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陽城東郊外虎林軍軍營旁,一座規模頗大的養豬場里喧囂無比,巴州刺史宇文溫正在現場‘指導’養豬工作,若是在后世標題黨的報道里可以取一個聳人聽聞的標題:宇文使君和豬在一起。
亦或是“豬和宇文使君在一起”,這種無聊的文字類似于《水滸傳》變成《一百零五個男人和三個女人的故事》,不過此時的巴州地界有誰敢這樣編排宇文溫絕對會人間蒸。
這個養豬場是他投資開辦的,請的是積年老豬倌選的是上好的仔豬而一排排的豬舍也是用心設計,這一座養豬場如今有生豬過三千頭。
一排排整齊的豬圈里豬仔正哼哧哼哧的吃著飼料而上頭的頂棚則擋住了外頭毒辣的陽光,宇文溫行走在豬圈前看著這些圓滾滾的豬仔面露喜色。
這還是‘一期工程’到了二期工程竣工時這個養豬場的豬會過八千頭,這并非宇文溫心血來潮胡搞瞎搞畢竟西漢時起就有動輒數千規模的養豬場而這個時代存欄量上千的養豬場都不少見。
他不是和豬有‘未了情’而是切實感到了養兵缺肉的壓力,五千虎林軍士兵就是五千個大飯桶,練三日休一日的訓練強度讓他們的飯量遞增,要有力氣必須練肌肉就得吃肉而肉的來源就成了問題。
按一個士兵一日二兩肉來算,五千士兵一日耗肉至少一萬兩按一斤十六兩折算是六百二十五斤,一個月下來是將近一萬九千斤這數字算起來讓宇文溫頭痛。
牛是殺不起的畢竟耕地的牛都缺哪里舍得殺牛吃肉而馬更是不用想,至于在北朝深受歡迎的羊肉又太貴了,雞鴨魚倒是可以充數但需求量太大所以豬肉是十分合適的肉源。
這個時代對于豬肉有一種看法認為不能大量食用會導致各種疾病,宇文溫自然是不會理會這些看法,那些認為吃豬肉多導致生病的無非就是富貴之家的富貴病按照后世的法就是“三高”,這對于一年都吃不到幾次肉的窮苦百姓來和廢話差不多。
至于后世有人宋時‘豬肉賤’所以證明豬肉是賤肉的法更是無稽之談,豬肉‘賤’指的是價格低廉不是指低賤的‘賤’,古人造字‘家’上面一個寶蓋頭下面就是一個豬,正所謂無豬不成家養而不吃何用?
所以宇文溫已經是下了決心把豬肉當做軍營伙食里的主要食用肉。有誰敢牢騷的他親自出馬做‘思想工作’還好虎林軍上下從來只覺得肉不夠吃沒哪個那么矯情。
殺豬除了能獲得豬肉其肝臟等也可食用保證維生素的攝入這對于避免士兵的夜盲癥有很大幫助,除此之外豬皮可以熬膠連同魚鰾膠一起是常用的粘合劑軍用可以制作弓箭民用可以粘合各種家具等。
另一個好處是食用油的來源有了著落,如今的年代食用油以葷油為主而植物油也就是素油基上要到宋以后才普及,廣泛食用的葷油就基以豬油、雞油甚至狗油為主所以用肥豬肉熬油可以很好解決食用油的問題。
不能看食用油的問題。一日三餐要是連一點油星都沒有那人很快就會餓的,十二生肖之一的豬能同時解決這兩大難題,巴州百姓養豬的情況很普遍但耐不住需求量猛增所以宇文溫決定大規模養豬。
但問題隨后而來,在這個沒有‘豬快長’之類飼料或者激素的年代一頭豬從仔豬長到可以拉出去宰的地步需要一年多將近兩年,也就是宇文溫的養豬場里這三千頭豬仔要出欄得一年多以后。
除去烤乳豬這種食品外這兩年的肉類消耗只能是靠魚類以及雞鴨鵝來頂上。至于民間養豬所能提供的生豬也是其中之一他已經張榜公告只要是不是病豬那百姓們趕多少來收多少。
養豬,傳統的方式是放牧也就是放養,到了這個時代已經出現了舍飼和放牧結合的養豬形式,北魏年間成書的《齊民要術》就對如何養豬做了明:
圏不厭,圈則肥疾,處不厭穢,泥污得避暑。亦須場,以避雨雪。春夏草生,隨時放牧。糟糠之屬,當日別與。八、九、十月放而不飼;所有糟糠。則蓄待窮東春初。
轉換成白話的意思就是豬圈好豬活動不便肥得更快,豬圈臟好那么豬就可以鉆在污泥里避暑且豬圈可以讓豬避雨雪,春夏之際野草芽可以放養但此時野草營養不夠要追加飼料,到了八、九、十月野草長成就不用添加飼料留著等來年春天再喂。
雖然放養也很普遍但宇文溫還是決定采取完圈養的形式因為他要養豬積肥,豬的糞便是很好的肥料釋放在農田里能夠增收,圈養的豬增肥度也快。
這是明面的法,暗地里的原因是宇文溫對豬圈里的某種伴生物十分感興趣因為那東西能滿足他的‘特殊需求’。
至于喂豬用的飼料倒是很方便因為《齊民要術》里也記載“豬性甚便水生之草,耙耬水藻等令近岸,豬則食之,皆肥”。巴州到處都是湖泊萍藻怎么都撈不完所以宇文溫對于巴州養豬事業的蓬勃展是很有信心的。
何況這就是歷史潮流!
北宋時,大詩人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任協團練副使,他不但在城西江邊的赤鼻磯留下了名傳千古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還親自創制出了‘東坡肉’這一美味。
一切都源自當時黃州十分低廉的豬肉,蘇軾的時代黃州養豬業興旺所以他做了一《豬肉頌》其中便有“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的詩句。
北宋時的黃州也就是今日的巴州,一向都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宇文溫這次要順應天意在巴州大力開展養豬業,即便是因為廣收種豬、豬仔并在州內鼓勵百姓養豬被人稱為“豬太歲”都不以為意。
“喂豬所需的萍藻你們同巴河城那邊要就行,管夠。”宇文溫對養豬場管事交代道,巴河城東北面那個大湖如今是重要的漁場,定居巴河城的水軍士兵及家屬每日去捕魚的同時還會撈萍藻回來算是一舉兩得。
“還有。豬糞都要仔細搜集了不要浪費,不要見它臟就隨便處理了。”
養豬場的糞便收集起來酵后拿去肥田可是好東西,如今西陽城里無論是什么東西拉的糞便都被糞車收集起來集中處理后用來施肥,宇文溫的這個養豬場自然不能例外。
一上來就是三千頭豬的規模有些冒險,要是一豬瘟真的會血無歸所以宇文溫對養豬場從上到下的要求十分嚴格,無論是誰進出養豬場都要更換衣服以免把豬瘟從外邊帶進來。
其次就是防寄生蟲,現在養豬已經有人知道用草藥驅蟲雖然效果存疑且藥方五花八門但宇文溫還是鼓勵豬倌們用藥,一種不行再換一種直到生效為止。
養豬寄生蟲分體內、體外兩種,體外寄生蟲危害較大的疥螨,此外還有蚊、蠅,這些外部寄生蟲在夏秋季尤其多所以養豬場里不允許積水免得蚊蠅繁殖孳生,對于仔豬的檢查也頻繁進行免得疫病生。
對于內部寄生蟲那基是以防為主,若是現狀態異常的仔豬立刻隔離或處理免得波及其它,這只能靠豬倌的經驗沒什么特效藥醫治。
尤其是對豬肉絳蟲的預防,不光是養豬場就連市面上販賣的豬肉一旦現‘米豬肉’立刻銷毀有誰敢販賣一律嚴懲,預防寄生蟲還得靠豬倌們的‘職業道德’所以宇文溫給他們的待遇不錯。
豬倌們的工錢不低還包吃住,到了成豬出欄每頭豬都有提成所以豬倌們的積極性也很高,這年頭養豬不是太難許多百姓家中都自己養著幾頭豬只是宇文使君提出的程圈養有些新奇但也不是很出格。
出格一些的是宇文使君對那豬圈土墻上出現的白色霉狀物很感興趣讓人專門刮下來收集,這種白色霉狀物只要是用豬圈養豬的人都見過但沒人知道宇文使君要這種東西來做什么。
還有另外一點就是對于糞池的修建很講究用的是什么水泥鋪了幾層據是怕糞便深入地下污染水井,他們養了這么多年豬是第一次見有人如此在意豬糞會‘污染’水源。
宇文溫在養豬場里走了一圈非常滿意,這一欄欄的豬仔除種豬外的肉豬部都閹了,一來是有助于增加出肉率二來也能改善肉質去除所謂的腥臊味,雖然到出欄得一年多以后但時不時來個烤乳豬什么的也是不錯的選擇。
他正要擺姿勢繼續‘指導’養豬工作卻被宇文十五在耳邊竊竊私語:“郎主,時辰快到了”
“嗯,今日就到這里。”宇文溫看了看天色隨即道,“用心些,莫要豬瘟了!”
言罷便帶著隨從匆匆離去,豬倌們看著他那急匆匆的背影有些摸不著頭腦:平日里時常笑而不語淡定得不能再淡定的宇文使君這是怎么了?(未完待續。)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