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山,周軍大營,行軍總管檀讓正召集眾將議事,雖然在場的總共有九位行軍總管,但其余八總管都受檀讓節(jié)制,無他,檀讓是深受尉遲丞相信任的人。???
九年前,周國天元皇帝宇文赟崩,外戚楊堅奪權,相州總管尉遲迥起兵反楊,檀讓當時便奉尉遲迥之命進入河南,與楊堅的人馬爭奪河南州郡,連年征戰(zhàn),立下戰(zhàn)功無數(shù)。
楊堅篡立的隋國已經(jīng)滅亡,老尉遲丞相業(yè)已辭世,尉遲丞相繼任,當然要繼續(xù)重用一貫可靠的檀讓等將領。
如今的江南道行軍元帥尉遲佑耆,麾下都是尉遲一系的精兵猛將,此次尉遲佑耆坐鎮(zhèn)江北**,派出兩位行軍總管統(tǒng)帥其他總管渡江,左翼走京口,主帥就是檀讓。
右翼走采石,主帥是席叉羅,即如今的益州總管席毗羅之弟,兩人都是尉遲一系的得力干將,是丞相尉遲惇特地為親弟弟尉遲佑耆準備的左臂右膀。
尉遲佑耆麾下都是精銳戰(zhàn)兵,甚至連水軍都是特意從青州總管府調(diào)撥,絕對聽從指揮,不需要長江上游的黃州水軍增援,免得某人陽奉陰違,暗地里使壞。
將士用命,如臂使指,加上久經(jīng)沙場的行軍元帥司馬消難輔佐,尉遲佑耆的滅國頭功是拿定了。
“蔣山,原名鐘山,漢時秣陵尉蔣子文逐賊死山下,漢末東吳孫權封為蔣侯,后為避其祖諱,將鐘山改名蔣山,所以江表百姓口中蔣山、鐘山混用,大家不要被弄糊涂了!
“江表多雨,尤其雨季為甚,一場雨可以下上大半個月不停,所以各部扎營一定要選在高處,記住,是水淹不到的高處!”
“我軍于此扎營,因為事急從權,多有考慮不周之處,你們回去仔細看看自己的營盤,如果實在不妥,立刻搬!”
“一旦到了雨季,陰雨連綿,到處一片泥濘,不要衣服濕漉漉,就連柴禾都是濕的,生火做飯不易,所以要提前準備干燥的柴禾,妥善保存?zhèn)溆!?br />
“馬匹的草料也要注意防潮、防淹!”
“雨天道路泥濘濕滑,糧車往來不易,很容易在中途滯留,沿途轉(zhuǎn)運點要做好防雨準備,以免糧草被雨水淋濕!
“弓弦要妥善保管,以免長期受潮不堪使用”
檀讓不厭其煩的交代著諸多事項,而這些事項他早在數(shù)日前立寨時便已強調(diào)過,今日特意提起,是因為此時已是四月,江表開始變得多雨,所以要提前做好準備。
不是他啰嗦,而是事關重大,雖然他率領的周軍已經(jīng)逼近建康,可如果戰(zhàn)事一旦不順,很可能急切間無法攻入建康,那么在城外與城內(nèi)及近郊陳軍對峙必將持續(xù)很長時間。
這種情況會出現(xiàn)么?很有可能,可是眾將的看法不一,因為若按常理,陳軍不至于讓他們?nèi)绱溯p易接近建康,可實際上,他們還真就逼近健康了。
陳國君臣到底在搞什么鬼?即便戰(zhàn)前再樂觀的將領,都沒料到己方的行動會如此順利。
周軍進展神,渡江后建康陳軍居然靜坐不動,讓他們從容聚集兵馬向向建康逼近,一開始周軍將領還以為對方故意示弱麻痹他們,所以步步為營,一開始行軍度不算快。
結果根據(jù)陳軍降兵的口供,檀讓得知陳國朝廷居然真的是坐視周軍逼近建康,真的沒有調(diào)兵遣將把守沿途要地,難以置信之余,立刻當機立斷加快進軍,直接抵達建康東北郊的蔣山,扎營立寨。
考慮到江南多雨,周軍營寨選址在高處,又靠近水源,還兼顧了糧草運輸,可謂考慮周到,但檀讓不敢掉以輕心,一遍又一遍的巡營,防的就是萬一。
要防內(nèi)澇、水攻還有偷襲,而現(xiàn)在的周軍,還得防火,免得引爆那些威力不的轟天雷,到時候可就糟糕了。
周軍在與隋軍的戰(zhàn)爭中率先投入轟天雷,歷經(jīng)數(shù)載已經(jīng)頗有使用經(jīng)驗及心得,這些人頭大的轟天雷,平日里存儲、運輸時就怕火,一旦其中一個被引爆,那么所有轟天雷就會完蛋。
所以扎營時,轟天雷要單獨存放,還得嚴加看守,免得被敵軍細作溜進來縱火,到時候整個營地都得倒霉。
這樣的先例不是沒有,之前的隋軍,還有現(xiàn)在的陳軍,在與周軍交戰(zhàn)時都曾派死士摸入營地,試圖引爆轟天雷,這樣的行動大部分都失敗,但也成功了幾次,導致周軍傷亡慘重。
而隨著周軍在作戰(zhàn)時大量使用轟天雷,這種武器的威懾力已經(jīng)漸漸變,陳軍將士開始適應,不會再被爆炸的轟天雷嚇得掉頭就跑。
但即便如此,轟天雷用來敲開密集的步陣依舊有用,所以此次進攻建康的周軍依舊帶來了大量轟天雷,故而主帥檀讓十分關注轟天雷的安。
他結束議事做了各項安排,又去檢查轟天雷的存放情況,確定一切妥當之后才放心離開。
尉遲佑耆要立大功,他又何嘗不想沾光立下大功,只要攻下建康那么陳國就完蛋了,到時候天下一統(tǒng),武將再想立大功,恐怕就得去草原上和突厥騎兵追逐、玩命了。
不,還有一個機會,那就是
檀讓沒有細想,這不是想的時候,他的職責就是攻下建康,至于日后尉遲丞相要動手,那到時候再想。
站在蔣山東南麓,肉眼已經(jīng)可以看見建康城的輪廓,當然,陳軍已經(jīng)在建康外廓扎營,有的甚至在廓外扎營,如同一堵墻橫在周軍面前。
建康城和其他大城池一樣分為城和廓,城是有城墻的,而建康外圍的廓則是用木柵欄圍起來的外廓籬,僅就這些木柵欄而言,突破起來很容易,但先得突破陳軍的防御。
檀讓用千里鏡遠眺這座南朝都城,陳軍看樣子是要據(jù)城(廓)死守,耗到雨季的到來,如果對方真打算這樣做,還真的讓人頭痛。
按細作和降兵所,建康及其周邊地區(qū)的陳軍將近十萬,而一南一北逼近建康的周軍,加起來都沒這么多,兵力不占優(yōu)勢卻要攻城,即便周軍戰(zhàn)斗力強,打起來也會很吃力。
更別雨季真的快要到來,如果不能戰(zhàn),莫非真的要退兵?
檀讓收起千里鏡,看著眼前這熟悉的環(huán)境,不由得感慨萬千:這座城池,還有腳下這片土地,他終于又故地重游了。
依稀有聲音從遠方傳來,檀讓再次用千里鏡看向建康方向,隨即愣住:隱約間,似乎建康東廓門、北廓門有動靜,大量陳軍開始出廓。
片刻后,游騎疾馳回營,氣喘吁吁跑到他面前稟告:“總管!許多陳軍出城列陣了!!”
“擂鼓!”
檀讓轉(zhuǎn)身向中軍帳走去,左手緊緊按著佩刀,面色平靜但內(nèi)心卻已掀起驚濤駭浪:陳軍自己出來送死,我只需一戰(zhàn)破敵,建康便如囊中取物!
他的背影漸漸模糊,依稀回到三十三年前,死人堆中出現(xiàn)一個瘦弱的身影,那是齊軍的年輕兵,靠裝死躲過一劫,渾身是血饑寒交迫,看著滿地尸體欲哭無淚。
趁著天色昏暗一瘸一拐向北逃,躲躲閃閃花了數(shù)日才逃到江邊,抱著根竹子泅水渡江,就在體力不支即將溺斃的時候,終于抵達江北。
三十三年后,那個兵率領另一只軍隊,回來了!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