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北岸,廣陵,行轅內周國江南道行軍元帥尉遲佑耆正在見客,行軍元帥長史司馬消難在座,客人是相府主簿房恭懿,奉丞相、蜀王尉遲之命南下廣陵,向江南道行軍傳達尉遲的決定。rgX
尉遲已經作出決定,讓江南道行軍停止南攻行動,要與陳國議和,以便讓對方騰出兵力,西進收復上游長江南岸失地江州,進而威脅宇文氏山南之地的側翼。
而尉遲佑耆則揮師西進,在江北攻打山南黃州總管府,也就是聯南(陳)攻西(宇文氏)的意思。
尉遲要先解決宇文氏,清除國內政敵,以后再考慮南下平陳,所以此時需要和陳國議和,以便騰出手西進“平叛”。
這個戰略意圖想要實現,最關鍵是必須同陳國議和,這就涉及到許多問題,首當其沖的就是周國要不要把淮南之地“還”給陳國。
“丞相的意思,陳國極有可能想左右逢源,在我方要好處,又在宇文氏那邊要好處,所以漫天要價是必然,那么我方就得坐地還錢!
“不戰而退還割讓國土,當然不行,如何穩住陳國是當務之急,所以我方可以先做出姿態,釋放陳國俘虜!
“至于淮南州郡的歸屬,先虛與委蛇,一切視豫州戰局而定,若官軍收復懸瓠,那就沒必要向陳國退讓太多。”
“宇文氏未滅之前,朝廷不會對陳國用兵,當然,如果對方不知好歹,必要的反擊還是要有。”
“陳國愿意西攻那就最好,若不愿意,只要把他們壓制在江南即可!
“為了釋放善意,我方不光可以釋放戰俘,還可以適當輸送一些糧食,不過對方可能拿了糧食就出爾反爾,所以糧食的數量不能太多!
“助戰的青州水軍可以北歸,讓陳國看到我方議和的誠意。”
房恭懿侃侃而談,身為相府主簿,他是丞相尉遲的親信,而此次南下除了傳達丞相的命令,還被委以重任,權負責與陳國議和之事。
談判的底線,房恭懿要向尉遲佑耆和司馬消難透露,不然沒有這兩位的配合,行動協調不一致,很容易讓陳國以為周國口是心非。
既然要議和,那么周國就要主動釋放善意,而就在房恭懿抵達廣陵的第二日,陳國便派出使者到廣陵,要求周國釋放陳國俘虜。
陳國此舉表面上看只是索取俘虜,實際上就是為議和而做出的試探,一個巴掌拍不響,既然雙方都有議和需求,房恭懿正好趁熱打鐵。
陳國要求釋放俘虜,那就部釋放,不過某些特定人物另外再;還可以讓陳使到江邊,親眼看著周軍將戰船拆解。
如今是秋天,東南風來弱,青州水軍將士北歸只能走陸路,水軍戰船留那么多沒用,正好當著陳使的面拆解,讓陳國知道周軍再無南渡之意。
對方必然要求周國歸還淮南州郡,房恭懿決定行“拖”字訣,既不反對也不答應,因為當前局勢還沒到需要割地求和的地步。
議和,如今不過是第一階段,周國只要能和陳國達成停戰就行了。
既然要停戰,就不再需要江南道行軍的編制,所以丞相尉遲做出了決定,從即日起,江南道行軍解散,設置東南道大行臺。
行軍元帥尉遲佑耆任東南道大行臺尚書令,**東南(淮南、淮北)事務。
元帥長史司馬消難改任東南道大行臺左仆射,其他行軍元帥僚佐,均改任東南道大行臺僚佐。
尉遲佑耆的職責,由進攻陳國,改為鎮守淮南、淮北,防范陳國北上,同時要派兵西進平叛。
不久前,西陽王(邾王)宇文溫偷襲豫州懸瓠得手,又接連攻占光州、息州、申州、永州治所,豫州總管賀拔伏恩、行軍總管潘子晃相繼敗亡。
豫州總管府形勢危急,一旦處置不當便會導致河南局勢驟變,進而威脅淮南、淮北,所以尉遲在重新組織平叛大軍的同時,讓親弟尉遲佑耆在淮南做好準備,避免局勢崩壞。
若平叛大軍收復豫州,那么尉遲佑耆便派兵西進,經大別山南麓的江北地區,進攻宇文氏的黃州總管府。
若平叛大軍敗了,那么尉遲佑耆同樣要派兵西進,沿著淮水向其上游豫州進攻,防止盤踞懸瓠的宇文溫趁機擴大地盤。
而與此同時,尉遲佑耆還得防范江南陳軍北伐,所以他這個東南道大行臺尚書令的責任很重,需要經驗豐富的司馬消難輔佐。
司馬消難,晉司空、南陽王司馬模之后,他是齊國勛貴子弟,其父司馬子如,是齊神武高歡的元從勛舊,號為“四貴”。
司馬消難尚高歡之女,是齊國有名的貴公子。
后來司馬消難卷入宮廷爭斗,不得已西逃周國,和前來接應的隨國公楊忠結拜為兄弟,楊忠之子楊堅以叔禮侍之。
和齊國滅亡時才投降的齊國文武不同,司馬消難“來得早”,在周國歷任要職,人脈深厚,其女司馬令姬為天元皇帝太子宇文闡太子妃,后來楊堅將其廢為庶人。
司馬消難在周、齊兩國都有故舊,大象二年后又追隨蜀國公、相州總管尉遲迥,如今被尉遲安排做弟弟的長史、左仆射,就是希望這位能夠好好輔佐尉遲佑耆坐鎮東南。
司馬消難對如今這一系列變動沒有異議,反正有異議也沒用,房恭懿已經把事情得很清楚,又權負責與陳國的議和事宜,他樂得作壁上觀。
議和成與不成,對陳國做出的退讓是否引起朝野物議洶洶,都和司馬消難沒關系,也不需要他操心。
當前局勢,陳國如冢中枯骨,宇文氏倒是比想象中的要強,所以丞相優先考慮解決宇文氏,司馬消難認為是個正確的決定。
只是這二十年間,天下局勢接連變化,讓司馬消難覺得唏噓不已,他身為齊國權貴之子,卻無奈西逃敵國;成了宇文氏的親家,到頭來卻和尉遲氏站在一起。
昔年實力雄厚的高氏亡了,滅亡高氏、眼見著就要統一天下的宇文氏如今也差不多完了,取而代之的尉遲氏,能笑到最后么?
后漢天下三分,魏、蜀、吳三足鼎立,大家都以為是曹魏統一天下,結果笑到最后的卻是司馬家!r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