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玉門關在陸將軍的治理下,盤查極為嚴厲,但凡是出入玉門關者,都需憑身份文牒記錄在案。周師爺奉命去查寧萃的下落,竟然在兩天前出玉門關的記錄上看到這個名字,也就比謝貽香等人早到一天。再盤問守城的軍士,對這個寧萃的印象也是頗深,乃是一個容貌甚美的漢人女子,約莫二十多歲年紀,獨自雇了一輛馬車出關。由于守關的將士常年駐守在這荒僻之地,驟然見到如此漂亮的漢人女子,而且還是孤身一人,免不得出言輕薄幾句,以此起哄。不過最后卻也沒將那女子怎樣,還是任由她出玉門關而去了。
聽到周師爺的講訴,謝貽香連忙詢問那些軍士可還安好,周師爺不禁莫名其妙,說道:“自然安好!敝x貽香和先競月這才松了口氣,對望一眼,都默不作聲。自從前些日子見到被寧萃屠盡的丐幫蘭州分舵,兩人雖是不以為然,但心中卻隱隱生出一絲敬佩。以寧萃的本事,本可令那些出言輕薄的軍士吃點苦頭,但她卻輕易將他們放過,看來這“撕臉魔”雖然心狠手辣,倒也不是濫殺無辜之人。
可是如此一來,寧萃既已出了玉門關,也便意味著不再參與此間的“玉門走尸”一案,多半是去了西北面的天山,在她留下的最后一個案子“天山墜龍”那里等候。恰好就在這時,那商不棄也終于回來,聽周師爺說起寧萃的行蹤,當即便要前去追趕。
謝貽香急忙勸阻,說寧萃早在兩天前便已離去,未必追敢得上。商不棄不禁冷笑:“我和那丫頭打過多次交道,知道她素有潔癖,聞不得畜生身上的氣味,所以決計不會騎馬,更不會改乘駱駝。她既然是雇馬車前行,我們只需備六匹快馬交替狂奔,不出三日,應該可以在官道上將她截。 敝x貽香卻還是不同意,說寧萃一向神出鬼沒,擔心她的登記出關之舉是在故布疑陣,若是就此放棄“玉門走尸”一案,只怕寧萃再不肯現身相見。
商不棄見謝貽香執意不肯追趕,心知單憑自己一人,即便能夠追上寧萃,也是抓她不住,只好暗罵幾聲,就此作罷。謝貽香又向他詢問“玉門走尸”一案的調查結果,商不棄冷哼一聲,說道:“這樁案子倒不難破,更算不上是什么奇案,甚至遠不及先前的兩樁案子。經過我這一夜的調查,‘陰山堂’暗地里的勾當我已了然于胸,但那所謂的‘趕尸之術’,卻還有些不明白,需等明晚親眼見到方可判斷。也便是說,眼下我已有了此案的結論,但作案過程卻還不清楚。”
聽到這話,謝貽香連忙追問,商不棄本不愿說,但見到旁邊一臉冰冷的先競月,最后只得丟下一句話,說道:“說到底還是那‘利潤’二字罷了,‘陰山堂’之所以如此裝神弄鬼,還不是為了夾帶走私。所謂‘玉門走尸’,其實卻是‘玉門走私’。”說罷,他再不理會兩人,孤身回屋歇息。
話說商不棄平日里自稱是“古往今來第一神捕”,雖然有些夸大,但經過此番接觸,這位北平神捕確實有些真本事,其判斷更是從未出過什么差錯。眼下他既已斷言“陰山堂”的目的是夾帶走私,那想必不會有錯,卻不知他究竟查到了些什么。那周師爺連忙便向謝貽香和先競月告別,趕回軍營向陸將軍稟告,又和兩人約定,明晚一更時分在玉門關的城樓上相見。
于是謝貽香和先競月二人也不多想,便在玉門關城墻后的街道上閑逛一番。回到客棧后,兩人實在百無聊賴,只得探討武學。謝貽香便將自己在言思道指引下悟出的“融香決”與師兄探討,希望可以相互映證,讓雙方都能受益。不料先競月自從悟出“殺氣御刀”這一境界后,便再也沒學過其他武功,就連以前師父刀王傳授的幾套刀法都已棄之不用,只是將那招“獨劈華山”翻來覆去地練習,從而打磨到至極。所以謝貽香“融香決”的道理,在他這里卻是毫無用處。。
然而對謝貽香而言,“融香決”的真諦則是要將各路武學之長融合在一起,盡數化為己用,所以武功學得越多越好。話說當年刀王傳授謝貽香刀法時,擔心她一個小姑娘貪多嚼不爛,所以只傳授了她“亂刀”和“離刀”這兩套最為精妙的刀法。試問刀王既然能被稱作刀王,所會的刀法何止數十套,只是并未傳授給她罷了。于是先競月便將自己以前所學的“突斬十八式”、“星火刀法”、“八門生死刀”和“辟天三刀”這四套刀法盡數傳授給謝貽香。
由于這四套刀法皆是由刀王所創,所以和謝貽香之前所學同出一路,甚至可以說是“亂刀”和“離刀”的入門刀法,先競月一邊教,謝貽香一邊學,進展倒是極快。待到謝貽香學完這四套刀法,再閉目沉思了一頓飯的工夫,終于融會貫通,以“融香決”的妙諦海納百川,將所有招式融為一體。再看屋外,卻已是第二日的下午,竟是兩人這一番探討廢寢忘食,居然花去了十幾個時辰。
謝貽香又想起自己身上還有海一粟當日贈送的《水鏡寶鑒錄》,自己這些日子也曾翻閱過幾次,卻因為靜不下心來,一看到書上的字便覺得頭暈腦脹。她正想向師兄請教這門功夫,不料客棧的老板娘突然來敲門,說陸將軍的幕僚周師爺求見。
兩人連忙收拾一番,一同從屋里出來。那老板娘見這對年輕男女居然在房中待了一天一夜,而且神情都有些疲憊,顯然是一直沒睡覺,不禁暗自咋舌。兩人來到樓下,卻見商不棄已經在和那周師爺閑聊,卻是陸將軍聽說商不棄已經堪破“陰山堂”的用意,乃是為了夾帶走私,所以極為重視,讓周師爺提前請三人去玉門關的城墻上相見。
話說這玉門關的城墻連綿數里,高約二十丈,厚約十丈,不同于尋常城墻,這玉門關的城墻當中竟是實心,乃是由一塊塊巖石堆砌而成,再以三合土填縫。所以縱然是遭遇火炮轟擊,也只能傷及皮毛。三人隨周師爺一路踏上城墻,才發現靠近城門處的左右城墻,居然是往外凸出一塊,伸出十多丈距離,約莫有三丈寬,從而將在城門之處形成一個“凹”字形貌;可想而知,若有敵人強行攻打玉門關城門,便會處于這個“凹”字的缺口處,同時面對左、右、前三方的箭石。
那陸將軍早已在城墻上等候,叫人擺了一桌子飯菜,席上還有昨日見過的另一名幕僚呂師爺;除此之外,另外還有五十名親軍守衛在旁。那呂師爺連忙招呼眾人入座,說道:“實在抱歉得緊,依照玉門關軍令,除了除夕、元宵、清明、端午、重陽和冬至這六天,軍中禁止飲酒,所以也沒有酒水可以招待諸位。”三人連忙說道:“我等本不飲酒!
于是六人便在城墻上邊吃邊聊,席間陸將軍向商不棄詢問“陰山堂”夾帶走私的詳情,商不棄卻要故弄玄虛,說道:“不過是商某人的胡亂猜測罷了,做不得數。有道是捉賊拿贓,‘陰山堂’的道士是否夾帶走私,今夜便可查個清楚,當場抓他們一個人贓俱獲!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