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陽城北,西陽王府湖畔莊園,一處院子內(nèi),剛放衙的西陽王宇文溫正看著地上一大圈線纜,這是剛從湖里撈出來的實驗線纜,名為防水電報線。?
長十里,鐵線為芯外裹杜仲膠作為絕緣膠,造價為一里六百貫,所以這一大圈所謂防水電報線,花了宇文溫一萬貫。
這是什么概念?按如今米價,一貫錢能買二石好米,那么一萬貫錢就能買兩萬石米,足夠虎林軍五千人兩個月的口糧,結(jié)果現(xiàn)在打了水漂。
電報線浸水試驗,到今日只有三百一十二日,沉在湖底的電報線無法傳遞信號了,費了好大勁撈上來一看,外層的杜仲膠皮已經(jīng)多處腐爛,內(nèi)里的鐵線明顯生銹。
沒有了杜仲膠絕緣,鐵線直接和水接觸便導(dǎo)致漏電,所以鐵質(zhì)電報線兩端自然無法傳遞電報信號,而電報線的防水性能若不行,那么就意味著電報‘水線’無法實用化。
中午時還和楊濟高談闊論、談笑風(fēng)生的宇文溫,如今如同霜打的茄子沒了精神。
他一直有野心,始終幻想著有朝一日將有線電報實用化,隨后縱橫天下,但卻被血淋淋的現(xiàn)實教做人:自己的技術(shù)水平差得太遠。
有線電報,顧名思義是靠電報線來傳遞電報信號,所以要有實體的電報線,那么鋪設(shè)電報線的問題就必須考慮:走6路還是水路?
6路,要么用電線桿拉線,那么隨時都有被人破壞的可能,不別的,光是缺鐵缺銅的沿線村民或路人都可能隨時起歹心。
要么埋在地下,麻煩也不:線路維護起來很麻煩,而有心人一樣會弄斷埋在地下的電報線,更別埋在土里要面臨被水浸泡的問題。
反正電報線都要做防水處理,那還不如走‘水線’,也就是讓電報線沉在江河里,一來不易被人破壞,而來不需要豎電線桿或者挖溝布線。
只需要船只載著電報線沿著江河一路鋪設(shè)即可,當(dāng)然基于各方面考慮,每隔一定距離需要一個中轉(zhuǎn)站,一來是方便排障,二來方便更換線纜。
尤其長江流域,譬如從中游的西陽到下游的建康,水路大概是一千三四百里,電報線走‘水線’的話,其安性有保障:長江的水那么深,蟊賊就算想偷搞破壞也沒法撈起來。
又比較隱蔽,不像用電線桿拉線那么顯眼,宇文溫的如意算盤打得啪啪響:自己從西陽偷偷拉一條電報線到建康,神不知鬼不覺就能控制長江流域地區(qū)。
將來周國平陳統(tǒng)一中原,他光是靠著電報線傳遞各地物價,憑著未卜先知的事四處調(diào)貨低買高賣,肯定能變成新一代‘陶朱公’。
這一切的前提,是做出耐用的防水電報線,橡膠是不用想的,所以宇文溫先想到的是漆、桐油,用防水油布包裹鐵線做成防水電報線。
但成太高而效果差強人意,所以進一步的改進是用杜仲膠。
因為研究壓縮氣體科技的關(guān)系,宇文溫已有大片杜仲園,所以杜仲膠的數(shù)量還是能保障的,好不容易做出十里長的防水電報線,他還以為能在湖底撐上兩三年,結(jié)果一年不到就完蛋了。
一萬貫打了水漂不,接下來還有一個更郁悶的消息。
電報研究組現(xiàn),隨著電報線長度的增加,電報線兩端的電信號出現(xiàn)來明顯的延遲,經(jīng)過無數(shù)次試驗后估算出一個可能:
如果西陽和建康之間長達一千三四百里的電報線鋪設(shè)成功,從西陽向建康送一百字的電報,大概兩三個時辰后建康那邊才能接收完畢。
其次,若要維持這么一條電報線,需要的電池數(shù)量將會十分驚人,其成還得另算,如果要估算出一個總費用的話,西陽到建康的電報線(單線),至少要花費九十萬貫。
這筆錢,大概能買優(yōu)良戰(zhàn)馬九千匹,按一名騎兵配三匹馬的配置,可以湊出機動力強的精銳騎兵三千。
三千精銳騎兵又是什么概念?
初唐,行軍總管李靖率領(lǐng)三千唐軍精銳騎兵出馬邑閃擊突厥,于陰山大破突厥頡利可汗,殺萬余人,俘虜十萬余人。
三千精騎,那可是一把鋒利的戰(zhàn)刀,若運用得當(dāng),足以扭轉(zhuǎn)戰(zhàn)局。
想到這里,宇文溫有些恍惚:九十萬貫啊!我真有那么多閑錢,吃飽撐的不拿來養(yǎng)騎兵反倒去拉電報線?
好吧,有線電報確實是神器,但是要出實用化的防水電報線寡人做不到啊!
一旁的林有地見著宇文溫愣,心翼翼的問道:“郎主?”
“嗯?嗯,總結(jié),你們要好好總結(jié),寫成報告交上來。”
“是!”
一萬貫打了水漂,宇文溫心里在滴血,雖然他經(jīng)常燒錢,但好歹都有成果,不像這次是打水漂,但他沒有責(zé)備手下,因為這不是對方的責(zé)任。
長距離的電報線會出現(xiàn)信號延遲現(xiàn)象,宇文溫琢磨著這大概是電報線的電阻問題,要想解決就得加電壓,一千多里長的電報線需要很大的電壓。
靠電池來堆電壓很費錢,所以要上水力電,可即便真能做出實用的水輪電機來,卻極有可能因為電學(xué)基礎(chǔ)不行,三天兩頭電死人,一死就死十幾個。
或者電報線改用低電阻的銅線,然而一千多里長的電報線那得要多少銅?
實用化的長距離電報線路,需要電學(xué)、化學(xué)的支撐,很明顯,此時的宇文溫根沒技術(shù)能力撐起來。
區(qū)區(qū)黃州總管,靠著做買賣的利潤養(yǎng)五千兵還行,要建一條千里長的電報線根就是妄想,除非是朝廷出面主持建設(shè),但宇文溫不會蠢到把這種神器交出來。
繩索,是要套在別人脖子上,而不是讓別人套著自己脖子。
宇文溫轉(zhuǎn)身走出院子,看著天色,他又陷入沉思:這樣下去不行,得改變思路了。
時間不早,再不動身回城,城門就要關(guān)閉,不過宇文溫一開始就打算今晚在莊園里過夜,只是為了改變思路,怕會是一個不眠之夜。
有線電報是個無底洞,看不到實用化的希望,兩年來一直停留在實驗室階段,但宇文溫不甘心,哪怕是再花上十年、二十年,他也要摸索出來。
我還年輕,日子長得很!8
</br>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