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抗日小山傳奇 正文 第三章 山間鈴響貨郎來

作者/老哲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撲楞楞”,一只鳥鳴叫著從樹枝間疾飛而起,樹上飄落下幾片綠葉。

    “你怎么總是打樹杈呀?凈玩賴,氣死我了!”

    一個穿著對襟褂的男孩子喊道。他叫二虎子,是劉二桿的二兒子。

    劉二桿是村里最厲害的獵人,上山總是背著兩桿獵槍,因為村子里的人并沒有那種打子彈的軍隊的槍,用的都是老土銃,打完一槍是要填槍藥的。而背兩桿槍就可以打完一桿槍,拿起來再放一桿槍也就節省了添藥的時間,所以被大伙叫作劉二桿。

    “山他娘不讓他打鳥兒!你娘也是的,那鳥燒熟了多香呀。”

    話的是嘎豆子,也就是被霍山從狼嘴里救下的伙伴。這孩子正應了大人給起的名字,那兩個黑眼珠子就象兩個豆子,人也自然顯得嘎里嘎氣的。

    “嘿嘿,反正我娘不讓打那我就不打。”霍山訕笑著。

    剛才這三個孩子在中午跑到林子里,是因為二虎子要和霍山比看誰的彈弓射的準,嘎豆子當見證人。

    二虎子提出要射林子里的鳥,霍山雖然淘氣卻聽他娘的話,絕不肯打鳥,于是二虎子打鳥,霍山就打鳥站著的樹杈兒。兩個人都在嘎豆子聲的“一、二、三”中一松手射出手中的石子,霍山總是先二虎子一步,射中那鳥站著的樹杈兒,驚得那鳥兒飛起來,于是射了有十來回,二虎子一只鳥也沒有打下來,既佩服霍山彈弓比他打的準又忍不住堵氣囊腮地和霍山嘔氣。

    “別吵吵了,好象有鈴鐺聲。”霍山指著那條能進入村子的唯一山道道。

    幾個孩子立刻靜了下來,凝神細聽,松濤陣陣中,果然有隱約的叮叮當當的鈴聲傳來。

    “是貨郎李來了來了!”孩子們歡呼起來,一起向那鈴聲響處奔去。

    路蜿蜒在樹林中,上午的陽光在路上投下斑駁的影子。

    孩子們爭先恐后地向崗上跑著,霍山總是象往常一樣跑在第一位,后面是二虎子,最后是人腿短的嘎豆子。

    那山坡并不短,連跑到爬到達崗上時,幾個孩子氣喘吁吁扶著那比他們腰還粗的樹干向下張望。

    山腳下樹木并沒有這么茂密,稀疏中一條羊腸道彎彎曲曲的,正有三個人趕著三頭騾馬向崗上走來,孩子們知道那是貨郎李和他的兩個兒子。

    由于這個村子地處偏僻,冬天大雪封山,除非出了天大的事,否則不會有人出入這里的。

    只有在每年夏天,有一個姓李的貨郎會在夏天來,給他們帶來日常所必需要的生活的用品如食鹽布匹等等,然后再收購走村里人在山上采的藥材,獵人獵獸后得到的獸皮,女人在山上撿的干蘑菇、木耳、猴頭等等。

    原來這貨郎李也并是每年都來這個村子,只是在一年夏天出了一件事,在那年夏天李貨郎進山里碰到了打劫的胡子恰被路過的霍遠和劉二桿救了,于是貨郎李和霍遠還有劉二桿成了過命的交情。

    為了方便村子的日常生活,貨郎李才每年不辭辛苦必來一趟,有時還會來兩趟。由于到這個村子來由于并不是以賺錢為目的,所以貨郎李在村子里收購東西價格上相當公道,就當幫了村里人的一個忙。

    其實,那次李貨郎被胡子打劫并不是一個常見的事情。

    這就要從東北的胡子起。

    東北所講的胡子也就是土匪或者山賊或者強盜的意思。

    胡子既然都是反面人物做的當然是為了圖財而搶劫或綁架的事情。

    大多數東北的胡子還是有些劫富濟貧的味道的,既是因為胡子大多出身貧窮也是因為胡子圖的是錢財,窮人并沒有什么錢財,如果胡子對窮人有所侵犯,那也就是相中了誰家的閨女,在某一天在人家門口放上豬肉半子作為“換”人家閨女到山里去做壓寨夫人的聘禮。

    當然,少數禍害百姓的胡子當然也有,這類胡子被老百姓稱作耗子屎,而貨郎李那次所碰到的胡子正是所謂的耗子屎。

    象李貨郎這樣的商販在東北山區并不少見,也自有他們的行規。

    他們所收購的山貨并無太貴重的東西,免得引起胡子的貪念,(比如那已經長成形的棒槌(老山參)是絕對不收的),他們所收購的藥材如黃芪山貨如蘑菇、木耳,這些都不是胡子惦記的東西,胡子搶了去也沒有什么大用處,總不會搶了一堆藥材自己給自己開藥方子吧。

    霍山所住的山村附近并沒有胡子,原因很簡單,這個山村方圓百里內根就沒有人家,也只有這么一個不到百戶的村子,都是上山采藥或者打獵的窮人。

    胡子搶不到錢財,自然也不會把自己的窩安在這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地方。

    當時那伙“耗子屎“也只有五個人,他們是和別的胡子起了沖突被趕到這一帶來的,撞到了進山的貨郎李和貨郎李的弟弟,其實他們如果只是搶點吃的貨郎李那肯定是雙手奉上的,但是這五個胡子不光搶了吃的,還要殺掉貨郎李拉貨的騾子,貨郎李的弟弟不讓,于是就沖突了起來,結果胡子被殺了一個,貨郎李的弟弟也被打死了。

    就在胡子要殺貨郎李的時候,被正從這里路過的霍遠和劉二桿碰到,先是被劉二桿用那獵槍打死了一個,其余的都被霍遠用一把柴刀砍死了。于是三個男人之間的友誼就這樣結下了,盡管他們不管這種關系稱作友誼。

    霍遠習的是八極拳,這八極拳是短打拳法,以暴猛剛烈著稱,在近代中國武林中素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而霍遠又是八極拳的嫡傳弟子,功力絕非尋常人可比,又在北伐軍中任職,殺幾個毛賊實在是牛刀試,但卻是頭一次在劉二桿面前展示出來,著實讓劉二桿吃了一驚,才知道好漢子不只是在東北。

    村里的鑼聲再一次敲響,敲鑼的是瘸著一條腿的老把頭。

    這老把頭并不把鑼敲得很急,村子里的人就知道,這是貨郎李來了。

    村子里有大事才會敲鑼,象上次狼進村子,鑼聲就敲的很急,而貨郎李的到來對與外界基沒有什么聯系的村里來講也是一件大事,但卻并不急,于是那鑼聲就起到了通知的作用,就象部隊里的集結號。

    平時白天里難得見幾個人影的山村里熱鬧了起來,各家各戶的大姑娘媳婦老太太孩子都走向霍山的家。

    霍山的家在村子的最后面,如果走上七八百米的慢坡,就是無盡的山林,那山頭并不是很高,但卻連綿不絕。

    霍家有一排正房一排廂房,宅子并不是村最大的,但場院卻無疑是最大的。每次貨郎李來村子里都是在這里駐腳。

    貨郎李每次來這里都會帶來上回村里人要的東西而又把村里人所要的東西再拉一個單子,以便下回再捎過來。

    白天男人們大多不在家里,都上山采藥或者打獵去了。

    貨郎李正和他的兩個兒子卸下車上帶來的貨物,宋子君在一邊幫著張羅著,霍山一般大的孩子圍繞貨郎李的貨物指指點點。

    其實那些東西無非女人用的針頭線腦鏡子木梳之類的,還有油鹽醬醋鍋碗瓢盆之類的,當然也有男人要的斧鋸刀錘之類的。

    霍山現在用的彈弓子上的膠皮那也是貨郎李前幾年特意給他捎來的。

    卸完貨,貨郎李就忙著給各家分派他們所要的東西,嘰嘰喳喳、吵吵嚷嚷亂成一片,宋子君拿著貨郎李的帳幫著記帳,這些帳要等著各家上山的男人回來后把家里的藥材山貨拿來再消去的。

    不知不覺一下午就這樣過去了,已是掌燈時分

    各家各戶都亮起了煤油燈,女人們在那微弱的光下擺弄著貨郎李給捎來的鏡子什么的,男人則挑選著明天要賣給貨郎李的山貨。

    相對于別家微暗的煤油燈,霍山家則亮了許多,原來是貨郎李點著了特意給霍家帶來的洋蠟。

    一圈人正圍坐在桌旁吃晚飯。霍遠、劉二桿和貨郎李已經一碗酒下肚,在燭光的照射下泛著紅色。霍山和貨郎李的兩個兒子正啃著手里的骨頭。

    “兩位兄弟,在山里還是這樣逍遙,卻不知道山外出大事了!”貨郎李一臉嚴肅地道。

    “大事?”霍遠和劉二桿都是一楞。“什么大事?”

    “日鬼子把奉天占了!”貨郎李道,“不光是奉天,現在聽人把鞍山、撫順、溝幫子都給占了。”他又補充道。

    “啊?!”霍遠和劉二桿聽了大驚。

    “那日鬼子是打哪里來的?”劉二桿是地道的山里人,并不象霍遠從山外搬過來,所知必竟有限。

    “好象是從海上過來的。聽從奉天逃難過來的人,那日人兇的狠,打到哪就燒到哪,見到男人就殺,見到女的就脫褲子,賊他娘的牲口。”貨郎李憤憤地。

    “那東北軍是干啥吃的,手里的槍都是燒火棍嗎?!”霍遠怒道。

    “你可別提那東北軍了,日人打過來的時候,連槍都不放一聲,掉腚就往回跑,槍扔了一道兒,好象是上面當官的不讓還槍讓挺著死。”貨郎李愈加憤恨起來。

    “混帳!”霍遠大怒,一巴掌拍在桌子上站了起來,但聽“嚓”地一聲,那桌上的盤盤碗碗只是輕顫了一下,但寸厚的紅松做的桌面卻出現了一道裂縫。

    眾人大驚,霍山怔怔地看著老爹,腦袋里一片空白,他從來沒有見過自己老爹發過這樣大的火,還有那一巴掌拍裂的桌面。

    “遠哥,你消消氣,別嚇著孩子。”回過神來的宋子君輕輕地扯了扯霍遠的衣袖。

    霍遠這才重重地哼了一聲,胸口起伏慢慢緩了下來。

    “你們這日鬼子離咱這里應該老遠了吧,他打咱奉天嘎哈,那會不會也要打到咱這里來?”劉二桿問道。

    “這日打咱奉天還不是圖咱東三省的煤、木材、鋼鐵什么的。”

    這卻是宋子君接上了話。

    宋子君出自金陵大戶,又上過西式學堂,雖然搬到山里已經住了有十來年了,知道的卻自然比尋常百姓要多。

    “日是咱們中國東面海上的一個島國。他們的國家,卻自稱是大和民族,崇尚武力,明朝的時候就和咱們中國人打過仗,不過那時只限于東南沿海,當時被叫做倭寇。他們燒殺擄掠無所不做,后來是咱們中國出了一個叫戚繼光的英雄,才領著兵把他們趕回到了海上。”

    宋子君慢慢地著,掃了一眼正聽著自己話的大伙,又看看怒氣猶在的霍遠,她卻把從史書上看來的一件事憋在了心里:那就是倭寇極其殘忍,燒殺擄掠自不必,竟還用開水去淋那剛出生不久的中國嬰兒聽哭聲以取樂。

    “爹!娘!我也要殺倭寇,打鬼子!”霍山稚嫩的聲音響起。

    “好孩子,到時候咱爺們一起殺倭寇!打鬼子!”

    劉二桿的大嗓門拔高了起來,他總在山林打獵,險事遇到的多,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別沒志氣的話,這林子可是咱的一畝三分地,在咱家門口咱還怕他們不成?!來,喝酒。”他大聲張羅著。

    “對,喝酒!”“咣”的一聲,三個粗瓷碗撞到了一起

    夜深人靜。

    貨郎李和他的兩個兒子睡在了廂房,自然是宋子君給燒的炕,燙的洗腳水。

    等宋子君回屋時,在明亮的燭光下,霍遠已經在炕上打起了鼾聲,霍山四仰八叉地躺在他老爹身邊。

    宋子君脫了外衣剛要睡下,又想起了什么,爬到炕邊的柜子里摸索了一會兒,拿出一件物事,卻是一支簫。

    在搖曳的燭光下,宋子君用手手輕輕地摩娑著這竹簫,這可是她和霍遠私奔到東北后從娘家帶來的不多的幾個物件之一。

    她盤腿坐到了兒子身邊,簫音響起,卻是一首《蘇武牧羊》。

    蒼莽大山的靜夜之中,簫音傳得很遠,如同流水一般,或嗚咽或昂揚,那感人肺俯的歌詞伴著簫音在宋子君的心中蕩漾:

    蘇武留胡節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

    渴飲雪,饑吞氈,牧羊北海邊。

    心存漢社稷,旄落猶未還。

    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

    夜坐塞上時聽笳聲入耳慟心酸。

    白發娘,望兒歸,紅妝守空幃。

    三更同入夢,兩地誰夢誰……

    一曲吹罷,宋子君輕輕嘆了一口氣,剛要睡下,回過頭時卻見霍山正坐在炕上睜著亮晶晶的眼睛看著自己。

    “娘把你吵醒了吧”宋子君道。

    “娘吹的是啥?”霍山問道。

    “好聽嗎?”

    “嗯哪,好聽”

    “躺下吧,娘到被窩里講給你聽”宋子君吹熄了那眼看就要燃到盡頭的洋蠟,躺了下來,霍山卻吱溜一下也鉆進了宋子君的被窩。

    “多大了,還耍賤?”宋子君嘴里著,卻反而把霍山摟到了自己的懷里。

    夜色愈發深沉,整個山村都已經睡著了,草屋里傳來宋子君恬淡的講述聲

    “這首曲兒叫《蘇武牧羊》,的是漢朝時有一個叫蘇武的人到匈奴出使,被扣下了,在那里呆了十九年,匈奴的頭讓他投降他不肯,用了很多辦法也不行,最后就讓他到北海邊去放羊,什么時候公羊生出羊來就讓他回家。蘇武的娘每天就穿著很正式的衣服在家盼著兒子回來。”

    “公羊咋能生出羊羔,那匈奴可真壞!”

    “是啊,可是蘇武吃多大苦也不投降,這叫節,咱們中國人講的氣節的節。”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碌曲县| 伊通| 宁南县| 墨玉县| 台南市| 五台县| 武邑县| 兰坪| 昌邑市| 永福县| 柳河县| 成武县| 昂仁县| 武川县| 安溪县| 金秀| 甘泉县| 永善县| 化州市| 珲春市| 措勤县| 鄂州市| 富蕴县| 连平县| 东明县| 新乡市| 施甸县| 武汉市| 周宁县| 灌云县| 六盘水市| 土默特右旗| 新绛县| 雅安市| 仁化县| 阳东县| 剑阁县| 织金县| 会同县| 昌江| 永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