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唐朝最佳閑王 正文 第二六零章:朕要改革

作者/末日游俠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瑟瑟的秋風,吹不走人心中的陰霾。

    旱情的過去,有人歡喜有人悲。

    長安城,一座靚麗堂皇的宅院內。

    單是從外表看去,這里就極其的奢華,而內部的裝飾,也更是讓人流連忘返,久久不敢相信。

    “父親,您這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之前不是還要封死王家嗎?怎么現在就?”鄭倫有些難以理解的問著。

    皇上上臺前與上臺后的態度完判若兩別,倒不是出的承諾不去做,而是出的報復,如今卻一笑了之。

    “皇上與王家其實也并沒有什么深仇大恨,譚勇那件事情,皇上要的只是一個面子,這一年多來,王家也算是吃盡了苦頭,如今王家有重結于好的想法,皇上為何不順水推舟?”鄭善果微微瞇著眼睛評論道。

    危機,大家都存在,每一個世家幾乎都難以逃離這個魔咒。

    “順水推舟?父親的意思是,皇上也有意與王家結好?”鄭倫愣了下,但心中也有些狂喜。

    連王家都能結好,那他們呢?

    當初他們可是受人所迫的,若錯也不是沒有,只是不像王家那般直接打了李元吉的臉。

    雖然也好不到哪去。

    “王家的路子,我們走不通!”鄭善果斬釘截鐵道。

    “走不通?”鄭倫楞然道:“為何王家走得?咱們鄭家就走不得?”

    “因為,走了王家那條路,世家便沒了!”鄭善果繼續著,心中略感有些失望。

    自己重點培養的兒子,竟然沒有看出其中的那絲陰謀味道,對待大局的嗅覺還是一如既往的臭。

    真有些懷疑,將來是否真的要將鄭家交給他?

    而那個年輕的皇帝,他又是否能抗的住?

    覺得兒子在這方面的悟性有問題,鄭善果也就沒有繼續測驗,直接開口道:“皇家商業集團,這邊是一個明顯的信號,古來貴胄不從商,商乃賤業,人人唾棄之,便是我們世家,也只能派出門人前去打理,嫡系子弟更是不準過問,可是現在,皇室卻親自出面了,不僅出面了,還親自過了這道鴻溝。”

    “父親的意思是,皇上這是想抬高商人的地位?”父親都這么了,鄭倫若是還不清楚,那這幾十年便算是白活了,只是想覺得有些不太可能,繼續道:“古來便是人皆棄商,皇室親自經商,豈不是要遭天下人唾罵?再者,提高商人地位,對皇室有何好處?”

    “既無好處,你我世家又為何要去經商?”鄭善果白了眼自己這兒子,沒好氣道。

    ……

    “商人有的是錢,即便是限制,百姓的日常生活也依舊是離不開商人,沒有了商人,生活便寸步難行。”李元吉坐在一張方形桌的正上方,下面坐著的是各部的尚書以及三省長官。

    旱災過去了,官倉的存糧已經足以支撐到來年夏收,加上源源不斷的魚干被運回來,糧食幾乎已經不存在問題。

    李元吉召開了第一次內閣會議,雖然還沒有正式的提出改組,但卻沒人拒絕試行這段時間。

    當然,對于這種改組,大多數人是支持的。

    比如六部的尚書,如果真算起來,這也算是給他們加了宰相銜,六個人對四個,怎么也占據著人數的上風。

    “除了百姓的生活離不開商人,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商人可以為國庫帶來源源不斷的稅收,而有了這些稅收,朝廷便可以拿來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比如修建官道,比如完成軍事改革,并能持續的支撐下去!”

    “還有很多的好處,比如南北商品的互通,先進理念的傳達,商人能夠做到的,絕對遠超我們的想象。”

    “可士、農、工、商階級觀念早已牢牢深入人心,強行提高商人階級,怕是會引起其他不良反應。”年邁的裴矩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反正自己年紀大了,什么也不怕,大不了辭官回家養老去。

    大力發展商業,不僅僅只是為了錢那么簡單。

    還是徹底打破了現有的思想觀念,而商業就要使更多的人進行流通,這更不利于朝廷對人口的管轄。

    相比較起秦漢時期對百姓的管轄力度,現在的這種力度早已不知松散了多少倍。

    若是再開放商業,發展商業,這天下怕是沒辦法管了。

    “制度自打制定以來就是被用來改變的,當一種制度已經不適合當下的時候,守著那些老舊觀念是不行的,我們必須要與時俱進才行。不然早晚會被時代給淘汰掉。”房玄齡若有所指的著。

    “不錯,我們遵循古制,歷經數十年,數百年的休養生息,的確可以積攢很大一筆財富,可那又怎樣?你我皆活在當下,為何不趁著還有力氣,想辦法改變一下?便是失敗了,至少你我也曾努力過。”兵部尚書杜如晦也緊跟著附和道。

    以往兵部是沒資格參與這種關于經濟方面的會議的,就算是參與了,頂多也就是個旁聽。

    專業不對口,根插不上話,也不敢插話,戶部會殺人的。

    但是現在不同,無論你是哪個部門的,所有的議題都可以參與進來,至于采納與否,那是皇上的事情,你只管,只管拿方案討論即可。

    “老夫還是覺得,可以先試一試,不如先定個三五年的時間,若是不見成效,再恢復古制也不晚。”杜如晦繼續著。

    下面的討論紛紛不絕,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問題與答案。

    十位大臣討論的是滿頭的大汗,險些因此而打了起來。

    打架,這在唐朝還是很正常的現象。

    有時候在朝會上,兩個大臣因意見不合都敢當著皇帝的面打上一架。

    在唐朝,沒有什么事情是打一架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來一架。

    除了剛開始的發言,李元吉便一直觀察著幾人的言論觀點,綜合總結了一下,其實也就是兩個觀點。

    一個是以裴矩為首的守舊派,認為按部就班,一步步來就好,沒必要瞎折騰,畢竟這都是前人經過無數年的經驗,總結出來的路數。

    而另一個則是以房玄齡杜如晦為首的改革派,認為古制已經無法滿足現在的需求,所以必須要進行改革,但這些改革派也并非一心的支持改革。

    而是要先規模的推廣一下,若是成功,再進行推廣,若是不成,則重回古制。

    “朕既然提出了這個改革方案,便是早已試驗過的,是可行的。鎮北就是最好的案例,但受制于一些原因,鎮北其實遠沒有達到朕的預想。

    朕就這么跟你們吧,關于商業的改革,勢在必行,誰也阻止不了。

    而朕的心中,還有一條更大的計劃,這個計劃在等著錢去實施呢!”李元吉直接站出來斬釘截鐵道。

    這幫大臣們特喵的跑題了,自己讓他們討論的是應該注意哪一點,應該避免哪一點,怎么樣才能更好的發展商業。

    結果這幫人卻圍繞著該不該發展商業爭論了半天的時間,完就是一群沒進入狀態的家伙在吹牛皮。

    實在看不下去的李元吉,只能出面打斷他們無厘頭般的爭論。

    反正這個內閣是自己提出來的,古代皇帝最大,這個內閣自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你們提的意見好,那就按你們的來,若是朕不滿意,管你提的什么意見?通通按朕的來,沒得商量。

    雖然早就知道了結果,但討論了半天才被制止,不少人心中也是有些郁悶的。

    不過在聽到李元吉還有更大的計劃,不少人又將心肝提到了半空中,太特喵的刺激了簡直。

    “朕計劃未來兩年內,修建一條可供三臺馬車并駕齊驅的水泥路面,從長安至洛州。五年內,修建一條從長安到鎮北的水泥路。十年內,要以長安為中心,東至臨海,北至鎮北,南至蜀地,或者更南之處,西至邊塞。

    這條路不僅可以用來通商,必要的時候,也可用于軍隊的調動,堅硬的路面,可使軍隊的速度大大的提升,在將來,還有更多的路要修建。

    有句古話怎么來著?要想富,先修路!”李元吉繼續著,得意之時,甚至連后世的一句名言也拿出來炫耀了一番。

    要想富,先修路?

    房玄齡心中暗暗念叨著,雖然聽著有點怪怪的,但仔細的回想一下,這話好像還真的挺貼近現實的。

    但……

    “那得多少錢啊?”裴矩捂著胸口,強撐著身體問道。

    戶部管的就是錢,沒錢這工程怎么搞?裴矩甚至已經開始考慮是不是要辭官了,反正自己是干不下去了。

    瞅你那損色……

    李元吉心中暗暗的鄙視著,渾然不在意的揮揮手,:“不多,水泥可以成價購入,算了,干脆給作坊一筆錢,然后朝廷自己建作坊造水泥好了,這樣朝廷需要出的,不過就是人工成而已。

    至于人工,不是有勞役嗎?近些年來周邊是沒什么太大的戰事了,也用不著那么多的勞役,就讓他們就近修路好了,如此一來,朝廷所需要準備的,只不過是他們的口糧錢而已,這些都是毛毛雨……”

    看著李元吉扒拉了一會兒,竟然把成算的只剩下了口糧錢,雖然算的也沒錯,而且就近分配也不算是勞民傷財,但這樣搞真的好嗎?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漾濞| 孝感市| 贺州市| 衡东县| 河源市| 巴南区| 庆云县| 丹阳市| 满城县| 房山区| 丘北县| 桑植县| 德安县| 临夏县| 冕宁县| 巩义市| 景东| 万宁市| 洪洞县| 定日县| 潮安县| 赤城县| 隆林| 临澧县| 广河县| 西乌珠穆沁旗| 嘉义市| 高青县| 马鞍山市| 琼中| 维西| 津南区| 九台市| 奉化市| 涡阳县| 东平县| 潮州市| 汝南县| 宝丰县| 武城县| 公主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