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十八日,京師。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這天上午,歐陽朔正在御花園接見一位特殊來客。 此人正是歐陽朔再三邀請,卻一直沒能請動的前聯(lián)邦總統(tǒng)陳老,不曾想,這次陳老卻主動來訪,而且出人意料地表示,愿意在大夏出仕。 “沒想到您能來。”歐陽朔直言不諱。 對面的陳老就是一笑,放下茶杯,“你都能主動前去拓荒,我這個糟老頭子當然不能再窩起來,能幫一點是一點。” 看情況,是歐陽朔的挺身而出,打動了陳老。 “可幫大忙了。”歐陽朔跟著一笑。 還是那句話,陳老的政治智慧、對聯(lián)邦體制的了解以及人脈關(guān)系,對大夏而言,都是極為重要的補充。 “你很好啊。”陳老似乎很感慨,苦笑說道:“我們這些人啊,整天沉醉于權(quán)力斗爭,一生追逐利益,全然沒了使命感,我很羞愧啊。” 這次白銀之手跟湛藍徽章聯(lián)手做局,也是內(nèi)部推舉人選難產(chǎn),誰也不愿當這個出頭鳥。 如此,才有了歐陽朔的橫空出世。 歐陽朔謙虛說道:“相比陳老您對聯(lián)邦的貢獻,我這算什么。” 陳老笑著擺了擺手,“老了,老了,可不敢當。”話雖這么說,能被歐陽朔認可,陳老還是非常滿意的。 蓋因歐陽朔如今說話的分量,實在非同一般。 客套過后,歐陽朔進入正題,當場就下了任命狀,正式任命陳老為帝國特別顧問。 特別顧問沒有品級,沒有俸祿,沒有參政議政之權(quán),純粹作為帝國皇帝的私人顧問,提供必要的咨詢服務。 唯一的報酬,那也是皇帝個人賞賜的。 兩人聊了很長一段時間,陳老才帶著任命狀,告辭離去。 望著老人離去的背影,歐陽朔眼神幽幽,似乎在喃喃自語:“你是真想幫忙,還是覺得冰兒年幼,未來有機可乘呢?” 不怪歐陽朔多疑。 此前,歐陽朔三番兩次,誠摯邀請陳老在大夏出仕,都沒有請動;現(xiàn)在陳老卻因為一個可笑的理由,主動來投。 事情實在反常。 陳老可不是愣頭青,會將歐陽朔視為人類大英雄。 再有一點,在歐陽朔做出前往希望星球的決定之后,大夏朝野就有一股暗流,在悄悄流動,讓歐陽朔警惕不已。 冰兒畢竟年幼,又無足夠威望,還無法處理大的危機。 在出發(fā)前往希望星之前,歐陽朔勢必要料理干凈的。.. “盯緊他!” 歐陽朔對著空氣說道。 “嗖”的一下,遠處的花叢中,閃過一道黑影,追著陳老而去。 諾大的御花園,再次寂靜。 ………… 四月二十日,大夏摧枯拉朽地攻克鋼鐸王朝,打碎了波斯國王的最后一絲幻想,終于決定不再抵抗,正式向大夏投降。 波斯國王也希望,獲得跟威廉同等的待遇。 歐陽朔答應了。 對眼下的歐陽朔而言,最缺的反而是時間。 短短兩個月時間,歐陽朔既要為出征希望星做準備,又要為大夏版圖定下總基地,還得處理好交接問題。 簡直千頭萬緒。 波斯帝國早一日投降,就讓歐陽朔多贏得一天時間。 從大夏宣戰(zhàn),到波斯帝國投降,前后不過一個半月時間,實在讓人大跌眼鏡,更是將歐洲諸王朝,羞的抬不起頭來。 大夏兵鋒,恐怖如斯。 拿下波斯帝國之后,大夏領(lǐng)土又迎來一次大擴張,實力大漲。 亞洲霸主地位,已經(jīng)無人可以撼動。 在波斯帝國投降之后,歐陽朔的目光已經(jīng)投射到阿拉伯帝國身上,讓鴻臚寺給阿拉伯國王發(fā)出最后通牒。 限阿拉伯帝國,在一月之內(nèi)主動投降,否則大夏軍將血染阿拉伯。 這絕非空口恫嚇。 攻克波斯帝國之后,大夏軍不減反增,阿拉伯帝國正要雞蛋碰石頭,怕只有被打得頭破血流。 波斯之戰(zhàn),因為波斯帝國的主動投降,等待整編的波斯大軍達一百二十萬之巨。 就算補充戰(zhàn)損,剔除不合格兵員,仍然有一百萬大軍等待整編。再算上還沒有正式編制的南亞四個集團軍,合計兩百萬大軍。 這實在太恐怖了。 別說是橫掃阿拉伯帝國,就是出征歐洲大陸,那也是可以的。 阿拉伯帝國的唯一盟友,就是凱撒王朝。 問題是,現(xiàn)在凱撒躲都來不及呢,怎么可能在此時出面,自討沒趣。 如果阿拉伯帝國真不愿歸附,歐陽朔自然也不惜揮動屠刀,將這兩百萬大軍送到阿拉伯戰(zhàn)場。 正好還能消耗一部分呢。 一百萬波斯軍,一百萬天竺軍,處理不好,就是天大的隱患。 歐陽朔急著拿下阿拉伯帝國,也是有緣由的。 對大夏而言,拿下阿拉伯帝國,戰(zhàn)略意義大于實際意義,拿下阿拉伯帝國之后,除羅曼諾夫王朝的西伯利亞地區(qū)外,整個亞洲都是大夏的。 那可不是一般的厲害,想想都讓人激動。 除此之外,拿下阿拉伯帝國,非洲都護區(qū)就能跟帝國亞洲版圖連成一片。 亞非大陸將連成一體。 未來開辟一條路上絲綢之路,是很容易之事。 除此之外,亞非一體,對帝國加強對非洲的管轄,加強對地中海的影響力,以及加強對歐洲大陸的滲透力度,都是非常有益的。 所以說,拿下阿拉伯帝國,是勢在必行。 ………… 四月二十五日,京師。 朝廷對波斯帝國的處置方案,以最快的速度出爐。 先是波斯國王本人,被請到京師任職。為此,朝廷設(shè)立了一個全新的機構(gòu)——宗教與民族事務委員會,跟武運司等機構(gòu)一樣,直接歸皇帝陛下領(lǐng)導。 顧名思義,該委員會主要負責處理帝國的宗教與民族事務。 大夏是一個多民族帝國,內(nèi)里錯綜復雜,還有各種宗教,都是需要謹慎處理,小心運作的禁區(qū)。 一個不好,就可能出大事。 如此也就不難理解,該委員會在朝廷的分量了。 前波斯國王,就是該委員會的第一任主官。 于此同時,朝廷敕令,設(shè)立西亞上都護府,管轄原波斯帝國的所有領(lǐng)土,原北疆大都護攻城獅,升任西亞上都護。 按照歐陽朔的規(guī)劃,西亞都護區(qū)除了波斯帝國,未來阿拉伯帝國的版圖,也將一并納入都護區(qū)管轄范圍。 等于是說,西亞都護區(qū)涵蓋了西亞跟中亞兩大板塊。 中亞,有亞洲之中的意思,問題是,大夏的中樞之地在華夏,因此,歐陽朔并不會單獨設(shè)立一個中亞都護區(qū)。 弱化中亞的存在,理所當然。 兼并中亞跟西亞之后,西亞都護區(qū)的地位就非常之重要,是連接亞歐非大陸的樞紐地帶,戰(zhàn)略價值在諸都護區(qū)之中,至少也能排進前三名。 攻城獅升任此職,一下就能白樺、木蘭月等海外巨擘比肩。 朝廷敕令,撤銷西疆都護府,原西疆大都護雄霸,平調(diào)北疆大都護,算是接了攻城獅的班,替帝國鎮(zhèn)守北疆。 隨著波斯帝國投降,西疆都護區(qū)已經(jīng)不再是帝國邊疆,再加上兩年來帝國對西疆三行省的治理,西疆局勢已經(jīng)趨于穩(wěn)定。 兼且隨著鐵路網(wǎng)跟公路網(wǎng)日趨完善,帝國境內(nèi)的交通越發(fā)便利,朝廷對地方的掌控力度明顯加強,也能管理的過來。 鑒于此,歐陽朔認為,在此時借機撤銷西疆都護府,將西疆行省、西海行省以及西康行省劃入朝廷直轄,是比較合適的。 擴大直轄區(qū)域,也是對邊疆都護區(qū)的一種制衡。 歐陽朔不愿設(shè)立太多的都護區(qū),就是要防止未來培養(yǎng)出一股邊疆勢力,來跟朝廷抗衡,尤其是在歐陽朔無法主持朝政的情況下。 加強帝國皇帝集權(quán),樹立朝廷權(quán)威,迫在眉睫。 未來在合適的時候,北疆都護府也是要一并撤銷的。 西疆都護府的大部分官吏,將轉(zhuǎn)移至剛設(shè)立的西亞上都護府,比如長史富弼,仍舊擔任西亞都護府的長史,有利于平穩(wěn)過渡。 有了這一班底,西亞上都護府也能很快運作起來,為帝國穩(wěn)定在波斯的統(tǒng)治,起著定海神針的作用。 當然,為了安撫波斯舊有勢力,都護府還將安排一些波斯本土官吏就職。 按照規(guī)劃,西亞都護區(qū)準備設(shè)立四個行省,最重量級的有兩個,一個是波斯行省,一個是中亞行省,均是原波斯帝國中樞之地。 原河東總督蘇威,轉(zhuǎn)任波斯總督;原川北總督宋文,調(diào)任中亞總督。剩下的兩位總督,均從波斯帝國舊臣中選拔。 這跟南亞都護區(qū)的安排是一樣的,歐陽朔只安排信得過的大臣,鎮(zhèn)守核心行省,邊陲行省則交給本土官吏。 可以預見,對波斯舊臣的處理,將是一項非常繁雜的工作,內(nèi)閣次輔寇準將前往西亞坐鎮(zhèn),呆上一個月時間,協(xié)助西亞都護府理順其中的人事關(guān)系。 未來,朝廷還將制定一個官吏跨都護區(qū)的交流機制。 交流的目的,一是防止官吏因長期在一地任職,結(jié)成利益聯(lián)盟;二則是要借著官吏異地交流的機會,促進帝國各民族的文化融合。 唯有活水,才能奔涌向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