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花不僅御寒,織成的布匹比之葛麻耐用、柔軟,比之絲綢價格低廉,只要盛行起來,絕對是一個一本萬利的大買賣!
至于棉籽難以剔除?
那完全不叫事情啊!
棉花大面積種植是在明初,朱元璋用強制手段才逐漸流行起來,也帶動了整個棉花產(chǎn)業(yè)鏈的發(fā)展。不過之前也有棉花的種植和加工,但那些都是小范圍,并未產(chǎn)生規(guī)模效應,甚至被人當成了花卉養(yǎng)殖。
棉花分為早中熟、早熟及特早熟品種,對光照長度反應不敏感。是喜光作物,適宜在較充足的光照條件下生長。
甄乾在得到滄州六千畝鹽堿地后便開始種植棉花,本來是想運到黒域城,作為御寒之物。不過藤原刷雄為了解決肥前國災民的過冬問題,向唐商購買大量的御寒之物,甄乾想到了棉花,便從滄州運來不少棉花賣給藤原刷雄制作棉被。
“你們是不是把棉籽也一起放進了棉被里?”甄乾捂著額頭問道。
天吶!
為什么自己一個沒留意,就鬧出這么大的笑話!
隨即甄乾啞然,把棉花籽留在被子里,這樣的事情也關系不大,只不過王倫所說的抽絲紡線才是關鍵。對于紡織之事,甄乾還真沒有太關心,當然也不是自己疏忽了,而是紡織產(chǎn)業(yè)多在江南,北方的紡織技術自然看不上眼,再加上絲綢桑蠶無法在五峰列島養(yǎng)殖,也就暫時沒有上心了。
現(xiàn)在想來還真是失策了。
“是我失誤了,這件事情就交給甄三處理,等到甄三拿出成熟技術之后,五峰列島等地以后也大規(guī)模的種植棉花?”
“此物所產(chǎn)絲棉,雖然能夠織成布匹,但價格不低,即便是能去除其中棉籽,產(chǎn)量也低,況且占用了耕地就不妥了!”王倫提醒道。
“無妨!”
甄乾知道王倫會錯意了,棉花喜熱、好光、耐旱、忌漬,適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種植,在其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只要有充足的溫度、光照、水肥條件等,就象多年生植物一樣,可不斷地長枝、長葉、現(xiàn)蕾、開花、結鈴,持續(xù)生長發(fā)育,具有無限生長性和較強的再生能力。
“五峰列島等地的耕種糧食面積自然不能占用!”
甄乾不傻,這個時代畝產(chǎn)本來就低,自己哪能舍本求末呢?但棉花的確是好東西,不比絲綢需要養(yǎng)蠶種桑繅絲等等繁雜的工序,山坡之地能種,貧瘠之地也能種植,沒有養(yǎng)蠶的嬌貴,織成的布匹才是真正百姓能穿的起的布匹。
“但五峰列島等地多有坡地荒地,這些地方都能種植棉花,不要小瞧了這小小的棉花,其中的利潤并不比水晶片低!”
王倫可不是腐儒,以前在甄家除了享福沒機會,什么事情沒干過,說到種地,不比面朝黃土背朝天、一滴汗水摔八瓣的老農(nóng)差多少,經(jīng)過甄乾一解釋,也就明白了棉花的用處。
產(chǎn)量超過種麻,價格低于絲綢,又不占用耕地,制成布匹舒適耐用,這樣好東西誰不喜歡。
甄乾現(xiàn)在滿腦子都是脫籽機(后世稱為軋花機)、水力紡車,甚至一不小心還能提前把山寨般的珍妮紡紗機發(fā)明出來,然后借助自己海路的便利,將棉布銷往整個世界,五峰列島等地以后種植棉花,黒域城發(fā)展羊毛產(chǎn)業(yè),自己說不定能開創(chuàng)出一個大唐時代的第一次工業(yè)革命。
一想到后世英國“羊吃人”的歷史,甄乾就差點笑出聲來。
“來人,去把甄三叫過來,我有要事和甄三商量!”
甄三至從來到五峰列島后,甄乾就基本上看不到他的身影,除非甄乾派人去叫他,如果他那一天突然主動來找甄乾,那一定是有什么地方弄不明白,或者是急需錢糧人力了。
甄三剛到五峰列島就提出修建浮橋和橋梁方案,溝通五峰列島南北交通,接著便開始在幾座主島上修建大型的水庫,給各種機械提供水力動力,灌溉和飲用反而是次要的,前不久又提出在五峰列島最高的山峰上修建天文臺,用于觀察天象。
修建天文臺在后世人眼里不過是一個工程項目而已,可在古代的意義就完全不同了。
古代天文臺可不是觀察天象這么簡單,皇帝是天地的代表,普通人觀測天象,立即會被人認為是在窺視皇權,意圖叛亂顛覆朝廷,抄家滅族是一定的。
歷朝歷代都有負責天文的人。和很多上古文明一樣,這些觀天者往往身兼神職,為部落首領或王的高級顧問。
到了東漢,觀天活動有了制度化,最高天文官稱為太史令,管轄天文臺和明堂兩個部門。天文臺又由靈臺丞具體負責。
天文機構的最高領袖通常由皇帝親自任命。
普通人不僅觸及不到天文知識,哪怕是觸及到了也不行,也只有皇帝親自任命的官員才能觀察天象,只不過對于天象的好奇,不是一個阻撓就能杜絕的。
甄三觀測天象的目的自然不是想改朝換代、窺視天機,古代航海除了利用指南針之外,就只剩下牽星術了。
牽星術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航海重要發(fā)明之一。
利用天上星宿的位置及其與海平面的角高度來確定航海中船舶所走位置及航行方向的方法,因此又稱為天文航海術。
早在秦漢時代,已經(jīng)有人知道在海上乘船看北斗星就可以辨識方向。
從印度取經(jīng)學習的東晉僧人法顯乘船回國時說:“大海彌漫,無邊無際,不知東西,只有觀看太陽、月亮和星辰而進。”..
牽星術的工具叫牽星板,用優(yōu)質(zhì)的烏木制成。一共十二塊正方形木板,最大的一塊每邊長約二十四厘米,以下每塊遞減二厘米,最小的一塊每邊長約二厘米。另有用象牙制成一小方塊,四角缺刻,缺刻四邊的長度分別是上面所舉最小一塊邊長的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和八分之一。比如用牽星板觀測北極星,左手拿木板一端的中心,手臂伸直,眼看天空,木板的上邊緣是北極星,下邊緣是水平線,這樣就可以測出所在地的北極星距水平的高度。高度高低不同可以用十二塊木板和象牙塊四缺刻替換調(diào)整使用。求得北極星高度后,就可以計算出所在地的地理緯度。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