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在一世,為了什么?
說到底,除去最原始的親情,大部分男人的追求,都只有兩件:錢,女人。
如今襄陽城里來了個女人。
很美很妖媚。
還很有錢。
當追求合二為一觸手可及時,沒有什么是男人不敢鋌而走險的,哪怕明知道那個女人不簡單,做了這一票后很可能招來官府的報復,但心向地獄之人,何所畏懼?
大不了到手之后,帶著那女人西去到蜀中,大涼官府能奈何,有錢有美人,這一生也值了。
這便是亂世的好處。
周記胭脂鋪外,李汝魚已經滿身都是蘇蘇的戰利品,百無聊賴的站在門外,現在終于明白臨安御街上那些少數大老爺們兒的無奈了。
今日怕是出不了襄陽城。
長得極其精致,讓人根本猜不透其性別的胭脂柳走過,看著李汝魚笑了笑,徑直走入店鋪里,來到蘇蘇身旁,說,“這個‘水云間’胭脂不好,存放時易起硬結,且顏色過于水潤,不宜長留,小娘子不若試試周記的招牌‘君自來’胭脂,絕對不比臨安那些百年老店差。”
蘇蘇莞爾一笑,媚眼斜乜一眼胭脂柳,“你也懂胭脂?”
胭脂柳輕柔一笑,卻有女子風情萬般,哪怕是在蘇蘇面前,也依然不遜風騷,“略懂略懂,這個名字還是我取的吶。”
一旁的老板和胭脂柳打招呼。
蘇蘇于是伸手去拿過胭脂柳說的那盒胭脂,“那就試試?”
門外,李汝魚一臉頭疼。
無故獻殷勤,非奸即盜,只怕這胭脂柳別有用心。
然而蘇蘇個沒心沒肺的女子卻渾然不覺,從周記胭脂鋪出來,已然和胭脂柳成了熟人,再一下午逛下來,兩人便成了……嗯。
李汝魚想了很久,覺得只有一個詞可以形容:閨中姐妹。
然而胭脂柳也可能是男的……
滿載而歸時,天色已暮,畢竟深冬黑夜降臨的極早。
胭脂柳便盛情邀請蘇蘇去府邸做客。
沒邀請李汝魚。
蘇蘇似乎也沒有帶上李汝魚的意思,媚笑著說好啊好啊,然后就從李汝魚手上拿過大包小包,招呼也不打一句,就這么跟著胭脂柳走了。
走了……
蘇蘇的絕然,就好像李汝魚只是件說丟就丟的隨身物品。
這就尷尬了。
李汝魚風中凌亂了很久,不知道為何,心中覺得很不爽,說不出是失落還是憤怒,又或者是尷尬,反正覺得看那雌雄不辨的胭脂柳就不順眼。
旋即有些無奈。
蘇蘇這女人是缺根筋嗎,認識胭脂柳才多久,就敢這么跟著去府邸做客,而且你一個不懂劍更沒有玄妙道法的嬌媚女子,就不怕別人今夜把你嚯嚯了。
你到時候叫天不靈叫地不應,有得你哭。
旋即,李汝魚才想起一個尷尬的事情:自開封南下時,自己身上就沒錢,現在蘇蘇跑了,自己晚上怎么解決,難道住橋洞?
李汝魚那個憂傷啊……我好歹也是在臨安有房產的人,怎的就如此寒磣了。
街上越發冷清。
李汝魚幾經思忖,決定還是去找襄陽知府,或者去找襄陽府的北鎮撫司,只不過還沒找人問路,已經有人找上門。
是一位憨厚中年人,極胖,臉上贅肉幾乎遮掩了眼睛,笑瞇瞇的如彌勒出現在李汝魚面前,笑道:“李大人,知府大人有請。”
李汝魚愣了下,“你認識我?”
胖子依然笑瞇瞇的,“屬下只是聽命行事,還請大人移駕。”
李汝魚但去。
不曾想襄陽知府竟是老熟人,正是當年江秋州知州,后調任興元府知府事崔笙,在趙長衣入蜀中后,崔笙被調任襄陽府,從興元府到襄陽府,看似平調,實則是仕途上升軌跡。
興元府在利州路,在開封和蜀中錦官城之間,如今興元府并不在臨安掌控之中,而襄陽府卻不一樣,不僅不會經歷戰事,更是距離臨安更近。
而女帝讓他在襄陽府主掌軍鎮,何嘗沒有重用的意思——畢竟這貨是清河崔氏出身,又是永安六年二甲榜眼,還是永安五年武第進士。
當得儒將之稱。
在女帝有意弱天下世家的時候,崔笙還能穩步攀升,可見此人的確有真材實料。
崔笙這人的仕途軌跡,著實讓人羨慕。
一場算不得盛大的晚宴,崔笙不敢怠慢李汝魚,畢竟身在朝中,才知道李汝魚的可怕之處,可以說,李汝魚的重量,絕對不弱于一位六部尚書。
何況臨安那邊的旨意已經送遞各州府,李汝魚如今是正兒八經的六品官,僅比自己這個知府低一級——當然,文散官他還差自己不少。
崔笙雖是五品知府,但那是職官,文散官是正四品的正奉大夫。
是以正常晚宴看似簡單,沒有什么山珍海味,都是些尋常酒肉。
主賓也僅兩人,崔笙和李汝魚,陪坐的一位是崔笙的妻子,同樣清河崔氏出身,不過是旁支,五官一般,但賢淑端莊。
而陪李汝魚的,則是從襄陽青樓請來的一位大家……嗯,賣藝不賣身的大家。
藝名叫綰綰。
只不過并沒有像秦淮河上的那些大家一般,才貌雙全,這位叫綰綰的女子大家,相貌其實并不出眾,中上之姿,但一手琴藝爐火純青,堪稱宗師。
而且聽崔笙說這位女子大家真正擅長的并不是琴,而是書道,又說也是女子不能科舉,否則當年舉藝科,高中書道的就可能是這位女子大家而不是你李汝魚。
李汝魚一笑置之。
但綰綰聽說李汝魚是永貞元年藝科書道魁首時,眼眸里的神色明顯變了,談吐一直比較得體的她忍不住唐突問了一句:“小官人就是那位讓老相公柳正清懷抱《俠客行》入土的書道魁首?!”
李汝魚笑了笑,對這位女子大家很有好感,“僥幸僥幸。”
崔笙哈哈大笑,“老相公柳正清自創柳體字,堪稱一代宗師,能讓他懷抱你的大作入土仙去,這可不是什么僥幸。”
第一次有人如此吹捧,李汝魚略有尷尬,不知如何接話。
崔笙也沒為難李汝魚,綰綰更是體貼的見好就收,為李汝魚斟滿果酒,只是再看李汝魚,眼眸里就充斥著崇拜和仰慕。
酒過三巡。
崔笙的夫人找了借口去了后宅,綰綰也明事理的到屏風后彈琴,留下李汝魚和崔笙兩人對坐而談。
“接到陛下的圣旨了?”
李汝魚點點頭,心中也有些意外,明明蘇蘇是假傳旨意,怎的自己還在蔡州養傷時,女帝讓自己去蜀中的圣旨就到了。
女帝未卜先知?
崔笙意味深長的笑了起來,“你也不用奇怪,這件事我估摸著陛下本來就意料到了,畢竟咱們的蘇王妃——”說到這里,崔笙的神色很奇怪,既有捉狹又有艷羨:“畢竟咱們的蘇王妃不是省油的燈。”
李汝魚苦笑,旋即猛然想起一事,“這傻女人被胭脂柳請去做客了,會不會有危險?”
崔笙搖頭,“不好說。”
旋即又道:“襄陽這個地方太復雜,魚龍混雜,就是朝廷也不好解決,更不可能出動南北鎮撫司,只能維持當下的現狀。”
李汝魚訝然,“怎么說?”
崔笙長嘆了口氣,反問李汝魚:“你雖是舉藝科入仕,但應該知曉百余年前的襄陽攻防戰罷?”
李汝魚緩緩點頭。
宣和年間,厲兵秣馬的北蠻養兵蓄銳足足十五年后,鐵騎踏關山,強勢闖入燕云十六州,以摧枯拉朽之勢將燕云十六州的駐軍打得屁滾尿流。
燕云十六州一破,其背后便是一馬平川的廣闊原野,大涼都城開封就如被剝了衣衫的小娘子,毫無防備的曝露在北蠻鐵騎之下。
鐵騎所到之處,無所阻擋。
崇文兩百年的大涼,在那一天才發現,偌大的朝野之間,竟然找不出一個武將來撐起這片天下。
膽小的徽宗禪位,欽宗登基,改年號靖康。
天子易位。
但大涼的軍隊還是那些軍隊,將軍還是那些將軍,誰也抵擋不住北蠻鐵騎。
開封陷落。
高宗帶著殘臣一路難逃,被北蠻鐵騎追得如喪家之犬,最后憑靠在長江天下,才得以在臨安建立小朝堂。
自此,大涼失半壁河山。
直到兵神岳精忠橫空出世,在那首壯懷激烈的《滿江紅》后,這位自大燕兵圣百里春香之后的又一位兵家奇才,率領大涼青血男兒,一路北伐。
恢復舊都開封,再揮師北上,幾乎打到北蠻上京,徹底將北蠻趕出了燕云十六州。
大涼兵神就位。
而岳家也得以世襲罔替,永鎮開封。
北軍,改名鎮北軍。
在那段黑暗歲月,有觀漁城死守三十六年的慘烈,憑借兩面環水的易守難攻的天然地勢,如一枚釘子一般死死的釘在那里,任北蠻大軍山崩海嘯,觀漁城卻如海上浮萍,飄搖于箭雨鐵騎之中。
不倒,不毀。
不降!
這一釘便是三十六年!
二十五歲任守將的王立堅,花甲之后依然屹立觀漁城頭。
漫長的三十六年里,觀漁城屢屢將要城破,都奇跡般的挺了過來,甚至把北蠻一位意氣風華的兵家大將折殺于城前。
眼看恢復半壁江山無望,王立堅在得到北蠻承諾,若是投降不傷城內一兵一民后,這位守城三十六年的觀漁老將,愿背千古罵名,開城投降。
但世人更知道,觀漁城的慘烈之外,尚有襄陽數十年攻防寸土必爭的壯烈。
在岳精忠北伐恢復半壁河山之前,北蠻從沒放棄過徹底吞并大涼的野心,襄陽作為戰略要地、軍事重鎮,關系著整個淮南的存亡。
成了大涼和北蠻必爭之地。
從建炎南渡到岳精忠北伐,數十年間,襄陽城頭的烽火從不曾熄過。
哪怕是在岳精忠揮師北上的頭一天夜里,襄陽城也在堅守……天意弄人,最后一任守將沒能守住襄陽城,在岳精忠大軍來援之前半個時辰,城破了。
守將率全體將士玉碎城頭。
城內只剩下數十無法動彈的傷兵。
和觀漁城不同,襄陽攻防戰數十年間,有過數任守將,且不說歷任守將之戰功,僅是最后那位玉碎在襄陽城頭上的將軍,其悲壯不輸觀漁老將王立堅。
玉碎的將軍姓郭。
本是一位游俠兒,宅心仁厚,游歷江湖時博得了大好名聲,成為最有聲望的巨俠,甚至一度在北蠻游歷時,認識了當時北蠻雄主,又深得北蠻雄主愛女的青睞,本可以為北蠻的金刀駙馬,繼而問鼎北蠻,成為天下最有權勢的兩人之一。
但他沒有。
他心懷故土,回到大涼后娶了一位黃姓世家的嫡長女為妻,端的是人生贏家。
他本可以繼續做他的江湖宗師。
但建炎南渡后,襄陽戰火不熄,這位江湖宗師毅然以草莽之身請命朝堂,在其岳父的幫助下,率領那些尊崇其俠義的江湖游俠兒進駐襄陽城,歷經大小戰事,最終成為襄陽守將統率兵馬抵御北蠻鐵騎。
而那些追隨他的俠義之士,亦在大大小小的戰事里先后犧牲。
無一人后悔!
最后一次攻防戰中,他本可以暫時退守襄陽,等待岳精忠大軍來援之后,再以絕對兵力奪回襄陽,但他沒有。
毅然而然帶著妻子上城頭,麾下老兵亦慷慨隨之。
人若在一日,則襄陽一日不破。
最終全數玉碎。
沒有襄陽城數十年的堅守,就沒有高宗休養生息之后,放兵權給岳精忠,以舉國之力北伐恢復半壁江山的壯舉。
可以說,觀漁城老將王立堅,用一生演繹了大涼將軍應有的軍魂,而襄陽城的他,則用最后一腔碧血,繪出了大涼游俠兒應有的氣節。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在死不辭。
這一段傳奇天下無不知,哪怕是北蠻上的草原,亦流傳著他的故事,盡管他并沒有成為北蠻的金刀駙馬,北蠻仍以金刀駙馬稱之。
尊稱。
就連岳精忠永鎮開封后,也對他倍為推崇,曾言說:世間巨俠者,唯他耳。
李汝魚此刻說起,縱然是過了近百年,依然壯懷激烈,最后感嘆了一句,“天下盛世多年,襄陽猶在,然已不見郭巨俠。”
世間游俠兒,無不尊郭巨俠。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