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逆水行周 正文 第一百七十九章 傳言

作者/米糕羊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被俘的隋國晉王楊廣逃了,這件事情生在灞橋驛,當時周國文武官員正在為行軍元帥尉遲惇送行,雖然隨后派兵窮追不舍,但還是沒能追上。

    楊廣一行逃入驪山,尉遲惇派兵搜山,雖然射殺了幾名營救楊廣的死士,但楊廣卻從此沒了蹤跡。

    現場人多眼雜,消息很快傳開,長安城內議論紛紛,大家都在猜測楊廣到底逃到哪里去了,一時間什么傳言都有。

    有人繪聲繪色的傳,在驪山東南的玉山道,見過一名富家郎君,想來就是逃亡的楊廣;也有人在傳,在渭口河畔現一具浮尸,衣著華貴正是投水自盡的楊廣。

    又有人在傳,的是內幕消息:當日,楊廣逃出灞橋驛之后,換了身衣物,喬裝打扮一番往隴右去了,有人在蕭關附近遇見過他。

    還有人在傳,某日子午谷忽然有異象生:一只大鳥從天而降,馱著一個年輕人往蜀地方向飛去,據現場目擊者所述,那人衣著不凡,極有可能是逃亡的楊廣。

    心急火燎的周國官府懸賞捉拿楊廣,結果各種消息滿天飛,各地都有目擊者遇見楊廣的傳言,其真偽不得而知,但同時引起坊間關注的還有一件事,那就是營救楊廣的楊義臣。

    楊義臣,一聽這名字就知道是楊家的忠義之臣,果不其然做出了忠義之舉。

    對于長安的百姓來,無論是元氏、宇文氏、楊氏或者什么氏,朝廷姓什么其實無所謂,無論是魏臣、周臣還是隋臣,只要有忠義之舉那就值得敬佩。

    中原數百年來換了不知道多少朝代,期間多少忠臣良將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如今楊隋即將覆滅之際,有一個忠義之臣如流星般劃過天際,那么大家都會念叨念叨的。

    楊義臣姓尉遲,是為尉遲義臣,其父尉遲崇仕周,與當今周國丞相尉遲迥是遠親,但在大象二年時追隨輔政丞相楊堅,后來做了隋國臣子。

    楊堅稱帝后沒幾年尉遲崇戰死,尉遲義臣被楊堅撫養長大,得賜姓楊,改名楊義臣。

    此次周國收復長安,行軍元帥尉遲惇來到長安,楊義臣假意歸降復姓尉遲,騙得信任后領人在灞橋驛解救楊廣,被亂箭射死。

    沒人質疑楊義臣的操守,其不顧個人安危救楊廣于危難的壯舉,讓人敬佩不已,周國官員也沒有將其梟示眾,而是收斂遺體葬于長安城郊。

    立有石碑,上書“隋忠義之臣楊公諱義臣之墓”,其行昭昭,必將留名青史。

    時局紛亂,誰都希望有這樣的忠義之人救自己于危難之間,尉遲義臣改名楊義臣后,對楊家忠心耿耿,與相比,某些人的操守就讓人鄙夷不已。

    大象二年變亂之際,有許多周臣投了楊堅,后來成了隋臣,如今周國收復關中,這些人搖身一變又成了“反正忠臣”,和楊義臣一比,真是云泥之別。

    其中一人的操行,更是讓人詬病。

    沛國公鄭譯,字正義,可是一點也不正義,昔年周太祖宇文泰頗為親近年幼的鄭譯,讓其與諸子相處,后來高祖宇文邕又很信賴他,讓其做太子宇文赟的近臣。

    待得宇文赟登基,級提拔鄭譯,這位并無太大軍功卻得封國公爵,貪贓枉法名聲狼藉,后來宇文赟遇刺身亡,鄭譯竟然和黃國公劉昉勾結,將輔政之權轉給楊堅。

    楊堅以隋代周,“沛、黃”二人居功至偉,沒有他兩個從中作梗,周國宗室也不會被殺得血流成河。

    兩人成了隋國的元勛之臣,卻在去年年末做了周國內應,助周軍拿下長安,如此三番數次反復的行徑,當真是讓人唾罵不已。

    劉昉已于周軍入長安當夜身亡,而鄭譯好端端的活到現在,原對于尋常百姓來也沒什么,但是有了楊義臣的對比之后,只會讓他們愈厭惡鄭譯的為人。

    老天瞎了眼,怎么沒一個閃電把這廝劈死!

    鄭譯害死了那么多周國宗室,而如今收復長安的周軍主帥、宗室宇文亮原諒了他,讓人感慨杞國公的寬宏大量,而對時局稍微了解的,知道這是效仿漢高祖封雍齒故事。

    再了解一些的,知道宇文亮是在拉攏原先的周國叛臣,為與尉遲丞相抗衡做準備,當然,對于為生計奔波的尋常百姓而言,都杞國公心太軟。

    “哎喲,我那族兄剛從山南安州回來,聽他,那鄭譯在安6過得有滋有味的。”

    “有滋有味?此話怎講?”

    “有人請他吃喝玩樂吶!”

    “嚯,誰啊這是,膽子這么大,就不怕朝廷怪罪么?”

    “還能有誰,獨腳銅人唄!”

    “獨腳銅人?原來是他,怪不得。”

    長安某書肆,尋書的幾人之中有兩位正在閑聊,第三人有些摸不著頭腦:“這獨腳銅人是誰?”

    “你不知道?獨腳銅人就是邾公溫。”

    “豬公瘟?只有豬公才會的瘟么?”

    “是邾國封爵,宇文諱溫。”

    “喔,邾國啊,和杞國頗有淵源嘛,呃,莫非是”

    “正是,都是一家人,這位邾國公不同常人,據嗜吃人肉,又經常強搶民女”

    “扯談吧,坊間傳言多有不實之處,豈不聞三人成虎之故事?”

    “那當然,想來邾國公所謂嗜吃人肉、又經常強搶民女之事為訛傳,不過他在安6時常宴請鄭譯倒是真的,據是要學音律、彈胡琵琶。”

    鄭譯聲名狼藉,但音律上的造詣倒是無人質疑,幾位閑聊之間,覺得這位“邾公溫”和其伯“杞公亮”一般寬容大度,但為了學胡琵琶就和鄭譯往來,倒是面皮厚不怕被人詬病。

    自家的宗親都被鄭譯害得幾乎死絕,宇文溫倒好,為了學個琵琶就敢請鄭譯吃喝玩樂,莫非只要有一技之長,就能在邾國公那里混口飯吃?

    “都是親戚,杞國公世子那才叫謙謙君子,這位邾公溫就另類些了。”

    一陣閑聊之后,選好書付錢走人,書肆一角,正在翻看書籍的劉文靜抬起頭,回想著方才聽到的議論若有所思。

    周軍收復長安,關中局勢已經穩定,他和家人來到長安暫居躲避周邊戰亂,閑來無事便到書肆逛逛,結果現了新出版的字帖。

    那是黃州求學社出版的字帖,供人練習書法所用,當然是以時下流行的線裝書形式出版,價格便宜質量也好,而其范文,是劉文靜熟悉的鐘繇書法所寫。

    文拓印于西岳廟石碑,看出版日期,是宇文溫在西岳廟拓印碑文之后不到兩個月,那日劉文靜剛好在西岳廟遇見對方,而之后的出版度如此之快,簡直讓人匪夷所思。

    選好書籍付錢走人,劉文靜讓仆人提著書,自己走在街道上,看著行人來來往往的長安街道,他不由得感慨萬千。

    折騰了數年,依舊是換湯不換藥啊!

    周國大象二年初,天元皇帝宇文赟遇刺身亡,眼見著宇文宗室即將輔政,生怕再出第二個宇文護的門閥權貴們,急不可耐站在輔政的楊堅那邊。

    一番戰亂之后,楊堅以隋代周,這些門閥權貴成了新朝元勛,待得周軍攻破長安,隋國即將滅亡,這些人中的人大多數又改頭換面,成了反正忠臣。

    劉文靜已經看出來,宇文亮要拉攏這些人,抗衡獨斷朝綱的丞相尉遲迥,而尉遲一族身又和世家大族們聯姻,也必然寬恕曾經投靠楊堅的那些姻親,免得助長宇文亮的勢力。

    國號變來變去,文武百官卻沒怎么變,都是那些世家、門閥、權貴及其子弟,魏晉以來的門閥政治,如今依然根深蒂固。

    什么時候,他們這些寒門子弟才有更多的機會出人頭地呢?

    走著走著,劉文靜又想起方才那些人的議論來:莫非只要有一技之長,就能在邾國公那里混口飯吃?(未完待續。)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温| 兴业县| 赤壁市| 泰州市| 昌江| 呼玛县| 灵川县| 泾川县| 嵊泗县| 弥勒县| 河津市| 洪江市| 贵阳市| 吐鲁番市| 远安县| 芦山县| 耒阳市| 怀仁县| 宽甸| 聂荣县| 沐川县| 蓬安县| 鄱阳县| 谷城县| 桐城市| 温州市| 古交市| 青海省| 永宁县| 积石山| 丹寨县| 修武县| 米林县| 易门县| 平江县| 唐山市| 茂名市| 鄂托克前旗| 康保县| 钦州市| 吴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