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競月一時也想不透其中奧妙,這時對面的軍陣之中又有一個身材魁梧的色目人軍士縱馬出陣,挺著一支長矛朝先競月猛沖過來,看這架勢,竟是要在馬上和先競月對戰。先競月氣力已竭,便依照方才的辦法先祭出殺氣,然后將所有的神識徹底放松,心中只想著要用自己那招“獨劈華山”將迎面沖來的這個魁梧軍士連人帶馬劈作兩片。
果然,伴隨著他這一念想生出,手中的偃月刀似乎忽然變輕,也不知是手臂上生出的力氣還是偃月刀在自行動作,不知不覺中,先競月已將偃月刀舉過頭頂,擺出了那招“獨劈華山”架勢。待到那魁梧軍士沖到身前,偃月刀便照頭劈落,沒有刀光,沒有刀風,也沒有刀聲,殺氣迸發之下,那魁梧軍士連同胯下的奔馬便在狂奔之中一分為二,人和馬的四片尸身自先競月左右沖過,噴灑了他一身鮮血。
想不到自己瀕死之際,居然還能再次使出這一招“獨劈華山”,先競月臉上全是鮮血,心中反而生出一絲莫名的興奮,手中的偃月刀更是不停顫抖,似乎也在自行歡喜。然而他畢竟已經身受重傷,這一動彈,體內的氣血更亂,鮮血已不停地從口鼻中涌出,但他反正已經抱定必死之心,倒也毫不在意。
對面的色目人軍士里此時已有人認出先競月這柄偃月刀的來歷,頓時大聲叫喊起來,便有軍士用生澀的漢話說道:“畢無宗!穹格之刃!”臉上神色惶恐之極。城墻上的哥舒王子氣得臉色鐵青,原以先競月已是弱不禁風,只需讓城下軍士將這個漢人的“十年后天下第一人”當場擒殺,必定大振士氣,誰知卻被先競月連殺兩人,反倒令前軍的眾將士軍心動搖,可謂是得不償失。
當下他便用突厥話大聲喝道:“不錯,這個漢人青年手中的半截長刀,便是昔日‘不死先鋒’畢無宗的穹格之刃!畢無宗當年率軍屠殺我們的族人,所到之處上至百歲老者、下至新生嬰孩,但凡活人皆盡殺死、一個不留,令我們許許多多的村落一直荒棄至今,二十年來不見絲毫人跡。話說我們的族人當年被畢無宗屠殺,難道今日的我們還要繼續被畢無宗的后人屠殺?”
話音落處,城下的軍士已是群情激憤,呼聲連天。且不論眼前這個漢人青年是否與當年的畢無宗有關,就算本事再大,試問以他孤身一人對抗數萬大軍,眾軍士只需一擁而上,就算是擠也將他擠死了,更別說是一同放箭,將其亂箭射殺。然而哥舒王子一上來便點明此人乃是“漢人第一高手”,此刻又聽說他居然還是“不死先鋒”畢無宗的后人,這些西域軍士激憤之下,個個都是血氣上涌,一時倒不屑使出卑鄙手段,說什么也要堂堂正正地將先競月斬殺當場。
隨后又有十幾個色目人軍士同時沖出戰陣,逐一上前與先競月廝殺。先競月只管依照之前的辦法,讓手中偃月刀帶領著自己身體的動作,這些色目人軍士雖然驍勇善戰,卻都沒學過高深的武功,只是仗著一身蠻力橫沖直撞,哪里能和先競月對抗?伴隨著偃月刀烏黑色的刀鋒斬落,轉眼間又有好幾人斃命在這柄“穹格之人”下。
而先競月卻是越殺越感到興奮,竟然生出一種前所未有的快感,整個身體更是徹底失去知覺,一切動作就仿佛是被這柄偃月刀所帶動的提線木偶。殺到酣處,他再次以一招“獨劈華山”斬殺了一名波斯國的將領,忍不住仰天狂笑。眼見他神色猙獰,又是一臉的鮮血,就仿佛是嗜血的魔神下凡,又好似地獄的閻羅臨世,直看得城墻上下所有人心驚膽顫。
原來先競月這門“殺氣御刀”的神通,乃是他獨辟蹊徑,將原本飄渺虛無的殺氣化為傷人利器,就好比是修煉內家功夫的高手將真氣化為氣勁傷人。但氣勁可以回避,招式也可以躲閃,殺氣卻是生于人心、滅于人心,純屬于精神一道,敵人自然無從防范,這才奠定了先競月在江湖中頂級高手的地位。而他之所以始終只用這一招“獨劈華山”,便是因為這一招當中所蘊藏的強大殺氣。
要知道從古到今但凡是用刀之人,皆會使用這招“獨辟華山”,所以這一招也是刀法里最簡單、最直接,也是被用得最多的一招,更是殺人最多的一招。細算起來,從刀法這一門技藝創立之初,這招“獨劈華山”便已存在,上千年來更不知有多少人命喪于此招之下,其殺氣之強可想而知,天下間也再沒有任何一招能夠比得上這一招所蘊含的殺氣。
對此當年紫金山太元觀的希夷真人便已看透此中的玄機,還曾開口指點,說先競月的“殺氣馭刀”雖然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但他的人畢竟太過年輕,自身的殺氣還遠遠不能與這一招相提并論。而且先競月當時所用的還是那柄“紛別”,雖是師父刀王傳下的寶刀,卻只是一柄新鑄不久的刀,自然沒沾染過多少人血,刀上的殺氣甚至還不及先競月自身。所以先競月要想在“殺氣馭刀”這條路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便需要將“刀”、“招”、“人”三者合一,先要重新尋得一把殺人無數的寶刀,然后再增進自身的殺氣,最好是能去戰場上廝殺,從而鑄成一顆”殺心“。
希夷真人的這番話雖然在理,但一來紛別是由師父刀王親傳,先競月自然不愿舍棄;二來方今又是太平盛世,天底下哪有什么戰場廝殺?所以先競月當時也并未放在心上。直到后來在畢府一役,他初戰畢無宗告敗,原本所用的那柄紛別更是被畢無宗的這柄偃月刀當場斬斷。后來在那個小道士得一子的相助下,先競月從畢府前院里的關公雕像手中取下這柄偃月刀,一舉擊敗手持“青龍偃月刀”的畢無宗,更是將這位一代名將斬殺當場,而畢無宗在臨死之前,便將他生平所用的這柄偃月刀贈送給了先競月。
話說這位“不死先鋒”畢無宗畢大將軍,乃是與大將軍謝封軒齊名的開國元勛,一生征戰沙場,可謂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死在他手里的敵軍自然不計其數。而且這位畢大將軍還有一個癖好,那便是喜歡殺降,但凡是投降的軍士落到他手里,一律不留活口,就連當年皇帝和李九四在鄱陽湖上的一場大戰,直接原因也是因為畢無宗坑殺了李九四麾下的五千降兵。后來在攻取成都之時,他更是一夜殺降十萬,震驚朝野,由此得到“畢十萬”這一稱號。
而且除了敵軍之外,畢無宗行軍時連平民百姓也是不肯放過。據說漢軍當年收復中原的時候,畢無宗率軍攻入西北某城,只見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掛有一塊木牌,上面寫著恭迎本朝漢軍的話語;但是將木牌翻轉過來,背面則寫著恭迎前朝異族的話語——卻是百姓們生逢亂世,也不知明天進城的會是哪一支隊伍,所以才會使用這種雙面寫字的木牌。畢無宗聽聞此事,當場勃然大怒,下令軍士連夜屠城,直殺得方圓百里斷絕人煙。
所以若要以殺人數目論之,本朝的這位畢大將軍定然千古留名,真要細數起來,恐怕也只有秦之白起、晉之冉閔和唐之黃巢能與之一教高下。而這柄偃月刀伴隨畢無宗征戰大半生,就算只是一柄普普通通的戰場長刀,在畢無宗手里歷經這一場場殺戮下來,豈不正是希夷真人所謂的殺人無數之寶刀?而且單以殺氣而論,世上也再沒有第二件兵刃可以與之相提并論。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