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不是與地震八字相沖,安一指經(jīng)常遇到地震這種自然災(zāi)害,而且每次遇到地震的時候都會倒霉。
從最初星辰高塔的試煉,到現(xiàn)在。從多元宇宙副本到臨時副本,到不排副本也經(jīng)常遇到地震了,這讓安一指感覺到了世界的惡意……
——該不會跟他走哪哪塌的屬性有關(guān)吧?
話說回來,就算是深入地下的幽暗地域,地震這么頻繁真的沒問題?
事實上這是安一指孤陋寡聞了,幽暗地域不僅地震多,而且烈度也相當可觀,不然那些時不時打開又關(guān)閉的自然洞窟是怎么形成的?
用維康尼亞的話來說,今天的兩次地震不論規(guī)模還是強度都算小的,有時候運氣不好連巖漿都會一起噴出來。
她講述了一段小時候自己的聚落碰到巖漿的事,這讓他們不得不放棄本來非常安全的地方,重新找地方搬家,或許就是因為這個他們才會被信仰蜘蛛女神的黑暗精靈找到,遭遇同族的追殺。
不過大城市倒是不用擔(dān)心這個,早就用魔法或是神術(shù)等方式進行過加固,自然形成的巖漿不會從城市里噴發(fā),頂多會在城外,給居民留下逃生時間。
更讓安一指三觀刷新的是,地下居然有規(guī)模龐大的火山群,不僅有,而且還有生物在那附近居住,比如火巨人。
果然不能用地表生物的眼光去衡量地下生物的三觀,在他們看來這種程度的地震就跟地表上偶爾會陰天一樣,小意思。
不過火山的話題反而激起了維康尼亞的興趣:
“地表也有火山嗎?噴發(fā)的時候會不會造成火山灰?地表那么大火山灰再多應(yīng)該也不會有什么影響吧?安一指你見過活火山噴發(fā)嗎?書上說特別壯觀,巨大的像蘑菇一樣的云彩直插天際……話說云彩是什么樣的?安一指你說話呀,你說話呀,你說話呀。”
安一指:“……”
不知一次這么覺得,為了矮人寶庫的鑰匙和維康尼亞簽了契約貌似是種錯誤……
經(jīng)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安一指多多少少也摸到了一些和話嘮溝通的方法,那就是無視她,用不了多久她就會自己安靜下來,如果你勾起她的興趣……
那就有的聊了。
所以安一指拍了拍袍子上的塵土,轉(zhuǎn)頭打量自己所處的位置。
看上去這像是一個類似塔內(nèi)的結(jié)構(gòu),左手邊能看到一條寬闊的樓梯,它盤旋向上,一直延伸到幾百米以上的高度,以安一指的視力甚至看不見穹頂。
右手邊則是一個洞窟,應(yīng)該不是人工制造的,因為安一指沒有看到任何雕琢過的痕跡,這對上古精靈來說根本不可能,他們已經(jīng)把藝術(shù)細胞融入到每一樣生活器具里了。
洞窟傾斜了三十度左右,在右下方,而且似乎連接的地方有些轉(zhuǎn)折,從這里看不見洞窟里面的情況。
背后就是他們進來的通道了,此時已經(jīng)完全被碎石堵死,根本沒有出去的路。
如果只有安一指自己,他根本不用擔(dān)心會被困在這里,大不了探索的差不多了,來一發(fā)爆裂魔法試試,能轟開最好,轟不開就帶著收獲死回伊卡沙城也沒啥。
但維康尼亞不行,由于契約的關(guān)系,想要保留矮人寶庫里獲得的東西就必須讓維康尼亞安全的到達地表。
不過現(xiàn)在說被困住,還言之尚早,畢竟面前有兩條可以探索的路,說不定能找到另外的出口。
至于選那一條……
安一指走到兩條路當中的分叉口,捉摸著怎么做。
走下面那條明顯是天然形成的洞穴很有可能找到通往外界的出口,但幽暗地域下的隧道盤根復(fù)雜,也就是說隧道跟迷宮差不多……
而另外一條往上的路明顯就是上古精靈遺跡的風(fēng)格,繼續(xù)探索下去說不定能找到什么好東西。這可不在于維康尼亞的協(xié)議之內(nèi),拿到什么都是安一指的。
略微考慮一下,他決定先找出路,確保逃生路線再說。
由于地震的關(guān)系,進入上古精靈遺跡的通道已經(jīng)被完全封死,他也就不用擔(dān)心有玩家會跑來跟他競爭,相對的,如何出去才是現(xiàn)階段最應(yīng)該考慮的問題。
“主人,你看前面。”
剛打定主意,海拉在安一指耳邊道:
“墻上有些字。”
順著海拉的指引看過去,他看到處于岔路口的一塊比較平直的巖石上確實有些不起眼的痕跡,不僅僅是由于時光的原因讓那些痕跡變得模糊不清,同時遺跡里潮濕濕潤的環(huán)境也讓上面糊了一層厚厚的青苔。
這也就是眼睛好用的海拉能看見,安一指根本沒注意到那上面有字。
遺跡中的字跡甚至是符號都有可能是線索,而且可能性很大,盡管不一定對接下來的冒險起到幫助,但絕不能輕易的無視他們。
順便一提,也有地下城的建造者反其道而行之,故意在字跡和符號上面留下陷阱。
可以說冒險者與地下城之間的較量基本就是套路和反套路的意思。
呼出虛空抱擁大盾,應(yīng)對隨時可能出現(xiàn)的危險,安一指拿出一把大號刷子使勁把糊在墻上的青苔刷掉,露出一個邊角。
那是一個幾何圖形,有點像三角形的一邊,周圍又一圈小字,但太小了也太模糊,很難辨認。
等了幾秒沒有觸發(fā)陷阱,安一指繼續(xù)重復(fù)著刷青苔的工作,直到隱藏在青苔后面的圖形完全露出來為止。
那是一個由三個三角形組成的符號,看起來有點像核生化標示,但三角形的排列方式不同,有點趨于平行排列的意思…….
這玩意好眼熟!
“是瓦奧萊克的標示!”
也難怪會眼熟,安一指手上的雙面者法杖就是在瓦奧萊克的最后長眠之所發(fā)現(xiàn)的,作為他入手的第一件史詩級物品,安一指對雙面者法杖的獲取過程記憶猶新。
“這里也是瓦奧萊克建造的?這貨該不會包工程的吧?”
“不,這里確確實實是上古精靈的遺跡。”
維康尼亞雖然不清楚瓦奧萊克是誰,但她可以從周圍的石頭分辨出建造時間:
“這里至少有幾萬年的歷史了,那時候會建造龐大建筑的只有上古精靈、人類和矮人,而后兩者做不到這么精美結(jié)實的石雕,保證數(shù)萬年不損壞。”
巨龍是不會玩建造的,上古精靈與龍的時期,人類建造龐大的宮殿和城市供養(yǎng)巨龍。
也就是說,這里確確實實是上古精靈的遺跡。
那為什么有瓦奧萊克的標志?
“應(yīng)該是魔法印記,經(jīng)常出門冒險的旅行法師每次發(fā)現(xiàn)什么遺跡或是地下城之類的總會留下這個。”
魔法印記是代表一個法師的圖案,玩家法師不太重視這個,NPC法師都有自己專屬的徽章,看見徽章就知道法師是誰,比如安一指額頭上的圖案,懂行的一看就知道他跟尼古來有關(guān)系。
實在不好理解的話,總看過哈利波特吧,那些搞事兒的食死徒每次搞完大新聞總會在天上留下個黑魔標記,道理是一樣的。
話說這也有點不太道德了,就跟去景區(qū)在墻上留下‘某某某到此一游’一樣。
“咱們并不是上古精靈遺跡的第一批訪客。”
海拉說:
“主人你看瓦奧萊克的會長下面,是不是還有很多的小徽章。”
聽了海拉的提醒,安一指才注意到在最顯眼的瓦奧萊克徽章下面,還有密密麻麻多大十數(shù)個的小型徽章,假如他們每個都代表一位法師的話,自從瓦奧萊克之后千年多的時光里至少有十幾個冒險者小隊來過這里。
這個發(fā)現(xiàn)像一桶冷水從頭澆下來一樣澆滅了安一指尋寶的心。
即使那些小隊都是NPC的,能找到多少東西就真的只能看緣了。唯一的欣慰只有迷鎖核心,希望能找到吧。
分割線
離開那個岔路,由于上面留下印記的魔法數(shù)量太多,安一指極大的失去了對上古精靈遺跡的探索心,順便也確定了還是優(yōu)先保證出口再說的想法。
上古精靈的遺跡里長期都有魔法照明,盡管能看到部分失效的地方,但那么長的時間過去了,還能保持運轉(zhuǎn),只能說這不科學(xué)但很魔法。
不過他們現(xiàn)在去的那條路明顯是自然形成的洞窟,魔法照明什么的自然是沒有,安一指只好給自己加上邪魔之眼獲取黑暗視覺能力,為了穩(wěn)妥起見,也維持著舞光術(shù)的運行。
維康尼亞就不需要這些了,她本身就具有黑暗視覺,單憑洞穴中發(fā)光苔蘚的微弱磷光就能看的清清楚楚。
穿過那道只有三五米左右寬度的洞口,順著隧道轉(zhuǎn)折往前走大概十幾米,出現(xiàn)在安一指和維康尼亞面前的是一個廣袤的地下空腔。
用廣袤這個詞形容一個大號溶洞,似乎不太合適,但這個地下溶洞的大小確實配得上‘廣袤’二字。
目所能及之處根本看不見邊緣在哪,連海拉都看不見。
不過這個地下空腔并不適合作為城市的定居點,附近有沒有水源先不談,洞穴的高度也太矮了,頂多三十米所有的高度,而且這個空腔內(nèi)到處都是直徑十幾米甚至二十多米的巨大坑洞。
安一指不是學(xué)地質(zhì)的,他實在是無法想象到底是什么樣的地質(zhì)運動才會導(dǎo)致這樣的地貌形成。
不過這也不太重要就是了,重要的是,這里是否連接著通往外界的出口?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