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川正雄的辦公室里,馮晨瀏覽了當晚所有的電報。rg
看完電報,馮晨得出一個結論,日軍方和內閣意見已經基達成一致,同意向中國華北方面增派兵力,武力解決華北問題。
最后一份電報,看語氣,馮晨知道,是平岡龍一親自草擬的:
“石川君,接此電文后,立即聯系馮晨,激活櫻花會所有潛伏人員,除時刻注意中國華北方面戰事外,密切關注中方對我上海駐軍的一切行動。”
平岡龍一似乎嗅出了什么味道來。
“石川君,駐扎在上海的海軍陸戰隊目前多少人?”馮晨把手中的電報放下問道。
“三千多人。”石川正雄。
馮晨想起早上妹妹問自己的那個問題,戰火會燒到上海嗎?
之前馮晨同王新衡、沈醉討論過,駐扎在上海的這三千多名日海軍陸戰隊,對上海和首都南京威脅很大。
按馮晨內心的想法,戰爭一旦打響,老蔣應該先下手把這部分日軍消滅掉,然后封鎖出海口,確保上海和南京的安。
不知老蔣考慮過這個計劃沒有。
馮晨在日駐上海領事館內,很方便的就能了解華北前方的戰事發展情況,因為松尾太郎和木彩香,他們就在北平,幾乎每隔一個時,就會發回一封電報來。
上午十點鐘,松尾太郎發回電報,稱中方中方在上午九點半鐘,提出停戰,雙方進入僵持狀態。
僵持階段,雙方互有射擊,但并無重大沖突。
臨近中午的時候,平岡龍一發來電報,命令石川正雄,天候同在南京的南造云子聯系,時刻掌握國民政府的一切動向,力配合日軍方的行動。
其實,平岡龍一根沒有給馮晨安排具體任務,馮晨只是每天定時到日領事館,同石川正雄碰個頭,掌握一下最新局勢,便離開了。
馮晨一直考慮著,平岡龍一究竟是什么意思,一些日方的情報,根不需要自己這個中國人知道,可是,平岡龍一囑咐石川正雄,每份電報內容,必須告訴馮晨知曉。
難道是平岡龍一在用這種方式試探自己?
不可能,用這種方式試探自己的忠誠度,未免太低級了。
經過分析,馮晨認為,平岡龍一是用這種方式,表示對自己的信任,進而控制自己,免得脫離他的掌控。
事變爆發以后,上海一直顯得同往日沒什么兩樣,依然很平靜,似乎人們對中日之間的沖突感到了麻木,認為這種沖突實在正常。
可是,7月9日凌晨6點鐘,日軍又向宛平城內炮擊。
接著,蔣介石電令,第二十六路軍總指揮孫連仲,派兩個師,向保定集中;令龐炳勛的第四十軍,向石家莊地區集中,并命令宋哲元會保定指揮。
接下來,交戰的中日雙方達成協議,雙方退至永定河兩岸,**開始退兵,但日軍卻按兵不動。
7月1日,日單方面撕毀9日的協議,重提三點協定,要求9軍道歉,日軍四次挑起戰事,又四次進行談判。
老蔣向國各行營、綏靖公署以及各省市發出秘密動員令:
“國各地方、各部隊仍應確實準備,勿稍松懈,以防萬一。”
同日,日軍陸軍部決定從關東軍中抽調兩個混成旅,駐朝鮮軍中抽調一個師,從日土調航空兵團以及3個步兵師趕赴華北。
7月11日,中日雙方簽訂“秦德純、松井協定”,然而,日近衛內閣卻批準了增援華北的方案,進一步擴大戰事。
7月1日,日軍獨立混成第11旅團,從古北口出發,向平津地區進軍;同時,日新任中國駐屯軍司令官香月清司到達天津。
7月13日,日關東軍獨立混成第一旅團,從公主嶺出發,向華北地區開進。
蔣介石電令宋哲元:“中央已決心運用力抗戰,寧為玉碎,不為瓦,以保持我國家之人格。”
同時,國民政府采取緊急措施,編組第一線戰斗部隊1個師,預備部隊8個師,后備兵員1萬人,決心抗戰!
7月16日,日中國駐屯軍對平津完成包圍。
中國方面,擬定預備作戰命令,任命馮治安為總指揮官,決定第一三二師一部守衛北平城,其余所部協同第三十七師進攻豐臺、通縣之敵。
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談話會上宣布守土抗戰的決心。
當日,宋哲元到天津與日駐屯軍司令香月清司談判停戰;日獨立混成第一旅團到達指定地區;日朝鮮軍第師從朝鮮龍山出發,開赴中國華北地區。
7月18日朝鮮軍第師團到達預定地區。
老蔣致電宋哲元、秦德純:“倭寇不重信義,一切條約皆不足為憑。上海“一?二八”之戰,于開戰之前已簽和解條約,乃于簽字后八時仍向我滬軍進攻。此為實際之經驗,特供參考,勿受其欺。”
同日,香月清司將指揮部設到豐臺,此時,入關日軍已超過1萬人。
7月19日,宋哲元兩手空空回到北平,日軍獨立步兵第11旅團主力抵到達高麗營,其一部經山海關到達天津。
日方以18日日軍偵察機遭射擊為借口,在時發表聲明,要求日軍可以自由行動,撤去37師,并取締排日運動。
3時,第二十九軍張自忠、張允榮簽訂就地停戰協議。
7月日雖日中國駐屯軍所屬部隊集結于密云、高麗營、天津和北平附近地區,宋哲元以19日秘密協定,下令第三十七師向西苑集結。
第二十九軍令第一三二師在永定河以南集結,另該師獨立第二十七旅進入北平城內,擔任城防。
日軍一切準備就緒,便開始轟炸廊坊,炮擊長辛店,大舉進攻宛平城,平津危急。
7月1日第三十七師集結完畢。
7月日第三十七師開始撤退。
7月3日,老蔣致電宋哲元:“至此事件真正結束,自應以彼方退陽日所增援部隊為重要關鍵,務特別留意。”
7月5日,日軍在天津塘沽港卸下大批軍用品,用4輛卡車,日夜不停向豐臺地區運送,此時,華北日軍共集結1萬多人。
隨即,日軍師團77聯隊11中隊侵入廊坊,占領9軍第38師113旅6團駐地。
7月6日,廊坊淪陷,守軍退至通州,下午,日軍向第二十九軍發出最后通牒,要求第二十九軍撤出北平城。
19時,日軍第一大隊乘車經廣安門向北平城內開進,受到守軍阻擊。
7月7日發現和平無望的宋哲元,拒絕日軍一切要求,急令第二十九軍各部集結平津一帶,派人星夜趕赴保定,催促孫連仲北上支援,日軍參謀總長下達武力占領平津的命令。
接到命令后,日軍隨即對通縣、團河、湯山等地的第二十九軍駐軍襲擊,守軍分別退至南苑及北苑一帶堅守。
7月8日8時,日軍在駐屯軍司令官香月清司的指揮下,向北平地區第9軍發動總攻,主攻為第師團,在飛機、炮兵支援下,對駐守南苑的第二十九軍特務旅、第三十八師第一一四旅、騎兵第九師等部發起攻擊。
南苑守軍在日軍攻擊之下,指揮失靈,各自為戰。
位于豐臺的日軍駐屯軍旅團主力,前進到大紅門地區,切斷南苑到城內的道路,阻擊向城內撤退的第二十九軍,戰至13時,南苑陷落。
第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第一三二師師長趙登禹殉國,此時,第二十九軍第三十七師一部向豐臺日軍發動攻擊,被日軍增援部隊擊退。
下午,宋哲元委派張自忠代理冀察政務委員長、冀察綏靖公署主任兼北平市市長,于當日晚離開北平赴保定。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