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手捧微積分,心中立即有了底。.更新最快
原來離開玉虛宮時,姜子牙茫然無措,不知道如何是好。
但是今天多虧有前輩指,賜予天書一卷,以此看來,封神有望了。
姜子牙還想要感謝前輩,可是抬頭一看,卻發現屋中已然空無一人。
當下,姜子牙心中感嘆,果然是前輩高人,神龍見首不見尾啊。
不過,姜子牙也有些遺憾,被前輩賜予了天書,自己竟然還不知道這前輩的姓名,甚至連容貌也沒有看清,不免得有些失禮了。
從此以后,姜子牙就住在了宋異人莊上,每日閉門不出,只是精心鉆研微積分。
只是打開這微積分之后,姜子牙才發現這天書真的是太過深奧了,自己竟然連一個字也看不懂。
就算是勉強能夠看懂了文字,可是文字旁邊配對的圖案,看上去也是一頭霧水。
姜子牙在玉虛宮時,勤于修道,即使從早坐到晚也不見得疲憊。
但是修研這微積分,卻根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只看了半日就感覺到頭暈眼花。
不過這樣,更加讓姜子牙感嘆了天書的強大,更是閉關不出,誰也不見。
宋異人得到了蘇遠的囑托,完為姜子牙安排了一個完幽靜的環境,誰也不準打擾姜子牙,每日只是好酒好飯招待著。
蘇遠雖然表面離開,但是卻是隱身在莊外,一直觀察著姜子牙。
當看到姜子牙真的閉關學習微積分,蘇遠這才放下心來。
要知道這微積分可是大有來頭,在世紀號稱大學掛科第一大戶。
無論你是學霸還是學渣,如果不是頭懸梁錐刺股,根不可能考過微積分。
想這姜子牙,恐怕連九口訣都不會背,讓他去學微積分,只怕終其一生,都不會看明白了。
一轉眼的功夫,時間過去了三個月。
在這三個月里,朝歌從當初的一片混亂,變得了安然有序。
自從三個月前蘇遠金殿指揮之后,事態的發展果然如同蘇遠所預料的一模一樣。
崇侯虎和崇黑虎兩兄弟進攻西岐,為了成為新的西岐之主,兩人爭向拼命,打得西岐節節大敗,如今兩兄弟團團困住了西岐城。
鄧九公堅守住了三山關,令南伯侯鄂順一步無法前進,特別是鄧九公的女兒鄧玉禪,屢立奇功。
竇榮守住了游魂關,甚至幾次大敗東伯侯姜文煥。
如今雖然三鎮俱反,但是朝歌卻是一片安寧。
朝歌抓緊這短暫的喘息時間,開始囤積糧草,畢竟大旱剛剛過去,國庫十分空虛。
而自從蘇遠提出了治國四策之后,整個朝歌欣欣向榮。
三權分立,致使政治清廉,商容主管立法權,他就精心鉆研治國之道,此時更是如魚得水,一條條詳細嚴格的律法不斷地從首相府中發了。
比干為人嚴厲,一絲不茍、不徇私情,因此主管司法權,但凡有違法者,比干依法處置,從無偏倚。
因為比干的嚴厲,致使整個朝歌無人敢違法,為官者公正廉明,為民者遵紀守法。一旦有人犯法,則人人群起責之。
三權之中的另一權行政權,則交給了楊任為首的大夫百官,百官各司其職,一是因為有法可依,二是因為違法必究,因此眾官人人謹慎,不敢逾禮制半步。
就算是當初的貪官尤渾,因為費仲被抓而受到警示,因此主動交出自己貪污的錢款,受到了連降三級的處理,而且現在竟然變得清廉正直,在任上不敢多取一分一毫。
沒用了多久的時間,朝歌竟然達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盛世之態。
而且萬民因為眾生平等,受到了激勵,因此勤于勞作,朝歌糧食的收成竟然比往年多了三成。
如此一來,平時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夠存夠的糧食,如今也只需一年的時間就夠了。
整個朝歌上下,完攢足了勁,拼命地加緊備戰,就等著來年一到,大軍出擊,擊潰叛軍。
眼見著一步步都如同蘇遠所設想的那樣,按部就班地進行著。
可是突然有一天,一封急報打破了這寧靜。
這封急報來自三山關。
三山關鄧九公阻擋南伯侯鄂順,來占盡了優勢,可是突然之間形勢逆轉,鄧九公接連幾次大敗,如今城中兵不足一萬,糧不過七日,而且鄂順多次用火燒城,三山關已然岌岌可危。
因此鄧九公發文請朝歌派大兵支援,發糧救急,如再無援兵糧草,三山關必破。
一旦三山關被攻破,那么三山關與朝歌之間再無重兵把守,鄂順的大軍將長驅直入,一直殺入到朝歌城下。
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后,紂王立即召集群臣商議。
只是現在聞太師未回,糧草也未儲備完,如果貿然發兵,糧草支撐不過三個月。
朝堂之上,立即為是否發兵起了爭執。
楊任等文官的意思是,令鄧九公暫時放棄三山關,退入到關內,等到明年糧草備足了之后再進行反擊。
而黃飛虎等武將卻是力主出戰,即使只有三個月的時間,也要試一試,絕不能放棄一寸土地。
百官從早晨爭執到了中午,又從中午爭執到了下午,卻是一主意也沒有。
看著文武兩幫官員爭執不下,紂王也有些無奈了起來,只有向著群臣問道:“諸位大人,不知道蘇太師現在何處?”
一聽到紂王提到了蘇遠,眾大臣先是一喜,接著都臉色一暗。
因為三個月了,沒有一個人知道蘇遠身在何處。
如果此時蘇太師在,只怕根不會這么久了都沒有主意。
就在此時,只聽到大殿的角落之中傳來了一個人的聲音:“回陛下,我知道!
“哦,鎮殿大將軍,快,蘇太師在哪兒?”
這時,鎮殿大將軍走角落之中走了出來。
只見這個鎮殿大將軍,年紀不過七歲,身材矮,腦門光光,竟然是一個少年。
這個鎮殿大將軍,正是黃天祥。
原來,紂王心感蘇遠之恩,愛屋及烏,就將蘇遠的大弟子黃天祥封為了鎮殿大將軍。
而這個黃天祥,已然是整個朝歌之中,年紀最官員了。
平時這黃天祥在金殿之上從來不話,眾人幾乎要將他忘卻了,此時一看到黃天祥話,眾人立即大喜了起來,立即想起了黃天祥和蘇遠的關系。
只見黃天祥對著紂王著:“陛下,你稍微等一等,我現在就回去找師傅去!
罷,只見黃天祥將手中的長矛向著地上“咣當”一扔,轉頭就跑出了金殿。
看到黃天祥依然是兒心性,走就走,紂王也不由得笑了起來。
不一會兒的功夫,只見黃天祥一個人跑了回來。
紂王問道:“怎么?難道你沒有找到太師?”
黃天祥喘著粗氣道:“找……找到了,我師傅已經有主意了!
“主戰!”黃飛虎立即問著。
“主退!”楊任問道。
黃天祥搖了搖頭,著:“都不是!戰當然要戰,但是我師傅了,不必大軍出動!
“莫非蘇太師還是要一人出馬?”黃飛虎問道。
“也不是一個人,而是帶著我。”黃天祥微微一笑。
(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