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瓢潑,齊昌城外已經(jīng)化作澤國,城西北側(cè)的蘄水水位暴漲將場景切換成‘看海模式’,不但城里積水嚴重連同城外曠野也是一片汪洋。 ﹤
在城外分成南北對峙的周、陳兩軍倒了大霉,雖然各自的扎營地都在高處可也被雨水淋得夠嗆,連日不停的大暴雨讓兩軍將士吃盡了苦頭,滿地都是泥濘而衣物都是濕漉漉,如今雙方都不約而同咒罵該死的天氣。
江南地區(qū)多雨所以雙方都習以為常,至于不滿倒是各有區(qū)別:陳軍是咒罵該死的天氣讓他們無法撤軍,周軍是咒罵該死大雨澆滅了抄陳軍后路的希望。
宇文溫便是其中一人,他頭戴斗笠身著蓑衣挽著褲腳穿著木屐走在雨中,大軍駐扎在城外所以軍營里滿是泥濘,在這個沒有塑料水鞋的年代只能穿木屐,還好他很快習慣了木屐故而能夠視察軍營。
齊昌城就在旁邊但沒有充足場地讓軍隊入駐,雖然將領們可以入城住進干爽的大宅子但宇文溫還是婉拒了,和士兵在一起同甘共苦他可是身體力行,雨季住營帳不是什么好體驗但他倒無所謂。
雨季時到處濕漉漉,淋濕的衣服以及換洗的衣服只能靠火烘干,當然前提是有干燥的柴禾,要是連柴禾都是濕的那么連火都點不著。
‘衣服不干就不干,實在不行我就穿褲衩打赤膊!’宇文溫如是想。
襲擊新蔡得手后宇文溫一行人馬不停蹄順原路返回,總算是在山洪暴沖毀道路前抵達齊昌,大雨下了數(shù)日他也每日都堅持出去巡營,一來安定軍心而來看看寶貝戰(zhàn)馬保養(yǎng)得怎么樣了。
這是他好不容易攢下的戰(zhàn)馬,按著一人一馬的比例能有一千騎兵,但是按照主力騎兵作戰(zhàn)模式也就是一人雙馬來算就只有五百騎,雖然還夠不上百戰(zhàn)精銳的程度但也是堪用了。
雨天喂馬的草料必須保持干燥,不能含水太多否則容易拉肚子,蘄水暴漲水質(zhì)渾濁連帶著井水也渾了起來,人可以湊合著喝但嬌貴的戰(zhàn)馬就不行,吃的必須干燥喝的必須干凈,要是照料不到位過幾日就死上幾匹馬那是肯定的。
還有弓箭也要做好防潮處理,營地里的衛(wèi)生情況必須重視,下雨就是這么麻煩所以雨季行軍作戰(zhàn)讓人頭痛,別的不光是扎營地址就要注意,地址選不好很容易被大水一波帶走,亦或是內(nèi)澇嚴重連帶著疫病叢生。
宇文溫轉(zhuǎn)了一圈確認一切正常后回到自己的營帳,帳內(nèi)鋪設很簡單,掛鎧甲、武器的架子,臥榻、案桌、油燈、筆墨紙硯以及一些資料箱,還有隨身行李就沒別的東西了。
摘下斗笠脫下蓑衣掛好,宇文溫在書案前坐下看著上面擺著的輿圖,那是西陽城附近地形圖他已不知看過多少回,上面一條條黑線代表著今年修好的水利設施。
正所謂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巴州刺史如今在別人看來風光無比,實際上卻是行走在破產(chǎn)的邊緣,如同部資金都投到股市里的股民一般,一旦有風吹草動導致股價大跌,那么失魂落魄上天臺的時候就要到了。
作為一個要扭轉(zhuǎn)歷史進程的‘不正常人類’,要想實現(xiàn)愿望只能靠兵而養(yǎng)兵就得有糧,巴州地少人稀要種田就得修水利,要修水利就得需要大量人手,所以他就去打劫陳國搶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打仗就得厲兵秣馬舍得投入,所以宇文溫透支財政擴軍備戰(zhàn),連同投入到五洲以及燕磯的財力物力耗資不菲,已經(jīng)稱得上是窮兵黷武,前線一帆風順可后方開始不妙了。
拼命拉項目刷副就是為了搶人回來修水利,如今水利設施修了可能不能頂過雨季他也沒底,翻倍人口消耗的糧食也翻番壓力實在太大了。
罕見的大暴雨接連下了數(shù)日,若是三臺河邊新修的南岸河堤‘撲街’那他也要跟著‘撲街’,大水沖毀莊稼會導致今年歉收甚至絕收,而州庫存糧在多次透支后又要養(yǎng)活新增數(shù)萬人口只能撐到年底,要是弄出個饑荒的‘新成就’來他可無顏見巴州父老。
“也不知道許紹那邊如何了。”宇文溫看著輿圖喃喃自語,他把河防重任交給許紹,權(quán)讓其調(diào)動人力物力一定要保住河堤,只要是河堤無恙那么秋收就有望了。
他想郁悶趕緊拿出提神利器,每當自己想‘偷得浮生半日閑’,亦或是意志消沉時把那東西拿出來,看一看瞬間精神抖擻斗志滿滿。
這是一個賬單,上面列著他每日要消耗的錢糧,包括養(yǎng)兵、養(yǎng)家、維持州務所需要的費用,自從對陳作戰(zhàn)開始后江南商路斷絕,他自己的收入直接腰斬,要是不能‘創(chuàng)收’補虧空那就是遲早完。
和自己的客戶過不去,宇文溫就是這樣的無良供應商,來癟的錢包面對絲毫不減的開支有些無力,養(yǎng)虎林軍五千人的費用不是鬧著玩的,每日包括作戰(zhàn)在內(nèi)的消耗都不是數(shù)目。
私人收入少了一半,‘公家’的收入眼見著要完蛋,到了年底搞不好連官員的俸祿都不出來,宇文溫開始猶豫是不是要搞個行為藝術(shù),帶著兩個兒子去安6街頭擺碗了。
“剛要種田就碰到大暴雨,如果長江再大水的話哎!”宇文溫將賬單收好后在帳中來回走動著,大雨連綿道路斷絕他沒辦法回巴州,巴州那邊的消息也傳不過來,除了擔心什么也做不了。
三臺河大水還是其次,若是長江大水那江邊的西陽城也就可以‘看海’了,被水淹也就罷了可頭痛的還在后面,俗話大災之后必有大疫,等到大水退去瘟疫什么的也就要爆。
以這個時代的醫(yī)療水平,如果爆瘟疫那就是滅的節(jié)奏,真要那樣的話他的雄心壯志也就灰飛煙滅了,連一個州都治理不好遑論其他。
‘要是鬧出鼠疫、天花那就神作了!’宇文溫如是想,賬單提神效果很好讓他開始思維散。
對于燕磯可能生的戰(zhàn)事宇文溫倒不擔心,連同五洲都不覺得有問題,陳軍要是敢打主意絕對讓其刻骨銘心,別的不光是備下的箭矢就不少。
搶人來修水利為此透支糧庫,風險大收益也大,如果能夠熬過這關順利秋收那就是緩過來了,組織人力把秋糧入戶后抓緊時間開荒,到了明年開春時耕地面積會翻番。
這是宇文溫年初時已經(jīng)定下的步驟,唯一的問題就是今年必須能熬過雨季,只要開局順利那后續(xù)的工作就更好開展,想著想著他的心情好了許多。
所以他決定按照最壞的局面來處理。
莫名其妙到這個時代,驚覺新婚妻子沒幾日即將被荒淫昏君強占,他熬過來了;投奔父親可安州面臨腹背受敵的危險,他熬過來了;到長安做人質(zhì)和楊堅斗智斗勇平安返回,他也熬過來了。
不就是絕收么?不就是大水又爆瘟疫么?破產(chǎn),那又如何!
河堤決口導致莊稼被毀然后是絕收,長江大水浸泡西陽城導致瘟疫爆,宇文溫提筆把這兩個觸目驚心的標題寫在紙上,隨即開始列出一條條應對之策作為備忘。
所謂不想生的事情就會生,宇文溫不想焚香禱告祈求上天行行好放一條活路,要真是破產(chǎn)了絕對不會上天臺,他要調(diào)動一切力量‘卷土重來’。
今年絕收,那就絕收吧,離年底還有幾個月,老子還有兵都帶出去搶糧食!搶了陳國再搶江北地界大山里的山蠻!
實行食物配給制,嚴格限定每家每戶的口糧,秋收顆粒無收就得靠州庫放糧食救濟百姓,到時嚴把放關無論是誰都不許多領。
大水過后立刻動員百姓打掃衛(wèi)生,實行里坊連坐制度,哪家出現(xiàn)病人必須立刻上報官府,有隱瞞不報的連同左鄰右舍一起趕出西陽城。
城中不許有老鼠必須見一只殺一只,積水一定得排干免得滋生蚊蠅傳播疾病,飲用水源一定要保持干凈,死掉的家禽家畜不許食用部集中處理掉。
排水溝渠必須清理,被大水浸泡霉的木質(zhì)建筑要檢查,城墻也要檢查免得被大水泡爛墻基存在崩塌隱患,糧庫很可能泡水,反正大水一過就開倉驗糧把受潮的糧食拿出來翻曬。
從江南搶回來的糧食無法獨吞,雖然很多但也要分給其他參戰(zhàn)軍隊,剩下的糧食優(yōu)先保障巴州士兵的需求,宇文溫盤算著實在不行就收縮戰(zhàn)線放棄燕磯,當然五洲是絕對不能丟的。
湖泊多那么水產(chǎn)也多,糧食不夠吃就用蓮藕、菱角來頂,生火燒飯做菜需要柴禾那就組織士兵上山砍柴,反正調(diào)回來的兵不能閑著。
河堤毀了就再組織人力去修補,要是缺石料就派人去采石,反正不參加勞動就沒得飯吃自己看著辦,數(shù)千陳軍俘虜總不能留在牢里霉。
正所謂以工代賑,距離斷糧還有數(shù)月時間足夠調(diào)動人手做事了,還有戰(zhàn)船在可以組織人去撈魚撈蝦,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實在不行養(yǎng)豬場那數(shù)千豬仔也拉出來宰。
宇文溫回憶著所知的現(xiàn)代知識,將能想起來的對策部寫了出來,不久之后一張白紙寫得滿滿當當,他心翼翼提起紙,將墨跡吹干隨后折疊起來收好。
堅定了東山再起的決心,外邊那淅瀝瀝的大雨看起來也沒那么煩人了,就在宇文溫準備憩一會之際聽得張魚帳外稟報:“郎主,周使君有要事相商。”(未完待續(xù)。)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