現了很多問題嗎?”
“你想淌這渾水?中顧委牽頭都管不過來,難道你管得過來?”曉琳解嘲地搖著頭笑,“還是等黎副經理在研究室里把城市分級制的初步方案拿出來吧!十億人的國家,黨員,只有幾百萬,天高皇帝遠的地方,總是免不了有一些。何況,你不是強調過嗎?心里的同志,總是比嘴上的同志少。”
“黎華啊……”經曉琳一提,畢文謙又不禁想念起來,“她總是那么辛苦,都難得回來一趟。”
“也許,等她陪同長者進京了,會有時間回四合院的吧?”曉琳也只是猜測的口氣,“不過,她的確是很忙。”
畢文謙心念一動:“怎么,除了研究室,她又有什么事情了?”
“倒不是,事情,還是屬于研究室的范疇。經理,你不是過嗎?我們國家這幾年,在經濟建設中逐漸發酵的不少問題,很大程度上源于1978年那場出訪之后的錯誤結論。黎副經理肩負著研究室常務副主任的責任,秉承著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原則,決心重新率團去一趟歐洲。雖然她現在的資歷和職務比不上當年那次,但用她的話,這樣也好,更可能看到真實而面的情況。組織上已經在原則上同意了她的計劃,但既然是率團,帶哪些人去,自然需要充分考量了。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更不是一拍腦子的事情。聽到風聲的人,削尖腦袋的不少,也是一出八仙過海的戲。”
畢文謙聽懂了曉琳的話,但他不覺得事情會那么容易:“真實而面?歐洲那些國家,如果對她足夠重視,那她就難以看到面,甚至連真實也不好保證;如果人家對她不夠重視,那她同樣難以看得面——畢竟,考察團出訪不是長住,只能走馬觀花。”
曉琳卻嘆起氣來:“經理啊,這一點,黎副經理自然想得到。不過,和很多其他部門不同,我們公司的共識是,敵我矛盾再復雜,也不如內部矛盾那么難以處理。”
畢文謙仍然聽懂了曉琳的話。
“所以,喜歡快刀斬亂麻的劉三劍被安排去面對敵我矛盾了?”
曉琳看著他,笑而不語。
又一陣沉默的對視之后,畢文謙抬起左手,輕輕拍了拍曉琳的肩頭。
“曉琳,當初黎華你是進來實習的,也許就是一年。你大概也有一天回走,雖然我不知道那會是什么時候。這個院子,你們來了又去,這也是常情。你走的時候,會去哪里?你是自動化專業的,會去做行嗎?”
曉琳看著畢文謙搭來的手,又觀察了一下他的神情,默然了一會兒,才緩緩答道:“當初想的,的確是一年左右,但計劃總趕不上變化。也許,等丁飛面熟悉了業務,我真會在一年出頭就走,也許,我會繼續在公司干個四、五年也不定。公司現在,已經不是當初那個規模了。一個部級的公司,在總部管常務的,只有一個辦公室主任,一個秘書長,再加一個軍代表,簡直簡陋得不合常理。不過,我的確是會走的。時候,我就常常跟隨爸爸到電站考察下基層,進公司之前,我的工作崗位都和電力部門有關系。我……多半還是會回到電力部門吧!這個時代,工業是國家競爭力強弱的基礎,而電力又是工業發展的基礎之一。也許,我在離開公司之后,會當一段時間的巡視員,然后針對國家的電力行業的現狀以及發展規劃寫一個不熬膏,就像黎副經理在廊坊那樣。在那之后,如果國家給予我機會,我想為國家電力事業加速發展作自己傾力的貢獻。”
這約莫是曉琳的肺腑之言,至少畢文謙聽了,再結合“歷史”,是如此相信的。
也正因如此,很多話他反而難以出口了。
“經理,我很珍惜,也很感激在公司里工作的機會,我會謹記在公司里的經歷,這是在整個中國其他任何一個部門都求之不得的。”
終于,畢文謙放開了手。
“雖然是我起的話頭,但你也不用現在就得像是明天就要走了一樣吧?”
曉琳笑呵呵地:“經理放心,我現在個人是不想走的。我來覺得,我在公司里干得久,將來在別的崗位上,會干得游刃有余。”
“那,好吧,就這樣了。你忙,我也先進去了。”
“對了,經理。”
“怎么?”
“《櫻花大戰》的七個主要角色,你已經拿出了三個具體的人設和考題,以公平起見,其他幾個,你可以這幾天也拿出來嗎?”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