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課之后,李靖則是緊緊的追在李元吉身后,腦子里似乎只剩下了一個念頭,他想搞明白,到底該怎么做才能取勝。
“藥師,你可真是當局者迷!”李元吉無奈的嘆了口氣,暗道這貨明明挺聰明的,咋就在這件事情上這么糊涂呢?
“臣愚昧,不知陛下所指的是……?”李靖依舊是一臉懵逼的狀態(tài)。
“長孫無忌不是已經(jīng)告訴你答案了嗎?”李元吉露出一副苦澀的笑容。
長孫無忌在吐蕃給李靖上了那么聲動的一堂課程,并且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李靖,唐軍并非無敵的,即便是占據(jù)絕對劣勢的吐蕃,也有能力逼著李靖撤軍,甚至險些困死他們。
這難道不就是解決的方案嗎?
李靖猛然一愣,猶如夢中人驚醒似的。
“對啊!以空間換時間,實力不足就用距離來湊,讓敵軍將戰(zhàn)線拖的越長越好,漫長的補給線上,總會有出現(xiàn)紕漏的地方。”李靖猛的一拍大腿,心中的那團陰霾瞬間消散一空。
蘇定方安排了兩萬人去充當后勤補給部隊,可這樣的安排就真的穩(wěn)妥嗎?
如果不是多面壓力,如果長孫無忌并沒有失去吐蕃人的信任,他完全可以布下疑兵,或者戰(zhàn)略撤退,然后派出重兵去襲擊后方的補給線。
只要能夠堅壁清野,只要能夠偷襲后勤補給線,每成功一次,唐軍所遭遇的困難就會更多一些。
戰(zhàn)爭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決定勝負的,對于整個戰(zhàn)局而言,些許的損失又算得了什么?
兵者,寸土必爭。
這是一種態(tài)度,可這也是最愚昧的一種選擇,如果可以的話,為什么不能選擇以最小的代價來換取最大的勝利呢?
如果當初自己沒有為了救杜如晦而猛攻鎮(zhèn)北城,而是選擇了堅壁清野,然后撤退,繼續(xù)埋伏一些伏兵留在豐州,借機偷襲李元吉的輜重隊,那么戰(zhàn)局還會跟歷史一樣嗎?
絕對不會一樣,一但后勤補給出現(xiàn)了問題,在一片茫茫的荒漠之中,數(shù)萬人只能被活活的餓死。
自己是放棄了一州之地,可那一州并沒有真正的丟掉,反而不費一兵一卒的就能吞掉數(shù)萬敵軍,兩者一相比,李靖也意識到當初自己的確是沖動了,為了營救杜如晦,自己幾乎已經(jīng)是失去了理智。
“哎……”李靖滿是懊惱的嘆了口氣,有自責,也有悔恨。
但悔恨和懊惱卻并不能帶來任何的改變,李靖不是再為李世民的失敗懊惱,而是再為自己的失敗而懊惱。
身為一個將軍,無論現(xiàn)在自己處于什么陣營,都會對以往的失敗而感到惋惜。
特別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知道了當初如果自己選擇另一種方式的話,那么結果完全可能會是另一種結局的時候,那種心情就更是不用多說了。
圍繞著整個軍校轉(zhuǎn)了一圈,這個軍校是李元吉提出的概念,大體的設計思念也是按照李元吉的要求去做的,可從開始到現(xiàn)在,卻是他第一次來到這里,近距離的觀察大唐,乃至這個世界上的第一所軍校。
其實也就那個樣,并不比那些學社好到哪去,甚至不如學社那么正規(guī)。
但因為有了一些經(jīng)驗,所以這座軍校比起學社而言,還是有些進步的。
想到后世軍校也招社會上的學生,所以李元吉也想到了這種可能。
現(xiàn)如今軍隊的人才選拔,局限的范圍還是比較狹隘的,無論什么人,想要在軍中發(fā)展,只有一條路可走。
雖然身份的不同,兩者的起點也不會相同,但從一說到一萬,還是萬變不離其宗。
進入軍隊,走出新兵營,下到部隊,上戰(zhàn)場,立功,晉升,然后一步步,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往上走。
真正的文化人,愿意從軍的是一個也沒有,這也就導致了軍化水平低的嚇人,只比民間稍稍好一些。
如果自己決定走以前的老路,這種模式倒也沒什么不好的,至少能夠走上來的,都是在戰(zhàn)場上得到過肯定的,有一些成績的。
可歷史終究證明,這種方式是不可取的,當大量先進裝備列裝了之后,文化的重要性就顯出來了。
炮兵需要計算炮彈的彈道,然后去調(diào)整自己的射擊諸元,讓自己的炮彈可以準確的落在某一個區(qū)域,某一個點上,以此來達到精確射擊,用最少的炮彈,去完成既定的任務。
這種人才并不能上陣殺敵,甚至隨隨便便一個士兵都能干翻他,可把他放在炮兵這個位置上,他卻能調(diào)動一門火炮,甚至一個炮群,對目標區(qū)域?qū)嵤┚珳兽Z炸,用以前只能轟炸一個區(qū)域的炮彈,去轟炸兩個區(qū)域,甚至三個區(qū)域。
這樣的人才難道就不重要嗎?當然不是。
還有一些參謀,他們或許領兵的能力不行,但在出謀劃策這方面卻有著異常的天賦。
現(xiàn)在的一些參軍,大概就是他們的原形,可一個合格的參軍,也不是那么容易培養(yǎng)出來的,且少的可憐,往往都是只能在主帥身邊配備一定數(shù)量的參軍,再往下的話,根本沒可能配備。
而這些人,走那些老路子的話,必然會被時間給淘汰掉,或是死在戰(zhàn)場上,或是受傷退役。
這個世界,從來都不缺少天才,而真正眾人所知的天才,其實只是很少很少餓的一部分,李元吉始終相信,還有更多的天才被埋沒在民間,埋沒在人海之中,他們不是沒有能力,只是沒有合適的平臺,合適的機會去展示自己。
最好的例子就是劉善,一個連科舉都沒有把握考中的人,在新的崗位上,卻屢屢立下功勞,讓李元吉這個皇帝都不得不贊嘆。
劉善是遇到了自己,恰巧自己跟他聊了會兒,所以他才有了這個機會,難道天底下只有一個劉善嗎?
“藥師,你說朕若是像科舉那樣,為軍校選拔人才,效果如何?”前期的教學質(zhì)量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但這都無所謂,早晚都要面臨這個問題,只要還有這個想法,這就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
“這個不妥吧?”李靖咧了咧嘴,暗道這皇帝還真是什么都敢想啊,繼續(xù)道:“軍校最低級別的都是隊正,而且人數(shù)還不多,能來這里的,大家都是背著戰(zhàn)功來的,也有一定的領兵經(jīng)驗,如果招募那些毫無軍隊經(jīng)驗的人來這里,朝廷花費大量精力和物資培養(yǎng)出來了,讓他們?nèi)ギ斳姽伲肯旅婵隙ú环屗麄內(nèi)ギ斒勘磕浅⑦@番作為又有何意義?”
李靖還有句話沒有說,這樣毫無領兵經(jīng)驗的領導,別說是底下的將士們不服,就是他們這些直接領兵的將領們,也不敢去用他們。
這幫人可是真正的初生牛犢不怕虎,自以為在軍校學習了這么長時間,又是軍官,身上難免的會有股子傲氣,到時候打起仗來給你來個天馬行空什么的,他一個人死了是小事,若是帶著整個隊伍去送死,將領還不得心疼死?
李靖沒有明說,但卻點明了這幫人不合適,不值得朝廷這樣培養(yǎng)。
“這些人并不會出現(xiàn)在領兵的職位上,朕覺得這些人可以用在一些特殊的崗位上,而這些特殊的崗位,又是普通士兵和將領無法彌補的,也是最大的問題所在。”李元吉說道。
“特殊的崗位?”李靖愣了下,有些不明所以。
“比如參軍!比如炮兵!”李元吉說了這兩個兵種,確切的說,用軍校來培養(yǎng)參軍還可以接受,但是炮兵的話……
當然,李元吉所指的炮兵,并不是普通的炮兵,而是技術兵種,跟炮兵沒什么關系。
“參軍倒是可以,軍中正好也缺,這類人也很不好提拔。至于炮兵……”李靖一聽是這兩個兵種,眉頭也稍稍的放下了些。
“現(xiàn)在的炮兵也叫炮兵嗎?科學院已經(jīng)在研究最新的火炮了,樣子跟你形容不來,不過你可以想象一下放大版的火槍,射程至少上千步,威力更大,這種炮普通的士兵倒是也能操作,只是準確度卻無法掌握,需要專業(yè)的人才來掌控,朕指的就是這一類人。”李元吉繼續(xù)解釋道。
其實火炮已經(jīng)出來了,連火槍都有了,造個火炮很難嗎?
只是效果很不如人意,實心鐵彈,還不夠浪費火藥呢,倒是也可以塞些碎鐵塊什么的,可那玩意兒怎么玩?霰彈炮嗎?別說打不到敵人,自己人都會死的不能再死了。
李元吉要求的是那種打出去可以炸開的炮彈,而現(xiàn)在用的炮彈又無法使用,所以,整個火炮現(xiàn)在被卡在炮彈這一關上。
但不管卡在那里,火炮這東西是肯定會出現(xiàn)的,而且以后也決不能像現(xiàn)在這樣,炮兵打的準不準,全靠感覺。
雖然可以用相同重量的石塊去練習,但這種模式畢竟發(fā)揮有限,培養(yǎng)出來的炮兵也更是參差不齊。
李元吉要的是后世那種,一個命令下去,各自迅速準備好,然后開炮,射的準不準,不是看個人,而是看參謀給的數(shù)據(jù)準不準,而一個專業(yè)的參謀,很少會給出一個錯的離譜的參數(shù),即便是錯了,一輪過后,也能迅速的修整。
“陛下所指的可是拋物線那種?”李靖眼前一亮,如果不依靠人力,那么這種方式的確可取,想起數(shù)學課本上的拋物線,連忙問道。
“正是……”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