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玉娘臨走,留給張沖一名冊,上面記著勻州城的達官貴人名字,府邸所在,品性嗜好。張沖做銷售出身,拉關系就是強項,如今又有這么詳細的資料,處理起來,自然駕輕就熟。每日里按著冊子,逐一拜訪,投其所好,或宴飲或游樂,或鑒賞古物,或品彈絲竹,沒用多久,勻州城里沒有不知道的,來了一個出手大方,為人豪爽的張家子弟。
不覺一月有余,張沖算了算日子,估摸著鄧玉娘也快回來了,便派了人出去打探消息,不幾日,派出人回來報,是三日后,鄧玉娘即到勻州。
到了第三天上,張沖早早地吩咐備了馬車,出了城,一路迎上去,走了約四五十里的樣子,便遇到了鄧玉娘帶的車隊。玉娘怪道:“出了什么事嗎,怎么迎出這么遠來?”
張沖笑了笑,道:“這么多日子一直窩在城里,憋也憋瘋了,正好出來散散心。”又見玉娘滿臉憔悴地樣子,便道:“這次去京城,你辛苦了。”
鄧玉娘輕輕一笑,“累倒是不累,只是消息不利,心緒不高而已。”
二人寒暄了幾句,一起上了張沖帶過來的馬車,坐定只好,馬車平穩地向勻州城駛去,張沖才道:“怎么,事情不順嗎?”
鄧玉娘嘆息道:“沒有什么不順的,只是咱們預計的那些所有不好的情況都準了,你郁悶不郁悶?”
張沖苦笑一聲道:“那就沒有什么可郁悶的了,咱不是都算到了嗎?”
一切如所料的,北蠻**隊最近在邊境頻繁調動,南漢高層對此已經警覺,年少氣盛的太子殿下更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在戰與和的問題上,首相張鋌是個騎墻派,太子問計,除了嗯嗯啊啊,太子圣明的敷衍,就是今兒天氣不錯的顧左右而言他,這讓太子很不滿意。
再加上張鋌上任后力主裁撤冗員,精減軍隊,引起朝廷許多勢力的不滿,如今見太子對其不滿,立即落井下石,紛紛上表彈劾,太子順水推舟將老頭子邊緣化了,又一連提拔了十幾個年輕的主戰派官員,更做出了一日這內,連續三次召見兵部尚書朱桂的舉動。官家的態度已經明朗,與北蠻之戰已近在眼前。
劉御史已經轉任戶部侍郎,雖仍是四品的銜,但手里掌握著南漢的土地、人民、錢谷、貢賦,與之前虛頭巴腦的僉都御史絕對不是一個概念。
劉府的守門人是劉御史轉任后才雇來的,并不認得鄧玉娘。鄧玉娘見府門前車水馬龍,送禮拜見的人絡繹不絕,暗想,人地位高了,心念也就變了,自己這個義女人家現在認不認還兩,便不敢充大,只按著規矩遞了帖子,便退回客棧靜心等待。一連三日沒有動靜,鄧玉娘耗不起了,便封了二十兩銀子,偷偷塞給門房,又過了兩日,才得了信,第二天申時,大人有一點時間。
到了第二日,午時剛過,鄧玉娘便趕到了劉府。沒想到,劉大人又被朱大人請去議事。鄧玉娘想,今日無論如何不能再錯過去了,好話了一籮筐,守門人又得了她的好處,猶豫了許久才答應讓她在門房里候著。
直到戌時,劉大人方才回府。轎了落了來,劉大人從轎里下來,剛一站定,門房便上前回復,是義州易安縣有個姓鄧的來拜訪。
劉大人想了想,不記得易安有什么姓鄧的故交,以為是無非是過來充熟人,傍粗腿的,便揮袖道:“我今日乏了,讓他日后再來吧。”著,便往內院里走去。
鄧玉娘見此情形,也顧不得體面了,趁劉家的家人們不注意,一個箭步沖了出去,直接攔在劉大人面前,跪倒在地,輕聲叫道:“爹爹萬福,孩兒玉娘給爹爹請安了。”
劉大人嚇了一跳,往后便閃,家人們也都吃了一驚,急忙沖上前去,七手八腳地將鄧玉娘拉到了一邊。一陣慌亂過后,劉大人回過神來,覺得剛才的人話有些耳熟,轉身要過身邊家人手里的燈籠,親手挑了近前一看,不禁大驚失色,道:“莫不是玉娘孩兒?”
鄧玉娘滿臉凄楚道:“正是孩兒。”
年前,劉大人進京謀職,臨行之時,鄧玉娘又送給了他三千兩銀子。若沒有這三千兩,只怕復職之事也沒有那么順利,心中一直感念此事,急忙扔了燈籠,上前拉住鄧玉娘道:“你何時來的?”
“也有七八日了,只是爹爹太忙,一直不得過來請安。”
劉大人心中大怒,回頭看著家人,道:“你們這些該死的奴才,姐回府,為何不報?”
門房當時就嚇傻了,心道:“這姑娘什么人啊?既是姐,就該早點明了,每天過來走一遭,誰知道你要做什么?”但又不敢爭辯,只跪在地上,如搗蒜般在把頭亂磕,口中不住地連聲道:“的該死,的該死。”
鄧玉娘見劉大人認下了這個親,心中便有了底,急忙上前道:“爹爹息怒,只是孩兒見爹爹每日忙于公事,所以不讓他們驚擾爹爹的。”
劉大人頷首輕笑道:“你這孩子就是心善。”又轉頭對跪在地上的下人道:“好了,今天看在姐的面上,就饒過你們,都起來吧,還不謝過姐。”
家人又給鄧玉娘磕頭謝恩,方起身眾星拱月般將鄧玉娘接進府去,劉大人少不了安排酒宴為她接風洗塵不題。
“如此甚好。”張沖拍手笑道:“如今你那義父掌了戶部的大權,咱們就等著悶頭發財了。”
鄧玉娘沉著臉,搖頭道:“沒這么簡單,我與義父談過幾次,聽他之言,朱大人對糧食的事情很上心,如今國庫存糧不多,既要賑災,又要備戰,哪件事都等不得。聽義父的意思,他們下一步,所可能會對國內的糧商下手。”
張沖聽了,沉吟了一會,道:“無妨,反正咱們這些糧食收得時候便宜,攏共沒花多少銀子。現在糧價已經很高了,我們拋出去一些,先將錢拿回來。剩下的那些,留下來給你義父應急,如果能用這些糧食把你義父頂到戶部尚書的位子上,咱們就賺大發了。”
鄧玉娘點頭笑道:“我也是這么想的,路上還擔心你不會同意呢。”
“我還沒有那么氣。”張沖笑道:“我一向都是芝麻也撿,西瓜不丟的。”
“這個我倒是信。”鄧玉娘見張沖和自己的意見一致,松了口氣,整個人也精神了許多,笑道:“這幾日勻州城里沒有什么事吧?”
“有我在,能有什么事?”張沖笑了笑,道:“你去京城敘親情,享天倫,自然心舒情怡。我可是苦了,對著你那破名冊,每天喝酒聽曲,整個頭都要炸掉了。好在你回來了,我過幾日就回山莊了。”
“狼行千里吃肉,狗走萬里吃屎。”鄧玉娘嘆了口氣,道:“這就是所謂的江山易改,性難移,你這輩子是改不了土匪的性了,就愛往那山溝溝里鉆。”
“你懂什么,隱居山林是一種境界。”張沖故作深沉地作歌道:“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鄧玉娘聽完,低頭不語,良久方抬起頭來,笑道:“險些又著了你的道,這歌兒唱的是人家過夠了都市繁華的生活,才想到回歸田園的,這當是返璞歸真之義。而你呢?從來都是在山野里打滾,世面沒見一點,還口口聲聲要隱居,實實地是東施效顰。”
張沖也忍不住笑道:“隨你怎么吧,這勻州城我是一天都不想待了,整天家掛著張假笑的臉,滿肚子卻是爾虞我詐,真不是人過得日子。”
“那可不行。”鄧玉娘急忙攔住他道:“現在情勢緊張,必須盡快把手里的糧食解決掉,這當口離不開你。”
“別把我得那么重要。”張沖擺手道:“你手下的洪利老成穩重,賀銳刁鉆奸滑,兩個人行起事來,可以是珠聯璧合。什么事,有他們就足夠了。”
回城之后,張沖同鄧玉娘等人一連商議了幾天,將諸事都定了下來,便迫不急待地離開了勻州城。一路上曉行夜宿,渴飲饑餐,四五日便進了鎮海山區。
張沖看了看天色,道:“照這般趕路,天黑之前咱們一定能趕回山莊,大家先歇一歇吧。”
眾人聽令,將馬牽進路邊的樹林,各自找地方或坐或躺休息起來,大家喝了水,又吃了點東西,歇得差不多了,便紛紛起身,準備上路。
正在這時,突然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張沖心中一驚,正待起身看個究竟,前面的哨探已經到了眼前,跳下馬來報道:“前面來了一支馬隊,大約二十人上下,打頭的是易安的石爺,不知要到哪里去?”
張沖笑道:“這廝又要搞事情。”回頭對光頭強道:“你過去看看,把他攔下來見我。”
光頭強早已經馬匹準備好了,領命飛身上馬,不一會兒,便把狗子引了過來。張沖抬眼一看,跟在狗子身后的,除了以前的幾個護院,其他的竟然是金并二十幾個工坊里匠作,不覺驚道:“老三,你怎么也在?”
沒等金回話,狗子先跳下馬,將韁繩一扔,近前給張沖行了個禮,道:“大哥,好巧。”
“你帶了這么多人,又要搞什么事情。”張沖笑著對狗子。
“別提了,咱家生藥鋪的貨讓幫土匪劫了,我帶人過去滅了他。”
“混帳東西。”張沖怒氣沖沖地指了指金道:“你過去滅他,也帶幾個得力的人啊,領著老三,你是去滅人啊,還是去讓人滅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