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rg”青衣微微一笑,“半個月之前,裴氏一族的裴仁基父子來投。”
“確是好消息,快快有請。”
歐陽朔暫時按下皖南行省一事,準備先見一見裴仁基父子。
“諾!”
裴仁基出身河東裴氏,開皇初年擔任隋文帝侍衛(wèi),后來從軍參加滅陳朝和攻打吐谷渾、靺鞨的戰(zhàn)爭,立功,授任光祿大夫。
大業(yè)十三年,奉命鎮(zhèn)壓占領(lǐng)洛口的瓦崗軍時,受到監(jiān)察御史蕭懷靜牽制,被迫投降李密。武德元年,建議李密不要和王世充決戰(zhàn),李密不聽,致使瓦崗軍大敗,裴仁基也被王世充俘虜,封為禮部尚書。
武德二年,王世充稱帝后,裴仁基和宇文儒童等謀刺王世充,欲擁立王楊侗,結(jié)果事情泄露,裴仁基與兒子裴行儼等被殺。
相比乃父,裴行儼更有名。
裴行儼驍勇善戰(zhàn),每次攻戰(zhàn)都所向披靡,號稱“萬人敵”,演義《唐》中裴元慶的原型即裴行儼,被稱為隋唐第三條好漢,隋唐八大錘中的銀錘將。
裴行儼還有一位弟弟叫裴行儉,乃唐朝名將,此番并未現(xiàn)身荒野。
稍傾,裴仁基父子就被青衣帶到御書房。但見裴仁基雖年近半百,依然精神健碩,一縷長長的白胡,配上紫色云紋長袍,玄鐵鎏金頭盔,老當益壯。
裴行儼跟在父親身后,身材魁梧,穿著一身銀甲藍袍,英武不凡。
“末將裴仁基(裴行儼),拜見王上!”
兩人恭敬行禮。
裴氏一族中,裴矩任索馬里總督,裴蘊任民政署長,均身居高位,還有不少族人或在朝廷,或在地方衙門任職,族人開枝散葉,早已深深扎根大夏。
此番裴仁基父子來投,可謂水到渠成。
不獨歐陽朔高興,裴矩、裴蘊兩位巨擘怕也是心中暗喜,蓋因裴氏一族只在文官集團扎根,在大夏軍中卻沒有任何根基。
裴仁基父子的到來,恰好補上這一短板。裴氏一族,或者裴閥,必將在大夏閃耀,重新成為世家豪族。
歐陽朔道:“兩位將軍請起,上陣父子兵,兩位均驍將也。”
“王上謬贊!”
裴仁基人老成精,又在隋文帝身邊待過,分寸拿捏的恰到好處。裴行儼站在父親身后,有些好奇,又有些敬畏地打量著上首那位跟他年歲相當?shù)牡弁酢?br />
作為一員虎將,裴行儼的膽子不可謂不大,來之前對夏王沒什么印象,心中并不怎么當一回事。
可剛一踏入御書房,見到那位隨意坐在上首的年輕帝王,裴行儼立即感到一股無形的壓力撲面而來,再不敢放肆,乖乖收斂身上的鋒芒。
在王上身上,裴行儼隱隱感到一股若有若無的殺氣,讓人心中凜然。裴行儼這才相信,傳聞王上武藝非凡,絕不是什么奉承之語。
閑聊的空當,歐陽朔查看了一下兩人的屬性。
姓名:裴仁基(王級)
朝代:隋朝
身份:大夏將領(lǐng)
職業(yè):高級武將
忠誠:75點
統(tǒng)帥:7武力:78智力:5政治:5
特長:驍武(提升部隊攻擊力15%,提升行軍速度%)
評價:仁基少驍武,便弓馬,以武略見知。
…………
姓名:裴行儼(王級)
朝代:隋朝
身份:大夏將領(lǐng)
職業(yè):高級武將
忠誠:8點
統(tǒng)帥:68武力:87智力:48政治:45
特長:萬人敵(提升部隊攻擊力5%,提升行軍速度1%)
評價:行儼驍勇善戰(zhàn),每有攻戰(zhàn),所當皆披靡,號為“萬人敵”。
裴行儼不愧是一員猛將,武力值爆表,確實當?shù)蒙稀叭f人敵”稱號。只是裴行儼的忠誠值竟然高于乃父,讓歐陽朔有些費解。
歐陽朔哪里知道,就在見到他的一瞬間,裴行儼的忠誠值一下增加了十點,對裴行儼這樣的猛將而言,再沒有比武藝非凡的主君更讓他們崇拜了。
稍稍閑聊之后,歐陽朔突然問道:“裴將軍可知李密行蹤?”
前番單雄信跟王伯當來投,歐陽朔就覺得事有蹊蹺,暗中讓山海衛(wèi)盯著王伯當,企圖順藤摸瓜,找出李密下落。
不曾想那李密竟狡猾如狐,這么久都沒跟王伯當聯(lián)系過一次。見到裴仁基,歐陽朔突然想到裴仁基父子跟李密也是有過交集的,故而有此一問。
“這……”
裴仁基被問愣住了,眼中的遲疑一閃而逝。
歐陽朔敏銳捕抓到裴仁基眼中的閃爍,神情一下變得肅然,淡淡道:“怎么,將軍還有什么不能跟王的嗎?”
“末將不敢!”
裴仁基心中一顫,知道王上起了殺心。
為將不忠,是為大忌。
裴仁基咬牙道:“啟稟王上,蒲山公確實跟末將聯(lián)系過。”一側(cè)的裴行儼聽了,眼中閃過一絲詫異,顯然是不知道此事。
歐陽朔微微一笑,也不細問,徑直道:“很好,下去之后,將軍配合山海衛(wèi)找到此人,王可既往不咎。否則的話,你該知道有什么后果。”
“末將明白。”
裴仁基心中雖有一絲不忍,卻絕不敢抗命。他一出事,影響的可不止自己一人,而是整個裴閥的榮辱。
“退下吧!”
眼下的歐陽朔,早已不需要跟人兜圈子了。
“諾!”
…………
送走裴仁基父子,已近午時,歐陽朔也該回后宮用膳,臨走前他吩咐青衣:“下午讓張良先生來一趟。”
如何應(yīng)對中原變故,歐陽朔想聽一聽張良的意見。
“明白!”
…………
下午三時,御書房內(nèi)。
青衣親自給歐陽朔、張良兩人沏好一杯極品白毫茶,悄悄退到外間。
隨著商路打通,宮內(nèi)并不缺西湖龍井、碧螺春、大紅袍以及鐵觀音等中國名茶,歐陽朔卻獨愛廉州自產(chǎn)的白毫茶。
無他,習慣而已。
作為最開始的領(lǐng)地特產(chǎn)之一,白毫茶功不可沒。
茶杯也大有來歷,是攻城獅送來的,景德鎮(zhèn)燒制的正宗青花瓷茶杯。歐陽朔細細品了一口,笑著道:“雖然聲名不顯,細細品味,也是一杯好茶。”
張良默然。
這是君臣二人首次奏對,張良一時還摸不清王上脈絡(luò),不好妄言。
歐陽朔也不以為意,放下茶杯,直入主題,“炎黃盟此番閃電般拿下皖南行省,背后是否有深意,還會不會有后續(xù),子房你怎么看?”
“依微臣看,種種跡象表明,炎黃盟正在下一盤大棋。”
張良口中的跡象并非指明面上大家都知道的消息,而是山海衛(wèi)遞上來的情報。為了讓資政閣真正發(fā)揮智囊團作用,歐陽朔早已知會申不害,除一些敏感情報之外,山海衛(wèi)獲得的情報需抄錄一份遞送資政閣。
有必要的話,資政閣還能主動要求山海衛(wèi)去打探一些特定情報。
憑借山海衛(wèi)強大的情報系統(tǒng),張良、賈詡等謀士才能真正做到“足不出戶,而知天下大事”。
故而張良雖然才到大夏一月有余,以他的智慧,已然將大夏以及周邊情況摸的爛熟,了然于心,可以真正出謀策劃。
對比之下,原來的彩云城實在是弱爆了。
山海城雖然探查不出炎黃盟最神秘的“計劃”,卻也能從蛛絲馬跡中捕抓到一些信息,炎黃盟內(nèi)部正在加速融合。
真正的融合。
到這,張良突然取出一張地圖,正是山海衛(wèi)秘密繪制的簡版中國堪輿圖,中國區(qū)十八個行省悉數(shù)囊括在內(nèi)。
“王上請看。”張良指向中原,“炎黃盟在拿下皖南行省之后,只要再拿下中原行省或者西楚所在的魯東行省,就能將六座領(lǐng)地徹底連成一片。”
歐陽朔眼神一凝,炎黃盟領(lǐng)地以中原行省為中心繞成一個空心圓,只是西楚跟落鳳城的存在,讓這個圓被分割成兩段。
不知怎的,歐陽朔突然聯(lián)想到蓋亞一年的邯鄲六霸。
如果沒有歐陽朔這個變故,此時的落鳳城該是炎黃盟的鐵桿成員,那樣的話,炎黃盟就能輕松一統(tǒng)中原跟北方地區(qū),一舉拿下中國區(qū)的精華。
“所以在進游戲之前,他們就開始策劃這一切了嗎?”
歐陽朔心中暗暗警惕,又有些慶幸,倘若他當初選的建村地點不是在最南端的廉州盆地,大夏王朝未必就能達到今天的高度。
用手指向太原行省,歐陽朔道:“子房你漏了一點,只要拿下落鳳城,炎黃盟的領(lǐng)地同樣能連成一片。”
“王上的是。”張良并未反駁,“只是按難度推算,顯然這是下下策。”
歐陽朔點頭,“這么,我們得提醒一下項羽了,別讓西楚被炎黃盟一口吞了。”大夏跟西楚雖然算不上鐵桿盟友,歐陽朔卻也不愿見西楚淪陷。
“提醒可以,只是以楚霸王的秉性,未必有什么用。”論對項羽的了解,張良這位歷史上劉邦麾下的第一謀士,顯然無人能及。
“依你之見,大夏該如何補救?”歐陽朔問。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