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宇文溫如此,劉炫不以為意,他見過的富家郎君多了去,許多人不學無術,偶爾聽得他人詐稱古文《尚書》是偽作,便人云亦云。
不過劉炫想著這是宇文溫幫他起個頭,宇文溫既然不通《尚書》卻又如此,大概是給他一個重申《尚書》真?zhèn)蔚挠深^。
想到這里,劉炫問道:“《尚書序》真?zhèn)危恢笸跤泻我娊猓俊?br />
宇文溫笑瞇瞇道:“劉先生,寡人只是稍有感悟,有得不對的地方還請指證。”
“大王言重了,能與大王一同探討《尚書》,是劉某的榮幸。”
“《序》云: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犠、神農(nóng)、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
“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
“是故歷代寶之,以為大訓。八卦之,謂之“八索”,求其義也。九州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
“《春秋左氏傳》曰“楚左史倚相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即謂上世帝王之遺書也。”
背到這里,宇文溫已經(jīng)很吃力了,但還得繼續(xù):“《序》又云:先君孔子,生于周末,睹史籍之煩文,懼覽之者不一,遂乃定禮樂、明舊章”
“刪《詩》為三百篇,約史記而修《春秋》,贊易道以黜八索,述職方以除九丘,討論墳、典,斷自唐、虞以下,訖于周。”
“芟夷煩亂,翦截浮辭,舉其宏綱,撮其機要,足以垂世立教,典、謨、訓、誥、誓、命之文,凡百篇。”
好容易背完一半,宇文溫已經(jīng)是超水平發(fā)揮,他看向劉炫,然后再度強調(diào)一下:“寡人以為,此《序》自相矛盾,實為偽作!”
此言一出,旁邊的許紹如同見著鬼一般看著宇文溫:你又不懂《尚書》,不要亂話啊!這么多人聽著,事情鬧大了會敗壞名聲的!
郝吳伯也是如此表情,然而宇文溫還沒完,不等劉炫回過神來,宇文溫繼續(xù)朗聲道:
“先生可知寡人何以如此認為?《序》中既稱“三墳”、“五典”為“上世帝王之遺書”,“歷代寶之,以為大訓”,那么夫子又如何能‘討論墳典,斷自唐、虞以下’?”
“既曰‘言大道’、‘言常道’、‘歷代寶之,以為大訓’,又曰‘討論墳典,斷自唐虞以下’”
“則于‘言大道’者盡見刪去,于‘言常道’者亦去其三,而于‘歷代所寶,以為大訓’者,亦為寶非其寶,而不足以為訓;所可寶訓,獨二典而已。豈夫子‘信而好古’之意?”
到這里,宇文溫開始加料:“《尚書序》,其文自相矛盾,而魯王壞孔壁得書之,寡人亦覺有假!”
“《序》云: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學士逃難解散,我先人用藏其家書于屋壁。漢室龍興,開設學校,旁求儒雅,以闡大猷。”
“…至魯共王好治宮室,壞夫子舊宅以廣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書》及《傳》、《論語》、《孝經(jīng)》,皆蝌蚪文字。王又升夫子堂,聞金石絲竹之音,乃不壞宅。”
宇文溫頓了頓,開始出‘自己的看法’:“《序》云魯王為擴宮室,壞夫子舊宅,此事明魯王不以孔宅為意,而后魯王入夫子堂,卻因聽見金石絲竹之音,又放棄擴建宮室。”
“魯王若不以孔宅為意,即便聽見金石絲竹之音也不會收手,若魯王尊重孔宅,那么一開始就不會‘壞壁’,寡人從未見過有人行事如此前后矛盾!”
旁邊的許紹聞言陷入沉思,實話當年他學《尚書》時,看了《尚書序》之后,總覺得哪里不對勁,只是當時沒想太多,如今宇文溫這么一,還真是覺得有些矛盾。
《尚書序》既稱“三墳”、“五典”為“上世帝王之遺書”,“歷代寶之,以為大訓”,那孔子又憑什么“討論墳典,斷自唐、虞以下”呢?
看看旁邊,發(fā)現(xiàn)郝吳伯也是目露疑惑之色,許紹原還以為宇文溫是亂來,結果的還真是有些道理。
“太史公曾受業(yè)于孔安國,其所作《史記》并不曾記載魯王壞夫子宅之事!”
“此事若出史家筆下,傳聞失實,或有可原。而竟出自夫子“聞孫”,自述家事,會如此“妄誕”!如何可信?”
“班固著《漢書》記有此事,然則寡人以為,班固距孔安國之世已逾百年,故為以訛傳訛罷了!”
“孔壁古文《尚書》,其《尚書序》如此矛盾,定為后人偽作,以此可見,孔壁古文《尚書》實為偽作!楊司馬所言不假!”
此言一出,滿堂鴉雀無聲,不要宇文溫身邊的許紹、郝吳伯,也不當事人劉炫,就連一旁的劉焯都目瞪口呆。
而擔任速記的鄂州長史鄭通,手中的炭筆已不知不覺掉落,他不知道宇文溫為何會如此信口開河:如此折辱劉光伯,事情要壞!
只要消息稍微靈通的讀書人,都知道劉炫推崇孔壁古文《尚書》,宇文溫如今在大庭廣眾之下,公然聲稱孔壁古文《尚書》實為偽作,這和聲稱劉炫目不識丁,把魚目當成明珠有何區(qū)別!
當世經(jīng)學名家,居然分辨不出真?zhèn)危@就是在嘲笑劉炫的學問,嘲笑劉炫欺世盜名。
鄭通覺得宇文溫為人處世歷來圓滑,即便是質疑也不該如此直截了當,先前了那么多,結尾時可以“寡人對此不明,還請先生解惑”,這樣都好過直接下結論古文《尚書》是偽作。
羞辱,這是羞辱,這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對劉炫的公開羞辱,和當面抽耳光沒有區(qū)別,要出大事了!
此時的劉炫,愣愣看著面前的宇文溫,一腔熱血沖上頭,腦袋幾乎要炸裂開來,不知不覺雙手握拳,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偽作?偽作!你孔壁古文《尚書》是偽作!!!
一旁的劉焯見情況不妙想出來打圓場,結果還是晚了一步,劉炫深吸一口氣,隨后開口問道:“大王,不知方才所楊司馬,是何許人也?”
他注意到宇文溫的最后一句話“楊司馬所言不假”,想來妖言惑眾的就是那“楊司馬”,如今不能對著宇文溫發(fā)飆,所以他要找那個“楊司馬”辯論。
劉炫聽劉焯講起黃州人物時,對方特地提起黃州總管司馬楊濟,這位的學問有些特別,似乎涉獵頗廣,起儒學來頭頭是道,但又通域外番學。
什么三角函數(shù),什么幾何原理,雖然是算術,但劉焯在劉炫面前對這位楊司馬頗為贊賞。
黃州下轄數(shù)州,也許有哪個州的司馬也姓楊,所以劉炫為避免弄錯人,故而確認宇文溫所“楊司馬”是何許人。
眼見著魚兒上鉤,順利完成任務的宇文溫松了口氣,他為了背這一長串臺詞,已經(jīng)使出力了。
“寡人所楊司馬,便是總管司馬楊濟,如今正在堂外旁聽,不知先生是否愿意一見?”
“劉某不才,愿與楊司馬一辯!”。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