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貽香知道胡老自幼出生金陵,數(shù)十年從未離開過,既然已決定要上紫金山,當下便帶開話題,轉(zhuǎn)而向他詢問太元觀之事。rg
那胡老心中有愧,急忙滔滔不絕地告知:“那太元觀始建于一百多年前,乃是道家廟觀,隸屬天師道一脈,供奉的是三清神像。由于規(guī)模宏大,道法深嚴,經(jīng)過數(shù)代掌教的發(fā)揚光大,其風頭竟然壓過了當年盛行一時的真道,因此被前朝皇族認可,封為皇家道場。”寧萃插嘴道:“這么來,朝廷之所以和太元觀結(jié)怨,便是因為太元觀受過前朝的封賞?”
胡老思索了一會兒,道:“這么倒也不錯,卻不盡然。當今皇帝的脾氣,就連街上的販夫走卒都明白,試問他如何容得下太元觀這般明目張膽地在京城旁邊培養(yǎng)自己勢力?何況這一代的掌教希夷真人武功名望皆是一流人物,在前朝便名揚四海,因此甚是自負。記得十多年前我朝揭竿起義,推翻前朝暴虐時,這希夷真人還有過獨霸一方的念頭,想學宋代的陳傳老祖,要將紫金山據(jù)為己有。當時號稱‘不死先鋒’的畢無宗畢大將軍尚在人世,于是便約了他在紫金山巔試招定勝敗。在場做公證的人中,便有你爹謝大將軍。”
謝貽香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樁成年舊事,原來那希夷真人和父親居然有過這么一段過節(jié)。回想起那晚在五侯家,自己和父親能從那希夷真人和韓鋒手下身而退,倒是不幸中的萬幸,仍舊有些后怕。
她急忙追問胡老這場試招的結(jié)果,胡老卻嘆道:“那畢竟是許多年前的事,只怕世人早就忘記了。至于此戰(zhàn)的經(jīng)過,恐怕除了當時在場的這三個人以及希夷真人的幾個徒弟,就再沒其它人知曉其中的詳情。不過這場約戰(zhàn)的結(jié)果卻是人盡皆知了,那希夷真人經(jīng)此一役,便向我朝俯首稱臣,再不敢有劃地為王的念頭。除此之外,他還和朝廷還定下終身不踏出紫金山半步的誓約,這也算是從此退隱江湖了!
謝貽香暗自盤算,父親的武功雖是極高,但相比起那希夷真人,只怕尚有差距。昔日的畢無宗將軍和父親齊名,都是軍中名將,想來他們的武功應當在伯仲之間。如此看來,當年那一戰(zhàn)畢無宗之所以能取勝,只怕父親不止是在旁掠陣這么簡單。不定還是兩人聯(lián)手齊上,這才壓制住了那希夷真人。
然而聽胡老起那希夷真人”終身不下紫金山“的誓約,自己那晚分明就見他來了金陵城,還和父親大打出手,不禁又詢問起關于這不下紫金山的誓約。胡老連忙搖頭,道:”這誓約當然是真的,否則皇帝哪會容忍他至今?自立下誓約以后,希夷真人確然再沒下過紫金山,這一帶太元觀的信徒都知道那太元觀的掌教從不下山,但凡有所求,都得親自上山拜見!
謝貽香此刻還不想將父親和希夷真人那夜交手的事告知眾人,只得試探著問道:“倘若那希夷真人當真違約下山,又明什么?”
胡老臉色微沉,喃喃道:”這誓約是和朝廷立下的,倘若希夷真人毀約,那便是要和朝廷決裂了!痹谂缘膶庉秃鋈徊遄斓溃骸芭拥故锹牭竭^一些傳聞,當年那一戰(zhàn),希夷真人是負了極重的內(nèi)傷,以至經(jīng)脈大損,這才老老實實地立下誓言,再不涉足江湖。我聽人過,希夷真人若要治好自己傷,只怕要靠一些邪魔外道的秘術才行。”
謝貽香回想起那晚遇見希夷真人的情形,看他與父親交戰(zhàn),若是經(jīng)脈受損,相比也是治好了。胡老點了點頭,道:“確有如此傳言,但是否真?zhèn)怂慕?jīng)脈,就不得而知了。太元觀這些日子以來,一直廣施恩德,收容了不少附近的難民。那希夷真人不是什么善人,他們這番舉動,只怕當中還另有深意……”
謝貽香見他住口不言,問道:“胡老,依你看來有什么深意?”胡老冷笑一聲,道:“還能有什么深意?自然是收買人心。照我看來,這希夷真人到底是個不安分的主,遲早有一天要搞出些動靜來。三姐記得聽老奴一言,近日里千萬別去紫金山尋訪我家公子,更不要去惹那希夷真人。一旦完成了皇帝交待的差事,我家公子必定身而退,到時候我讓他第一個來找你!
謝貽香嘴上答應著,心中卻早已下定決心,要去一趟紫金山了。當下她又和胡老寒暄了幾句,便和寧萃一起向胡老匆匆道別。剛出得先府大門,卻想起自己那匹駿馬還在了徐大人府外,便對寧萃道:“我們?nèi)バ滩斗坑憙善ヱR,這便趕去太元觀!
卻見寧萃露出為難的神情,搖頭道:“我不騎馬!彼櫫税櫭,補充道:“馬身上的味道太濃,我不習慣。”
謝貽香有些哭笑不得,回想起那夜她踢桌擋雨的舉動,還有之前在香釅居擦拭桌椅,想不到寧萃這個出身江湖的女子,居然比深閨姐還要嬌貴。當下她只得苦笑道:“那我去雇輛馬車,或者找頂軟轎也行!
寧萃卻搖了搖頭,道:“我還留在城里得好,不與你同去了。妹妹此去若是有什么變故,好歹在城內(nèi)也有個照應!敝,她望了望偏西的斜陽,“如果明天日出之時還不見妹妹回來,我便前往刑捕房和將軍府,通知他們商議對策。”
謝貽香一想倒也有理,倘若當真出了什么變故,還是得通知莊浩明和自己父親,于是便和寧萃交待了幾句,當即告辭。她從徐府取回自己的坐騎,便匆忙往城東方向奔去。
那紫金山在城外的東郊,只有十多里路程,一路行經(jīng)文淵路,穿過清溪街,京城東面的東安門便出現(xiàn)在眼前。她正要縱馬出城,卻見一名巡街公差筆直地站在街道中間,雙臂平伸,將她的去路攔住。
那公差看起來不過二十多歲,生得濃眉大眼,長身玉立。謝貽香不由地心生好感,緩緩停下馬來,淡淡地道:“給我讓開!蹦枪钜压暤溃骸斑請三姐跟我走一趟應天府衙門,解釋你今日正午時分,當街羞辱兩名巡街公差一事。”
原來卻是給中午那兩名醉酒的公差討法來了,謝貽香頓時一臉不屑,冷笑道:“你既然認得我,便該知道這是刑捕房辦案。不管是當時的他們還是此時的你,阻礙于我便是妨礙公務,你們誰擔當?shù)闷疬@個罪名?”那公差毫無懼色,反而微笑道:“謝三姐好大的官威,莫非你們刑捕房的人都是這么蠻不講理么?”
謝貽香臉色一沉,正待發(fā)作,卻見那公差不慌不忙地在腰后摸索起來,隨即緩緩抽出一根漆黑的旱煙竿,又伸手到腰間的煙袋里捏出一撮煙絲,漫不經(jīng)心地往煙嘴里填裝起來。
要知道自從前朝海禁開放,煙草這一物便從南洋流入中原,而今上至朝廷官員,下至平民百姓,皆多有吸食者,是以此物倒是極為常見。然而此刻看到這巡街公差摸出旱煙來,謝貽香頓時心念一動,驚喜摻半地道:“是你?”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