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呼嘯,大雨瓢潑,風雨之中的耽羅王宮巍然不動,殿內(nèi),正在接見百濟使者的耽羅王高立,聽著外面的雨聲,笑瞇瞇的示意使者繼續(xù)看歌舞。
舞伎,是中原來的舞伎,舞姿妙曼,跳起舞來宛若天仙下凡,又有中原樂師在一旁奏樂,聲音美妙無比,高立每天都看不夠、聽不夠,所以現(xiàn)在要和百濟的使者分享自己的喜悅。
如今的耽羅王宮,是新落成的宮殿,由中原工匠建造,既堅固又漂亮,還用上了神奇的“玻璃窗”,即便在陰天也能保證一定的光亮,不像舊宮殿那樣陰暗。
宮殿換新,高立的行頭也換了一身新的,他和貴族們身著綾羅綢緞,不再是先前那寒酸的模樣。
香爐里點的是海外香藥,飲食所用是潔白如雪的白瓷餐具,以及晶瑩剔透的玻璃杯、玻璃碗,吃的是中原廚子所烹飪的佳肴,喝的是清香撲鼻的茶。
睡的,是風情萬種的中原侍女。
王宮侍衛(wèi),一個個都穿上了鐵甲,佩戴著鋒利的鋼刀,全套行頭,都是天朝王師的裝扮,看上去十分威風。
高立很滿意如今的生活,貴族們也很滿意,所以接見百濟來的使者時,大家臉上洋溢的笑容,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
但百濟使者燕飛連的笑容,純粹是擠出來的。
看著昔日和猴子差不多的耽羅星主高立,如今人模人樣,燕飛連想起了中原的一個成語,那就是“沐猴而冠”,若是以前,對方討好他這個上國使者還來不及,哪里會像如今這樣,頤指氣使。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昔日臣服百濟的耽羅,如今換了個宗主國,那就是中原的周國,周國的實力之強,不是百濟能夠抗衡的。
藩屬被人強奪,百濟再不甘心,也沒有辦法。
前年,百濟協(xié)防耽羅,結(jié)果一場大敗,敗得干干凈凈,駐扎耽羅的百濟軍隊幾近全軍覆沒,周國的船隊甚至抵達白江口,擺出一副入江逆流而上進攻百濟國都的架勢。
事已至此,百濟除了妥協(xié),沒有別的辦法。
兩面受敵的百濟,招惹不起能夠跨海遠征的周國,而對于百濟來說,生死仇敵是背信棄義的新羅,以及西北面虎視眈眈的高句麗。
周國在和倭國接觸,往來日趨密切,百濟不甘心,如今也只能干看著,不過周國好像一心一意做買賣,那么對于百濟來說,倒也是個絕佳的機會。
燕飛連舉杯,和星主百濟對耽羅王的封號高立對飲,放下酒杯之后,嗅著香爐里傳出的淡淡香味,不由得失神。
燕飛連是百濟貴族,知道這種海外香藥價值不菲,即便是在國內(nèi),也是上流貴族以及王族才用得起,而以前,猴一樣的耽羅星主及其國內(nèi)所謂貴族,哪里用得起。
但現(xiàn)在不一樣了,耽羅星主和貴族們居然用上了名貴的香藥,看樣子不僅僅是拿出來充場面,而是平日里就在用,存貨充足,不愁用不起。
再看看這嶄新的宮殿,燕飛連知道,已經(jīng)可以和百濟王宮媲美,若加上那透明的“玻璃窗”,甚至還要比百濟王宮要好。
百濟王知道這一事實,所以急切的想要從中原購買玻璃窗裝點王宮,貴族們急切的想要從周國那邊購買海外香藥,以及各種奇珍異寶,還有已經(jīng)離不開的白砂糖。
周國管理海貿(mào)的官署,名為“市舶司”,而市舶司在耽羅島上有“租界”,租界內(nèi)的市舶司官署,負責接洽各種買賣。
所以百濟國內(nèi)對于海外香藥、中原特產(chǎn)的強烈需求,可以通過與耽羅島租界內(nèi)的周國市舶司官署聯(lián)系,借以得到滿足。
但對于百濟來說,最大的需求不是這些,而是希望周國施以援手,幫助他們對抗高句麗,緩解百濟所面臨的巨大軍事壓力。
所以,燕飛連實際上是奉命出使周國,面見周國皇帝,遞交國書,之所以如今停留百濟,是因為前往中原之前,必須先來這里“核對身份”。
這是周國市舶司新定的規(guī)矩,無論是倭國、百濟還是新羅,如果有使者前往周國,就必須先到耽羅島上周國租界,核對身份,辦理“入關(guān)手續(xù)”。
只有拿到了市舶司在耽羅國租界官署開具的“身份證明”,前往周國的使者才不會被認為是冒名頂替的“奸商”,可以順利靠泊中原港口,得到周國官府的正式接待。
而在抵達耽羅、前往租界辦理手續(xù)之前,使者得先覲見耽羅王,以示尊重。
周國如此做法,明擺著就是要抬舉耽羅國及國王的地位,昔日的蕞爾小邦,如今像模像樣起來。
而根據(jù)這個規(guī)定,周國的市舶司要如何核對使者的身份呢?
畢竟周國市舶司的官員必然不清楚各國國內(nèi)情形,短時間內(nèi)很難弄清楚來人的身份真?zhèn)巍?br />
對此,周國采取的辦法,是要求百濟、新羅、倭國派官員常駐耽羅,是為“公使”,和周國市舶司官員一起,協(xié)調(diào)處理各國海貿(mào)事宜。
各國朝廷派出使節(jié)前往周國時,必須到租界辦理手續(xù),而常駐租界里的各國“公使”,就肩負辨別使者身份真?zhèn)蔚穆氊煛?br />
當然,如果明知是假的還說是真的,一旦事發(fā),后果自負。
在耽羅設(shè)立“公使”,雖然有些奇怪,但確實方便了各國與周國聯(lián)系,所以即便百濟和新羅是敵對關(guān)系,兩國的“公使”卻在耽羅島上的周國租界內(nèi)比鄰而居。
居住地名為“使館”,。
倭國在租界也設(shè)了“使館”,三國的“使館”靠得很近,“公使”們低頭不見抬頭見,到也方便相互間聯(lián)系、吵架,以及向周國市舶司洽談貿(mào)易事宜。
小小耽羅國,如今卻成了海東各國交流的一個據(jù)點,百濟丟了一個藩屬,卻得了個極好的外交、貿(mào)易渠道,也不知是該高興,還是該落淚。
想到這里,燕飛連望向殿外,此次暴風來襲,怕是要過幾日才能消停,他覺得自己正好可以和倭國的“公使”交流一下,如何加強兩國間的交流。
然后再商量一下,如何對付新羅。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