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網游之全球在線 正文 第一千零二章 派中派,戲中戲

作者/笙簫劍客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輪到內政大臣衛鞅匯報時,歐陽朔提點了一句。

    “轉告裴蘊,民政署要敦促各郡縣做好救災糧的儲備工作,并以此作為民政官吏的考核指標之一。另外,朝廷要拿出一百萬金幣,設立救災應急基金,同樣由民政署負責管理,以備不時之需。”

    蓋亞既然發布天災系統,就不可能沒有動作。

    以往四年,荒野風調雨順,基沒鬧過什么災荒,就是大夏,在救災這一快也被疏忽,沒什么準備,似乎風調雨順已是理所當然之事。

    故而歐陽朔要特意提出來。

    “明白!”

    衛鞅雖然有些疑惑,還是點頭應下。

    接下來,財政大臣范蠡主要講了講蓋財政轉移支付問題,好在朝廷在蓋亞五年無意挑起內戰,補貼性支出這一項不會有太大的增長。

    大頭還在鐵礦石采購上。

    之前,國內的鐵礦石只算開采成,向澳大利亞采購可就要真金白銀。再算上煤炭以及其他金屬礦石,預計要準備8萬金幣的采購款。

    雖然這筆支出基走蜀山鋼鐵集團跟蒼龍軍工集團的賬,可要準備的真金白銀卻是實實在在的。

    眼下中國區只剩下八座領地,炎黃盟跟落鳳城的武器裝備都已自給自足,是不會向大夏下訂單的,基就只能內部消化。

    當然,重頭戲還是在樞密院。

    軍費開支甚巨,一直為財政大臣范蠡所詬病,軍務大臣杜如晦早已練就一張“厚臉皮”,巋然不動,徑直道:“明年有幾場大戰是可預計的,包括對安南的戰爭,對東瀛的國戰以及夏威夷群島的爭奪戰。”

    “還有幾場戰爭是不可預計的,比如對安南附近的南掌跟真臘,打與不打,要等安南戰罷才能決定。還有斯里蘭卡、南非以及摩洛哥王室藏匿的阿爾及利亞,都是不穩定因素,隨時可能挑起戰端。”

    “再就是國內。倘若炎黃盟對西楚用兵,保不齊我們也要卷入其中,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都需因時而定。”

    “還有吐蕃、西突厥的問題,以及泉州、大理、成都三個王城的問題,可預見的西夏、蒙古問題,太多的不確定性。”

    杜如晦滔滔不絕,范蠡的臉卻是來黑,真要按這陣仗,財政院就是賺再多的錢,也不夠軍隊消耗的。

    可偏偏杜如晦的句句在理,讓范蠡無從辯駁。

    話還沒完。

    “可以預見,蓋亞五年需要擴軍三十萬以上,至少要將禁衛軍空缺的一個軍團以及飛熊軍空缺的三個軍團補齊。再就是海軍換裝,尤其是三支遠洋艦隊,換裝迫在眉睫,這都是大的開支。”

    “樞密院測算,蓋亞五年的軍費預算至少在8萬以上。”

    杜如晦的話絕非空口無憑,看似蓋亞五年只需擴軍三十萬上下,軍費開支卻一下增加了一千萬金幣,有些不可想象。

    實際上,像鷹揚軍、飛熊軍都是在蓋亞四年末才組建的,禁衛軍、城衛軍等集團軍也是在下半年才陸續補齊編制。

    因此,這些部隊并未占據年的軍餉,蓋亞四年的185萬軍費開支中,到有一半是用在戰場以及戰后撫恤、軍隊整編上。

    到了蓋亞五年,龐大的軍費開支才逐漸顯現出威力來。

    范蠡等人聽了,不覺倒吸一口涼氣,照這么算的話,即便蓋亞五年的財政收入達到一億金幣,怕也沒多少結余。

    甚至于,一個操作不當,哪項預算超支,還有可能出現虧空。也就難怪范蠡的臉色發不好了,財政壓力可都壓在他這位財政大臣身上。

    歐陽朔卻是不為所動,“補充一句,往后海軍每年還要向利莫里亞采購萬金幣以上的魔晶,這筆開支也要進入軍費預算。”

    “……”

    范蠡已是麻木無言。

    如果將采購鐵礦石的款項也算在軍費支出上,那么整個軍費預算就占到財政收入的4%,一個非常恐怖的比例。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天下不太平,戰爭不可避免,軍費支出自然就水漲船高,即便是在和平年代,世紀俄羅斯的軍費開支都占財政支出的14%上下。

    起來,歐陽朔已經極為注重控制軍隊規模了,不僅大幅度裁撤了地方警備師團,還裁汰了大量兵員。

    否則的話,禁衛軍跟飛熊軍早已達到滿編。

    敲定財政預算,歐陽朔總結道:“王朝能有今日之成就,賴諸位實心用事,忠誠體國。只是王霸之路,不進則退,還需諸位繼續辛苦一下,趕在春節休沐之前,將年度財政預算編制妥當。”

    “謹遵王命!”

    大臣們轟然應是,神情振奮。

    “散朝!”

    歐陽朔率先起身,朝后殿走去。

    “恭送王上!”

    等歐陽朔徹底不見,大臣們才各自散去。路上,也有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談話的,似乎也有親疏之別。

    諸大臣中,新進閣老嚴嵩最是孤單,孤零零一個慢慢走在大理石臺階上。

    在一眾大臣中,嚴嵩這位“奸相”實在惹人非議,歐陽朔乾坤獨斷,將嚴嵩直接送進內閣,底下的大臣們很是有些微詞的。

    像魏征、海瑞這樣的清流,就更是不忿。尤其是瓊州郡守海瑞,不僅跟嚴嵩同處一個時代,還有過直接的交集。

    歷史上的“倒嚴”行動,海瑞可沒少出力。

    得知嚴嵩進入內閣,海瑞還曾上書一封,被歐陽朔駁了回去,他只回了一句:“卿以為,王是嘉靖帝嗎?”

    海瑞立即啞火。

    來到大夏幾年,海瑞當然知道大夏跟歷史上的大明朝實在有著天壤之別,王上文治武功,罕有人及,足可媲美秦皇漢武。

    拿王上跟嘉靖相比,那真是一種侮辱。

    思來想去,海瑞也只能理解為,王上這是既看重嚴嵩的才干,又不會像嘉靖那樣有意縱容嚴氏父子擅權。

    后來得知王上嚴令嚴世蕃不得踏入官場,海瑞既羞愧又激動,望北而拜,深情道:“君父圣明!”

    對外界的非議,嚴嵩看似好不在意,按部就班地熟悉大夏官場。時間久了,眼見嚴嵩沒做什么出格之事,非議自然也就少了。

    再妄議閣老,身就是一件極危險之事。

    不非議,不代表親近,看嚴嵩的孤獨身影,就可見一斑了。

    …………

    歐陽朔回到御書房,剛一坐下,青衣就遞上一杯熱茶。

    兩人之間,已是默契十足。

    “謝謝!”

    歐陽朔微微一笑,對青衣,一半是臣屬,一半是朋友。

    御書房輕松的氣氛,也正是歐陽朔喜歡的,他不想時時刻刻在臣子門前端著夏王的架子,那樣真的很累。

    揉了揉腦袋,歐陽朔又想起方才的廷議。

    也奇怪,七位大臣中,姜尚出身西周,寇準來自北宋,嚴嵩來自明朝,蕭何是漢朝,衛鞅是戰國,范蠡是春秋,杜如晦則來自唐朝。

    沒有一對來自同一朝代。

    隱隱的,在他們背后似乎已經聚著一批人。朝中派系的脈絡已經開始漸漸清晰起來,蕭何等人對嚴嵩有意無意的疏遠,也都看在歐陽朔眼中。

    “除了派系,也有清濁之爭啊!”

    歐陽朔現在非常滿意將嚴嵩放進內閣的做法,一潭死水,雖然清澈見底,卻未必有什么活力,唯有放入一條鯰魚才能將水攪渾。

    嚴嵩就是那條鯰魚。

    除了這個,歐陽朔還隱隱看到諸子百家的身影。

    姜尚作為百家之祖,地位超然。寇準代表儒家,蕭何背后隱隱有道家的影子,衛鞅是法家,范蠡是商家,杜如晦是兵家。

    各家各派思想上的碰撞,造就了大夏的繁盛與開明。

    通過這一場廷議,歐陽朔似乎看懂了什么,又似乎沒怎么看懂。至于年度預算身,倒不是真正核心之事。

    大夏蓋亞五年的財政收入預計將達一億金幣,這是九成九以上的冒險玩家奮斗一輩子都無法獲得的財富,甚至想都不敢想。

    正所謂:不當家不知油鹽貴。

    大夏家大業大,賺的多,花的也多,這個家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樣好當。

    作為“一家之主”,歐陽朔更是要一碗水端平。

    聽朝中大臣已經有人在暗地里議論,希望朝廷將重心由對外征伐轉到內政建設上來,以內政為主,軍政為輔。

    歐陽朔不知道,此等想法中,有多少是真心為王朝前途考慮,又有多少是為了他們的私心。

    對外征伐,不可避免地就會大大提升武將的地位與威望。

    白起、韓信等統領就不了,雖不出入朝廷,地位卻隱隱跟閣老平齊,甚至還要高一點。就連軍團長一級都底氣十足,霸氣外露。

    相比之下,文官集團就顯得有些孱弱。

    別的不,僅以爵位論,武將就遠遠蓋過文臣。

    倘若朝廷將重心由對外征伐轉到內政建設上來,自然而然的,就會在無形官集團的分量,每位文臣都能借此獲利。

    所以,朝堂上下表面一片祥和,實則暗流涌動。

    就在歐陽朔沉思朝政時,侍衛來報:“啟稟王上,山海衛指揮使申不害有急事求見王上。”

    歐陽朔一怔,不知又發生何事,“請他進來。”

    “諾!”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翁牛特旗| 全椒县| 射阳县| 大城县| 内乡县| 和平区| 奉化市| 陆河县| 什邡市| 平山县| 张家港市| 盐津县| 东宁县| 盐亭县| 武冈市| 红原县| 平塘县| 咸阳市| 石屏县| 措美县| 湟源县| 南涧| 咸阳市| 都匀市| 肥西县| 马边| 镇康县| 信阳市| 开平市| 社旗县| 东乡族自治县| 丁青县| 乌兰浩特市| 绥江县| 肥乡县| 青州市| 仁怀市| 嘉义县| 甘谷县| 丰镇市| 湖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