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寧郡,是宣武統一南北后,將上谷郡西部單獨劃分出來,以置廣寧郡,下轄三縣,為下洛縣、潘縣、涿鹿縣,郡府在下洛,有三千九百戶。
結合楊結的分析,與陳止自己掌握的信息,他基可以確定,自己外放廣寧郡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從楊家離開之后,一回到自家府邸,著手搜集廣寧郡的資料。
七日后,張應正式升任尚書令,隨后流言漸起,其中有涉及陳止去留的。
留在洛陽的幾位陳止好友,接連拜訪了陳止的府邸,和陳止交談了之后,一個個憂心忡忡的離開了。
果不其然,在張應為尚書令的第三天,吏部尚書遞交了一份建議,是有關朝廷對幽州的掌控力發衰弱的問題,建議派遣得力之人過去主持局面,維護民生。
隨后,又有幾官提到,幽州正好有兩個郡守的空缺,都是被王浚驅逐出去的。
這個問題,朝廷不好直接找王浚的麻煩,但若放任的話,對權威又有不的影響,于是在一次御前會議后,這個提議被肯定了下來。
緊接著是人選了。
其實,這個提議被拋出來,其中的緣故眾人心中清楚,知道是張應的立威之舉,陳永、楊結等人更是早料到了。
不過,料到歸料到,并不代表他們準備讓張應作威作福,況且輕易妥協,對方不定還會得寸進尺。
在經過一陣明爭暗斗后,事情最終還是確定了,由陳止擔任廣寧郡的郡守,但作為彌補,他還得到了不少意外收獲,比如今年的上計之事,可以討論一下,即便廣寧郡上年境況不好,也怪不到他的頭上。
除此之外,更有許多五品位上的便利,以及幾個虛銜的加封,當然了,還有理論上的人情。
這樣的結果,算是得到了一個平衡。
等陳永將消息帶回去,陳止也沒有異議。
“時間定在一個月后了,你先把秘書省的事物安排一下,會有人和你交接,按照我等的約定,之后的兩年之內,你可以調派幾個得力人手過去,如那董緒、周傲等人,還有你府上的蘇遼,都是不錯選擇,吏部那邊會給予方便的,另外,在兵家事上,你也可以安排一二人手,畢竟是邊疆,他張應也不能強壓我等。”
陳永的交代,是他們和張應這幾天以來不斷交鋒的成果,等于給了陳止幾個選擇面較廣的人事調動權限,總比一個人單槍匹馬過去要好得多,也方便開展工作。
“多謝叔祖和諸位費心了。”陳止點頭稱謝。
“老夫倒是無妨,不過其他人那邊,你是要有所表示,”陳永撫了撫胡須,“不過這個表示,也不好使錢財,也不好設宴,但你的書畫皆為上品,可以為之。”
陳止點點頭,表示明白,心里則在計劃著后面的計劃。
現在確定有一郡給他施展,還有一定的軍事自主權,大有可為。
陳永又道:“一個月,長不長,短也不短,你將秘書省的事交接之后,可以先歸家,去家里看一看。”
著著,他露出一抹笑容:“自從游學以來,守一你還未曾回家吧,連大婚,都因為皇上的關系不得歸故里,如今功成名,為五品官,為上品人,豈能不歸鄉?有道是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當去看看。”
“子記得了。”陳止點點頭,他很清楚陳永的意思,回家一趟,不光是要榮歸故里,還有一個主要的工作,是招攬人手。
這個時代,是世家的時代,在人們看來,想要辦事,沒有能比自家族人更信得過的了。
陳止歸鄉的一個重點,是在彭城陳家,乃至下邳陳氏中,選出親信和家丁,一同北上,才好照應,也算是提攜同族。
果然,陳永接下來道:“下邳那邊,老夫寫了信送去,選出幾個機靈的人隨你同行,以后幫你打點上下,再讓幾位從練武的好手跟過去,護衛左右。”
陳止還是致謝,心里暗道,今生比前世要省事多了,至少這些布置,家中都備好了。
陳永又道:“聽你訓練了兩百家丁,堪比精兵,隨行游學的五十人,更破了匈奴的騎兵,既然如此,能多帶一些,多帶一些,家丁不受朝廷的規矩限制,只要不太過分,都是可以的,你此次回鄉,不妨以陳家的名義再招收些家丁,一起帶過去,到了那邊再操練起來,幾百也可,上千也罷,不要覺得多,邊疆戰亂,人手再多,也不算多。”
一句話,讓陳止體會到,當今世家的權勢到了何等程度,家丁都能成百上千的帶著,幾家加在一起,組成一支部隊也不在話下,比之東漢末年,似乎還盛幾分。
看陳永的口氣,似乎絲毫也不以為意。
但陳止了解,這樣家丁云集,在洛陽絕對會被忌諱的,試探性的問了一句,是否妥當。
“你這次去,為五品太守,可以是我陳家在邊疆的實權官了,自是要抓住機會,給家族訓練一批人馬,但你的擔心也是對的,朝廷縱未明文禁止,但若你一個人的家丁成百上千,讓=人上奏一,難免麻煩,所以這次過去,你的幾個兄弟要同行,比如陳梓,他是老夫看著長大的,為一縣之長都沒問題,讓他跟在你身邊,當為得力助手,而且是自家人,信得過,那諸多家丁,也可以用陳梓的名義遮掩。”
“叔祖的意思,我明白了。”陳止眼中一亮,不得不佩服廣大地主階級的創造性和聰明才智。
陳止知道陳梓,這位陳家子弟著實是有才華的,此子從被陳永看重,帶在身邊培養,有他相助,可以事半功倍。
更妙的是,陳梓作為世家子弟,有鄉品之人,同樣可以招募家丁,陳止一個人招攬一千家丁,放在家鄉也罷了,帶去上任,可能有些犯忌諱,但加上陳梓和其他陳家子弟的名頭,那不一樣了,平均到每個人,也不顯得過分了。
而且這也只是名號罷了,是對外的法,真正對家丁操練和令行禁止的,還是他陳止一個人,其他人無法干涉。
“不過,從這番話中,也能看出來,當今之世,怕是官兵都不比世家的家丁,家丁為私有,護衛家族資財,估計更受重視啊。”
世家子弟往一地為郡守,要帶上這么多的家丁,可不是去打掃、修葺花園的,白了,這其實是一支受世家掌握的軍隊。
當然了,也是地處邊疆才有這樣的便利,北地多有災害,很多驛、亭損毀,分批次派遣,路上也沒多少人盤問,有問的,一個公文過去打發。
但若是去往江左,別帶著一千多家丁同行,是幾百,怕是還沒出徐州,先要被人攔住反復詢問,難以成行。
至于需不需要這么多的家丁,陳止不覺得有什么問題,歸根到底,早在操練二百家丁之前,他已經明白了,想在這樣的世道生活,人力自是少不了的,既然世家的身份能給他這些個便利,那又有什么理由拒絕?
陳永完,長舒一口氣,又道:你從來謀定而動,無需老夫多言,里面的分寸,你自己把握吧,老夫言盡于此,以后有何難處,記得第一時間告知家中,陳家雖然不比從前,但讓你坐穩一個太守,還是綽綽有余的!”
陳止聽出了話中的一點霸氣,不由笑道:“子此次北去,也是為陳家在北疆奠定根基。”
陳永聞言點頭,另一邊,仆從陳覺過來,是楊結派人過來,讓陳止去楊府相見。
“去吧,你此番外放,很多人覺得是被逼迫的,卻不知你早做好了準備,是要做一番事業的,但楊家是清楚的,大司農肯定也有安排。”
陳止點頭拜別了陳永,又去后宅和妻子交代了一句,隨后徑直前往楊府。
“這位是你念念不忘的姐夫了。”
陳止一到楊家,他的那位泰山,給他引薦了一人。
這是名看上去孔武有力的青年,滿臉虬須,但雙目有神,他一見到陳止,立刻過來見禮。
“姐夫,我是楊宋,是我父親讓我來的。”
楊結指著青年,笑道:“楊宋是二伯的孫子,文武雙,三個月前游學歸來,打算這幾年出仕的,正好你要外放為太守,手下缺人,我把他要了過來,讓他跟著你,也好學點東西。”
“有弟相助,求之不得。”陳止明白,這是楊家往自己這邊安插人手了,和陳家一樣,陳止娶了楊悠,算是半個楊家人,加上陳氏不如楊家勢大,楊家沒有多少顧忌和擔心,該出手相助的時候,不會有半點含糊。
這楊宋,陳止聽過名號,是楊家這代中有數的人物,而且能外出游學,明被家中重視,跟著自己,足見楊家對他陳止的重視。
楊結又道:“除此之外,還有五十名騎手,正往洛陽趕來,都是自家操練出來的,武藝和忠心都是上上之選,算是悠兒的仆從家丁,你要帶著悠兒一同北上,那是兇險之地,沒有人護持,我可不放心。”(83中文83)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