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承嗣也算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兩位師兄,三人也是一陣好聊,趙承嗣也和兩位師兄為什么會在這里的。rg
這貨船上的讀書人,有幾個是去唐國游歷的,但是剩下的都是坐船然后在中途轉乘去揚州的船。
他們要去參加州試,這可是科舉的第一步,大宋的科舉制度一共分為州試、省試和殿試。
起第一名分別為解元、會元和狀元!
雖然王嗣宗和呂蒙正都不是揚州人,可不知道怎么了,他們的戶籍落在了揚州,所以他們要回揚州參加州試,也就是鄉試。
想一想也對,大宋州試時間也快到了,一般由每年的秋天舉行,現在各地的讀書人都已經開始向各自的州府匯集了。
在江水上待了好多天,趙承嗣和王嗣宗呂蒙正每日里談天地,倒也愜意,中間還和李昉談論一些詩詞。
趙承嗣的宋詞儲備量足以讓他成為大宋的著名的詞人,李昉對趙承嗣也是來看重。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十幾天,他們終于到了揚州,趙承嗣在王嗣宗和呂蒙正的極力邀請下,也打算在揚州歇息幾天。
令趙承嗣驚奇的是李昉居然也在揚州下了船,不過這不是他關心的事情。
等到他們將住處安排好,趙承嗣帶歐陽和上官來兩人開始逛起來揚州城。
揚州是大宋的重鎮,自從趙匡胤平定李重進之后,這里就在大宋的統治之下。
揚州城的繁華不是后世所能比擬的,這個大宋的繁華城鎮此時到處可以看到大批的讀書人。
最近一段時間揚州籍的讀書人就會部進入到了揚州,先休息幾天,然后好好的備戰州試。
慢慢的趙承嗣帶著上官青云他們一起在城中看看這城中景象,看著來來往往的讀書人,不得不感慨科舉對讀書人的吸引力之大,就像后世考公務員一樣,萬人過獨木橋。
三人來到了一家客棧,這里是一家專門為讀書人準備的客棧,除了讀書人其他的人根就不能進入到里面去。
趙承嗣透過門口能看到里面的人都在哪里談論著,遠遠的只能聽到嘈雜的聲音。
趙承嗣正想進入到里面,還沒有到門口就有幾個人站了出來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雖然看這幾個人都是素衣的打扮,可是身上卻帶著刀,身上還有一股肅殺之氣。
一看就是上過戰場的人,他們身上那一股煞氣是不能瞞過其他的人的。
趙承嗣先生一愣隨后就釋然了,這些人他知道是干什么的了,這些都是當地的精銳軍隊。
這些士兵把守是為了保護這些參加考試的讀書人,其實就是防止考生和一些官員接觸,這還是趙匡胤決定的。
更為重要的是不讓一些外來的因素來影響這些讀書人,特別是那些街上的地痞。
這些讀書人可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人,雖然這一次考試還有什么體能測試之類的,可是他們的身體也是不能好的哪里去。
所以每一個讀書人住的客棧都是專門有人在保護著,這也讓這些讀書人第一次享受到了什么是特殊的待遇。
趙匡胤想要進去當然是不大可能,畢竟他也不是來參加州試的。
“來人止步,如果沒有官府頒發的讀書人憑證,還請不要入內,朝廷有禁令請你們不要讓我們難做。”
這人還算是客氣的,著他還拿出了一個官府的告示,讓趙承嗣等人看看,不要把他們當成是騙子。
“這位大哥,我就是想看看里面的讀書人,這也不讓進去嗎?”趙承嗣沒有出自己的身份,只是找了一個借口。
“對不起,我們有職責在身,請不要讓我們難做,如果你們在不離開的話,我們可就要把你們當成心懷不軌的人了。”
他這有點威脅的味道了,不然要是其他的人早就把趙承嗣等人給趕走了,不過他們的紀律還是可以的。
“好,果然是忠于職守,這是我的身份證明,現在我可以減去了吧。。”
就在他么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上官青云在趙承嗣的示意之下拿出了一面金牌,在他們眼前一晃。
其中有一個愣頭青居然了一句:
“你就是給我們錢也不會讓你們進去的,你們以為我們會會授你們的錢,哼,當心……”
他還沒有完就被剛才和趙承嗣話的那個人將嘴給捂上了,只能發出嗚嗚的聲音。
“對不起你們進去吧,這兄弟是個大老粗,你們不要和他一般見識,還請不要見怪,你們請進去吧。”
趙承嗣沒有什么,給這樣的人一般見識他還沒有無聊到這種地步,這種人物,他還真的是沒有放在心上。
這時候門外的那個人才松開自己的手,那個被捂住嘴的人才得以喘息,不過還沒有話就被拉到了一旁。
“我大哥你這是干什么干嘛捂住我的嘴不讓我話,對你們你么把他們給放進去了,萬一出了什么事情,上面追查下來怎么辦?”
“兄弟平時就叫你多讀些書,可是你就是不聽,現在居然擺出這么一個大的烏龍,你可真有能耐。”
“你知道剛才他拿出來的是什么嗎?那是金牌,御賜兩個字我還認識,那是皇帝賜予的……”
趙承嗣自然是不知道他們在什么,這客棧里面的人還不少,不過還是有空位子的。
趙承嗣率先坐下了,接著他還招呼著上官青云都坐下,他們這剛一坐下就有二哥來上茶了。
他們也沒有問這三人是不是讀書人,在他看來能通過外面進來的人即使不是讀書人也是有實力的,在揚州中當個二哥也是有眼里勁的。
“公子你聽聽他們對我朝科舉的改革基上還是支持的。”歐陽平夷聽了一會,轉過頭來對趙承嗣道。
“那是科舉歷朝歷代都重視,這給他們一次魚躍龍門的機會,他們能不支持嗎?”
趙承嗣含笑道。
“你這大宋的朝廷真是好,讀書人應考參加禮部舉行的省試的花費還是朝廷付,天底下哪有這么好的事情?”一個讀書人不解道。
“這位兄弟你這就不知道了,這些是朝廷的政策不假,可是關鍵你要過州試,而且這筆錢你知道是誰出的嗎?”一個看上去很是機靈,消息很靈通的人道。
“仁兄,你有什么內部消息來給我們。”這個時代的書生也八卦。
“我可告訴你們,這你們就不知道了吧,據是汴京的一位官員出的,他用的是自己的財產。”
完這些嗎,立刻就有人不解了:“官員?不可能,他哪里來的這多的錢,還不是國家的?對了這消息你是從哪里聽的?”
“你們孤陋寡聞吧,汴京最大最豪華的酒樓,就是饕香樓據就是那人的,你他們他錢多不多。”
饕香樓是趙承嗣的,他占據大部分股份,發生了清雅的事情之后,趙承嗣上書給趙匡胤,將饕香樓收益的百分之七十捐獻給國家。
用來給上汴京參加可靠的學子作為費用,這是好事,趙匡胤怎么會不答應呢,所以他很爽快的就答應了。
想不到這件事傳到揚州了。
看起來這讀書人也八卦,趙承嗣聽到他們議論自己也是無奈的搖了搖頭。
趙承嗣聽到這些應考的讀書人有些無語了,沒有想到這些人不是溫習功課居然在這里討論這些。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