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莫是那宋參將頓時呆立當場,就連身旁的常大人也被嚇了一大跳。rg且不論此案的案情錯綜復雜,單是這當中牽扯上的恒王和畢家后人,便要權衡這當中的利弊關系;若是稍有不慎,非但在皇帝那邊交不了差,甚至還有可能引發天下大亂。
所以即便是刑捕房原總捕頭的莊浩明復生,又或者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會審,也絕不敢輕易定案,更不可能承諾結案的時限。似謝貽香這么一個姑娘,又怎敢夸下海口,什么今日便要了結此案,當真是大言不慚!
當下那常大人連忙出來打圓場,笑道:“謝三姐笑了。宋參將,你可不知道,這位姑娘便是當朝首席大將軍謝封軒家的三姐,此番代表的乃是金陵刑捕房,特來協助偵破此案。大家都是替朝廷辦事,自然也想快些了結此案。你這個大老粗,可不要令謝三姐為難。”
那宋參將又是一怔,脫口道:“謝封軒家的三姐?”眼見常大人了頭,他當即倒抽了一口涼氣,道:“好家伙!居然是謝大將軍的女兒。謝三姐,方才是在下失禮了!”
要知道謝貽香之所以口出狂言,卻是有自己的打算。眼下整個畢府已經被朝廷封禁了三個月之久,無論是畢府里的人,還是前來辦案的公差和軍士,甚至連同眼前的常大人和宋參將,早已是身心俱疲,哪里還有什么心思辦差?對他們來,只恨不得此案能夠盡快了結,所以她才故意大話來唬這個宋參將。
要知道似宋參將這類武將,謝貽香身為謝封軒之女,自幼便和他們打慣了交道。她深知若是想讓這些兵卒聽話,用對付常大人這類文官的“曉之以理”,那是決計行不通的,最管用的還是“誘之以利”,讓他們明白此中的利弊得失。
至于畢府的命案能否在今日了結,謝貽香眼下就連案情都不知道,又怎么可能妄下定論?所以方才那話,依然是她的胡八道。但也正如她所料,這話一出,那宋參將雖不至于深信不疑,但也立刻打起了精神,就連常大人那張面若死灰的臉上,也重新浮現出了神采。
當下一行人便登上龍洞的山頂,徑直來到畢府的大門外。由于常大人先前已派隨從傳話,所以此刻畢府那兩道青銅鑄造的大門早已打開,兩旁更有不少軍士守候。謝貽香看到畢府門口森嚴的守衛,再望向大門后那青石鋪砌的畢府前院,不禁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想不到自己終于還是來到了畢府,回想起得一子先前的話,若是以“道”來解析這天地間的一切,那么世間所有的事,其實都只是一個周而復始的“圓”;起便是終,終便是起。如今而自己再一次回到畢府,面對幼年時記憶深處的那一尊暗紅色關公雕像,不禁令她愈發感覺是宿命的安排。
真希望自己能夠不虛此行,不止能解開畢府這樁命案,同時也能解開自己記憶深處的噩夢。
那常大人當即便請眾人入府,就在踏進畢府門檻的一剎那間,謝貽香心中忽然莫名地一跳——雖然眼前是一片平和的景象,然而無論是身為捕快的那份洞察,還是身為女性獨有的那股直覺,都在告誡謝貽香此間存有異常,甚至會有意想不到的危險。
而且恰巧便在此時,原嘩啦啦往下澆灌的滂沱大雨,居然就此停歇了。
俗話“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這雨落雨停,就是自然之理。然而這一場雨竟在此刻停歇,時機也未免太湊巧了一些。身旁眾人當即紛紛稱奇,那常大人更是奉承,這一番雨過天晴便是畢府命案撥云見日的征兆,而這一征兆,自然便是要應驗在謝貽香身上。
可是謝貽香卻無暇理會這些神異之時,她這一踏進畢府,心中所生起的那股異樣感便愈發濃厚,甚至依稀還有一絲熟悉的感覺。她放眼望去,這大門后便是畢府的前院所在,形貌卻是有些奇怪,乃是由青石鋪砌、成六角形擺布,當中不見一顆花草樹木的裝修,就這么空蕩蕩地裸露在眾人眼前。
而就在這個六角形的前院正中,一尊丈許高的暗紅色雕像無聲矗立,靜靜地背對著眾人,只看得見在雕像的右手間,分明握著一柄戰場上所用的長刀,也是一丈左右的長短,刀尖斜指向天。此時雨過天晴,伴隨著朝陽的灑落,一團淡紅色的光暈微微蕩漾在刀鋒之處,可見這柄長刀不但已有些歲月了,而且更是一柄真正殺過人的刀。
看到前院里這一尊雕像,似乎忽然打開了謝貽香幼年時的記憶,她這才能夠確認,自己的確曾經來過這里。一時間,她的思緒仿佛有些混亂,不知不覺中,腳下已情不自禁邁開步伐,徑直來到這尊雕像背后;略一停留,終于還是繞到了雕像的正面。
這是一尊暗紅色的雕像,也不知是由什么金屬鑄成,謝貽香印象中曾聽人起,這尊雕像的年頭,或許比這整座畢府還要久遠得多,似乎是從別處搬來的,至少已有好幾百年歷史。從十多年前畢府建成以來,便一直矗立在此,任憑風霜雨雪的洗禮,卻沒有絲毫的磨損,就連雕像身上的衣褶花紋都能清晰可見。
而這尊雕像所雕塑的形貌,自然便是三國時期的名將關羽了,也便是世人口中尊稱的關帝爺爺。只見關公的雙腳在戰袍中微微分開,將身軀挺得筆直,左手捋著胸前的美髯,右手則是緊握著那柄戰場上所用的長刀。
這是一柄真正的長刀,卻和這尊關公雕像并非一體,似乎是后來才被放到雕像的手里。然而這柄長刀卻和廟宇里、戲文中關公所用的青龍偃月刀不太一樣,既沒有青龍紋雕飾,也沒有月牙形缺口,顯得更為樸實無華。其刀柄乃是一條精鐵長棍,約莫有鵝蛋粗細、七尺長短;上半截刀身長約三尺,通體烏黑,在陽光的映照下,卻又微微泛起暗紅色光暈;刀口則是朝下,如今恰好就懸在謝貽香的頭頂上方,散發出一股讓人窒息的寒意。
或許這才是真正的青龍偃月刀吧,至少謝貽香心里是這么認為的。雖然依照茶館里那個楊秀才的言論,三國時期關公所用的兵刃,根不可能是宋時才有的長柄大刀。但如果世間當真存在青龍偃月刀,那便一定是眼前這柄長刀的形貌,一樣的樸質無華、一樣的殺氣騰騰。
當下謝貽香再望向關公雕像的那一雙眼睛,卻和廟宇里常見的關公神像有些不同,乃是怒目圓睜,分明正在狠狠盯著自己。要知道民間素來有一種法,那便是關公不睜眼,倘若一睜眼,那便意味著將要取人首級。所以世間所有的關帝廟,乃至寺廟和道觀里的關公神像,雙眼一定是瞇著的,否則豈不是要嚇壞參拜的香客?
可是畢府里的這一尊關公雕像,為何卻是怒目圓睜?這是否意味著關公將要取人首級?再回想起先鋒村茶館里眾人的談論,難不成如今在蜀地顯靈的關公,便和畢府里這尊關公雕像有所關聯?甚至就連三個月前發生在畢府里的命案,其實也來源于這一尊關公雕像?
只聽得一子的聲音忽然冷冷道:“起關公雕像,倒是有個講究。倘若關公手里青龍偃月刀的刀尖朝下,那便是‘保家鎮宅’的寓意;而似這般將刀尖向上,則是代表著‘斬妖除魔’。”
迷茫中的謝貽香聽到得一子突然話,連忙往自己身后望去,卻見同行的得一子、海念松和尚、常大人還有宋參將四人,此時已盡數來到了這尊關公雕像的面前,就站在自己身后。
然而伴隨著自己這一回頭,謝貽香卻忽然發現,身后這四個人的眼睛里,居然同時閃現出一絲驚恐,仿佛是看見了什么可怕的景象,那海念松和尚更是脫口大喝道:“當心!”
謝貽香還沒回過神來,便覺得自己頭頂上傳來一陣徹骨的寒意,幾乎將她渾身的血液都凝結成了冰。這才陡然醒悟過來,自己踏入畢府后所感到的那一股異樣,那一種既難受、又依稀有些熟悉的感覺,豈不正是殺氣?而且是一種身經百戰、方能與生俱來的殺氣!
當下謝貽香轉過頭來,只見眼前的這一尊關公雕像,分明正揮舞著手里那柄長刀,往自己頭頂處一刀劈砍下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