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大郎今天的酒不錯,好像和甄大郎酒肆中的就所不同,這里面可是有什么道?”
郝仁喝的酒當然不是市面上賣的燒刀子,而是新釀的二鍋頭,度數只有四十度,已經快接近唐人的口味了,不過甄乾并非急于推向市場。rg
“這是某新釀造的仙人釀,產量不高,所以留著自己品嘗,要是郝班頭喜歡,走的時候帶上兩瓶!”
“那就不客氣了!”
除了大塊的羊肉,還有一片片切的薄如紙的羊肉卷,放在火鍋里一涮,再沾上甄乾特有的秘制調料,讓郝仁根停不下來。
沒有一會時間,郝仁一個人已經消滅了三盤羊肉,喝下足足一瓶酒,打了一個酒嗝,這才心滿意足的摸了一把嘴角的油漬,從袖子里拿出一疊紙放在甄乾的面前:“大郎,這是你想買的奴隸契約,哥哥我可是幫你把人留下來,如果滿意的話,明天就可以帶人辦手續!”
郝仁可是鹿泉縣的地頭蛇,甄乾也沒有時間天天在奴隸市場盯著,如果發現有好的奴隸工匠,郝仁便會幫甄乾先留下來。
甄乾的眼光很挑剔,一般沒有家眷的奴隸不要,這樣的奴隸不好管束,因為沒有了牽掛,很可能心里有怨氣之后反噬一口,有了家人就不一樣了,就算有什么不滿,想到可能禍及家人,也只能先忍著,就算多花一點錢也值得。其次奴隸一定要有一技之長,會種地看門也行。最后品行不端之人不能要,尤其是以前為非作歹之徒只會給自己招來麻煩。
盛唐時期奴隸價格比初唐長了不少,普通成年男奴價格在十貫以上,姿色不錯的成年女奴價格更是高達二三十貫,不過年紀偏大偏的奴隸就不值錢了,當然奴隸是否有一技之長也是價格高低的衡量標準。
甄乾要買的奴隸價格都不低,通常一家有手藝的奴隸要花去五六十貫,讓甄乾有些肉疼。
人才,這世上最值錢最不值錢的都是金錢,錢可以生錢,也可以變成一堆糞土,只有人才才是生錢不二法門。
“怎么這個月有這么多奴隸發賣?”
郝仁用牙簽挑著牙縫里的碎肉:“要不是你只要手藝人,數量還要多兩倍,而且價格下降了二成!”
見甄乾不解,郝仁解釋道:“王鉷……,就是那個戶部侍郎、御史大夫、京兆尹,一人領二十余使的王鉷,因他的弟弟戶部郎中王焊和邢縡謀反揭發,被皇帝賜自盡,家產充公發賣。王鉷在各地廣置田產,加上手下黨羽眾多,光是在恒州一地產業就有十幾處,不然這個月怎么會有這么多奴隸發賣!”
甄乾當然知道王鉷其人,天寶四年,唐玄宗任命戶部郎中王鉷為戶口色役使,并下敕免除百姓當年租庸調。
王鉷奏請征收百姓的運費,夸大錢數,又讓用錢購買地所產的貴重物品,這樣百姓所交納的比不免除租庸調時還多。按照過去所定的制度,戍守邊疆的士卒應該免除租庸,六年替換一次。但是守衛邊疆的將領都以戰敗為恥,對戰死的士卒都不向官府申報,所以這些士卒在家鄉的戶籍沒有注銷。王鉷一心聚斂財物,將有戶籍而沒有人的都當作逃避賦稅,按照戶籍登記,戍守邊疆六年以上者部征收租庸,有人被一次征收三十年租庸,而民眾無處申訴。
唐玄宗在位日久,用度日益奢侈,后宮賞賜沒有節制,不能隨心所欲到藏庫中去取。王鉷探聽到玄宗的心意,所以每年都上貢額外錢一百億緡,貯藏于國庫,以供玄宗在宮中宴飲揮霍,并:“這些錢都是租庸調以外的,與國家的經費無關”。唐玄宗由此認為王鉷善于理財,能夠富國,更加喜歡他了。王鉷想方設法苛剝百姓以取悅玄宗,以致朝野內外怨聲載道。
王鉷弟戶部郎中王焊,是個兇險不法之徒,召術士任海川問道:你看我有沒有帝王之相?任海川聽后,懼有殺身之禍,遂逃。
王鉷受弟弟謀反牽連死的不冤,沒有想到他的家產竟然如此豐厚,真好便宜了甄乾。
甄乾從一堆奴隸契約中挑出了四份:“這是我要的四家奴隸,明天我們去市場看人?”
“行!明天一早我到市場等你……”,郝仁看著甄乾挑選出來的四家奴隸契約,“大郎,這批奴隸中有不少新羅婢和胡姬,品色兼優,你就不挑幾個留在內宅?”
新羅婢和胡姬除了能伺候人,唱一個曲、跳一段艷舞,對于甄乾基上沒用,再一想到家里還有兩個喂不飽的妮子,甄乾也就斷了獵艷的想法。
見甄乾不為所動,郝仁挑著大拇指道:“哥哥真是服了你,萬貫家財放著不會享受,你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盛唐殷實之家要是家里沒幾個新羅婢、胡姬和昆侖奴,出門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甄乾算的上是異類了,家中固定資產加起來怎么也有萬貫,竟然連一個新羅婢和胡姬都沒有,更不要在家里蓄養歌姬伶人(戲子)了。
在這批官府發賣的奴隸中,有大量的新羅婢和胡姬,郝仁特地給甄乾留了幾個美貌的女子,沒想到甄乾一個都沒有挑。
甄乾購買手藝奴隸當然是準備做生意,這一點郝仁也知道,但是有錢不享受的人,甄乾還是第一個。
“大郎,這段時間縣城里的流民一下子增加不少,明府為此事搞的焦頭爛額,唯恐出現亂象,大郎不是需要人手,可是在流民中雇傭一些,也算幫助明府分憂解難!”
天寶十一年,李林甫這位朝野側目二十年的宰相病死,大唐帝國也失去了最后一位能總攬局的鐵腕人物,楊國忠成為第三個為唐玄宗斂財的人,此后的局面便徹底失控。
楊國忠,自幼不學無行,但是相貌俊美,楊貴妃進宮后與楊玉環二姐***由此攀龍附鳳。不過,此人也有一手絕技,就是計算錢財能絲毫不出錯,據在“大盈庫”盤點中能按市價以“枚”為單位報出每個庫房存貨的折價。李林甫死后,楊國忠成為宰相,并兼任度支郎中等四十余個差事。
大盈庫由王鉷專門設立,供給唐玄宗揮霍所用,每當唐玄宗追問大盈庫錢財來源時,王鉷都對玄宗:“請陛下放心使用,這些都不是來自國家稅賦!”
這位寒門宰相很有抱負:我出身寒微,只不過因為攀上了女人的關系才飛黃騰達,畢竟不是有功于帝國的名臣宿將,所以,我有生之年不會去求取一個好名聲,我只求富貴、奢華,我只要及時行樂!(看起來楊國忠還有幾分自知之明)
據楊玉環入宮后兩年,楊國忠自稱家產三千萬匹錦緞,把錦緞折合成后世人民幣,大約為七十億元。
天寶十一年,也就是李林甫剛剛去世,大唐帝國就下發了一道詔令《禁官奪百姓口分永業田詔》。
從字面意思來理解,這道詔令的意思是禁止封建官僚強奪百姓土地。
千萬別被忽悠,詔令名字不過是一個文字游戲,詔書的質是承認土地私有買賣,即放棄“開元限購令”。
在這道詔書中朝廷首先承認,天寶以來“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即使在限購政策下仍舊千方百計兼并土地、違法賣買百姓賴以為生的口分田,目前的狀況已經是百姓“無處安置”。其后,詔令筆鋒一轉,提出了解決措施:貧富分化情有可原,所有已經完成的土地買賣,只要是用現錢購買來的土地就是市場化行為,就應該是公平的、公正的,所以,以現錢購買的土地可以不遵守“開元限購令”、不需要罰沒入官,只需要“更從寬典,務使弘通”;至于不是用現錢買來的土地,如果有人來索要官家為其贖回“永業田”,如果沒有人來索要就算了……。
到底,封建王朝所有的財富聚斂手段都是為了與黎民百姓爭奪財富控制權。通常情況下,封建當權者搶劫財富有增加稅收、銅錢減重等若干手段,今天我們將其稱為“收稅調節”、“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
如果讓甄乾來評價,那么,增加稅收是最蠢的政策,誰都知道自己兜里的錢少了,最多也就是個“手中有招、心中無招”的境界;增發貨幣雖然是狠招,大家一時不會覺得錢少,但時間一長也就很難再糊弄人,不過也就是“手中無招、心中有招”的境界。唯獨楊國忠這個不學無術的無賴,一出手搞出來的《禁官奪百姓口分永業田詔》就到了搶劫的最高境界---土地兼并,頗有“手中無招、心中也無招”的風范。
在農耕社會中,土地是每一個農賴以為生的生產資料,而這種生產資料價格暴漲,會迅速掃盡社會底層幾代人的財富積累。顯然,唐玄宗在開元初年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開元限購令”才否認所有土地買賣的合法性,以極其強硬的方式穩定了農從帝國政府手中獲得的土地。
現在,財富分配規則變了,一切也就都變了。流民、可怕的流民,再一次出現在大唐帝國的疆域之內。
從后來的發展來看,天寶十四年,大唐帝國有四成以上的人失去了土地,就算沒有安史之亂,社會大動蕩一切條件已經具備,爆發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