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灰衣人聽得一頭霧水,反問道:“昨日那場妖風(fēng)?難道……難道那場妖風(fēng)竟和眼前的這些石碑有關(guān)?這……這如何可能?”得一子冷冷說道:“以你的心智,就算我說出其中緣由,到頭來也是白說。”
那灰衣人愈發(fā)不解,當(dāng)即也上前端詳這些石碑,隨即搖頭說道:“我自幼熟讀兵書,對天下間所有戰(zhàn)陣可謂了如指掌,但眼前這些石碑?dāng)[布得毫無章法,根本就不是什么陣法,更不存在什么玄機神異,怎會和那場妖風(fēng)有關(guān)?”
得一子譏笑一聲,到底還是按捺不住,問道:“你可知商紂為何會亡國?”灰衣人不料他忽然有此一問,雖是不解其意,還是回答說道:“若是依照史書所言,是因為紂王荒淫無道,鬧得民怨四起,以至亡國;若是依照權(quán)謀者所言,是因為西伯侯黨同伐異,三分天下占據(jù)其二,最后不得不將商紂取而代之;若是依照傳記所言,則是因為姜子牙渭水直鉤垂釣,以六十歲高齡拜相,方能助西伯侯成功伐紂;若是依照市井鄉(xiāng)野里的傳聞,卻是因為妲己魅主,令商紂亡于女色。”
對于灰衣人給出的這四個答案,得一子直聽得啞然失笑,搖頭說道:“全都是狗屁不通。商紂之所以亡國,不過是因為一件麻衣。”灰衣人莫名其妙,脫口問道:“一件麻衣?什么麻衣?”
得一子緩緩說道:“話說當(dāng)時朝歌有一個婦人,因為穿著粗布麻衣上街,竟被旁人取笑,說她丈夫明明在朝為吏,妻子卻連一件絲衣也買不起。婦人惱羞成怒,便回家訓(xùn)斥丈夫,夫妻二人更為此大打出手,逼得婦人逃回娘家,聲稱要和丈夫永不相見。丈夫消氣之后,為了迎回妻子,一心只想飛黃騰達,正好尋到一雙用象牙雕砌的筷子,便將其進獻給了紂王,以求加官進爵。那紂王原本勤儉有加,幾時見過用象牙雕砌的筷子?竟是愛不離手,終日使用。為了能和這雙象牙筷子配套,紂王便將所用的杯碗盡數(shù)換成玉杯玉碗,而有了名貴的餐具,自然便不能用來盛裝粗鄙的食物,而是要盛裝魚翅燕窩、豹胎猩唇。隨后紂王又發(fā)現(xiàn)要吃這些名貴食物,當(dāng)然不應(yīng)該坐在破爛的茅屋里吃,必須要在華麗的宮殿里進食,于是才有了后來的酒池肉林,有了藏盡天下奇珍的鹿臺,自然也便有了妲己等美人相伴。到最后終于耗盡商朝最后一絲氣數(shù),讓西岐有機可乘,兵臨城下,就此亡國。”
灰衣人聽得瞪大雙眼,驚疑地問道:“這……這是真的?”得一子怒道:“當(dāng)然是假的,我是要讓你明白其中的道理!”
灰衣人茫然搖頭,思緒反倒更加混亂。得一子無奈之下,又說道:“楚之邊境有城邑名為卑梁,當(dāng)?shù)嘏优c相鄰的吳國女子一同采桑,戲玩時吳國女子不慎弄傷楚國女子,受傷女子在楚國的家人便率眾前去責(zé)備,因一時口角鬧出人命,當(dāng)場打死一個吳國百姓,于是吳人又前往卑梁報復(fù),將殺人者全家滅門。事后卑梁守邑大夫聽聞此事,驚怒之下,竟發(fā)兵反擊吳國,誅殺吳國數(shù)百人,令此事傳到吳王夷昧耳中。隨后吳王便親自領(lǐng)軍入侵楚國,徑直攻占卑梁,由此引發(fā)兩國間的大規(guī)模戰(zhàn)事,這才有了后來青史留名的‘雞父之戰(zhàn)’。而這當(dāng)中的道理,便是《易》中所載的‘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繆以千里’。再說得簡單些,便是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往往只需牽動一發(fā),便足以動其全身。”
灰衣人還是不明所以,一個勁地?fù)u頭。得一子不禁冷笑道:“我早說過,以你的心智,說了也是白說。”頓了一頓,他又將話說得再簡單一些,說道:“國將覆滅,神器易主,尋其最初根源,或許僅僅只是一件小事的紛爭;天降大旱,灼燒千里,尋其最初根源,或許僅僅只是一株小樹的枯萎。同樣的道理,昨日突如其來的那場妖風(fēng),尋其最初根源,或許僅僅只是有人搖了搖扇子,也可能是輕輕吹了一口氣,但經(jīng)過當(dāng)中一連串精巧的設(shè)計,最終卻能演變成一場飛沙走石的狂風(fēng)。如今我雖無法尋其最初的根源,也不知當(dāng)中究竟經(jīng)歷了怎樣精巧的設(shè)計,但此間山頂上這些石碑,便是生出昨日那場妖風(fēng)之前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換句話說,經(jīng)過一連串演變的最初根源,在通過這些看似漫無章法的石碑后,整場妖風(fēng)便算正式形成,由此徑直刮往東面的寧義城方向,引發(fā)天地之變,令交戰(zhàn)在即的雙方軍馬不得不退。”
那灰衣人還是沒聽懂此中的緣由,但聽得一子說昨日那場妖風(fēng)乃是由人力所為,忍不住倒抽一口涼氣,問道:“以人力創(chuàng)造出如此一場妖風(fēng),這如何可能?所謂的呼風(fēng)喚雨,據(jù)我所知,乃是做法之人提前預(yù)知了刮風(fēng)下雨的時間,方可順勢而為,就好比小道長你今日替寧義城祈來的這場細(xì)雨。難不成世上當(dāng)真存有這等通天徹地的術(shù)法,能夠以人力憑空創(chuàng)造出狂風(fēng)驟雨的天象?”
得一子冷哼一聲,一字一句地說道:“當(dāng)然有,這便是《黃石天書》!”
說著,得一子已自行解釋道:“所謂《黃石天書》,其作者本是昔日戰(zhàn)國年間的隱士黃石公,是與鬼谷子齊名的隱士。這位黃石公雖不及鬼谷一脈縱橫捭闔的包羅萬象,門徒也不及鬼谷一脈之傳承百世,卻也足以自成一派,在諸子百家中占有一席之地。而這本《黃石天書》最處現(xiàn)世,便是秦末的‘?dāng)S履戲子房’,由一個自稱黃石公的老人親手傳給漢初三杰之一的張良,由此開創(chuàng)出漢朝四百年基業(yè),威震華夏。隨后此書幾經(jīng)易手,替歷代主人成就數(shù)不勝數(shù)的曠世功績,原以為自南宋的虞允文后,此書便已就此失傳,想不到畢竟還是流傳到了今世。”
說到這里,得一子的嘴角不禁露出一絲冷笑,搖頭說道:“難怪此人能夠逆轉(zhuǎn)乾坤,改天換地,僅憑一己之力千古奇功。除了這本《黃石天書》之外,我還真想不出能會有其它原因。”
那灰衣人忍不住問道:“你說的是那個言思道……也便是如今恒王軍中的‘逃虛散人’?話說我曾在湖廣與此人打過交道,深知此人的確是當(dāng)世奇才,原來便是因為這本什么《黃石天書》?”得一子聽得眉頭大皺,忍不住厲聲說道:“憑你這點心智,的確還及不上你那個妹妹。枉我費盡唇舌,到頭來卻是對牛彈琴!那個家伙的謀略亂七八糟,全無章法可言,說到底只是些上不得臺面的粗鄙手段,又怎會是源自堂堂正正的《黃石天書》?”
灰衣人早已摸不著頭腦,只得又問道:“不是那個家伙,那……那你說的還能有誰?”得一子卻不正面回答,罕見地長嘆一聲,苦笑道:“是我太過大意,竟然忘記此人,想必那個家伙這回也犯了同樣的錯誤。要知道中原之大,囊括九州四海,我和那個家伙選哪里不好,偏偏選在此人的地盤上斗法,他當(dāng)然不會坐視不理,所以才會以昨日那場妖風(fēng)作為警告。哼,要想在此人的地盤上動手,的確應(yīng)該事先知會一聲才是,最不濟也要效仿江湖上的禮節(jié),提前拜拜碼頭。”
灰衣人聽得心中奇癢難耐,急忙說道:“小道長,你所說的到底是什么人?就連你和那個言思道也要忌憚三分,當(dāng)今世上難道還有這等人物?”得一子當(dāng)即問道:“由此往東南方向一百二十里,是什么地方?”
灰衣人頓時一愣,猶豫著說道:“寧義城地處江浙和福建的交界,再往東南方向一百二十里,這個……這個應(yīng)當(dāng)還是在江浙境內(nèi)……是了,我想起來了,那是江浙邊境的青田縣……”
說到這里,縱然是這灰衣人被人稱贊是“胸有驚雷而面如平湖”,也被自己說出的這句話嚇得魂飛魄散,跳起來厲聲大喝道:“這怎么可能?”說著,他一個勁地拼命搖頭,斬釘截鐵地說道:“絕不可能!那個人……那個人早在七年前便已過世,此事天下皆知,又怎會……怎會……”
得一子滿臉不屑地瞥了他一眼,淡淡地說道:“有一種人,永遠(yuǎn)都不會死;就算死了,其實卻還活著。就好比是那夜空中的皓月,任憑滄海桑田,任憑濤生云滅,卻能照常升落,依舊如故。”
話音落處,得一子已抬頭仰望天際,從眼睛里轉(zhuǎn)出他那對血紅色的瞳孔,臉上盡是止不住的狂熱,沉聲說道:“原以為自己早生了一百年,無法同百年之后的那個圣人一較高低,誰知上天畢竟待我不薄。除了那個家伙,如今居然連一個死人也親身入局,整件事當(dāng)真是越來越好玩了……”
(本案完)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fā)域名:。妙書屋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