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宇文溫回到港口的住處,等候多時的崔掌柜見著他和幾位平安歸來,總算是松了一口氣,今日這幾位摻和倭國事務,讓他不知所措。
此次崔掌柜親自押船南下,是為了到巴州交易琉璃鏡,從黃河口到建康,這條海路轉水路的航線他也走過幾次,同樣的啟程月份,前幾次都平安往返,獨獨這次出了意外。
海路兇險,即便是沿海岸線航行也得看天吃飯,所以遇到大風暴也就認命了,只是登6了都不消停,崔掌柜琢磨著莫非傳言是真的?
“崔掌柜,我臉上有什么不妥么?”宇文溫沒有自稱“公”或者“官”,防的就是身份泄露。
“啊?宇余郎君,是在下走神了。”
“嗯,今日事突然,讓崔掌柜受驚了,方才那位呃,反正倭國官府了,明日起優先供應木料,派人手來幫忙,有勞崔掌柜監工修船了。”
“余郎君請放心,倭官不久前已派人來聯系,我等已把所需物資列了個清單,明日修船的進度可以加快了。”
宇文溫點點頭,交談片刻后回到自己的下塌處,崔掌柜輕輕嘆了口氣,漫步回轉,他自己真要交代在海里,那也就認命了,可萬一這位沒了,東家可沒辦法向朝廷交代。
雖然是“偷溜”,但這位肯定留有書信,別人不敢,至少其岳父安固郡公尉遲順那里肯定有,要是宇文溫就這么在隨船南下途中沒了,他們在鄴城家大業大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當然航海不是兒戲,真出了意外也沒辦法,崔掌柜擔憂的是另一方面。
坊間傳言,這位新晉的邾國公有些那啥,氣運不是一般的邪門,來到鄴城也就幾個月時間,折騰出許多事情來,和徐州總管席毗羅次子的恩怨就不了,關鍵是和皇帝出巡都能遇見隋軍突襲。
此次船隊出南下,臨走前宇文溫找上門來要“偷溜”,崔掌柜權衡再三還是聽從對方的安排,不敢聲張也沒敢打什么主意,按著原計劃起航。
利潤高的琉璃鏡只有宇文溫那里才能做出來,若是順利送這位回到山南巴州,那往后的買賣可就穩妥了,崔掌柜權衡利弊,覺得這風險值得冒。
好嘛,大家和氣生財,船隊南下捎帶上數十人想來也不算什么,沿海航行實在不對頭靠岸總能躲過一劫,結果被風暴一卷,莫名其妙來到黑水洋東面的倭國。
十幾艘船,如今只剩下四艘,船上殘留的貨物按抵不上買鏡子的價格,但崔掌柜并不擔心,人員損失慘重,撫恤也是不會是個數目。
只要能平安抵達巴州,這都不是問題,崔掌柜只是擔心自己有沒有命離開倭國,剛靠岸沒幾日,宇文溫一行人就和當地勢力起沖突,真是惹禍精啊!
距離修好船還有一段時間,真的沒問題么?
想到這里,崔掌柜停下腳步,轉身問左右:“水手里有通倭語的么?”
“沒有精通的,只是個別人能聽得大概。”
“把這幾個人調出來,跟著幾位郎君充當通事,免得再和倭人生誤會。”
“是。”
。。。。。。
夜,宇文溫躺在榻上,想著之前和司馬達等的對話,從些許話語當中慢慢找出有用的信息,要把那個‘邪惡’的計劃完善。
這個時代的倭國,不是高度集權的國家,實際上由各部落形成的國組成,然后其中的大和國實力漸長,經過數代大王的努力,傲視群雄得他國臣服,算是開創了大和時代。
當然日從來都沒有中原那樣的集權朝廷,類似于中原商周時期,有個名義上的共主,也就是大王,后來改稱天皇。
掌權的豪族蘇我氏、物部氏等,類似于東晉南朝的世家大族,把持朝政到處都是親信,而作為倭國大王,則是心翼翼在各豪族、重臣間玩平衡。
物部氏,應該是那些舊豪族的代表,這些由部落展起來的豪族,天然抵觸集權,而作為大王自然而然的傾向于集權,雙方必然產生矛盾。
大王要想集權就得仰仗新興貴族,例如蘇我氏這種,但要直接掀桌不現實,只能是敲敲邊鼓挖墻腳,而宗教信仰就是切入點。
從各部落信仰演變而來的氏族神信仰,最后形成了神道信仰,神道祭祀的天神地祗,不但包括大王(天皇)家的祖神,也有中央豪族和地方豪族的氏族神。
神道代表著大王(天皇)的權威,也是舊豪族如物部氏的精神支柱,這些豪族一方面需要借助大王的權威,以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另一方面他們自己也是傳統神道的信仰者。
神道信仰代表著這些豪族的利益,可對于新興的蘇我氏就不一樣,按著司馬達等的只言片語,宇文溫判斷這一族和渡來人關系密切。
搞不好蘇我氏身就是渡來氏族,所以對神道信仰沒多少興趣。
神佛之爭,白了就是舊豪族與新豪族之間的權力斗爭,宗教信仰問題是政治沖突的表象,而倭國大王對此的態度就很曖昧,也讓人深思。
試探著允許立佛像建佛寺,碰到些許問題立刻毀佛焚寺,這是忌憚舊豪族的反彈;按要斬草除根,卻又允許蘇我氏自己信佛,按時髦的話來“其中必有蹊蹺”。
就是留個種子,等到條件合適的時候芽,當然若是條件不合適,那就繼續做種子。
倭國大王做為神道信仰的最高祭司,不可能“叛道”,畢竟神道信仰的核心就是大王(天皇)崇拜,大王一族對倭國的所謂合法統治權,來源于神道天孫降臨的神話傳。
大王(天皇)作為天照大神的后裔,是天照大神在人間的代表,是現人神,“神皇一統”、“萬世一系”是神道信仰的特點。
可作為神道信仰的最終受益者,竟然會默許來自島外的提倡眾生平等宗教,看起來和自掘墻角沒區別,甚至有些荒唐,但從權力斗爭角度來看卻一目了然。
道理很簡單:集權。
用蘇我氏等新興豪族打壓物部氏這些舊豪族,然后趁機把權力從舊豪族手里收上來,等得火候差不多,再把威脅神道信仰和大王地位的蘇我氏一腳踢開。
當成替罪羊扔出去,平息舊豪族的怒火,給自己的神道信仰追隨者一個交代,當然蘇我氏手上權力也順便收回,一切目的就是為了集權。
得直白些,佛教、蘇我氏不過是一個工具,一個倭國大王爭權、集權的工具,需要時就用,用完了就扔,和夜壺差不多。
拉一派打一派,然后再把打手扔出去,當替罪羊平息眾怒,這樣一來,兩派實力大損,相互間仇視不已,而居中“仲裁”的成了好人,坐收漁翁之利。
典型的帝王權術,所以倭國大王未必會放任佛教大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會干涉,再度扶持舊豪族對付新豪族,崇佛、排佛的情況可能會反復出現。
所以先前宇文溫突奇想、試圖用佛教禍害倭國的想法,真要操作起來可不是那么容易,沒有強力的持續投入,這計劃基和空想沒區別。
他有這種實力么?沒有,至少現在沒有。
如今還蜷縮在山南巴州,外部有隋國這只猛虎沒干掉,內部有尉遲氏的隱患也不知道何時爆,這兩個要命的問題不是鬧著玩的,熬不熬得過去還兩。
飯都吃不飽就操心世界和平,是不是太那啥了?
宇文溫不覺得,人總要有個念想,反正在這鬼地方沒事做,所以他就是要居心叵測:做不做得成是能力問題,愿不愿意做是態度問題。
運送佛經、佛像甚至有志弘法的僧人來倭,這事情不難籌備,困難的是航海問題,唐代的鑒真和尚東渡日,折騰了六次才成功。
實在不行就來個七次,反正我就是要折騰你們!要怪就怪老天爺一陣風把我吹到倭國,這可是天意啊!(未完待續。)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