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八章
把利步利的出現(xiàn)關(guān)沒有挽回羌人敗亡的結(jié)局,只不過將這個過程拖慢了一點點而已。
而且若是他不出現(xiàn)的話,或許由別從臥施帶來的一萬五千人還能多跑掉一些,但是因為他的出現(xiàn),讓那些準備逃跑的羌人再次看到了希望,逃跑的腳步也就慢了一些。
所以,兩萬羌人青壯最后能夠活著離開的不到四千,其余的盡數(shù)被祿東贊帶著的吐蕃軍隊斬盡殺絕,同時也切下了無數(shù)的人頭。
這些人頭都將被腌制好,然后等到離開的時候交給堵在積石山那里的薛仁貴,由老薛來驗證他們的戰(zhàn)功。同時,鑒于這些吐蕃人是第一次投降,而且這次的行動也是剿匪行動,所以人頭不分老幼,有一個算一個部都算戰(zhàn)功。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命令,所以吐蕃人這次的行動顯得格外賣力,閻、諾兩州被他們像過篩子一樣,來來回回的篩了不下四次,可以這兩個州基上被殺的百里無人煙,十里無雞鳴,幾乎變成了一片蠻荒之地。
當然,吐蕃人也不是沒有付出代價,剿匪的兩個多月,五千吐蕃精銳有一千五百余埋骨荒山,帶著遺憾先一步離開了這個世界。
不過李承乾現(xiàn)在根顧不上松州這邊的吐蕃人了,囑咐了薛仁貴注意吐蕃人的動向,心不要吃了他們的悶虧之后,大唐太子殿下的部心思便轉(zhuǎn)到了已經(jīng)開始了一個月的高句麗戰(zhàn)事上面。
沙卑城的失守讓高句麗有些措手不及,高延壽與高惠真的十五萬大軍在半路停了下來,不知應該作何選擇,是應該轉(zhuǎn)道鴨綠水,順江而下將卑沙城奪回來,還是繼續(xù)保持原計劃去支援安市城。
“混蛋,高延壽就是混蛋,他這是貪生怕死,是畏敵不進,什么不知道如何選擇,都是借口!备呔潲惖膫巍L安城’中,高建武憤怒的咆哮著。
卑沙城失守,使得大唐有了在大海是進攻遼東的能力,安市城很快就要面臨西、南兩個方向的進攻,如果北部褥薩高延壽等人再不加快速度,很可能會被大唐的軍隊堵在半路上。
“陛下,為何不讓北部褥薩直接轉(zhuǎn)道去遼東城呢?在那里與唐軍決一死戰(zhàn),有遼水攔路,我們完可以找機會將唐軍一舉擊潰。”
“轉(zhuǎn)道遼東?斷了唐軍的后路?”面對手下臣子的提議,高建武怒火平息了一些,不管這個計策如何,但至少也算是一個主意不是么。
“?臣,臣的意思是……”剛剛提議的家伙愣了一下,自己可沒有過斷唐軍后路的話啊,為什么會被誤解至此呢。
“好了,你不用了,唐王親自征,你不會以為遼東城和新城能夠擋住大唐的兵鋒吧?若是擋不住,援兵貿(mào)然過去豈不是正好與唐軍迎頭撞上!比w蘇文擺手打斷那大臣接下來的發(fā)言,轉(zhuǎn)頭看著高句麗榮留王道:“陛下,臣不建議截斷大唐后路的做法,這樣做的風險太大,萬一事有不諧,后果不堪設想!”
“哦?為何?莫離支可有何高見?”高建武看著泉蓋蘇文,不陰不陽的問道。
涉及到權(quán)力的斗爭,無論如何都沒有妥協(xié)的余地,高建武如果能看泉蓋蘇文順眼那才是怪了。
“大唐既然已經(jīng)奪下了沙卑城,那么等于有了另一條后勤補給線,襲擾唐軍后方已經(jīng)沒有什么實際作用,萬一大唐突破了新城一線,那么他們就會在海上取得補給,這樣一來援兵與安市城便被唐軍徹底隔開,不擔沒有給唐軍造成損失,弄不好還會使安市城毀于一旦!
泉蓋蘇文毫不在乎高建武的蔑視,站在大殿之上侃侃而談,把高建武的提議貶的一文不值,末了同樣不陰不陽的對高建武冷冷一笑。
“你……,好,莫離支既然如此,那么一定有什么更好的辦法,不如你來如何?”高建武被弄的有些下不來臺,瞪著泉蓋蘇文恨聲道。
“讓他們按照原定計劃前進,卑沙城現(xiàn)在奪不奪回來根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大唐水師既然能夠奪取卑沙城,那么他們的力量必然不可覷,不清楚其底細之前與其交手實為不智之舉,所以現(xiàn)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按原計劃進行!比w蘇文信心十足的著,大殿之上是他一個人的聲音在回蕩,看上去頗有指點江山的意味。
至于坐在御階之上的高建武,在泉蓋蘇文看來他不過就是個傀儡罷了,完沒有理會他的必要,若不是現(xiàn)在大唐傾舉國之力攻伐而來,把這個老家伙弄死,再扶植一個聽話的傀儡上去,他自己來攝政才是最好的選擇。
“來去,還不是原計劃,我還以為莫離支有什么高見。”高建武撇撇嘴,同樣盡力的貶低著泉蓋蘇文,以挽回自己形象上的損失。
“不然!陛下,臣的計劃乃老成謀國之言,試想一下,我十五萬大軍在安市城倚城而戰(zhàn),必然能將大唐軍隊阻攔城外,只要等到九月天寒之時,唐軍耐不住北方寒冷,必須撤軍,到那時候才是我們奪回卑沙城的最好機會,因為到了那時候卑沙城會變成一座孤城,沒有任何一個援兵。”
不得不,泉蓋蘇文的想法的確是好的,歷史上李二的確是被阻攔在了安市城外面直到九月。
但是他還是高估了高延壽、高惠真十五萬軍隊的戰(zhàn)力,同時也對未來的局勢估計的過于樂觀,完沒有考慮裝備上的差異與李二覆滅高句麗的決心。
可正所謂今時不同往日,有了李承乾參與的高句麗戰(zhàn)爭已經(jīng)變的與歷史上大不相同,大唐軍隊的裝備也與往惜有了極大的改進,戰(zhàn)術(shù)與戰(zhàn)法也不似以往那么單調(diào)與老套。
所以有著數(shù)萬大軍駐守的遼東城在李績看來,似乎就像是一個練兵場,是檢驗大唐軍備的一個試驗點而已,面對著這座并不算是高大的城池,這位歷史上有名的儒將,決定試一下烈焰焚城到底是個什么感覺。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